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16億?如何通過打新賺到買盲盒的錢?

2020-12-14 富途證券

牛牛敲重點:

1、目前潮流市場空間廣闊,600億市場規模可期,潮流玩具滲透率將會不斷增加;

2、潮流玩具的IP可以多元化發展,強勢IP生命周期可達5年,泡泡瑪特IP周期明顯優於同業;

3、泡泡瑪特線上店鋪粉絲數多於同業其他總和,小程序抽盒機帶動新增長,線上銷售額超過一半;

4、薛丁格的玩具,兼具悅己和收藏價值:初階用戶獵奇心理驅動,為物品而買單;中階用戶為「悅己消費」,為「物品+情感」而買單;資深用戶為「收藏價值」驅動,為「稀缺性」而買單。

不久前,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而在近日,市場傳出消息,泡泡瑪特定價區間為每股31.5港元-38.5港元,發行1.357億股,籌資至多6.74億美元,預計12月11日上市。

潮流玩具是新時代的產物,是網際網路下的快消玩法的載體,同時具有零售和網際網路文化傳媒的基因。

對於潮流玩具,我們不能單純用網際網路思維或者消費品思維來理解。

作為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為何能夠發展如此成功,成為年賺16億的公司?是行業興起的推動,還是其自身本來具有的優勢?

600億市場規模可期,男性也開始剁手盲盒

潮流玩具滲透率將會不斷增加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估,2019 年潮流玩具市場規模約 207 億元,2019-2024年複合增長率約為 29.8%,仍處於行業高速增長期。

因此市場規模還有增長的空間。

另外我們拆解用戶畫像,普遍認為潮玩盲盒行業女性是主要購買力。但根據百度指數的盲盒搜索人群來看,男女比例較為均衡。

從線上購買行為來看,女性消費者佔比約為 60%,男性佔比約為 40%,且性別比例的差距有不斷縮小的趨勢。男性也開始剁手盲盒。

另外對於年齡方面,雖然不同平臺對用戶畫像的年齡劃分區間稍有差異,但結合泡泡瑪特招股說明書對用戶年齡段的描述,潮流玩具用戶的年齡主要集中在 15-39 歲。

據此兩點,國金研究推算潮流玩具市場滲透率,2020 年預計從 8.9%增加到 12.8%。

從消費形式來看,盲盒與電影有許多相似之處從消費形式來看,盲盒與電影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均屬於娛樂性消費, 雖然內容有差異,但是服務或產品形式一致,單價相仿,一個盲盒價格在39-69元,普通電影票價在 35-70元。

此外,二者消費者年齡段重疊度高,艾媒諮詢顯示,中國觀影人群年齡覆蓋主要覆蓋範圍為 18-40歲。

潮流玩具約有 95% 的消費者年齡介於 15-39歲。

2018 年起,電影票房總收入超 600億,2018-2019 年增長率約為3%。對觀影人次(人數*次數)及票房收入做相關性分析可看出二者呈現高度相關。潮流玩具行業的增長或遵循類似的趨勢。

潮流玩具的復購率較高及新系列推出需要一定時間積累的特性,使得用戶購買頻次保持在相對穩定範圍內。潮流玩具的社交屬性讓消費者形成社群,自發的分享、交換、交易。「物品+情感」的連接使得復購行為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穩定。

事實也驗證了該項數據,據泡泡瑪特招股書披露,65.8%的潮流玩具消費者在 2019 年購買超過一次,其中 19.8%的潮流玩具消費者購買超過五次。

由此推斷,在價格、購買頻次相對穩定,目標客群總體符合自然增長規律的前提下,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將帶動潮流玩具市場持續增長。

隨著商業化的不 斷加深,渠道布局的完善多方面觸達消費者,潮流玩具將由小眾走向大眾。潮 玩 IP 的合作也讓產品可以共享其他品牌多維度的流量,拓寬用戶群體,提升滲透率。

二、從網際網路思路看IP多元化發展,強勢 IP生命周期可達 5 年

強勢 IP 生命周期可達 5 年,市場多元化發展 IP 的生命周期因分類而異,潮流類 IP 的生命周期會短於文化內容類 IP。在當前快時尚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潮流類 IP 雖然弱化文化底蘊,但仍可通過穩定的持續輸出新系列,給予消費者新鮮感刺激,將熱度維持。

潮玩 IP 是不是曇花一現,通過對「熱門 IP」及「熱門 IP 的新系列」兩個維度的數據追蹤,我們認為強勢 IP至少可以在千萬級以上的收入貢獻區間保持 5 年左右。

以泡泡瑪特為例,將 IP按照收入貢獻分為億級、千萬級、百萬級及以下三 檔,若按照 50%的收入增速計算,2020 年億級 IP 和千萬級 IP 均需要各增一 員。

依據招股說明書中 IP 收益明細,目前最有潛力的億級 IP 候選或是 BOBO&COCO,2020H1 實現收益 0.33 億人民幣。下半年對於全年銷量貢獻更大,主要由於節日及線上促銷,下半年銷量通常佔比全年60%~70%。

IP 逐漸多元化,億級 IP「一強多大」的局勢將向「多強」轉變,降低銷量集中在頭部 IP 的不確定性。熱門 IP 系列的生命周期可長達一年甚至更久。

據泡泡瑪特招股說明書, Molly-Zodiac系列於 2017 年 6 月發布,SATYR RORY-Classic 系列於 2018 年 2月發布,至今仍在銷售,銷售時間有 2~3 年之久。

從潮玩族榜單來看,多數熱門 IP 系列在一年之後仍排名 20-30 左右,熱度持續的 IP 系列如泡泡瑪特的 LABUBU 怪獸嘉年華系列在一年之後排名可保持在 10 名左右。

而非泡泡瑪特 IP 的系列排名波動相對較大,交易量排名上榜在 15 名左右, 生命周期存在更大不確定性。並且從熱門 IP 數量來看,泡泡瑪特 IP優勢較為顯著。

跨界合作帶動潮玩 IP 破圈,交叉引流觸達廣 潮玩盲盒通過跨界合作不斷豐富 IP的內容與形式,跨界合作讓產品在特定消費場景共享多個品牌多維度的流量,實現熱度的延續。

泡泡瑪特聯名領域涵蓋化妝品、食品、服飾、信用卡、娛樂綜藝等行業。

2020 年下半年,泡泡瑪特跨界聯名進程更是明顯加快,吸引更多新用戶的關注,不斷擴大其粉絲群體的規模。

與歐萊雅、YSL等美妝品牌的用戶畫像有高度重合,品牌跨界合作有助於觸達更多潛在目標消費者。目標群體是年輕新世代的食品飲料、服飾品牌也樂於和泡泡瑪特合作來精準觸達潛在消費群體,例如伊利。

三、從快消零售角度看渠道布局,小程序抽盒機帶動新增長

對標樂高看潮玩零售屬性,玩具行業仍具成長性 潮玩盲盒的線下零售屬性,選取樂高作為參考。

依據樂高年報,2019 年樂高在中國門店數達 140 家,預計 2020 年增值 220 家。對比樂高的門店數 量及城市覆蓋情況,潮流玩具龍頭企業泡泡瑪特與之差距不大。

線上旗艦店的 銷售情況來看,泡泡瑪特在雙十一大促期間表現更優,年內累積銷量大約達到 樂高的 80%。2019 年,在美洲和西歐等成熟市場的樂高的零售額呈現個位數 增長,而在中國市場則獲得了強勁的兩位數增長,並將業務向中國的三、四線城市進行了延伸。由此可見玩具行業仍具成長性。

線上:頭部企業覆蓋線上全渠道,微信小程序是新增長點 從線上渠道的覆蓋程度來看,潮玩盲盒在天貓平臺和微信小程序的布局更多,開店和/註冊時間集中在 2018-2019年。在 2020 年2月之後開始逐漸在京東上布局。

天貓早在 2015 年就將玩具類目中的模型玩具品類單獨拆出,與多家商家保持良好合作,也樂於嘗試用有趣的玩法吸引消費者。

疫情對於線上渠道的拓展有推動作用,疫情期間門店關店,盲盒的線下銷售受阻,各家公司積極開拓更多線上渠道,優化小程序的購物體驗,增加趣味性,以彌補疫情期間線下客流量驟減對銷量的打擊。隨著線上購物體驗的優化,輔以線上購物的便利屬性,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線上渠道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從線上渠道覆蓋、銷售額及運營能力來看,泡泡瑪特表現均優於其他競品品牌。線上渠道覆蓋更為全面,且布局時間早。泡泡瑪特會員在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天貓旗艦店粉絲數達到 340萬人,京東自營旗艦店關注人數達到 24.1 萬人,遠超其餘潮玩盲盒旗艦店,優勢明顯。

微信小程序端,泡泡瑪特抽盒機微信小程序於 2018年註冊,至今仍保持高頻更新。微信小程序依託微信生態,充分發揮社交裂變屬性,成為潮流玩具線上渠道的又一大發力點。

潮流玩具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低,美差、Suplay等平臺為大量第三方設計師 提供線上的產品銷售渠道,合作品牌資源達兩三百家,但泡泡瑪特等獨家 IP的 盲盒產品則從自有渠道進行發售。

據泡泡馬特的招股說明書披露,2019 年泡泡抽盒機收入達 2.7 億,約貢獻線上渠道收入的 50%。抽盒機不斷優化流程,打通線上線下消費體驗。線下購買盲盒可以即刻拆盒,線上購買也可以在線上直接拆盒,消費者馬上就知道自己買到什麼款式。線上購買也可以「搖一搖」盲盒且配有音效,不喜歡可更換,高度還原線下購物體驗。

線下:零售店打造品牌力,機器人商店小而靈活 線下零售門店的作用,主要著重打造品牌影響力,在線下場所收穫消費者的第一眼觸達,注重提供沉浸式體驗與服務。

泡泡瑪特門店面積一般在 100-150 平方米,近半年來新增門店中,門店面積有所擴大。

4月30日開業的泡泡瑪特蘇州印象城店, 店鋪總面積達 400平方米;泡泡瑪特望京浦項中心店鋪面積達 200平方米;北京大興薈聚購物中心店鋪面積達270平方米。大面積店鋪品牌推廣效應更強, 不少店鋪成為網紅打卡地,聚集大量粉絲,形成傳播效應,將潮流亞文化大眾化。

除了零售商店,線下機器人商店多位於購物商場和公交樞紐等人流密集的位置。覆蓋區域比零售門店廣,同時也承擔「試點」角色,通過靈活低成本的機器人商店,初探商場的人流量及消費人群與泡泡瑪特目標消費者的契合程度, 為零售門店選址提供數據洞察。

薛丁格的玩具,兼具悅己和收藏價值

初階用戶獵奇心理驅動,為物品而買單 初探盲盒的用戶,被線下門店/機器人商店或線上電商平臺千人千面營銷觸 達,「獵奇」心理驅動下初次嘗試。

初探盲盒行為的分享也是盲盒營銷環節中的一步,消費者通過分享拆盒感受、給玩偶拍照分享、 分享拆盒過程的心情、上傳合照到社交媒體等方式,起到主動宣傳的效果。

中階用戶為「悅己消費」,為「物品+情感」而買單 中階用戶的復購行為源於「悅己消費」的正向反饋,消費者願意付費的不止盲盒本身,更是打開時的心情。

拆開盒子後,如果恰巧是隱藏款,能夠帶來強烈的滿足感。這種 開心抑或是失望,正是購物體驗的樂趣所在。隨著近兩年潮流文化在中國的普及,擁有盲盒手辦也一定程度上給消費者帶來了群體認同感,例如曬盲盒的照片在朋友圈得到認可,結識圈內好友等。

資深用戶為「收藏價值」驅動,為「稀缺性」而買單 資深用戶價格敏感度低,客單價高。帶著對隱藏款的執念,或為個人愛好收藏,或做二手交易投資,通常可以做到以玩養玩的狀態。

值。2020 年 China Joy 潮玩娛樂展區內陳列著價值近百萬的限量版潮玩單品, 如空山基和 KAWS聯名公仔、Bearbrick400%等,在閒魚上拍賣。稀缺的潮玩 註定帶來溢價,催生了拍賣市場和二手交易市場。閒魚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潮玩和二次元商品交易的二級市場,用戶已經突破 2億,日活超過 2000萬。

總結

目前潮流市場空間廣闊,600億市場規模可期,潮流玩具滲透率將會不斷增加,泡泡瑪特目前沒有看到天花板;潮流玩具的IP可以多元化發展,強勢 IP生命周期可達 5 年,泡泡瑪特IP周期明顯優於同業;泡泡瑪特線上店鋪粉絲數多於同業其他總和,小程序抽盒機帶動新增長,線上銷售額超過一半;薛丁格的玩具,兼具悅己和收藏價值。

風險

核心 IP老化過快;新產品及新 IP開發不及預期 ;渠道拓展進度不及預期 ;智慧財產權風險 。

編輯/charlie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16億?盲盒生意是怎樣榨乾你的錢包?
    不久前,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而在近日,市場傳出消息,泡泡瑪特定價區間為每股31.5港元-38.5港元,發行1.357億股,籌資至多6.74億美元,預計12月11日上市。
  • 賣玩具年入十多億,泡泡瑪特可不止靠盲盒
    泡泡瑪特憑啥大賺特賺?最近,有媒體稱,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要上市了。對於這家成長飛速的玩具店,其增長邏輯是僅僅是靠盲盒嗎?泡泡瑪特將再次上市11月23日,「盲盒神話」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即將迎來第二次上市。本次赴港IPO,泡泡瑪特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美元至3億美元。說起泡泡瑪特,很多人可能還不了解,但說起盲盒估計大家都知道。
  • 泡泡瑪特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 賣的是「套路」?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賣的是「套路」?對,就是那個靠賣盲盒做到上市,年賺16億的泡泡瑪特。共和君其實也很好奇,賣玩具的公司那麼多,怎麼偏它做得風生水起?仔細研究後,算是摸清了泡泡瑪特的賺錢套路,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提前劇透:這些套路,適用於大部分行業,學會了,後疫情時代賺錢沒那麼難。
  • 泡泡瑪特衝刺港股 是投資者的印鈔機還是盲盒?
    去年賺4.51億、拿過八輪融資、登陸新三板又摘牌,泡泡瑪特似乎「不差錢」。這一次衝擊港股,泡泡瑪特稱要發力IP研發。實際上,泡泡瑪特並非一出生就光環耀眼,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虧損程度不斷加大,直到2015年,泡泡瑪特引入了盲盒故事,才撬動了市場,收穫了一臺「印鈔機」。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別再問泡泡瑪特憑什麼值1000億了
    12月11日,泡泡瑪特(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格為77.2港元,較其招股定價(38.5港元)高開超100%,市值一度達到1065億港元。收盤價回落至69港元,漲幅為79.22%。這個依靠「盲盒」玩法在近兩年獲得高人氣的潮流玩具公司,實際已經成立了十年。如果你把它劃入近兩年「新消費」「國潮」品牌的興起浪潮中,它絕對是其中的高齡品牌。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後兩年增幅為225.32%和227.43%,淨利潤分別達到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高達6279.49%和353.16%,毛利率也從2017年的47.60%增長到了64.80%。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平時只愛喝茅臺的中年人,還沒搞懂這個小小的玩具為什麼會受到年輕女生的歡迎,泡泡瑪特就要在明天在香港上市了。而就在上市前一天,中年人一邊說看不懂年輕人炒玩具,一邊把本來估值500億的泡泡瑪特在券商的暗盤中炒到了超過千億市值。
  • 從虧損到年賺45億,泡泡瑪特上市背後,隱藏著哪些風險?
    簡單來說,消費者在購買「盲盒」之前,並不知道裡面裝有哪一款玩偶,但正是盲盒讓人沉迷的地方。而作為盲盒市場的巨頭,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會於今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事實上,這是一家非常「有故事」的公司,曾在新三板上市,此前年年虧損,退市後反而年賺4.5億元,背後是「高毛利」 「後浪概念」 「成癮消費」等的標籤。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 85後...
    而到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已達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3年時間,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  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  3年利潤暴漲近300倍!  泡泡瑪特被稱為「印鈔機」  觀察公司的招股書可以發現,自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增幅高達225%和227%;淨利潤方面,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
  • 那些在泡泡瑪特買盲盒的人,究竟在買什麼?
    什麼才是泡泡瑪特的生意本質? 作者 | 張超 於惠如 編輯 | 安心 「大孩子」的快樂生意到底能做多大?泡泡瑪特給出了答案。 12月11日,在認購超356倍的火爆打新後,「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開盤股價持續走高,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達1065億港元,金錢的味道刺激了市場情緒。
  • 主題: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是收割韭菜還是承載夢想?
    泡泡瑪特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此次發行價38.5港元,開盤77.1港元,按此計算泡泡瑪特市值1065.2億港元。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總收益和淨利潤方面均保持了靚麗的增長。根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泡泡瑪特總收益5.15億元,較2017年的1.58億元,增長225.4%;2019年總收益達到16.83億元,較2018年增長227.2%,泡泡瑪特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26.3%。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總收益8.18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5.43億,增長50.5%。營收增長也帶動了淨利潤的增加。
  • 小小盲盒,讓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格為77.2港元,較其招股定價(38.5港元)高開超100%,市值一度達到1065億港元。但是說起泡泡瑪特,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品牌,更不知道這家企業到底是做什麼的?年輕人的潮流玩具事實上,泡泡瑪特已經十歲了,它的產品主要是潮流玩具。
  • 賣盲盒竟然比賣房還掙錢?泡泡瑪特這樣收割年輕人
    她常聽說有人為了抽到心儀款,整個「端箱」,一次花費便超過8000元,「第一次聽到感覺像做夢,後來就習以為常了。」 在盲盒愛好者的圈子裡,花錢上萬的人大把存在,有人剛入坑3天,就花了3000塊,有人計算後才發現,砸在盲盒上的錢已足夠買一輛中等價位的汽車。 年輕人們幾乎已不再需要解釋什麼是盲盒了。
  • 泡泡瑪特敲鐘,上市首日大漲100%+
    喜訊泡泡瑪特首日高開100%+,市值超千億從一個雜貨鋪,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今天,泡泡瑪特正式掛牌上市香港。泡泡瑪特是什麼?是一個消費品牌新物種?還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盲盒品牌?盲盒又是什麼?有誰會買?為什麼每個大商場都有一個泡泡瑪特?每個地鐵站都有一個泡泡瑪特自助機?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首日市值超1000億港元
    12月11日周五,「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港股上市,首日高開約100%,報77.1港元/股,市值達到1065億港元。其發行價為38.5港元/股。本次發行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泡泡瑪特有泡沫嗎?
    北京時間周五(11日),中國「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9992.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開盤首日一度大漲逾110%,股價漲超80港元/股,總市值超1100億港元。截至發稿股價漲91.04%,顯示出資本市場對潮玩市場的追捧。
  • ...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投資圈懵了……
    截至發稿,泡泡瑪特股價漲幅為82.08%,報價70.1港元,目前總市值為968億港元。在IPO敲鐘現場,泡泡瑪特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寧表示:「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跡。
  • 泡泡瑪特的AB面:是盲盒還是賭盒?
    據了解,2017-2019 三個年度以及截至 2019 年及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泡泡瑪特的盲盒產品銷售產生的收益分別為 9140 萬、3.596 億、13.592 億、4.024 億和 6.887 億元,分別佔同期泡泡瑪特總收益的 57.8%、69.9%、80.7%、74.0% 及 84.2%。
  • 泡泡瑪特IPO「盲盒」,割誰的韭菜
    資本加持以及大火的盲盒概念,刺激泡泡瑪特第二次走到IPO門口,去年4月其才剛從新三板摘牌。   這份招股書上,盈利是最大的亮點。2017-2019年,泡泡瑪特淨利潤分別為156.9萬元、9952.1萬元、4.51億元,三年內暴漲289倍。   亮眼的財務數據背後,亦藏隱憂:行業競爭激烈、核心IP依賴症、線下拓店難題……這個「潮玩第一股」,該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