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作引擎 儀隴加快推進「三個示範縣」建設

2020-12-13 儀隴新聞網

儀隴縣城一景

  儀隴縣加快推進老區振興、紅色旅遊、美麗鄉村「三個示範縣」建設,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7.1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6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7元,同比分別增長7.5%、9.3%、11.1%、9.5%、10.6%,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

1 項目引擎 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塔吊林立、焊花閃爍、車輛穿梭……仲夏時節,儀隴縣多個項目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6月25日,筆者走進儀隴縣紅星美凱龍項目現場。「今年4月開工,整個項目的土石方工程全面完成,酒店的基礎墊層、防水已完成。」施工方負責人說,目前正在進行基礎鋼結構施工。
  紅星美凱龍項目位於儀隴縣城雲水路與琳琅大道交匯處,是城市綜合體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118畝,將建設四星級酒店、高檔家居商城、高品質商住樓23.6萬平方米。項目經理饒國強介紹,預計2022年7月建成投用,將填補儀隴縣城無高檔商城的空白。
  紅星美凱龍項目籤約快、開工快,離不開儀隴良好的營商環境。「項目選擇儀隴,我們看重的是儀隴房地產市場,而且政策支持力度大,職能部門服務也周到。」饒國強告訴筆者,政府為公司開通了綠色通道,項目秘書全程服務。
  紅星美凱龍項目是儀隴縣推進項目攻堅、驅動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秀水長灘項目,現已完成堆坡造型、渠系配套、綠化栽植等工程,今年8月將全面建成投用;鋰離子電池生產加工項目預計今年11月建成投產;汽車汽配產業園項目廠房建設已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漢巴南鐵路儀隴段建設項目現已啟動20處橋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建設……
  今年以來,儀隴縣貫徹落實市委「開放年、產業年、項目年」三大行動,實施重點項目130個,總投資452.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81.89億元,其中,34個續建項目全面復工,96個新建項目開工66個。1至6月,完成投資107.05億元。
  項目建設順利實現,正是儀隴縣堅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的結果。項目從哪裡來?資金從哪裡來?項目如何推動?儀隴縣給出了答案。
  ———持續用力推進項目攻堅。深研政策,用心謀項目,積極爭取更多專項規劃和重大項目擠入國省規劃「盤子」;主動出擊,用情爭項目,力爭到位國省資金66億元以上,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個,到位資金50億元以上。提質提速,用力建項目,全速推進130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年度投資182億元以上。
  ———持續用力壯大工業經濟。築平臺,強配套,規劃建設園區「職工之家」活動陣地,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育產業,提質效,全面完成城南工業園企業退城入園,努力推動工業產業集群集約發展。優環境,強服務,紮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項目秘書、環保秘書、政策秘書制度,「一對一」制定企業服務方案,建立非正常停水、停電、停氣處置機制,建成集招工、融資、會計、法律等服務於一體的對企服務綜合平臺,全力幫助園區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汽車汽配項目

2 提檔升級 共繪鄉村振興畫卷
  6月25日,清晨的陽光灑在院壩裡,儀隴縣大寅鎮柏楊村村民王興能剛餵完鴨子,看著爭相啄食的鴨群,他笑眯了眼,數年前殘疾帶來的陰影早已消散殆盡。通過發展養殖業,這些年他每年的純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
  去年,儀隴縣持續用力精準脫貧,實現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戶全部脫貧。2020年,該縣繼續鞏固脫貧成效,決勝全面小康,全面落實住房、飲水、教育、醫療、低保兜底等惠民政策,健全完善貧困動態監測預警和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拓寬助農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3月初,四川千久發實業有限公司在雙勝鎮競賽、火紅、白鶴、金獅四個村租地5000畝建設花椒產業園。通過三個多月的努力,第一期花椒產業園的建設任務基本完成。企業承包土地後,當地的農民群眾有一部分外出務工,大部分留在花椒產業園從事栽植、除草、施肥、治蟲等工作,成為企業發展花椒產業的主要勞動力。下一步,公司還將在群利等四個村,啟動建設剩下的5000畝花椒產業園,建成萬畝花椒產業園,為群眾拓寬增收渠道。昔日撂荒的土地,如今變為花椒產業園,企業與項目村農民群眾的利益緊緊相連。
  產業發展起來了,聚力夯基補短,建設美麗鄉村。「廁所改建後,蚊蟲少了,臭味也沒有了。」筆者在儀隴縣新政鎮燕子窩村農戶袁思才家看到,衛生間乾淨整潔,各種衛浴設施一應俱全。
  「我們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把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作為改建的基本要求。」儀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光猛說,該縣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合理確定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及糞汙治理模式,不搞「一刀切」。
  同時,該縣積極探索丘區農村汙水處理新路徑。統籌實施場鎮市政設施修繕,推進金城鎮老舊小區、重點區域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完成馬鞍景鎮融合發展規劃編制,有序推進合併鄉鎮辦公業務用房和職工周轉房建設,強化公路沿線農房建設風貌管控,紮實開展鄉村振興先進示範鎮村創建,著力營造乾淨、舒適、有序的鎮村環境。
  2020年,儀隴縣計劃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和生豬穩產保供目標,統籌實施土地整理、城鄉土地增減掛鈎等項目,推動撂荒土地復耕複種,建成高標準農田4萬畝,新發展優質糧油、有機蔬菜、中藥材等產業基地8.5萬畝;加快年產15萬頭仔豬的溫氏柳埡仔豬繁育場建設,新(改、擴)建溫氏3.0版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0個,確保年出欄生豬73萬頭以上。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努力爭創國家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醫療中心項目

3 夯基礎補短板 提升群眾幸福感
  過去一年,儀隴縣始終突出對外大交通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漢巴南鐵路開工建設,順儀高速納入全省高速路網調整規劃。全面完成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試點,統籌推進農村道路、住房、水利等基礎建設,完成土地增減掛鈎項目1.1萬畝,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推進縣城建設由規模拓展向品質提升轉變,河西中部組團道路體系加快完善,城東市政道路、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升級有序推進,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難點問題,加大投入夯實民生基礎,覆蓋所有場鎮、惠及70.5萬居民的城鄉供水一體化格局全面形成,儀隴職中、城北幼兒園建成招生,儀隴中學新政分校、嘉欣幼兒園即將竣工,縣衛生健康中心加快推進。
  6月26日,在儀隴縣柑子坪隧道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頭戴安全帽緊張施工。據了解,漢巴南鐵路儀隴段全長58公裡,計劃總投資73.5億元,項目包括8座特大橋,28座隧道等控制性工程,涉及該縣7個鄉鎮37個村。「目前,一些控制性工程已有序開工,包括6座橋梁,16座隧道。」儀隴縣發改局副局長塗漢軍告訴筆者,漢巴南鐵路的修建,打破了儀隴不通鐵路的歷史。建成後,儀隴將融入成都、重慶、陝西等地的鐵路交通網,充分改善全縣交通條件,有力助推儀隴縣域經濟發展。
  今年,該縣持續用力改善社會民生,提升教育衛生水平。深入實施縣城教育擴容工程,啟動紫東幼兒園、知行幼兒園建設,建成儀隴中學新政分校、新政初中擴容(一期)、嘉欣幼兒園並投入使用,加快大華寶公學、知行實驗學校建設,力爭2021年秋季建成招生。深化教育內涵發展,縱深推進「三名工程」,加快宏德中學、儀隴中學「省一級示範高中」創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力推進縣衛生健康中心建設,加快實施精神病專科醫院項目,適時啟動縣第二人民醫院遷建及醫養康養中心建設,穩步開展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支持縣疾控中心爭創二甲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創建省市重點專科3個以上。
  同時,該縣還將著力健全水利體系,統籌實施骨幹水利工程,持續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條件。持續優化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力爭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織密民生保障網絡,緊盯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紮實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行動,實施來料加工總部和扶貧車間建設,強化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探索「醫養結合」等養老服務新模式。

新政鎮舊城改造

4 繁榮三產業 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回望過去的一年,儀隴縣堅持招好引優、沿鏈發展工業經濟,持續優化對企服務,全面兌現減稅降費等各類涉企優惠政策,年產值突破億元的入園企業達10家。紮實推進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德園4A、朱德銅像紀念園和日興鎮黎明村3A級景區成功創建,全縣文旅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文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9年,該縣共接待遊客915.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2.3億元。全省第十一屆(春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儀隴盛大舉辦。
  6月24日是端午節假期第一天,在通往新政鎮安溪潮村的水泥路上,車來車往,甚是熱鬧,成群結隊的遊客來到村裡觀光遊覽。休閒垂釣,品茗雅談,採摘蔬菜水果,參觀現代化的蛋雞大棚、蔬菜大棚……
  2019年,儀隴縣對德鄉儀品街原有的商業業態進行升級改造。升級改造後,整個街區商業面積總體達到了3.2萬平方米,新入駐商家44戶,以特色美食、特色商品、農產品、文創產品展示銷售為主,集文化旅遊、購物、餐飲、娛樂休閒於一體。開街後,德鄉儀品街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和夜經濟網紅打卡點。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提升專業化管理水平,發動入駐商家和社會組織舉辦各式各樣的特色文化活動,提升商貿文旅活力指數。」該縣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2020年,儀隴縣繼續把文旅融合發展、商貿產業統籌發展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抓手,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加快推進朱德故裡5A級景區提升,建成客家民宿博覽園,開展橘源國家3A級旅遊景區創建,強力推動張思德幹部學院建設,加快亮埡研學旅行基地、「諾亞方舟」應急小鎮等文旅項目招商。立足「中國德鄉」內涵式發展,廣泛開展涉旅人員培訓、市場秩序整治、市民素質教育、送文化下鄉等活動,紮實推進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努力提升儀隴旅遊目的地美譽度和影響力。
  豐富商貿服務業態。加快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完成城東水產市場建設並投用,積極推進紅星美凱龍商貿綜合體、川北智慧物流園等項目,努力提升「德鄉儀品」、紅色經典廣場美食街、恆益濱江酒吧一條街商貿服務水平。持續抓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改造提升鄉(村)電商服務站點80個,強化優質電商企業培育,力促農產品上行銷售突破2億元。積極開展「個轉企、小升規、規上市」培育行動,完成企業升規入統32家以上。

2020年目標
  2020年,計劃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與全市持平,高質量通過脫貧攻堅國家普查,力爭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天府旅遊名縣,新增城鎮就業
7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努力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本版稿件由 餘劍 李斌 尹小麗 馬永紅 張明 張梓睿 採寫

相關焦點

  • 「晾」問題「曬」進度 儀隴縣加力加壓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儀隴中學新政分校項目施工現場  重點項目既是「穩定器」,更是「推進器」。今年以來,儀隴縣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緊盯「10件大事」抓落實,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增進民生福祉,優化產業結構。1至9月,全縣13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9.05億元,佔目標任務的72.34%。
  • 晉江市召開漁港建設項目推進會
    搶抓漁港建設新契機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昨日,晉江市市長張文賢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漁港建設項目推進情況和省級海洋產業發展示範縣創建情況匯報,協調解決存在問題,研究部署下階段工作任務。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立足晉江實際,以推進深滬中心漁港、金井圍頭一級漁港、東石白沙二級漁港等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創建省級海洋產業發展示範縣,不斷壯大海洋產業,努力在海洋經濟發展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
  • 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本報訊(記者 黃翹楚 李春林) 今年以來,臨滄市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紮實推進「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切實做好資金爭取、項目儲備、要素保障、建設推進等工作,確保各項目建設快速高效推進。截至目前,32個重大項目已累計到位資金237.4億元,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591.2億元。
  • 南嶽:加快推進29個重點項目建設 打造國際精品旅遊目的地
    2020年,南嶽區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下,加快實施年度重點項目29個,總投資達66.46億元。項目總投資規模超30億元,佔地961畝。截止目前,項目的裝修工程進入掃尾階段,開園、開演、開館工作穩步推進,精彩紛呈的《聖火南嶽》大戲即將閃亮登場。
  • 洛陽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
    欒川縣委書記董炳麓表示,此次會議吹響了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號角。3月28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又到欒川調研鄉村旅遊、脫貧攻堅等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全縣幹部群眾的信心和鬥志。欒川將以此為契機,搶抓歷史機遇,卯足「三股勁」,真抓實幹,奮勇爭先,努力在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實現更大擔當、更大作為。
  • 興慶區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今年以來,興慶區全力推進重點項目謀劃儲備和開工建設,整體投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對推動興慶區經濟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020年興慶區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0個,總投資275.1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7.45億元,其中:列入銀川市級重點項目5個,列入自治區級重點項目1個。
  • 大英加快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
    12月12日,縣委書記胡道軍率隊前往浪漫地中海海洋之心、四川文軒職業學院大英校區、絲路奇幻城調研督導項目建設。遂寧市中國死海旅遊度假區(遂寧市大英縣文旅產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小龍,縣領導代萍、楊前參加調研。
  • 大項目密集建設投產 三門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以來,三門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視頻剪輯:朱朝栽浙江三維聯合熱電公司在三門縣沿海工業城,投資3.5億元的浙江三維聯合熱電公司一期項目即將投產,這幾天,技術人員正在對兩爐一機設備進行緊張調試。
  • 五大措施強化黃陂區特色小鎮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積極借鑑國內外知名特色小鎮建設成功經驗,立足生態、聚焦特色、致力標杆,深入謀劃小鎮建設的新思路、新機制、新抓手。加快建設進度。一是明確任務要求。按照我區生態(特色)小鎮工作計劃,分類分批推進6個小鎮創建項目,確保全面完成各小鎮建設任務。二是加快建設進度。督促各小鎮細化落實任務書、時間表、責任人,掛圖作戰、搶抓進度。
  • 加快推進,東莞橋頭將這樣建設兩大門戶
    東莞橋頭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6月19日舉行,橋頭鎮委書記翟耀東參會並講話,鎮委副書記、鎮長葉冠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去年橋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4.5億元,正穩步向鎮街200億元俱樂部邁進,今年該鎮將加快推進東太湖科技產業園升級改造,並加快荷花產業園開發建設,同時通過「擴投資」「強產業」等四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以蓮湖為中心劃定 1.17 平方公裡區域,拓寬優質生活空間,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 以「旅」為引擎 洪雅加快建設國際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
    會議強調,要聚焦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高端文旅目的地,加快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休閒度假名城、現代都市消費名城、錦繡天府公園名城。洪雅縣因良好的條件,一直以來都是眉山旅遊發展的重點之一。洪雅高度重視發展文化和旅遊工作,立足生態優勢,主動搶抓機遇,吹響「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國際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的號角,積極倡導「旅遊+」多業態融合發展。
  •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到寧遠核查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
    紅網時刻永州10月15日訊(通訊員 何勇輝)10月14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唐宇帶領專家組來到寧遠縣就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工作開展現場核查。寧遠縣委書記肖質彬作工作匯報,縣委副書記、縣長唐何主持匯報會,相關縣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和鄉鎮參加匯報會或陪同核查。
  • 青田入選新一批10個全省大花園示範縣建設單位名單
    近日,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公布新一批10個全省大花園示範縣建設單位名單,青田縣在25個縣(市、區)的激烈競逐中,脫穎而出,順利入圍。近年來,青田縣創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把大花園示範縣創建作為貫徹落實省委「兩個高水平」和「四大」建設的重要抓手,致力打造浙江極具歐陸風情特色的美麗幸福「僑鄉大花園」。一是堅守綠水青山,繪就僑鄉大花園的最靚底色。
  • 加快推進「百大項目」建設 努力實現「雙千工程」目標
    7月30日上午,伊春市市委書記趙萬山、市長韓庫率市直相關部門、金林區負責人深入建龍西鋼,召開推進建龍西鋼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深入了解企業發展規劃,現場調研企業發展建設狀況,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和建龍西鋼高質量發展,與企業共同研究如何推進地方經濟發展,努力為建設工業強省助力。
  • 湖北省「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強調 加快補齊環境...
    全省「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強調加快補齊環境短板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9月4日,省政府在隨州廣水市召開「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出席會議並強調
  • 項目「引擎」促投資 投資「引擎」促發展
    中國海油陵水17-2氣田開發鑽完井項目經理劉和興表示,預計明年6月能完成所有井的鑽完井工作。作為省重點項目,總投資達238.15億元的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從復工復產到施工提速,項目建設進度每推動一步,投資「引擎」馬力就釋放一波。「項目建設推進,推動投資增長;投資平穩回升,助力經濟復甦。」
  • 重慶加快推進一批重點交通項目建設
    6月16日,來自市地產集團消息稱,我市正全力推動金家灣立交改造、渝武高速拓寬改造、渝黔複線高速連接道等一批在建市級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落地見效,確保今年開工、完工一批項目,全力助推主城都市區互聯互通。   「這些項目對打造主城都市區『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加快推進主城都市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市地產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 唐宇文:「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思考
    省直相關部門與湖區市縣聯合發力,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切實推進了洞庭湖區生態建設和產業轉型發展。二是加快農業特色產業園建設。實施三個「百千萬」工程,建設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省級示範園75個。大力發展現代養殖業,2014-2016年建成國家級畜禽規模養殖場15個、省級53個,無公害水產品標準化養殖示範小區22.88萬畝。資陽區和漢壽縣成功創建農業部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三是推進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建設了一批商品糧基地核心區、高效生態農業先行區。
  • 重慶市地產集團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項目建設
    重慶市地產集團承擔建設的重慶西站綜合交通樞紐二期工程、一縱線北碚段項目等市級重點項目在全面落實落細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開足馬力、搶抓工期,爭分奪秒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誓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 「項目為王」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合陽縣2020年重點項目建設...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和支撐,是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合陽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產業基礎薄弱,近年來,合陽縣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在拉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擎」作用,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關鍵抓手,以項目擴投資、以項目強產業、以項目惠民生、以項目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