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毛豆」:創幸福農場 做開心農民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丁毛豆」:創幸福農場 做開心農民

本報記者 李新玲


    丁瑞勇現在被人叫作「丁毛豆」,而且越叫越響,丁瑞勇的父母越來越高興:「要說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區別,就是踏實肯幹!」可3年前丁瑞勇辭職回村裡種毛豆的時候,他的父母真不願別人知道,因為這太沒面子了。村裡的好多年輕人寧可打零工也要留在城裡,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工作了幾年現在卻要回來,和祖祖輩輩一樣繼續當個農民。

    1980年出生的丁瑞勇家在北京通州區於家務回族鄉大耕垡村,中專畢業後在亦莊開發區一家公司搞物流。他覺得自己學歷低,要想今後有點作為就得繼續學習,這樣他邊工作邊學習拿到了工商管理的大專文憑。

    在外面工作的幾年,丁瑞勇周末都是回家幫父母幹些農活。但是他從心底不願幹,從小幹農活,風裡雨裡真有些怵頭了。丁瑞勇的父母種著幾畝地,主要是種毛豆和玉米,這幾年價格一直走高,收入還可以。每當收穫時,看著一麻袋一麻袋的毛豆,丁瑞勇都想著:「與其在外面給別人打工,不如回來守著熟悉的土地幹點什麼。」

    有一次,小商販來收毛豆,丁瑞勇正好在家,就和他們談價錢,之後又隨收毛豆的人去了北京最大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去看,發現毛豆的市場挺大的,而且還有發展前景。

    說幹就幹。但這種幹絕不同於父輩那種一年年春種秋收的傳統做法。丁瑞勇先是參加了通州區勞動局的一個創業培訓,後來偶然得知了扶持年輕人創業的YBC,於是上網查了相關資料,非常認真地寫了創業計劃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獲得了5萬元的創業支持,此外還有創業導師的指導。本來在一家連鎖超市工作的弟弟看到哥哥勁頭這麼足,也辭職回村和哥哥一同創業。因為從小幫父母種地,丁瑞勇對地裡的農活不陌生,但他不像父母那樣就近去種子站買種子,而是上網查信息,詳細了解哪裡的種子好,然後和弟弟到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一家家挑選、比較,最後買回的500多公斤純度、精度都很高的良種。

    2008年春天,丁瑞勇租來100畝地播下良種。到了收穫的季節,因為丁瑞勇的毛豆品種好、產量高,銷路非常好,最多的一天,他能賣出5噸毛豆。創業第一年就開了一個好頭,三四個月時間丁瑞勇就賺了一大筆錢。「丁毛豆」的稱呼也開始叫起來。

    「可能是勝利來得太早太容易了吧,腦子太熱了。」丁瑞勇這樣總結第一年的成功,和第二年的失敗。因為第一年的順利,2009年,丁瑞勇租下了300畝地,準備大幹一場。可是成也種子,敗也種子,第二年的毛豆長得個頭大但粒不實,賣不出好價格。而且種植面積太大,後期的田間管理也出了問題。為了彌補損失,丁瑞勇在毛豆收穫後,補種了玉米,這才把損失補回來。

    「第一年賺錢後,YBC的導師提醒過我,農產品種植的成功和氣候、市場、品種關係很大,有時是靠運氣。但當時自己對這種提醒很不屑,一味擴大生產,結果吃了虧。」丁瑞勇還特別認真地寫了一份總結,他說,只做農民不行,還要了解市場、懂得田間管理。今年丁瑞勇只種了100畝毛豆。這回收穫的毛豆不僅高產,而且質優,每斤的純利比往年高出五六角錢。

    有了上次的教訓,毛豆賣得紅紅火火的時候,丁瑞勇還能保持著冷靜:如果只是種毛豆賣毛豆,那麼自己每年都會重複簡單的初級生產,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就應該有更多的辦法,例如延長銷售期、改良毛豆品種,或者改善種植環境,讓秋天冬天都能收穫。或者反季節銷售,把夏天收穫的毛豆進行食品加工生產,做成冷凍食品銷售。再進一步,如果能把種毛豆做成一個產業,種植、精加工、批發、出口等做成一條龍產業,那才能把買賣做大。但是自己的力量實在太微薄了。

    這時,共青團北京市委的青檬創業夜校招生,丁瑞勇報了名。在夜校,他不僅學到了創業知識,還結識了一批有著同樣夢想的夥伴。開了一家小型網絡公司的曹志偉和他一拍即合:要創辦一個生態農場。目前他們已經註冊了一家名為「青蔬園」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時在村裡成立了農業種植合作社。註冊商標為「小丁家」的冷凍保鮮食品毛豆、玉米粒已經開始上市,銷路很好。前不久通州區農委主辦的農產品展覽會上,一兩個小時他們就賣出去幾千袋冷凍產品。

    丁瑞勇一直在琢磨:「讓農業不再靠天吃飯,必須與產品深加工結合,與服務結合。」丁瑞勇已經給自己租來的土地取名為幸福農場。將採用社區支持農業的模式,為市民、社區、公司配送蔬菜,市民也可以到農場來租地體驗種植,農場給市民和公司提供代種服務。

    「我們經過簡單的調研發現,現在許多三口之家很少在外面吃飯,主要是考慮食品安全,那麼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丁瑞勇和他的合作夥伴已經與幾家社區網、團購網站接洽。他們的未來是一個集農業、網絡銷售、社區為一體的公司。他們還與農學院的老師聯繫尋求支持,而學校的學生今後也可以到他的公司兼職。

    「人就得把眼光放長遠些,別人可能不理解我,但是我總覺得年輕人都離開土地,未來的農村是個大問題。」丁瑞勇現在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當個出色的農民。

    

相關焦點

  • 【最美人物】碩士農民追夢開心農場——記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開心...
    我的專業是園藝,為什麼不辦一個農場?」丈夫的事業蒸蒸日上,讓孫春梅也萌生創業念頭。在農村長大的她,對土地、糧食懷有深厚的感情。當時,「蘇丹紅」「塑化劑」等食品安全事件讓社會公眾對健康食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人正在玩一款名叫「QQ農場」的網路遊戲。幾經斟酌,她和丈夫租下54畝土地,以「QQ農場」為模板,創辦開心田園生態農場。  重視生態,是開心農場與其他許多農場的最大區別。
  • 開心農場創始人回來了!與阿里巴巴共建數字農場
    11年前,大學畢業不久的郜韶飛,創辦了風靡一時的「開心農場」;11年後,他牽手阿里巴巴,打造面向未來的「數字農場」。如今,郜韶飛的農場第一年掛果,25萬斤椪柑和雞尾柚,正趕上為鼠年春節送上「年貨」大禮。今年,天貓年貨節立下目標,要幫全國農民包銷至少3億斤水果。
  • 「開心農場」各得其樂
    「 開心農場」成為市民真正的心靈樂園。    去年以來,張店區立足「 生態、健康、休閒」的主題,依託「三帶、四山、十園」,著力營造都市農業「點、線、面」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規劃建設了16個都市農業園區,當地人稱為「開心農場」,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產業升級的新路子。
  • 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就在寶山這裡!
    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就在寶山這裡!依託一村一品、農業企業的村級聯動發展已開始步入軌道,致力於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建設目標,正在北上海的這個村落展現,讓我們先來領略一下開心農場的歸園生活。
  • 松江這個小區的「開心農場」復耕了
    松江這個小區的「開心農場」復耕了 2020-03-02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德鼎城:「開心農場」尋開心 體驗式休閒農業獲市民青睞
    楊梅成熟季節,鼎城開心農場的百畝楊梅園紅了。開心農場負責人劉凱文介紹農場基本情況。周邊學校學生前來體驗生活。不光有楊梅,開心農場數十種水果和蔬菜等你來採摘。紅網時刻常德6月22日訊(記者 黃剛)開心農場尋開心。周末時光,約上朋友家人一道,從常德市城區驅車三十公裡,體驗一把休閒農業帶來的開心之旅,悠然自得好心情。正是楊梅成熟季節,說起周邊的楊梅採摘園,大家都會想到位於鼎城區蔡家崗鎮的開心農場楊梅採摘園。近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整個農場正處於忙碌狀態。
  • 開心農場創始人又回來了,攜手阿里共建數字農場
    國際在線消息:11年前,我們在開心農場忙著「偷菜」,全家成員、整個宿舍、周圍同事都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11年後,我們在天貓農場「種植」水果,每天忙得不亦樂乎,除了依舊充滿樂趣外,不同的是,這裡的水果變成了可以吃的真實水果。
  • 梨樹認養開啟「開心農場」模式
    隨著「開心農場」在大中城市受追捧升溫,果樹認養也在我市前陽鎮石門村悄然興起,開啟了「開心農場」經營新模式,也為我市鄉村旅遊開闢了一條親近自然的新途徑。前幾年,「開心農場」在網絡空間裡興起,被廣大上班族、學生等人群所喜愛,並形成一股「種菜偷菜熱」。之後,從網上種菜熱潮中看到商機的人們也開始模仿遊戲模式經營起了現實版「開心農場」,在為城裡人提供體驗田園之樂的機會的同時,還增加了農民收入。這種參與式、體驗式農業被眾多業內人士所認可,認為是比農家樂、觀光農業更深入的發展模式,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 桃源縣深水港中學舉行「做優秀父母,創幸福家庭」主題活動
    桃源縣深水港中學小學部師生家長八百餘人在操場聆聽了湖南省教育學會「家庭素質教育報告團」關於怎樣「做優秀父母,創幸福家庭」的講座。講座中,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李老師,以自身的學習和成長,以及對孩子的教育為範例,用輕鬆詼諧、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在座的聽眾闡釋了「如何打造幸福家庭,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秘訣。王老師指出,現代社會家庭普遍存在「溺愛」孩子的問題。
  • 農場搬線上 輕鬆當農民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農民可不是個輕鬆的職業。但是,有一群城裡人來到了沙坪垻中梁鎮七彩祥耘開心農場(下稱開心農場)租賃土地種菜,他們圖什麼?原來,開心農場通過大數據智能化把農場搬到了線上,城裡人在家拿著手機動動手指,就能管理自家農場。開心農場是重慶推動智慧農業的一個縮影。
  • 東莞促銷奇招攬客 演繹現實版開心農場
    東莞有汽車4S店推出促銷奇招攬客 演繹現實版「開心農場」  「買車就可以當農場主,自己種菜,自己養雞、養魚」。近期,在東莞的幾家4S店裡,開始流行起這樣一個促銷活動,只要車主在該4S店裡買指定的某款車型,就可以獲得由4S店送出的開心農場或是牧場的使用權。
  • 玩夠了開心農場再玩QQ農場巨額利潤引爆「農場之爭」(圖)
    欲進入SocialGame領域,專做人們每天花五分鐘來玩的遊戲,但是最初幾款遊戲都以失敗告終。2008年11月,人人網(原稱校內網)將開心農場遊戲引入到網站,結果短短一周的時間,該項遊戲擠進校內網的插件應用前十名。  「開心農場是人人網眾多優秀插件的其中一款。」人人網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雖然沒有具體透露開心農場當時為其帶來的巨大會員數量。
  • 「點狀供地」激活開心農場
    「點狀供地」激活開心農場2020-11-25 解放日報崇明區豎新鎮探索政策創新,減少土地佔用指標,解決項目用地難題「點狀供地」激活開心農場市場化運營壯大集體經濟組織造血機制,吸收村民就業、帶動鄉村發展高檔酒店有山景房、海景房
  • 蘭州開心農場_重慶麥佳農業
    蘭州開心農場,重慶麥佳農業,6、一臺「五層田」,可以改善室內改善空氣品質。蘭州, 飛行員佩內洛普已經抵達現場,準備參加農場飛行表演活動。參與2個階段的競爭,即可贏取鑰匙、掛鎖等獎勵。在任一階段贏得金獎即可邀請王牌飛行員來到農場。王牌飛艇駕駛員來到農場。
  • [走基層]廊坊老支書開闢試驗田建「開心農場」
    長城網廊坊3月19日電(劉振山 賈淑敏)廊坊市九州鎮南常道村通過「向日葵」開心農場試驗田的建設,讓城市白領體驗「享受健康生活,回歸田園自然」的感受,吸引城市觀光者廣泛參與農場的生產、生活中,從而達到帶動當地農民實現農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的目的。
  • 開心農場創辦人唐彬森:每個月流失10%玩家
    (攝影者.賴建宏)網易科技訊 1月21日消息,《商業周刊》(臺灣版)近日邀請阿宅萬事通事務所所長朱學恆對話開心農場創辦人唐彬森,以下是文章節選:開心農場是Facebook網站去年第四季全球前二十五名遊戲中,唯一連續三個月進榜的中文農場遊戲。根據統計,開心農場的每日活躍用戶(DAU)高達249萬,是排名第二的中文社交網路遊戲「樓一幢」的3.6倍。
  • 農村土地上的「開心農場」 城裡人爭相當「地主」(圖)
    大家都玩過網上的「開心農場」吧:網上種菜、偷菜,起早貪黑的,累得夠嗆,還吃不著。天天玩「虛」的「假」的,何不來點「實」的呢?這回好了,吉林市可以讓市民真正在農村土地上擁有自己的「開心農場」,品嘗到自己種的蔬菜。
  • 搞「開心農場」讓城裡人租地種菜
    搞「開心農場」讓城裡人租地種菜 所以需要大力培養一些新型農民。  記者:你眼中的新型農民是何模樣?  劉章華:懂技術、會經營、有文化、善管理、愛環境、護生態。目前,蓮珠橋村已辦起農民技術培訓學校,開展了磚工、木工、餐飲、縫紉、電子等專業多期培訓,村裡向外輸出的務工人員年均在1000人左右,每年可寄回2200多萬元。  記者:村民們打工寄回來的錢都用來做什麼?
  • 溧水這個村打造現實版「開心農場」,一起去……
    「騰訊遊戲裡的『開心農場』讓我記憶猶新,在遊戲裡,我們自己是農場主,在自己的莊園裡開墾土地、種植各種蔬菜水果。」曾經的「開心農場」遊戲風靡一時,讓許多人沉迷其中,體驗自己種植自己收穫的樂趣。如今,現實版的「開心農場」正在洪藍街道無想寺社區張塘角村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 崇明要搞「開心農場」,不是你想的那樣哦
    張峰 攝 「終於拿到『準生證』了,可以安心踏實地經營農場啦!」當崇明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將營業執照送到東禾九穀開心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軍旗手中時,杜軍旗言語間滿是喜悅。這是全市首家冠以「開心農場」之名的企業。 大家記憶中的開心農場,是不是還停留在當年紅極一時的開心網上那款遊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