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真漂亮!」「那邊有羊!」……3月24日,一群孩子走進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開心田園生態農場,只見田間整齊種植著冰菜、芥蘭、豌豆苗等蔬菜,桃花、油菜花、蒲公英燦爛地開著,白羽雞在林間悠閒踱步,小香豬正歡快地進食。農場經營人孫春梅站在一旁,微笑地看著興奮的孩子們。
「以前你管很多人,現在管很多動物,有沒有後悔過?」雖然孫春梅辭職已13年,丈夫曹榮依然會用這個問題跟她開玩笑。兩人在揚州大學讀書時相識,一個學園藝、一個學畜牧,都擁有碩士學歷,後來在南京結婚生女,都在國企工作。但他們心中,始終藏著田園夢。是曹榮先拿定了主意到農村創業,夫妻倆約定,如果創業成功,孫春梅就跟著下鄉;如果失敗,曹榮就返回南京。2005年,曹榮回到家鄉通州,當起「雞司令」,建雞舍、買雞苗、打疫苗、撿雞蛋,樣樣親力親為,眼看雞場就要走上正軌,2006年一場禽流感疫情劈頭打來,一下子虧了四五十萬元。
「一家人在一起,再苦也是甜!」看著困境中一籌莫展的曹榮,孫春梅不顧當初的約定,毅然帶著4歲的女兒來到丈夫身邊。夫妻倆在當地政府和信用社的幫助下重新出發,新建現代化雞舍,引進當時國內最先進的盤式餵料系統和乳頭式飲水系統,負壓通風,溼簾降溫,自動光照控制,進行全封閉式飼養,經過幾年辛苦,終於讓雞場重獲生機。
「他學的畜牧,辦了養雞場。我的專業是園藝,為什麼不辦一個農場?」丈夫的事業蒸蒸日上,讓孫春梅也萌生創業念頭。在農村長大的她,對土地、糧食懷有深厚的感情。當時,「蘇丹紅」「塑化劑」等食品安全事件讓社會公眾對健康食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人正在玩一款名叫「QQ農場」的網路遊戲。幾經斟酌,她和丈夫租下54畝土地,以「QQ農場」為模板,創辦開心田園生態農場。
重視生態,是開心農場與其他許多農場的最大區別。孫春梅回憶,小時候在鄉村,聽得到蟲鳴蛙叫,看得見螢火蟲,現在因為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有些地方連蚯蚓都少了,「做生態農場,就是希望通過推廣有機種植,讓大地得到休息,讓更多人吃上安全健康的食品。」
進行有機種植,想法很美好,做起來卻非常不容易。農場裡,40多畝毛苕子連成一片,盛開著紫色的花朵,孫春梅告訴記者,它們的作用只是給水稻做綠肥,過兩個月就會被打碎還田。除蟲主要靠粘蟲板、誘捕器,除草需要大量使用人工,有機種植成本高昂,產量卻遠低於普通種植方式。
比種菜更難的是,怎麼順利把菜賣出去。農場第一年種的10畝有機玉米嚴重滯銷,讓孫春梅感受到市場的殘酷,「普通蔬菜一兩塊錢1斤,有機蔬菜平均每斤要10元。人家憑眼睛也看不出區別來,怎麼會買呢?」
「必須學會跟市場對話。」孫春梅吸取教訓,為種植的蔬菜申請有機認證,並帶領10多個農場主辦起農夫市集,在公園、商場等地擺攤推銷農產品,通過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建立起信任。
孫春梅對農場的管理也更加精細:單一品種種植面積降到一兩畝,以減少市場風險,將蔬菜種類擴大到20多種,根據農時精準安排輪作;河塘裡養起魚和鴨子;多餘的菜葉用來餵雞餵豬,把雞豬糞便再製成肥料還田。她還申請微信公眾號,探索「從地頭到餐桌」配送業務,漸漸吸引了一批「鐵粉」。
堅守初心,讓孫春梅贏得越來越多的信任,她在通州城區開設了線下門店,註冊會員達八九百人。農場還拓展DIY廚房、開心書吧、廣場電影、篝火晚會等旅遊項目,成為孩子們體驗農耕文化的「百草園」,年接待遊客超過2萬人次。「『農業+』,可以『加』出農村美好未來。」孫春梅說,開心農場已擴大到210畝,一步步接近她理想中的模樣。
現在,孫春梅努力把「開心」的種子植入更廣的土地,先後幫助100多戶養雞戶解決技術、資金等困難,免費發放10多類特色農產品種子200多公斤,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帶動2700多戶村民種植經濟作物。她還發起成立新農人聯盟,將理念、技術、管理經驗等與同行們分享。有人不理解她這樣做圖什麼,孫春梅說:「美麗鄉村需要春色滿園。我希望更多有技術、有情懷的年輕人投身農村,讓農民這個職業越來越受人尊重,讓希望的田野越來越令人嚮往。」
記者 徐超 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