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考生和家長馬上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填報高考志願。小編溫馨提醒:在正式填報志願之前,考生及家長一定要明確相關問題,做好準備工作。
具體該如何準備?隨小編一起了解 ↓↓↓
01
一是搜集院校資料,了解本省政策,熟悉有關規定,查閱院校招生章程。
考生家長對於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比如了解本省高考招生錄取的相關辦法和規定,知曉自己所在類別的志願設置和相應投檔錄取規則。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
要認真閱讀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章程,掌握院校政策。其中特別是院校錄取原則和各專業對考生的要求,比如投檔比例、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等是否符合報考條件等。
02
二是查詢目標院校、專業近幾年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
查詢這些信息其實是個知己知彼的過程。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在錄取結束前無法準確知曉,所以照搬往年錄取分數來填報志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在不知道考生位次的情況下,院校提檔線和各專業錄取分數線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很多省都會下發高校在本省錄取統計資料,尤其在填報具體專業志願的時候,最好參考近三年的錄取數據。
「知位」是知道自己的成績在全省的排位,考生可以根據位次和分數段統計表,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衝、穩、保」的原則還是可以使用的。
03
三是了解考生所在省當年的招生院校、招生專業、招生人數。
這句話中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點是「招生院校、招生專業、招生人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普通高校招生專業計劃(專業目錄)。每年招生院校都要制定本校的分省招生計劃,招生計劃中包括院校、專業(專業類)、層次、選考科目要求、計劃數、學制、學費參考等。有了它,考生可以方便地查看招生專業。
第二個要點是「考生所在省」,也就是看院校分省計劃中在本省的招生計劃。有些省叫「某某年高校招生計劃」,有些叫「某某年招生專業目錄」也就是招生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計劃。
第三個要點是「當年」,一定要拿著各校今年的專業錄取資料填報今年的志願,保證你所填報的院校專業、名稱、批次、代碼和今年招生計劃一致。
04
四是了解本人體檢結果,避開限報的學校、專業。
參加高考的學生必須參加高考體檢,體檢結束後,醫生會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給出一個「報考專業建議」。從往年體檢結果看,很多學生的體檢結果都是「專業限報」。體檢表中的「體檢指導意見」,分「學校可不予錄取」「有關專業不予錄取」「不宜就讀專業」等項,考生要在填報志願時避開限報的學校和專業,否則在錄取時因身體條件不符專業要求被退檔的可能性就相當大。
點擊連結:體檢結果怎麼看?
填報志願是考生與院校之間的「雙向選擇」,做好準備才能事半功倍。祝所有考生都能如願考入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