古風今韻——曹文忠《十八蘭徒》的傳承與創新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古風今韻——曹文忠《十八蘭徒》的傳承與創新

  宋《王氏蘭譜》曰:「竹有節而嗇花,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惟蘭獨並有之。蘭,君子也......」

  2019年1月,《十八蘭徒》——曹文忠花鳥畫作品精選集出版。該集收錄了曹文忠2011年至2018年間創作的18幅蘭草主題作品、18首蘭草主題自作詩及24幅各類花鳥題材作品,並邀請李寶林等18位書畫名家將18首自作詩進行了書法演繹,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集作品氣韻生動、意境高遠,詩書畫形神相映、風骨朗然,使《十八蘭徒》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氣息。

《十八蘭徒》畫集封面

  曹文忠尤愛創作蘭花,如他的性格,謙和又低調,如他對繪畫的喜愛,熱烈又沉著。「寫蘭之妙,氣韻為先」。氣韻是畫家賦予其畫作的內在精神,一幅畫有了氣韻,便有了生命。中國畫不是單純的描形狀物,在畫中不但有畫家對所繪事物的直觀印象,更注重表現內心生發出來的感悟,是畫家除了表達自我對事物的內生情感之外,立足中國文化再次將物我之間的內在關係進行升華的過程。人文情懷和精神承載是中國畫的突出特點,正如曹文忠所言:中國畫重在「走心」,也貴在「走心」。

  曹文忠認為, 花鳥畫家應賦予畫中表達對象以「三格」:人格、品格和性格。人格是將創作對象以人來加以觀照,賦予所繪之物以情思;品格體現的是畫家所追求的格調和境界;性格則展現的是畫家賦予創作對象獨特而不單薄的氣質。「畫蘭,當賦予其康健而向上的人格、高標而曠達的品格、鮮明而豐富的性格。」

  人格:正所謂「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畫家將積極的、具有優秀文化特質的人格賦予它要表達的事物,那麼它表達的事物本身就具備了一種人格特質和魅力。

《蘭花本是眼中人》

  品格:畫家的畫要有品格,有格調,特別是中國文化中對精神境界、對高尚品格的追求。

《莫謂幽蘭不崢嶸》

  性格:畫家應在創作中力求賦予創作對象更突出、更多樣化、有所創新的性格。不同的筆墨、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尤應注重其內在變化的豐富性。

  曹文忠認為,有了這三格,花鳥畫便能更富有內涵、有詩意、有情感、有氣質,自然可以避免「千圖一面」,也避免了花鳥畫成為簡單的「動植物水墨標本圖」。

《一筆何嘗是畫詩》

《碧絛何所系,天地清風長》

  《十八蘭徒》中的十八幅蘭花作品,情態、物態、狀態各不相同、各逞意趣。有的蒼渾,如《高姿凌雲》;有的飄逸,如《此花解語》;有的高蹈,如《一筆何嘗是畫詩》;有的熱烈,如《當有春風勁》;有的清雅,如《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有的勁朗,如《碧絛何所系天地清風長》……如其自作詩所述,既有「風出大川闊,香恣高崖多」的昂揚,也有「花信不辭江海闊,天香快遞水雲間」的超然,亦不乏「莫謂幽蘭不崢嶸,冰心作就雪個清,狼毫直取長鋒舞,大得意處小忘形」的豪情。從多個層面和角度對蘭花性格氣質作深入發掘,突破對蘭花的單一認知和表達,是其著力創新之處。正是這種探索與嘗試,賦予了作品鮮活的生命和獨特的氣息。

《會入天地春》

  「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在通往藝術之「道」的路上沒有捷徑,需要創作者打下紮實的藝術表現功底,同時具備豐富的學識修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嚴謹的思維能力和高闊的審美品位,才能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滋養,不斷得以創新。「從李寶林、郭石夫、張旭光等前輩身上,我看到他們都非常注重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的養分,同時結合時代、結合自身加以創新、生發。這是特別值得學習的可貴處。」曹文忠說,「《十八蘭徒》邀請18位老師結合詩畫神韻,以不同書體、書風創作詮釋,這種『集合式』詩書畫一體的表現方式,也是一次融合創新的探索。」

《張旭光題婀娜不借風飛揚》

  畫「走心」中國畫,揚朗朗中國風,是對於國畫家來說不負時代要做的事情。守住中華優秀文化這個「正」,且隨時代腳步不斷創新,是國畫家要思考的問題。李可染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視為座右銘,就是強調國畫家不但要勤於繼承,也要勇於求新。曹文忠的創作根植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體悟開掘文化「基因」的同時,尋微探遠,力求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氣息的作品。他說,「不僅是繪畫形式與內涵的深入挖掘與延展,包括與其他藝術表現載體與形式的交流與交融,比如刺繡、陶瓷以及新型藝術材質,都是將來可供融合創新的探尋方向」。

《香恣高崖多》

《本無塵土氣 自在水雲天》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美術評論家邵建武這樣評價《十八蘭徒》:曹文忠之寫意花鳥畫有清氣,有逸氣。其清也,也許源自其深厚文學修養,自作詩多為詠物詩,平和天成,超然物華,悠遠的意象徐徐而來;其逸也,也許源自於其作為媒體人的職業性,於千事萬物之側有一雙靜然觀之的眼晴、坦然敘之的表達。曹文忠的花鳥畫正是以這份天然的清逸格局而卓然獨立。

《一樹冰華兩吟和》

  曹文忠簡介: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新華書畫院副院長,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作品被百餘家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刊載報導,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並獲獎。2016年5月,新華書畫院、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在北京聯合主辦「畫語初心」——曹文忠花鳥畫展。2019年1月,出版《十八蘭徒》——曹文忠花鳥畫作品精選集。(文|樸文琳)

相關焦點

  • 保定農業生態園古風今韻大汲店
    興國湖       古雅之韻中橋原為木橋,是由當地駐軍於1953年改建的,1963年被洪水衝毀,1973年建成現在的磚拱橋,雖是古今結合,但古風依然。    「風雨世紀劫難多,枝折皮破又奈何。今遇春風倍得意,新姿煥然舞又歌。」此為該村黨支部書記王祿1987年特為古柏所題《古樹逢春》。在村內東西街上,曾有四棵三人拉手才能合抱的古槐,歷經抗戰炮火,於解放前夕,被偽軍鋸走當柴。
  • 以手相傳,遞古藝今韻,承華夏之美,周大福「傳承」系列綻放
    以手相傳,遞古藝今韻,承華夏之美,在現場貴賓、媒體的一同見證下,中環百聯周大福「傳承」專營店猶如普陀上空璀璨的明珠一般,綻放異常閃亮的光芒。與此同時,以文化為媒,以工藝為形,以開業為序,周大福「傳承」系列和客戶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深刻難忘。傳藝承美,賞匠心工藝百年之風;精雕細琢,品中華文化千年之韻。
  • 美術教學成果展上,「古風韻 愛國情」創意錫紙引關注
    其中,來自坊子區實驗學校的「古風韻 愛國情」創意錫紙作品格外引人矚目,備受與會領導和老師們的好評。從精美獨特的錫紙飾品,到栩栩如生的錫紙風景畫,再到樣式各異的錫紙編織品,該校堅持以美育人、立根鑄魂,培育學生創新精神,提升動手能力,並寓愛國主義於育人,造就全面發展的區實驗學子,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成效。
  • 歌手張可兒歌曲《韻》首發 古風韻味唯美動聽
    據悉,歌手張可兒近期推出最新原創單曲《韻》,歌曲一經上線便受到了極大地關注,張可兒別具一格的行韻唱腔,甜美純淨的聲線,將這首古韻歌曲演繹的宛如天籟般唯美動聽。這首獨具古風韻味的抒情歌曲同時也是「韻之堂」形象推廣曲,歌名一個《韻》字給人帶來無盡的遐想。
  • 83歲退休教師編著《中華今韻新韻合璧》
    本報訊(記者鄒明強通訊員陳大銀)湖北省鹹寧市永安中學退休教師呂中明花67年編著的《中華今韻新韻合璧》,日前由中華詩詞出版社出版。該書共31萬字,把700多年前劉淵等人整理的「平水韻」30個平聲韻精簡為《中華新韻》18韻,然後,以漢語拼音方案語音為標準,將《中華今韻》18韻與《中華新韻》18韻對照排列,合併統一。
  • 古風:滕王閣,琵琶行,長恨歌,從聲律平仄再看古風之美
    根據這一點,古體詩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純粹的古風,一種是入律的古風。一、純粹的古風純粹的古風的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全詩十八句,十五句滿足三字尾要求。十個平腳句子中七個是三平調。符合疊平疊仄要求的有九句。剩下只有兩個律句:「今年米賤大傷農」和「萬國城頭吹畫角」。可見純粹的古風平仄和律詩平仄有很大區別。
  • 押仄韻的七絕也有固定的格式嗎
    漢朝無名氏《古絕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2、古體詩沒有固定格式古體詩除了押韻以外,沒有嚴格的格式要求,古絕句當然也是。這也是全用律句的古風七絕。三、不受格律影響的仄韻古七絕1、《遊麻姑山 七星杉》(宋·曾鞏) 押馬韻古杉蒼蒼橫鬥文,其幹十圍陰蔽野。應到夜深山月來,林色天光迷上下。
  • 融古於今 傳承創新丨用京尚陶瓷烹飪《中國味道》
    江西京尚實業有限公司堅持「融古於今、傳承創新」的戰略方針;經營理念是:CHINA鍋,健康夢;企業願景是:世界因為陶瓷認識中國,我們選擇京尚擁抱健康。堅持「融古於今、傳承創新」的京尚陶瓷產品,驚豔亮相《中國味道》,向著「成為中國健康智慧廚房的領導品牌」的戰略目標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 從異讀看《集韻》系韻書的傳承與演變
    從異讀看《集韻》系韻書的傳承與演變 2019年01月15日 09:0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熊桂芬 字號 內容摘要:從異讀看《集韻》系韻書的傳承與演變?
  • 古風詩意的女孩名字有氣質
    所以家長們不妨為女孩起一個最有氣質的古風名字,「以名養人」吧。以下就是圍繞最有氣質的女孩名字古風展開的文章內容,一起來看一下。最有氣質的古風女孩名字大賞有古韻氣質的女孩在哪裡都是人群中的焦點,舉手投足之間即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那麼最有氣質的古風女孩名字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就一同來賞析一下此類名字吧。
  • 什麼是古風式的律詩?崔顥黃鶴樓是古風式律詩嗎?
    可以看出來,《黃鶴樓》的前四句,也不符合第三個要素,所以更是古風式律詩了。二、王力先生,關於古風式律詩的區分1、三個要素都符合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古風式律詩》中說,符合上面三個要素的就是「純粹」的律詩。
  • 【古風新韻●121期】上刊作者:36人
    全面創新發展,注重科技人才。 宏圖企劃,加鞭快馬,海倒山排。世界亂雲飛度,神州又上高臺。 ▲文/秦人 抗美援朝七十年抗美援朝威自立,聯軍敗北入鍋煎。 戰友聚會戰友今逢已白頭,眼睛恰似碧湖柔。舉杯共憶開心事,作賦吟詩喜唱酬。
  • 取今復古 別立新宗——賞《繆韻古風——繆文杰書畫作品集》
    然而現如今宋元時期的繪畫技法很少有人去傳承,甚至有很多老的繪畫技巧已經失傳。        繆文杰先生為當今少有能書善畫者。精研宋元山水,從師古人到遊名山大川,師造化而得心源,以致形成自己對山水畫的理解。其山水畫設色淡雅,皴法剛硬利落,整體溫潤混融,線條蒼勁有力。
  • 唐詩為何竟然都符合清代的平水韻?
    這兩首唐詩我們用清朝人所編的《佩文韻府》核對,竟然完全符合其格律,相隔了一千多年,這平仄韻可以說一字不差。從中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延續性是多麼的強大。倒是現在,我們的新韻卻與平水韻有很多差異,這也許應該引起我們的一點反思吧。而其之所以相隔千年卻能完整傳承,都是因為中華文化的主體性、獨特性和持續性這些特性造成的。
  • 頤和園首發古風遊園護照 創新遊園方式 珍藏古園文化
    新京報訊 8月31日,頤和園「最美頤和」古風遊園護照在八方亭廣場首發,遊客通過「打卡」9大經典景點,深度遊覽頤和園。 頤和園古風遊園護照內精選了頤和園內9處經典建築和景點進行插畫設計,遊客可以手持護照與經典景點合影。
  • 《對韻歌》《古對今》,一年級小學生學對對子,該怎麼對?
    一年級語文上冊《對韻歌》一年級下冊《古對今》我以《對韻歌》《古對今》為例子,來說說一年級的小學生,該怎麼對對子?比如:「古對今」「圓對方」是一個字對一個字,「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是兩個字對兩個字。
  • ...娛樂集團,打造首張「新民韻計劃」 《新民韻——尋韻·山水澗...
    3月24日,全球創新技術解決方案公司 XPERI 旗下專注音頻技術的子品牌 DTS作為合作方,參與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推出的「新民韻計劃」首張專輯《新民韻——尋韻·山水澗》的發布。活動當天,騰訊音樂娛樂跨界攜手上海玻璃博物館舉辦的「尋韻山水澗·流動」藝術展正式開幕,通過玻璃工藝與原生態民族文化的跨界碰撞,用創意形式去演繹「新民韻計劃」首張專輯的成果。
  • 文化育人在傳承中創新
    真光孩童天籟般極具特色的表演、長真女教師婉約柔美的詩詞吟誦,讓我們看到了學校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場晚會,只是長堤真光中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側面。長堤真光中學距今已有145年的歷史。文化育人,要在傳承中創新。
  • 騰訊音樂攜「限量版」國禮出海 黑膠版《尋韻·山水澗》傳承中華民韻
    今年3月,由騰訊音樂聯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打造的中國首張民族音樂數字專輯《尋韻·山水澗》,在Spotify、Apple Music、Amazon Music等國際音樂平臺上線,展示出中華民族多個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內涵,受到多方關注。
  • 五律十韻·端午(竹榭)
    五律十韻·端午夢竹跪恩剛鎮紙,重五又逡巡。數點黃梅雨,稀疏綠藻茵。 青蒲包角黍,金箔兌香醇。 弔古穿行遠,撫今實戰新。 迎濤行信步,破浪履平茵。五律十韻·端午希望時逢端午日,一度一相巡。地裡瓜期近,園中菜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