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ugu
本文為【奧格物語】原創首發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抄襲必究
上次發了劉寨的文後,有不少高中同學出來冒泡了,集體來了一波高中回憶殺,H同學表示二高寫的太單薄了,不夠味道!因此,今天單列一篇,談談我記憶中的二高。
那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純真年代。
那時候的我們,只有一個共同身份:高中生;那時候的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目標:準備高考。
二高和其他幾所兄弟學校(主要是新密城裡的實驗高中)競爭的主要依據,就是每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以及是否出現光芒萬丈的高分狀元,能被清華北大錄取,那簡直是給整個高中貼金的大喜訊。
總之,這所高中,像極了農村種田的老農,渴盼著灑下希望的種子,經過三年的耕耘後,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就如同被選拔栽培的幼苗一樣,躲在溫暖熨帖、四季不分的教室裡,在堆積如山的書本、漫天飛舞的試卷和永遠做不完的作業裡一往無前!
░
2003年 高一
從教學樓四樓往下望
高一學生們,一般安排在四樓頂層,大概是初來乍到吧,精氣神還較足,沒有被高考重壓過,不畏懼爬樓,處於愛上層樓的第一階段。
每天帶著初中時代特有的稚氣,兩眼囧囧有神的看著前方老師在黑板前口若懸河。而思緒早就飄到了幾米開外的某個女同學身上,又或者還對曾經初中的暗戀對象念念不忘,在課堂的間隙構想著一封酸不拉幾的情書。
概念圖
軍訓是必須的。
在操場上各個方陣,有條不紊的訓練著,那時覺得每一位教官都那麼的英姿颯爽,帥氣逼人。同學之間會相互比較誰家的教官級別更高,肩膀上掛的星星更多,並以此為榮,仿佛那光榮屬於自己。
印象最深的是集體匯操時,教官們挨個到指揮官那裡報導,扯著嘶啞的嗓子拼盡全力呼喊,似乎猶在耳邊:報——!高一19班前來報到!應到108位,實到106位,請指示!
概念圖
不知道為什麼,僅僅是報個道,卻可以將所有高中生的內心激蕩的熱血沸騰,大概,這就是一個熱血的年紀吧。
剛才說到高中的班級人數,這個也是值得一說的。在二高,每個班級人口大致是均衡的,應該在60~80人左右,可是有些班級難免超額,比如我們班一度超過百人,成為全校人口最多,佔用著頂樓最南端的大教室,那裡也是陽光最刺眼的地方。
夏天中午,在沒有空調的頂層,百位熱血少年沐浴在陽光裡,大汗淋漓,玻璃是沒有窗簾的,所以,連黑板上老師的板書都看不清楚,大概很多人的眼鏡都是那個時候配上的吧。
那時候,外面世界發生什麼全然不知,在「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苦讀聖賢書」的教育理念下,中國網際網路正在萌芽,劉寨鎮街上的兩間網吧才剛剛可以打CS和紅警,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正在啟蒙著第一批情竇初開的少年,韓寒的《三重門》正在風靡,林俊傑的第一本專輯《樂行者》剛剛來到小鎮,歐得洋的《北半球的孤單》傳的大街小巷,SHE剛剛火起。
2013 林俊傑首張專輯《樂行者》
高一時候,給女生寫情書,在課堂上遞紙條,下課了拿書旋轉著玩,似乎高中生活多麼的無憂無慮啊,晚自習只需要用半節課將英語周報給做完了,剩下半節課就可以做點別的了,好開心!除了數學題實在搞不懂,也想不通為什麼有些同學不用聽課數學還是可以考到130+,簡直沒有天理!
可惜,單純美好的高一似乎在很短的時間便戛然而止,那位頗具文學功底的語文老師,似乎還在讓我們每節課前分享自己摘抄的美文;那位教英文的男老師心血來潮給我們唱了一首《Country Roud》似乎還餘音未了;班主任坐在講臺上似乎還在苦口婆心的講著一些諄諄教誨;還有化學老師在一遍一遍強調著怎麼都背不全的元素周期表。
░
2004年 高二
從籃球場看整棟教學樓
高二文理的分班,讓不同志趣的同學們漸行漸遠,大家從此像不同門派一樣分開修行。喜歡寫信的習慣也在一夜之間全部改變,朋友們似乎都厭煩了這種古老又文雅的交流方式。
大家都進入到了高二,一個充滿了頹廢與青春反叛的年歲。
其實,回想整個高中,高一懵懂略帶幼稚、高三單調衝刺高考,或許只有高二,才是屬於我們真正的高中時代。
這一年,似乎天下都是你的。
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爭相傳閱,書寫出花季少年應有的沉醉模樣,安妮寶貝的《八月未央》緩緩而來,見識青春的殘酷與灰暗。
偶爾還會有超出常規的人體藝術寫真集從鄰座傳來,全班後幾排全部淪陷,個別男同學化身為鑑美專家,對模特們的三圍評頭論足一番。當然,這些都是背著老師們進行的,至於老師們是否知曉,就無從得知了,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令人羨慕的是敢於談戀愛的同學,那個年紀,嘴上不說,心裡卻很想,如果有人做出表率,其實暗自裡還是欣喜的。比如班裡的J同學和G同學,據說高中畢業就在一起了,後來幸福美滿的生活著,活成了大家喜歡的模樣。
只記得那時候我整日睡思昏沉,竟然還能背誦著葉芝的愛情詩,「多少人愛慕你年輕歡暢的時候,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者真心。」後來聽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便知來自於此了。
那時候,有人起來很早去背誦李陽的瘋狂英語,雖然異類,卻被老師表揚,據說李陽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雖然他本人後來的事跡令人唏噓。
還有414宿舍的瘋狂,同桌的美麗端莊,都讓高二昏昏欲睡的日子顯得那麼長那麼長。那時候,所有理科老師給文科班上課是沒有存在感的,所有文科老師給理科班上課是透明的。
大家就是在物理課上寫著作文,做著英語題,寫著寫著,便來到了高三。
░
2005年 高三
通往高三教學樓的通道
從這條通道走過去,就會來到高三的教學樓,如果說高二還可以任性而為,對老師課本愛答不理的話,那麼高三壓抑的氛圍下,讓人不得不低下昂貴的頭顱,拜倒在高考這條石榴裙下。
看著高三教學樓,莫名鴨梨山大
高三生活不是從傳統的9月開始,而是從暑假就開始補課了。這是二高優良的傳統,之所以農村高中敢在成績上和城市pk,就在於學習時長,我們敢拼。
猶記得在高三11班,一堆人埋頭苦讀的情景,每次考試出來,一群人圍在排行榜前暗自較勁兒的情景。
還好有周杰倫和SHE陪著大家,每天聽著《雙截棍》哼哼哈嘿一下,也就沒那麼苦了,不過那時我最愛的卻是搖滾,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吧,就像暗戀這件事,不知道為什麼,在班上,總會有很多人喜歡同一個女生,又有很多女生,喜歡上同一個男孩子。
所以,這首《世界末日》形容的其實不是高三生活的艱苦,卻是少年時代的萌動。課間領唱,誰又為誰而領,誰又為誰而唱呢。
還記得有位同桌超級喜歡SHE其中的一位(單飛後改名田馥甄),後來到底找了一個同班女生做女朋友,只因為該女生長的有點像田馥甄,後來聽說還結婚了,堪稱一段佳話!
這條路上,經常會看到有同學拿著飯盒奔跑的身影,大概是走路去食堂太浪費時間了吧,高三的腳步,是奔跑的。
宿舍樓正對面是這樣一排老房子,據說是二高最早的教室。裡面還有很多老課桌椅,擱置在裡面,有時候還會存放一些體育用品,大多是鎖著的,封存的歷史。
2005年畢業合影(唯一能找到的)
高考前夕,總會有莫名的惆悵,到了高中的最後階段,下了層樓,卻上心頭,真正感悟到高中已時日無多,朋友們即將各奔西東。
雖然整日仍沉浸在試卷內無法自拔,老狼的一首《同桌的你》從北京的大學校園彈奏開來,也讓小鎮的高中生們跟著緬懷了一把自己苟延殘喘的青春歲月。
高三畢業合影🎓
高考結束後,大家開始照畢業照,一波波曾經關係要好的同學終於又走到一起,大家恢復了往日的輕鬆,在校園裡轉轉,逛逛,估分多少?填報哪裡?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填好同學錄吧!
從此一去,再相見已不知何年!
從去宿舍的那條路一路折返
↑原新密二高大門變成了下面↓
從網絡裡查到現在新的二高已經進城了,而且越來越現代。
只可惜那時候很少有手機能夠照相的,沒有留下多少合影,頗為遺憾。不妨趁著記憶尚存,一起在評論區回憶下你印象最深的高中畫面吧。
之前L同學有條留言,大家一致好評。
二高,是我們永遠都回不去的地方,就像我們再也不能回去的少年。
此致,敬禮。
謹以此篇,獻給曾經二高的學子
學校照片取自雨花石空間
拍於2012年6月
特別鳴謝
▽
往期文章
這就是劉寨,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