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洛陽各縣區通過多種方式深入學習領會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精神。接受採訪的黨員幹部紛紛表示,洛陽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於融入國家戰略,面向未來,仍然要找準自身發展與國家戰略的契合點,按下各項工作「快進鍵」,真正把洛陽發展領上去。
連日來,洛陽各縣區通過多種方式深入學習領會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精神。接受採訪的黨員幹部紛紛表示,洛陽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於融入國家戰略,面向未來,仍然要找準自身發展與國家戰略的契合點,按下各項工作「快進鍵」,真正把洛陽發展領上去。
「欒川各級幹部群眾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欒川縣委書記董炳麓表示,此次會議吹響了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號角。3月28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又到欒川調研鄉村旅遊、脫貧攻堅等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全縣幹部群眾的信心和鬥志。欒川將以此為契機,搶抓歷史機遇,卯足「三股勁」,真抓實幹,奮勇爭先,努力在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實現更大擔當、更大作為。一是全力爭創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在探索具有洛陽特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子上擔當作為。突出縣域特色,加快建設全縣「212」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城鄉規劃、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一體化,加快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鄉村為腹地的縣域發展體系。二是全力服務好堯欒西、欒盧、欒澠等高速公路建設,打造南部重要交通樞紐,在暢通「南大門」、拓展大通道、帶動豫西南、輻射豫西北上擔當作為。三是全力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在示範引領伏牛山區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上擔當作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全域旅遊,以旅遊業為支撐搞活溝域經濟,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老城區將立足區情、科學謀劃,在推動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上貢獻老城力量!」老城區委書記牛剛表示,老城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一是突出城市特色,在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上有所作為。修繕開放河南府文廟、文峰塔等文物古蹟遺存,高品質建設洛邑古城,打造非遺文化精品園區,高規格實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標準謀劃麗景門至應天門區域「一街遊千年」。二是突出文化特色,在創新文旅融合打造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國際人文交往中心上有所作為。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稟賦,打造運河文化遊、牡丹文化遊、紅色文化遊、古城文化遊等經典旅遊線路,加快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品牌、新模式。三是突出產業特色,在轉型發展提升文旅消費上有所作為。加快老舊廠房轉型發展,打造以十字街夜市、天心文化產業園、洛邑古城及民主街為中心的「夜間經濟消費圈」。四是突出開放引領,在提高國際視野優化營商環境上有所作為。
新安縣委書記宗國明從五個方面談了新安縣的貫徹落實思路:一是著力突出產業特色,主動融入全市「三區疊加」「都市圈」規劃建設布局,加快創新型縣域試點和營商環境建設,著力實施總投資569億元的新安「96152」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夯實全縣「222」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鋁鈦新材料產業集群和超500億元的先進裝備製造業集群。二是著力突出城市特色,深入推進城鎮建設提質,加快新區開發建設,持續提升縣城功能和品質。三是著力突出生態特色,統籌抓好黃河流域新安段生態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強力推進沿黃10萬餘畝宜林地高標準綠化和總投資42億元的水資源生態涵養綜合利用工程,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新安段生態長廊。四是著力突出文化特色,深入推進「文旅融合」,依託沿黃景區打造傳統村落和民宿集群,依託溝域經濟示範區打造新型生態鄉村旅遊線路,加快漢關文化城等建設。五是著力突出縣域特色,深入實施「1366」縣域總體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北方人文山水城市,承接現代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基地,洛陽都市圈發展和向西輻射發展的重要節點」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汝陽縣委書記潘峰表示,汝陽縣將牢牢抓住歷史機遇,全力建設好洛陽南部生態屏障,在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主動擔當作為。一是立足洛陽南部生態涵養區的定位,積極融入洛陽都市圈建設,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突出生態、彰顯特色,持續提升縣城功能和品質,不斷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二是緊緊扭住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兩個關鍵,堅持開放引領,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打造洛汝產業帶重要節點,著力建設國家級建材產業暨裝配式建築示範基地。三是立足生態資源優勢,以沿黃生態保護治理為引領,加快推進河流綜合治理和國土綠化提速提質,著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四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是突出縣域特色,充分發揮「汝陽紅薯」「汝陽香菇」等五大地理標誌農產品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基礎能力提升,進一步補齊民生短板,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縣域治理「三起來」中奮勇爭先。
伊川縣委書記李新紅表示,伊川將抓住重大政策機遇,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突出特色,乘勢而上,奮力在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體現應有擔當、實現更大作為。一是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綠色創新發展示範基地。依託產業基礎優勢,突出忠旺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著力在技術創新和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力爭到2025年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生產基地。二是打造洛陽近郊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突出建業綠色基地等項目,打造萬安山、龍鳳山、伊河三條文旅融合發展產業帶,叫響伊川生態文化旅遊品牌。三是打造洛陽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節點。搶抓洛陽打造國家物流樞紐機遇,推進華晟物流園、水寨公鐵聯運物流園、三洋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力爭用3年至5年時間,建成以金屬交割、冷鏈、快遞等為主的現代物流業強縣。四是打造宜居宜業魅力城市。著力推進以縣城為中心、以三個中心鎮為節點、以其他鎮區為支撐的新型城鎮化體系,以「四好農村路」串聯美麗鄉村,真正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在洛陽都市圈建設中展現伊川城鄉魅力。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嵩縣縣委書記徐新表示,嵩縣將搶抓歷史機遇,做好「結合」「轉化」文章,按照市委對嵩縣「南部生態涵養區」發展定位,全力做好「產業培育、新型城鎮化、脫貧攻堅、生態保護利用」四篇文章,在高質量發展上擔當作為。一是將全面脫貧作為底線工作,著力開展「產業扶貧提質提效年」活動,堅決完成5個貧困村、3018戶5703名貧困群眾脫貧任務,切實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二是將生態保護作為重中之重,狠抓伊河水生態治理等工作。三是將產業培育作為戰略重點,著力實施旅遊、新材料、生物醫藥、高效農業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車村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不斷培育壯大全縣「222」產業體系。四是將文旅融合作為發展動力,強化「5A嵩縣、全域旅遊」理念,抓好河南大學抗戰辦學紀念館建設等文旅工程,講好黃河文化的「嵩縣故事」。五是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根本保證,堅持「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村(社區)」,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記者 孫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