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餐廳到米其林 香港饕餮美食等待大胃王的你

2020-12-19 株洲傳媒網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 「亞洲美食之都」香港有超過一萬間餐館,從街邊的茶餐廳,到老字號茶樓,再到米其林環球美食,選擇這麼多,應該到哪裡吃?吃什麼?這是個幸福的煩惱。今天推薦的這些,是你的香港之旅不能錯過的美味哦!

九記牛腩

位於舊城中環的一條普通街道上,老遠就能看到店門口排隊等位的長隊。九記的店面很小,就餐環境真的談不上好,夥計的招呼也是不冷不熱,但即便如此,九記的名氣卻早已大到遊客們無人不曉。究其原因,當然是那一碗吃過便難以忘記的牛腩面。牛腩肉酥爛入味,牛筋腩勁道十足。招牌的清湯腩比較原汁原味,對於口味重一些的食客,咖喱牛腩會更加適合。即使生意好到不行,但堅持不開分店的原則讓很多如我一般的人心甘情願每次乖乖排隊,只為這一口難以忘懷的牛腩。

蓮香居

對香港最早的印象是小時候港劇裡的模樣,劇中人物總喜歡到餐廳吃早茶,落座後從身後經過的點心車上拿下幾籠小吃,邊吃邊聊。當我第一次去香港,酒店附近有一家蓮香居,只聽說是一家港式茶樓,走進門看到的第一眼,簡直跟我記憶中港劇裡吃早茶的場景一模一樣!地道的香港氣息撲面而來,舊時香港茶樓的風情將香港的市井之氣勾勒得韻味十足。如果說飲早茶對於香港人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儀式,那麼蓮香居的儀式感足以把這件事兒再上升一個高度。

太平館

於1860年在廣州創辦的「中西結合」餐廳,用中國人喜歡的口味來烹調西式菜餚。招牌菜「瑞士雞翼」,在烹飪時加入中國醬油,是一道典型的中西融合的菜品。太平館一直是家族生意,一代一代的後人接手管理,於1938年在香港設店。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位於中環的總店一直沒有遷址,太平館的顧客群也跨越了好幾代人。

Quinary酒吧

這是一間位於舊城中環荷里活道上的一家酒吧,門臉並不起眼,甚至第一次去的時候還費心找了一陣。這裡是香港首家推出分子雞尾酒的酒吧,「出品人」就是著名調酒大師Antonio Lai。Antonio看起來十分年輕,講話也充滿幽默感,他告訴我所謂分子雞尾酒,是利用低溫烹調、蒸餾、過濾等物理或化學方法,使得帶有香氣的分子被析出,讓雞尾酒同時帶有味覺、嗅覺、觸覺等多重感受。屢獲殊榮的Antonio從18歲就踏入了餐飲業,之後遊學歐洲開始鑽研分子雞尾酒,他說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把他做好,是人生一大幸事,當然,開心最重要,他現在每天調酒,也是希望把快樂帶給客人。如今,這間名為Quinary的酒吧已經進入」世界50強酒吧」之列。

華星冰室

香港有很多家冰室,早年只是售賣冷飲的小食店,而後兼售餐點、飯面,慢慢演變為現在的茶餐廳,如今,很多茶餐廳還是喜歡用復古的「冰室」做店名。華星冰室是香港冰室裡比較「網紅」的一家,原因是這是由香港老牌唱片公司「華星唱片」高層開設的,有點好像「公司食堂」意思,陳奕迅、鄭秀文、楊千嬅等大牌明星都曾是餐廳的常客,因此華星冰室自帶明星光環,在這裡偶遇餘文樂、許志安、黃宗澤也不是沒有可能。陳Eason曾說:「沒來過華星冰室,就別說你來過香港」。

I M Teppanyaki & Wine

連續2年榮獲米其林一星餐廳殊榮,是香港唯一入選米其林的鐵板燒餐廳。老闆Lawrence Mok是個溫文爾雅的天秤座,喜歡選用全球上等食材烹製高規格的鐵板燒菜品,同時他推崇摒棄複雜的烹飪過程,以此發掘食物最本真的味道。莫老闆會在烹飪的時候和食客聊天,聊起小時候的往事總是滔滔不絕。菜品創新也是莫老闆一直追求的,甘鯛魚就是用油「清蒸」而成。帶著魚鱗的一面被炸得酥脆,浮在油麵上的魚肉又是鮮嫩多汁。

翠華茶餐廳

翠華茶餐廳是香港著名的連鎖茶餐廳,在中環、銅鑼灣和佐敦等地設有多家分店。作為香港老字號,翠華茶餐廳幾乎是港式飲食文化的代表。對於每一位訪港遊客來說,到翠華茶餐廳喝一口濃鬱的奶茶、嘗一口噴香的菠蘿油,都是必不可少的行程。

添好運點心專門店

 

老闆麥桂培曾任四季酒店點心總廚,後於2009年在旺角開設了首家「添好運」,一年後榮獲米其林一星殊榮,成為了全球價格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幾年的發展,「添好運」已是許多人久仰的點心品牌,店門外總是排滿客人等候入座。不想等位?在最新開通的高鐵西九龍站,新的「添好運」分店店面寬敞,用餐環境比其他分店好了不止一點點。但是想體驗純正市井味道,還是推薦位於深水埗福榮街的這家「添好運」旗艦店,這裡也是唯一有機會見到麥主廚本人的店面。

Rech by Alain Ducasse

 

Rech是法國巴黎著名的海鮮餐廳,於1925年開業,2007年被名廚Alain Ducasse接管,於2018年榮獲米其林一星及福布斯四星評級。位於香港洲際酒店內的這家分店是首個海外分店,供應從法國空運的新鮮生蠔和魚類,餐廳內的座位基本都可以欣賞到維港的無敵海景。

The Flying Elk

瑞典米其林三星名廚Bj?rn Frantzén在海外開設的首家分店。餐廳走摩登北歐風格,牆身桌子都以木材為主,加上柔和的小燈泡,感覺置身北歐鄉村的小屋中。大廚會以北歐特色食材及烹飪手法,配合本地文化創作全新菜式。餐廳位於中環熱鬧的街市中的一座大廈裡,是一個適合朋友小聚的溫馨餐廳。

公和荳品廠

 

在深水埗路邊街市中,藏匿著一個不起眼的豆品老店,於1960年代建立,至今仍保持手磨古法製作豆花。老闆的女兒蘇意霞曾任職於摩根大通和高盛兩家投資銀行,在1997年接手了家族店鋪,毅然投身香港本土傳統食品行業,希望將豆品製作工藝發揚光大。

池記

池記也是一家老字號的茶餐廳,很多廣東人及香港人對於雲吞麵的喜愛不言而喻,而池記就是香港的雲吞翹楚。曾獲得香港美食大賽大獎的池記,以其招牌鮮蝦雲吞麵而出名,皮薄餡大,內含整隻蝦仁,嫩滑彈牙,咬下去很有滿足感。

漢發麵家

深水埗是一片充滿歷史韻味的老街區,沒有尖沙咀、銅鑼灣的熱鬧繁華,是一個需要漫步其中慢慢品味的魅力街區。因為遠離密集人流,所以這裡的很多地道的茶餐廳都是明星們經常光顧的,就如這家漢發麵家,位於深水埗街邊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門口貼滿了老闆和明星們的合影:周潤發、袁詠儀、胡杏兒、曾志偉、陳百祥……餐廳主打豬肝面,豬肝豬肺切得比較厚,但是卻很入味。

La Locanda by Giancarlo Perbellini

米其林二星大廚在香港尖沙咀開設的正宗義大利餐廳,位於尖沙咀海港城,性價比很高,逛街累了來這裡吃一頓原汁原味的意粉和海鮮料理是不錯的選擇。餐廳環境不錯,服務生都是外國人,幽默又熱情,品嘗美食的間隙和他們聊聊天,覺得很有意思。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香港:粵菜傳承百年 從茶餐廳到街頭小吃
    這裡有「星」光四射的米其林餐廳,也有其貌不揚、味道讓人驚喜的街邊小店;有來自全球各地的特色美食,也有傳承百年的古早味道……而在香港一道道美食的背後,也體現著香港人敬業、創新和包容的精神。  粵菜傳承百年 傳統味道裡的工匠精神  在香港豐富多樣的美食中,粵菜作為最主要的菜系傳承百年,魅力不減。
  • 來香港不可錯過的茶餐廳,都在這裡了
    香港吃什麼?來談談茶餐廳。港式的茶餐廳,茶點分為乾濕兩種,幹點有餃子、粉果、包子、酥點等;溼點則有粥類、肉類、龜苓膏、豆腐花……從頭盤到甜品,一應俱全。與之搭配的茶水以紅茶為主,暖胃去膩,利於消化,同時也與味道濃鬱的茶點形成絕佳組合。最早是只有早茶,但發展到今天,基本上從早上到凌晨都有。
  • 打卡香港老牌美食店,外表看著破爛卻是米其林餐廳
    喜歡香港,以前有兩個理由:一,購物;二,美食現在購物的優勢幾乎沒了,唯有美食還吸引著我繼續去到那裡。別說香港是彈丸之地,這裡匯集的各種美食絕對可以讓每個吃貨膜拜~ 地道的港式茶餐廳,不可不試,一屜屜的各式茶點,精緻誘人,一壺茶一份報紙就是一個上午。
  • 香港平價米其林餐廳探秘
    香港,城市森林,卻也是美食的天堂。這裡有著奢華的米其林大餐,卻也有著平價的粵式美食,讓米其林走入尋常百姓家。這次,我們就探秘了幾家平價且口碑極好的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讓你大快朵頤的品嘗米其林美味的同時,荷包也能跟著你的肚子一樣,飽滿的走出店家。
  • 青春無限|香港茶餐廳的「奧秘」清單
    傳說第一次去香港的茶餐廳,會有如同第一次造訪米其林三星餐廳的緊張感。  這裡不但充盈香港文化,還有許多奧秘和規矩。一篇清單,與君分享。但原料有可能是:魚丸粗面,魚丸油麵,魚丸河粉,牛肚粗面……  3、「效率」是香港茶餐廳的關鍵詞。  普通茶餐廳的菜品製作起來簡單快速,簡直和香港的「生活節奏」一模一樣。  4、賓至如歸的服務也許並不多見。
  • 香港最好吃的三家茶餐廳,沒吃過等於白來了
    香港這座城,或許因為當年追的TVB,或許因為她的節奏,亦或許因為美食和購物,一次又一次,行走在香港街頭,去體驗這個素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
    上面的招牌還保留著——香港點心皇,粵式點心,港式甜點。這家開了13年的港式茶餐廳因為城市規劃而宣布停業。 在消費點評平臺「大眾點評」上,仍有不少人專門為了在歇業前再去飽食一頓。那家餐廳裡掛滿了Howard與米其林大廚或香港明星的合照,還有「福來運旺」幾個大字,整體裝修簡樸,座位之間也有些逼仄。這就是典型的香港茶餐廳該有的面貌。 茶餐廳是香港的一個縮影與文化代表。
  • 如果沒有茶餐廳,香港還有什麼值得去?
    關於香港的茶餐廳與糖水冰室,之前打包安利過一次,這回「造洋飯書香港指南 2.0」一共收錄了15 間本土食堂,有我私藏的茶餐廳,也有藏很深的大排檔,看看你最愛的香港味道是什麼?· HONG KONG FOOD GUIDE ·01.
  • 從「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香港「撐警茶餐廳」深圳開...
    從「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香港「撐警茶餐廳」深圳開分店了不再一人!香港這家撐警茶餐廳在深圳開分店了現年52歲的李凱瑚(Kate姐),在香港鯉魚門獨自經營一家超過50年的「銀龍咖啡茶座」,因為茶餐廳由她一人打理所以又稱為「一人茶餐廳」。在去年的修例風波期間因為公開支持香港警隊,李凱瑚和她的小店受到黑暴分子騷擾,生意一落千丈。然而李凱瑚仍然堅持發聲,她曾經表示:「撐警200%不後悔!」
  • 了解香港美食文化,品嘗香港的茶餐廳,看看香港人天天都吃什麼?
    想吃好吃的就來「最好美味」了解我們的美食。今天我們的美食列車,要帶領大家前往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的代表地香港!去了解當地的文化,分享當地的美食。香港特別行政區,郵件能倒九龍新界以及180多個島嶼組成,他原來的名字叫做「芬芳港」。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虎嗅網
    上面的招牌還保留著——香港點心皇,粵式點心,港式甜點。這家開了13年的港式茶餐廳因為城市規劃而宣布停業。在消費點評平臺「大眾點評」上,仍有不少人專門為了在歇業前再去飽食一頓。那家餐廳裡掛滿了Howard與米其林大廚或香港明星的合照,還有「福來運旺」幾個大字,整體裝修簡樸,座位之間也有些逼仄。這就是典型的香港茶餐廳該有的面貌。
  • 【美食資訊】五四北港餐哪家強 強記香港茶餐廳等你來
    天悅會旗下餐飲品牌:強記香港茶餐廳,位於五四北省體育中心,擁有超大美食空間,從香港、深圳、廣州等多個原產地引進原料
  • 香港的「老字號」美食店,其中有幾家是香港明星「經常」去的店
    香港這座城市大家都是很了解的,尤其是以前的香港電影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的印象!裡面各式各樣的香港美食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常能在電影裡面看到很多人的茶餐廳,裡面非常的熱鬧!人來人往,都是喝著奶茶吃著美食!這讓我們對香港非常的憧憬!
  • 熱愛港式茶餐廳的你,一定不要錯過他們
    最近秋膘貼得差不多了,就想吃一點清淡的了~想來想去,就只有港式茶餐廳可以滿足俺挑剔的口味所以就馬不停蹄的搜羅了幾家,你也來看看吧!店名叫九龍冰室,很容易讓人想起鄭伊健演的那部電影《九龍冰室》,走進店裡,你會發現到處都貼滿了關於香港的一切,有電影海報、有小廣告、有店鋪名字等等,店內環境雅致,裝修很有香港的味道,讓人仿佛置身於香港一般。這裡的奶茶跟炒蛋特別出名,奶茶配檔曾獲全香港奶茶比賽第四名,茶葉也是特意從香港空運過來的,以保持最新鮮的味道!
  • 香港茶餐廳:靚仔的意思是白飯
    香港茶餐廳:靚仔的意思是白飯  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點的國際大都市,一直是全世界公認的美食天堂。但說到底,起源於香港快餐食肆的茶餐廳,才是香港人的「大眾食堂」。作為最草根、最本土的飲食場所,茶餐廳流行多年後仍深為香港人鍾情。
  • 一筷子吃到香港!zui美味港式茶餐廳,@廈門人,沒吃過的你落伍啦
    那麼和鹿崽一起康康廈門的那些茶餐廳吧讓絲襪奶茶和廣式點心徵服你的胃!港記茶餐廳位於南中廣場裡的人氣王「港記茶餐廳」老照片、琉璃燈仿佛置身於香港街頭的雜貨鋪窗口環境這麼精緻由酥到軟,在口裡化開冰火最好的相遇就在這美味一口吞下肚的瞬間地址:廈門思明區中山路南中廣場2樓人均:59元大咀港式茶餐廳
  • 不必去香港,在福州就能吃到的地道港式茶餐廳!
    《你好,旅朋友》美食專題節目本期精彩提前看本周五的林林七時刻,林老師帶大家去一家網紅店,壹間茶餐廳。這間帶著漫畫風的茶餐廳,在深圳已經是挺有名氣的了。到了福州不知道會怎麼樣?請鎖定7月6號《你好旅朋友》美食專欄。
  • 香港平民米其林餐廳,炸雞配魚子醬紅遍全港,最後一家還是不要去
    香港平民米其林餐廳,炸雞配魚子醬紅遍全港,最後一家還是不要去。香港這個讓人的城市,其美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除了街邊小吃、港式茶餐廳以外,還藏有世界各地的美食。如果巴黎餐廳皮特主廚和桑尼主廚等代表一股由上以下的飲食潮流,即高級餐廳向小餐館靠攏;由美借韓裔大廚主則代表了由下以上的路線,是將小吃、街頭美食帶進高級飲食的改變者。這家餐廳在2004年於紐約開業,主打拉麵和刈包。可能香港市民比較不熟悉後者,這其實是常見的臺式傳統小食。主廚大衛打破食物的階級藩籬,近年代表作之一是以炸雞配搭魚子醬,紅遍全港,創意十足!
  • 下次去香港吃什麼?奉上2018最深度的香港美食地圖!
    尖沙咀,無論是彌敦道、廣東道等通衢大道,還是亞士釐道和加連威老道等橫街小巷,或是隱藏於鬧市一隅的「諾士佛臺」,你都能感受到所謂的遍地美食;(▲圖:RF淡水海邊JM)或是在有名的購物區銅鑼灣,你都能找到充滿地道香港風味的大排檔、茶餐廳、涼茶鋪、粥麵店
  • 探秘米其林美食誕生記「大地私宴」
    10月16日,由浦發銀行信用卡特約播出、飛豬旅行行業贊助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大地私宴》在優酷上線。節目用鏡頭記錄幾位米其林大廚各自的尋味旅程,其中包括大陸第一位摘得米其林星廚的女廚師DeAille、二十幾歲便成為美國米其林餐廳主廚的Alan Yu、上海灘名聲大噪的私人廚師汪姐、北京拾久·新京菜創始人段譽和黒木上海店總廚由水正信等。「美食不僅是為了果腹,更該是一場冒險」,跟隨米其林主廚們的腳步,我們將一同踏上探索自然原味的旅行,近距離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係,而新菜單的創作靈感或許就暗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