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鬱亮:深圳上海實踐值得借鑑 後疫情時代網絡型城市趨勢將加速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近日,第三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於線上舉行。論壇邀請了全球眾多政要、企業CEO及專家學者參與,對當前全球金融、貿易、城市、氣候和健康5大領域的重要課題共商對策,萬科作為創始合作夥伴企業參與了關於城市話題的討論。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於11月17日晚「城市之光」圓桌論壇上表示,疫情令中國加速呈現出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而網絡化城市比傳統城市更生態、宜居和有韌性。

 深圳、上海實踐值得借鑑 網絡型城市趨勢將加速

縱觀歷史,霍亂和黃熱病促使19世紀的紐約建立了中央公園,倫敦安裝了下水道和排水系統,擁擠不堪的巴黎藉助噴泉和林蔭大道變身為「光明之城」。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也對城市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和變化。

針對疫情後城市的重構和發展,本次論壇專門設置了「城市之光」圓桌討論,由印度基礎設施開發金融公司執行長魯本·亞伯拉罕主持,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創始人諾曼·福斯特勛爵、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和都柏林市長朱頌霏參加,共同探討疫情下城市未來發展。鬱亮表示,「一直以來,萬科緊緊圍繞城市居民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萬科的業務與城市密切相關。此次疫情對中國和全球帶來的影響,體現在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此萬科有著直接和深切的感受。」

鬱亮在對話中指出,疫情加速和強化了中國城市此前已出現的一些趨勢特點,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中國開始呈現出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散步在城市網絡上的各個節點,它的設施將更加完善、功能會更加多樣化。傳統城市常以各種較為單一的獨立功能區組合而成,而網絡化的城市則是城市網絡上的各個節點都具備完善的設施、多樣化的功能。鬱亮認為,疫情之前,功能混合的節點就已出現在中國城市中,比如深圳蛇口,已從起初單純的工業區逐步轉變為集自貿區、郵輪港、藝術中心、濱海休閒長廊為一體的「超級綜合區」;上海陸家嘴由最初功能相對單一的金融中心,到現在融入了更多的混合功能;黃浦江兩岸的美術館群落、休閒步道的全線貫通,也使其充滿了網紅公共空間的活力。

疫情之所以會加速城市多中心、分布式的趨勢變化,在鬱亮看來,是因為人們發現網絡化的城市更生態、宜居和有韌性。當災害來臨的時候,如果每個城市節點能夠自給自足,互聯互通,形成生態安全屏障,就不易出現系統性崩潰。疫情之後,中國的城市規劃與政策也開始更傾向於韌性城市、網絡城市建設。

鬱亮認為疫情的出現,會使中國的城市規劃與城市政策更傾向於韌性城市、網絡城市的建設,而深圳和上海在這方面的優秀實踐很有借鑑意義。比如深圳市民出門走500米就是社區公園,2公裡內一定有綜合公園,5公裡內可以到自然公園,在附近公園裡跑步、散步、跳舞、娛樂,已經成為這個城市居民每天的習慣。而在突發災害期間,這些公園可以立即成為附近居民的隔離避難場地,承擔疏散和救災功能。比如上海陸家嘴濱江地帶,設置了臺階式的防汛岸線,可以滿足各種防汛狀態下城市的需要。日常,防汛壓力處於低位時,它可作為市民的親水娛樂空間。當遇到幾年一遇的洪水時,則有相應的設防標高標準可以從容應對,即使被淹沒也可以用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來消化雨洪的威脅。而最高設防標高標準則足以應對千年一遇的極端洪峰挑戰。中國城市在這些具體細節上的優秀實踐,便是城市韌性的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韌性城市」這一概念,日前已被寫入中央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提出,「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

 各界共話構建健康韌性城市

為更好理解如何讓城市應對疫情以及其他不確定性,更長遠地滿足城市居民對於安全和健康的需求,萬科於論壇期間還舉辦了「構建健康韌性城市」專題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米歇爾·威廉士、麻省理工學院可感知城市實驗室主任卡洛·拉蒂、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和麥肯錫全球高級合伙人張海濛共同討論。

米歇爾·威廉士提出,城市投資公共健康與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從財務角度來看回報不明顯,但對城市的長期發展極其重要,能夠為城市和居民生活帶來深遠的益處。卡洛·拉蒂指出,疫情下城市規劃思路已被重塑,城市未來將更加分布式和網格化,以實現更韌性和可持續。陸銘表示,疫情之後城市需要兼顧經濟增長和公共安全,同時更為關注為低收入人群創造就業機會,做好城市復甦的準備,未來城市需要在總體上保持緊湊式發展,同時在局部做好生態與安全的規劃。

疫情使人們從關注眼前的衣食住行,轉為更加關注長期的健康,萬科也為此做了一定的探索。論壇期間,萬科2049未來城市實驗室總經理易海貝還介紹了萬科在健康城市方面的探索,闡釋了萬科在應用健康建築WELL標準、疫情防控設計理念、綠色生態融合以及新科技應用方面的創新經驗。

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彭博社聯合舉辦,本屆創新經濟論壇在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嚴峻的形勢下,採取了線上對話的方式。參會者包括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19個行業的領軍企業,參會上市公司市值總額4.4萬億美元,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論壇之一。眾多政要如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等也出席此次論壇,共同探討全球熱點問題及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鬱亮:疫情令中國網絡型城市趨勢加速 政策規劃傾向於韌性城市
    來源:新浪財經11月17日消息,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鬱亮今日在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彭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和南非曼德拉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20年「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疫情令中國加速呈現出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
  • 鬱亮:後疫情時代網絡型城市將更具「韌性」
    11月16日~19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彭博社聯合舉辦了第三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與會者對當前全球金融、貿易、城市、氣候、健康5大領域的重要課題共商對策。其中,針對疫情對城市帶來的影響,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於論壇上表示,疫情防控令中國加速呈現出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而網絡化城市比傳統城市更生態、更宜居、更有韌性。
  • 萬科鬱亮:地產遊戲規則改變,儘可能幫有困難企業
    9月25日,在萬科南方區域媒體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指出,「三道紅線」發布後,行業的遊戲規則都將改變,所有人來到新的起跑線,也就是要歸零之後重新再出發。 率先登場講故事的是萬科南方區域事業集團執行長孫嘉。
  • 疫情之後,我們的城市會發生什麼?
    其中有部分是「城市之光」討論,參與者都非常有分量,有《城市的勝利》作者、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創始人諾曼·福斯特勳爵,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作為唯一的中國房企代表,也做了重要分享。
  • 王石主動示好無印良品 萬科商業地產戰略或加速
    2011年,王石開始了遊學哈佛,也被業界稱為「萬科鬱亮時代」的開始。而這一年,國家介入對房地產調控,整個住宅市場銷售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  長期以來,萬科以專業住宅為主,但是2009年11月,鬱亮宣布萬科新戰略,即萬科未來將加大商業地產的投入,並將陸續推出養老物業、酒店及商業配套等多種物業類型,這被廣泛視作萬科轉型的標誌性事件。
  • 一線丨鬱亮:萬科有錢 萬科泊寓不會暴雷
    鬱亮說,「長租公寓是一個行業必須發展的市場,雖然不能賺大錢,但是必須穩定。」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 李思誼11月28日,在被問如何看待近期屢現的長租公寓暴雷現象時,萬科董事長鬱亮表示,「好在萬科有錢,所以萬科(泊寓)暴不了雷」。
  • 鬱亮:房住不炒很重要,萬科大江大海計劃不是海盜行動
    鬱亮還有何創新突破萬科現有資產?2019年3月26日上午9:45,萬科在深圳大梅沙總部召開2018年度業績推介會,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現場直播,與萬科高管面對面。「活下去」成為去年萬科的熱詞,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萬科很讓大家操心,說活下去的時候是對自己說的。
  • 80後美女韓慧華晉升萬科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鬱亮首談萬科用人觀
    此外,萬科於當晚也公布了新的人事調整,80後韓慧華晉升公司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從而接替了王文金的位子,張旭也將卸任執行副總裁、營運長。豔姐在閱覽過萬科財報及業績推介會後,也不由得覺得公司高超的經營水平、良好的現金流控制能力及為客戶服務的理念。
  • 萬科深圳總部僅剩150人!房企「輕」總部已成趨勢
    萬科(000002.SZ/02202.HK)或將成為頭部房企中總部最「小」的。有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從深圳遷往上海。這部分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在萬科內部被統一歸類在一個叫「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的部門中。
  • 鬱亮稱其大炮、員工奉其財神、圈內喊其地頭蛇?萬科新掌門祝九勝...
    萬科無小事,天天上頭條。   去年的8月25日,萬科集團中期業績發布會在深圳舉行,這是王石退位後,鬱亮首次以董事長身份舉行業績發布會。   還記得當時有記者問鬱亮:「有傳聞稱萬科執行副總裁孫嘉會是下一任總裁,您怎麼看?」
  • 萬科帶頭回應安信「毒地板」事件 鬱亮感慨「大哥」不好當
    在連續發了兩則聲明後,2月20日,萬科臨時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萬科總裁鬱亮、董秘譚華傑、負責採購工作的執行副總裁周衛軍及集團採購部的總經理都軍,正式面對公眾回應「毒地板」事件。  「如果萬科能夠順利度過這次事件,那麼對於萬科的品牌不僅沒有損害,反而將是一個加分。」鬱亮稱。
  • 萬科總部「去地產化」 大生產職能部門遷往上海
    萬科總部再次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12月15日,自媒體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從深圳遷往上海,萬科集團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萬科本次遷往上海的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這部分職能被歸在「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之中。消息指出,萬科本次從深圳去往上海的人數大約在30人左右,萬科的總部人數將再創新低。
  • 黑石集團創始人中國直播首秀 張磊、鬱亮等大咖隔空對話
    4月10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的2020市場破局與投資趨勢暨《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新書發布會全球同步直播,蘇世民與中國經濟領域兩位重量級人物——高瓴資本創始合伙人張磊、萬科集團董事長鬱亮進行「隔空對話」。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對話中,三位大佬談及疫情經濟、慈善、教育、房地產、人才管理等多方面話題。
  • 深圳龍崗萬科廣場開業 華潤BLT、ZARA系、玩具反鬥城亮相
    (贏商網記者深圳報導)繼北京、東莞等商業項目入市之後,作為萬科今年重點打造的商業綜合體,目前最大區域型購物中心的深圳萬科廣場正式亮相市場。12月21日,深圳萬科廣場正式開業,深圳龍崗區委、區政府領導、以及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鬱亮、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彤等出席了開業慶典。
  • 鬱亮:沒覺得渠道搶了開發商營銷蛋糕 把自己做好
    來源:中國企業家原標題:關於薪酬調整、渠道爭議、城市布局、市場預判……鬱亮這樣說談到萬科的未來規劃,鬱亮始終強調說,萬科要當個好農民,換個外部說法就是,「做個時代好企業」。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圖片來源|被訪者「我們不預測天氣,預測天氣對農民沒有意義,把地種好是我們的唯一責任。」鬱亮說了這番話。
  • 跨越·決勝丨萬科鬱亮獲「2020年度美譽地產企業家」提名
    從疫情黑天鵝到美股動蕩,從收官十三五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各行各業都面對著各種不確定,同時也在展現著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韌性和活力。「房地產行業過去『膽大為王』,人人皆可賺錢且越膽大越賺錢的時代結束了,進入了『白銀時代』,不像以前那麼容易賺錢,但認真做還是可以賺錢的。」2014年,當時還是萬科集團總裁的鬱亮如此說。隨後幾年,萬科確實也在努力適應白銀時代的發展模式。在時代浪潮中,萬科始終保持自身的迭代更新,主動出擊推進年輕化發展。12月3日,萬科交出了今年11月的「成績單」。
  • 萬科將在上海七寶開發一站式大型購物中心
    開發全新一站式大型購物中心,總建築面積22.5萬平方米  一向專注於住宅開發的萬科開始進軍商業地產,繼北京、西安、東莞之後,萬科又在上海謀劃新的商業地產項目。日前,記者從一份公開發布的報告中獲悉,萬科將在閔行七寶開發一個全新的大型購物中心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達22.5萬平方米。
  • 萬科集團總部再減員,大生產職能遷往上海
    萬科集團總部正變得越來越「輕」。 12月15日,有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從深圳遷往上海。這部分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在萬科內部被統一歸類在一個叫「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的部門中。據界面新聞了解,該消息屬實。
  • 「萬科不只是萬科」 為什麼 戳這九個關鍵詞
    這個地方,並不是某位藝術家的展演現場或節日派對,而是日前萬科杭州公司舉辦的實踐交流會。活動中分享的主題「時代之城,向好而生」,不禁令人想起一周前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2018年目標與行動溝通會上的講話《大時代,好企業》,而此次萬科杭州的分享則更像是對萬科集團倡導「大時代下的好企業」的實踐回應。
  • ...會見特斯拉CEO馬斯克、萬科鬱亮、中金畢明建、圖靈獎得主瑞迪
    上海市市長應勇29日會見了出席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部分企業家和專家代表: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中金公司執行長畢明建,圖靈獎獲得者、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羅傑·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