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物業聚力畫出小區治理「同心圓」

2020-12-19 身邊24小時

今年以來,周村區青年路街道積極探索「黨建+物業」工作模式,著力推進物業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創新打造「融福365」紅色物業品牌,以村居黨組織為「圓心」,以物業企業為「半徑」,以服務群眾為「周長」,將「雙報到」單位、居委會、全體業主等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合力畫好基層社會治理的「同心圓」,24小時365天用心守護每個家庭。

把好黨建「方向盤」,構建「紅色物業」管理體系

上下一起抓,強化黨組織核心領導。街道黨工委牽頭,成立「紅色物業」專業委員會,村居黨組織牽頭,成立「紅色物業」聯席會議,組建「紅色物業」團隊,負責協調各方資源力量。支部一起建,提升黨支部有效覆蓋。抓好黨組織嵌入工作,積極推進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大力實施「紅色物業」雙覆蓋攻堅行動。黨員一起管,加強業委會人選把關。選優配強了875名「紅色樓長」,65%的小區成立了紅色業委會。資源一起用,形成六合力共建體系。依靠居民群眾協商治理、依靠社會力量協同推進,匯聚社區黨組織、「雙報到」單位、居委會、全體業主、物業服務企業、區「紅色物業」指導組等六方合力,建立完善「組織聯建、隊伍聯管、活動聯辦、陣地聯用、服務聯動、信息聯享」的「六家聯融」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用好機制「助推器」,奏響基層治理美好篇章

「三張清單」圓出幸福之夢。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統籌共建共融單位資源,全面推行「三張清單」制度,建立包括教育政策輔導、專業醫療服務、金融理財服務等在內的15項「資源清單」,包括預約上門服務、室外運動場所不足、小學生4點放學後無人照看等在內的18項「項目清單」。議事協商促進和諧共治。鼓勵居民及時發現問題、積極協商議事,推行「收集問題、確定議題、協商議事、分類落實、監督評審」五步議事法,形成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的閉環流程。精細管理鑄就宜居街道。定期對物業服務隊伍進行培訓厚植精細管理的理念,從綠化美化、安全巡查、環境整治、走訪入戶等方面明確服務範圍、服務標準、服務流程、服務評價,促進物業管理水平提檔升級。「四季共融」倡樹文明新風。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為主線,將中華習俗、志願服務、鄰裡互助、紅色傳承等內容,整合到一年四季12個月份中,制定「工作日程表」,創新方式方法。效能監督打造品質小區。區紅色物業行業黨委從行業角度對小區物業管理進行動態監督、流動監督,加大居民滿意度、物業投訴率等指標在物業公司、村居等考核項目中的權重比,加強村居對所轄組織的工作指導和監督,組建「紅色物業」品質監督隊伍。

找準需求「坐標軸」,形成「紅色物業」聚合效應

堅持需求導向通民情。堅持把解決業主的各類需求作為工作落腳點,將小區長廊、涼亭、樓道等人氣集聚的地方打造成議事和徵求居民意見建議的陣地。堅持問題導向破難題。堅持從問題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停車難、物業費收繳難、開放式小區秩序混亂等方面入手,通過議事會「議題」,探索依靠信息化手段、實行「紅色準物業」管理等辦法「破題」。堅持服務導向聚合力。目前,全街道各個「紅色物業」議事會都有共建單位、「紅色樓長」等積極參與,成立了「暖心結對」「整治護院」等志願服務團隊,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小區建設和管理,共建共享品質生活。

2020年以來,物業黨組織集結吹號,結合文明城市創建、「我們的節日」等,各志願服務隊先後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先行」「濃濃端午情 鄰裡一家親」、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通過一件件實事溫暖了民心、一個個活動凝聚了人心。(記者 董學宏 通訊員 張坤)

【來源:淄博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東棗莊薛城區臨城街道打造紅色物業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平妮 今年以來,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臨城街道把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與社區物業有機融合,著力打造「滿意物業、溫馨家園」品牌,傾力構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四位一體」社區物業治理新模式,努力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 北溫泉街道「四聯四心」構建基層小區治理同心圓
    北溫泉街道推行「四聯四心」工作法,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子,構建基層小區治理同心圓。一是組織聯建守初心。建立小區黨支部13個,推動小區支部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以「黨支部+」模式為載體,打造小區「紅色一家」,守初心、踐初心,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 齊畫網格同心圓 惠城橋西街道擘畫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社會建設目標;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將其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新時代,橋西街道以構建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建設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文明社會這一目標為圓心,以網格化為抓手,齊畫五個同心圓,擘畫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 紅色物業引領·打造小區治理新樣本
    小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治理的主戰場。2019年10月開始,長興縣探索社區工作向小區物業及業委會全面下沉的工作方式,構建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黨建引領下的小區治理模式。解決了一批群眾普遍關注、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營造了更加和諧、幸福的家園。
  • 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從同心抗疫到聯絡服務,今年,南海彰顯出新時代大統戰工作格局,寓引導於服務之中,寓聯誼於交流之中,以真情實感打動人,以關心利益凝聚人,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真正做到「統」出新高度,「聯」出新服務。
  • 居民下單、物管會派單、物業接單,共繪物業服務同心圓
    既有平房四合院又有樓房聚集區,既有無物業的老舊小區又有高檔社區,面對物業管理難題,西城區椿樹街道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小區業委會(物管會)組建率、物業管理覆蓋率、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率全部達到100%,並依據居民生活需求形成4類項目物業服務清單,是西城區首個物業管理「三率」達到100%的街道。
  • 畫好基層治理最大「同心圓」
    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位列其中,提出要著力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堅持「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切實把問題矛盾化解在基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艱巨任務,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但只要我們同心同向畫好基層治理『最大同心圓』,龍崗定能走出一條人口大區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子。」參會的龍崗區委書記張禮衛作為1號重點提案的領銜督辦人,對提案辦理工作予以肯定,對區政協帶領各界別委員探索城區基層治理新路徑給予高度評價。
  • 「賦能聚力」攻堅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近年來,煙臺市委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緊扣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這條主線,深入實施城市基層黨建「賦能聚力」工程,強化全域統籌聯動、有效覆蓋、資源整合、要素保障,聚力攻堅推進,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治理水平。  聚力全域統籌聯動  上下貫通攻堅提升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個系統工程,發揮整體效應、系統效應尤為重要。
  • 共繪「社區+物業+居民」同心圓
    ……」最近,萬壽路街道復興路32號社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又有了一個新身份——「民情專員」。在平時生活中,居民們總會遇到一些煩心的瑣事,小區樓道堆物、下水道井蓋缺失、家中陽臺裂縫……找社區,社區聯繫不到物業;找物業,物業單方解決不了。近日,海澱區萬壽路街道在部分社區相繼成立的「民情驛站」,對解決這些困擾,給出了創新解決方案。
  • 漯河探索「紅色物業」管理模式 老舊小區治理群眾當主角
    「泰南105號院」的4棟樓分別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無專業化物業,院內道路坑窪不平,下水道經常堵塞,路燈不時「罷工」,私搭亂建現象嚴重,是典型的髒亂差老舊小區。  變化來自今年源匯區開始的老舊小區整治「清零」行動。在街道辦事處組織下,今年4月,院內的6名黨員組成黨小組,由老黨員吳建設任組長,牽頭成立了業主委員會。
  • 南通板橋社區「三大員」繪就「同心圓」
    網格黨員組織「民情日訪」走訪登記中國江蘇網12月1日南通訊 「我們要充分發揮網格員宣傳力度,加強巡查,做好勸導工作,努力提高居民群眾文明意識,為環境整治工作出一份力、添一份彩。」近年來,板橋社區利用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大黨委+網格化職能優勢,努力做好「三大員」,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凝心聚力、紮實苦幹,著力畫好網格社會「同心圓」,實現黨組織建設和網格化管理無縫對接,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 河西街道:物業組團「取經」黨建引領畫好同心圓
    半島記者 曹現梅 報導垃圾分類,物業如何發揮作用?園區管理,有啥妙招?眼下,物業管理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近日,河西街道組織召開黨建引領物業管理工作現場會。河西街道主要領導、市北區物業管理中心負責人、各社區書記、街道轄區相關物業項目經理、業委會代表等共計50餘人參加。與會人員先後對中海寰宇天下三期、二期小區門衛管理、園區管理、物管中心服務、垃圾分類等工作逐一進行了現場觀摩,實地體驗中海物業服務管理模式。觀摩結束後,河西街道組織與會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
  • 福建泉州洛江羅溪鎮:「1+1+S」黨建同心圓激活農村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2016年以來,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羅溪鎮黨委圍繞建設「生態宜居幸福羅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立問題導向,聚焦鄉村治理和發展難題,以黨群圓桌會為抓手,最大化發揮支部和黨員作用,制度化黨群關係同心圓,廣泛凝聚黨員幹部群眾力量,探索構建多方位、立體化的「1+1+S」末梢治理黨建同心圓模式,將黨建工作做到民心裡,推進黨群一體,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有效激活了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
  • 【僑雲南】傾力扎進烏蒙山 畫出最大同心圓
    2017年12月,在中共雲南省委統一部署下,按照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的具體統籌安排,8個民主黨派雲南省委會在會澤縣開展脫貧攻堅「同心工程」,分別對口會澤縣8個鄉(鎮、街道)的8個貧困村開展「掛鄉包村」幫扶工作,並在全縣打造「同心社區工程」「同心致富工程」「同心生態工程」「同心健康工程」「同心育才工程」「同心社會工程」6大「同心工程」,築牢「同心」思想,叫響「同心」品牌。
  • 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原標題: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 文登:黨建引領「紅色物業」 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文登傳媒網訊 社區聯繫著千家萬戶,物業關係著居民的生活質量。文登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紅色物業」創建工作,將基層黨建與社區物業、群眾呼聲有機融合,著力破解社區居民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走進上海國際花園小區,地面整潔,環境優美,曲徑通幽處的「印象文城」友鄰長廊別具一番風情。
  • 大亞灣搭建「1+2+3+N」黨群服務中心矩陣共鑄同心圓
    在社區治理中,大亞灣區探索出「社區——小區——樓棟長」三級網格管理機制,建立社區一級網格28個、居民小區二級網格230個、樓棟三級網格808個,由社區黨組織招募黨員、業主、志願者、居民代表為網格員,實行定格定責定員,形成以黨支部為組織領導核心的強大基層治理合力。
  • 杭州推出「城市基層黨建聚力賦能社區治理20條」
    杭州不僅把部分區縣(市)推行的錯時延時、坐班值班、預約辦理等工作模式,推廣的「民生直達」等網上辦事平臺和「最多跑一次」社工代辦服務等舉措,寫入了新出臺的《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聚力賦能社區治理二十條舉措》中,還從組織運行、服務供給、基層民主、多方參與、支撐保障五方面,推出城市基層黨建聚力、賦能的「五大機制、二十條舉措」,努力把社區組織打造成為居民離不開的組織。
  • 黨建引領譜新篇 郫都區西郡英華小區「紅色物業」啟動
    西郡英華小區通過四方共建「紅色物業」,積極響應中共成都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和完善城鎮居民小區治理的意見》,突出黨建引領核心作用,創新提出「社區+物業+開發+業主院落委員會」的模式,整合發揮社區治理四方主體的資源優勢,搭建良性溝通平臺。黨建引領創建紅色物業對切實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和水平,滿足廣大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具有推動作用。
  • 群眾無「小事」,幹群、物業合力共築「同心圓」
    位於新洲區陽邏中央花園城的物業和下沉到該小區的陽邏街第三初級中學工作人員,不畏疫情,克服重重困難,用他們的堅守與實幹,做好件件群眾「小事」,合力共築「同心圓」,為小區居民提供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持,守住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裡」,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