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凡
網上看到了一位網友的抱怨,她說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冷落,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原來,有一次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後,她發現孩子的褲子居然是溼的。再一摸孩子大腿,冰涼冰涼的,明顯有一段時間了。
雖然孩子說是她自己尿的,但作為媽媽,她又是心疼,又是生氣:現在這麼冷的天氣,穿了這麼久的溼褲子,把孩子凍壞了怎麼辦?
於是,孩子媽媽在幼兒園家長群裡發文質問:老師,我女兒在學校尿溼褲子了,為什麼不幫忙換一下呢?書包裡有褲子的啊,孩子現在都流鼻涕了。
幼兒園老師承認了是自己工作的失誤,但同時也指出,希望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下,以後有什麼事情要學會報告老師,這樣自己才可以及時幫忙解決問題。
按理說,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沒想到另一位家長這時候卻出來說話了。
另一位家長認為,孩子都3、4歲了,尿尿還不會喊老師,這是家長的責任,是家長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老師一個人管那麼多孩子很辛苦,不要把責任推給老師。
結果這兩位家長在家長群裡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吵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家長群裡像炸開了鍋......
事情傳到網上後,有網友認為,這個孩子都3、4歲了拉屎撒尿都不會喊,家長做得太失敗了,孩子連基本自理能力都沒有,送幼兒園也只會遭罪。
還有網友認為,有些家長就是「馬屁精」,處處想著討好老師,不管什麼事兒都跟著摻和,有機會就不放過。
我們暫且不談那些不管在哪個學校,哪個班級都會存在的「拍馬屁」的家長,現在只聊聊這個孩子媽媽的困境:因為這件事情她得罪了老師,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冷落,孩子媽媽感到特別的鬱悶和煩惱。
有些孩子在家裡非常活潑開朗,可是到了幼兒園卻顯得膽小,不敢說話;還有些孩子平時在家裡被大人嬌生慣養著,性格會比較自私,沒禮貌,做事不考慮別人,也不懂得與人分享。
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裡會不受小朋友的歡迎,也不受老師的待見,所以,孩子會漸漸地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冷落。
為了防止孩子上幼兒園後受到大家的冷落,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要培養孩子養成以下幾個好習慣:
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後,仍然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認為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什麼玩具都要自己先玩,結果在幼兒園裡就會表現出經常搶小朋友的玩具等霸道行為,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大家的排斥和孤立。
所以,建議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給孩子多帶幾樣玩具,讓孩子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慢慢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同時告訴孩子,如果你想要玩別人的玩具,一定要先徵求別人同意才行,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另外,家長還要經常帶孩子去別人家裡,或者邀請一些家長帶小朋友到自己家裡玩。讓孩子經常與同齡的孩子一起玩,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了與別人的交流和溝通。
經常帶孩子去新環境,結交新朋友,通過孩子與陌生孩子的接觸和交往,會讓孩子不再對陌生環境產生牴觸情緒,更容易融入到陌生的環境當中。
我們發現,現在很多才上幼兒園的孩子,因為生活自理能力差、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在面對幼兒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常常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有時候當他與別的小朋友發生矛盾了,也說不清楚誰對誰錯,有時候還會忍不住動起手來。老師一批評他,孩子還會覺得特別委屈,甚至產生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
所以,家長要從小引導孩子學會正確使用生活中的日常用語。比如,經常用的「上廁所」、「吃飯」、「喝水」等。
像文中開頭講的那個孩子,如果有尿就告訴老師「我想尿尿」、「我想拉臭臭」等,也不會發生一直穿著溼褲子回家的情況。
同時家長還要引導孩子學會一些禮貌用語,比如,對老師說話要用「請」、「謝謝」、「對不起」等等禮貌用語。
只有讓孩子學會最基本的語言表達,才會讓老師及時發現孩子們遇到的問題,積極給予幫助,緩解孩子的心理負擔。
一般孩子都是三歲開始上幼兒園,家長可以在孩子兩歲左右就開始有意識的教孩子學會自己動手吃飯,自己去廁所大小便。孩子掌握了最基本的處理能力,會為孩子上幼兒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自信,不願意主動參加小朋友的集體遊戲。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耐心鼓勵孩子,然後通過各種渠道給孩子展現和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多去接觸人,多去適應集體生活。
比如,可以通過講故事、讀繪本的方式,讓孩子增強自信,懂得上幼兒園後生活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還可以通過提前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溝通,介紹自己孩子的情況,孩子將來上幼兒園一定會生活得非常愉快,不會被大家冷落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且與老師和小朋友們愉快地相處。
但是萬一家長發現老師冷落了自己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冷靜,以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其中最明智的做法是:
不管是家長認為老師冷落了自己孩子,還是孩子認為被老師冷落了,父母都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指責老師。不然會讓孩子心裡對老師產生不滿和敵意,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不願意上學了。
因為一個班裡有很多學生,老師有時候可能會照顧不到每一個孩子的情緒。有可能在一些小細節上,老師沒有照顧到你的孩子,這些不是老師故意想冷落孩子。
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積極正確的面對,打消心中的疑慮。讓孩子明白,老師並沒有想冷落自己,而是太忙了,有時候自己要積極主動去與老師互動和交流。
家長要多與老師進行溝通,可以主動告訴老師自己孩子的一些情況,比如,告訴老師自己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讓老師多給予鼓勵等。
定期向老師詢問一下孩子在校的情況,看看孩子是否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問問孩子在學校有哪些壞習慣需要家長協助改正。
家長將孩子的某些特殊情況向老師及時說明,會有利於老師開展工作。另外,家長最好不要過分去幹預幼兒園的工作,否則會加重老師的心理負擔,反而對自己家的孩子不利。
總之,家長要與老師積極配合,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的生活,與小朋友們友好相處,得到老師的喜歡。
您家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過冷落和疏忽嗎?您是怎樣做的?歡迎朋友們點讚、留言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