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新知新覺)

2021-01-11 國內國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高校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重要論述,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高校要健全完善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教師頭腦,引導他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加強黨員教師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推動教師黨支部建設,把各類優秀教師凝聚在黨的周圍。積極組織海外留學歸國教師、青年教師赴中央國家機關、地方基層、國有企業等,以聯合培養博士後、掛職行政崗位、受聘為研究員等形式開展實踐鍛鍊,使他們增進對國情、民情、社情的了解,真正把信仰信念植根於靈魂深處。

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教師的道德情操、行為準則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養成,關乎育人成效。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把嚴格制度規定同健全日常教育督導相結合,能促進廣大教師以身作則、立德垂範,讓良好師德師風浸潤人心、傳之久遠。高校要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強化價值引領,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重要位置,在教師聘用、評優評先等工作中嚴把師德師風關。創新師德教育,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引導教師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於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厚道德滋養,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範相統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涵養教師的奉獻精神,鼓勵他們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志趣愛好作為終生課題,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提升教師學識能力。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基礎。高校要著眼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立足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等新時代人才基本需求,注重提升教師的學識能力,引導廣大教師既做好「大先生」,又做好「教書匠」。堅持把終身學習理念貫穿教師隊伍建設始終,為教師提升教學技能、拓展職業發展渠道打造平臺。加強對中青年學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統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資源,以人才培育項目引導教師發展,以課題和智庫研究支持教師發展,以健全教育培訓體系促進教師發展,以多元化活動服務教師發展。

塑造教師良好形象。讓學生真誠接受教師的教育引導,除了理論上的說服,還靠情感的滋潤。高校要積極為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架設橋梁,夯實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理解和關懷的基礎,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需要,用理解、引導的態度對待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以情動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幫助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努力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建立和完善教師榮譽體系,選樹師德標兵,加大獎勵表彰力度,從物質和精神上肯定教師的辛勞與貢獻。創新宣傳教育形式,講好師德故事,弘揚楷模精神,營造尊師重教的校園文化,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人生啟迪和精神力量。

(作者馮玉軍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 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高校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重要論述,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 新知新覺: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高校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重要論述,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 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原標題: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沐川縣炭庫鄉中心小學六年級教師餘紅在課間休息時耐心地指導學生雨楊攝9月8日,2020年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中小學名校長、中小學名班主任、高等學校名輔導員共499人名單公布,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社會公眾高度關注,「向教師致敬」成為熱詞。興川之要,在於教育;興教之源,在於教師。去年以來,構築四川教育鼎興之路全面開啟,全省教育系統上下一心、奮發作為,大力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教師工作取得了新成績、湧現出新亮點。
  • 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提升做了詳盡的設計和規劃,向我們指明了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的目標和實現路徑。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力量。
  • 努力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如有的地方在教育事業發展中重硬體輕軟體、重外延輕內涵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師範教育體系有所削弱,有的教師素質能力難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要,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職業吸引力不足,教師城鄉結構、學科結構分布不盡合理,準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機制還不完善,管理體制機制亟須理順等。實施《意見》,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解瓶頸障礙,努力取得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新成效,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並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等提出要求。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實現「十四五」規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建強教師隊伍,發揮好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的作用。今年9月,我們召開了教師發展大會。
  • 任友群: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並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等提出要求。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實現「十四五」規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建強教師隊伍,發揮好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的作用。今年9月,我們召開了教師發展大會。
  • 四川:保障教師待遇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師資隊伍
    會議提到,我省有各級各類學校2.48萬所,專任教師93.26萬人,較2016年增長了33.73%。教師規模的穩步擴大,一方面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需要,同時也對我省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議強調,全省教育系統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破除教師發展方面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開啟全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新徵程。在保障教師待遇方面,會議要求要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
  • 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中國教育新聞網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並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等提出要求。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實現「十四五」規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建強教師隊伍,發揮好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的作用。今年9月,我們召開了教師發展大會。
  • 努力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教育部...
    答: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裡程碑式政策文件。出臺意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立足新時代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將教育和教師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對於建設教育強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孟慶國  我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確立了教師專業化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職業教育教師與普通教育教師不同,在實踐中總結出「雙師型」教師特點,但「雙師型」教師只是對教師從教能力的要求,並不能代表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部。教師專業標準對教師的專業倫理、工作態度、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及實踐水平等做出了全面系統的規定。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著力構建高素質青年教師培養體系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教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堅定教師信仰、信念、信心為重點,以強化師德與師能齊抓共進為目標,以搭建教師社會實踐基地為依託,著力構建高素質青年教師培養體系,紮實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聚焦「青椒」群體,強化組織保障。
  • 牢記育人使命 打造高素質高水平教師隊伍——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科...
    編者按: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法治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系列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目標,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工作方案,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交流等學科發展建設各方面,北京大學法學院均取得了實質性豐碩成果。
  • 大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據9月10日《湛江日報》)這些「最美教師」是我市教育工作者中的傑出代表,他們有的紮根農村,矢志不渝;有的博學善教,潤物無聲;有的敬業愛生,春風化雨……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一片赤誠育桃李,三尺講臺寫人生」,為湛江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為教育事業書寫了輝煌篇章。時代呼喚教育家,社會期盼好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來「強筋壯骨」。
  • 高考連續六年突破新高 自貢富順二中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這些驕人的成績背後,是富順二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成果,走在川南教育強縣學校的前列。17班班主任何鍾秀介紹,反覆研究近年的高考題,進行彙編後再重新進行改變,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點,「效果很明顯,經過類似的教學手段,學生的測試成績普遍提升,知識弱點得到了很好的彌補。」不僅如此,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製思維導圖,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將知識點辦成文字、圖標集合的小報,用於研習。「這種方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對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是一個層級的提升。」
  •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責任使命
    沙龍邀請了五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代表與在蓉師生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經歷,並圍繞「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如何建立科學、完整的教育評價體系」進行了研討交流。該活動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支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四川師範大學承辦。
  • 廣東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近年來,廣東不斷加強教師人才外引內培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越來越多高素質年輕教師,站上了中小學講臺。擁有更淵博的知識、更豐富的資源、更廣闊的視野的青年教師,可以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讓學生更大程度地受益。」廣東實驗中學校長全漢炎說。通過大手筆投入、大力度培養,廣東年輕教師隊伍激發活力,正加快成長為名教師、名校長。近8年來,省政府每年投入5億元深入實施「強師工程」,建立省、市、縣及高校共同推進教師發展的制度機制,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 濰坊以機制創新引領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她數次獲評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並獲得2019齊魯最美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齊魯名師等榮譽稱號。除魏亞麗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外,我市還有4人入選齊魯最美教師和省教書育人楷模。這是我市建設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成果的一個縮影。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 新時代新風採| 聚焦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改革
    強調把提升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能力作為基本要求,強化3項保障。第一、完善教師發展培訓制度。第二、建設高校教師發展平臺。第三、強化青年教師培養支持。目前,首批立項建設國家級職教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覆蓋全國27個省(區、市)122所高職院校,示範引領了新時代高素質職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深化了職業院校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一、開展全員培訓,團隊教師能力素質全面加強。
  • 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
    因此,我們一定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基礎性工程,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重慶日報:那麼,學校如何推進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張衛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