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發布「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洛陽位居第37名

2021-01-07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煒

近日,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分別公布《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0》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指數排名中,我省三市上榜,鄭州居全國第19位,洛陽居第37位,南陽居第70位。

據悉,《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是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的重要工作內容,2020年是該系列報告的第二次公開發布。該系列報告從創新治理力、原始創新力、技術創新力、成果轉化力和創新驅動力5個方面構建了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並對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創新能力進行監測和評價。

其中,洛陽市創新能力指數由2019年首次排名居全國第44位,上升了7位。

隨著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洛陽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省委省政府賦予洛陽「建設副中心、打造增長極、發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的定位和任務,「洛陽創新」迎來新的歷史使命。

進入「十三五」,洛陽市以現代創新體系構建為統攬,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堅持打造洛陽自創區建設「一個龍頭」,強化人才「一個支撐」,實施「雙倍增」行動,打通「四個通道」,推進「四鏈融合」「三大舉措」,推動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先行先試領跑全省——

自2016年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國務院批覆以來,洛陽市大膽開展先行先試,加速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強化自創區「龍頭效應」。

洛陽市統籌推進高新區、自創區、自貿試驗區「三區」融合發展,組建洛陽自創區工程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在全省首先獲得評審權;編制《河南省智能裝備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組建方案》,在鄭洛新自創區中率先通過專家論證。

截至目前,自創區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創新平臺(載體)數量均佔洛陽市的2/3以上;年技術合同交易額45億元,佔洛陽市的94%;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6.1件,超出洛陽平均水平的4倍。

政策引導更加有力——

洛陽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洛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意見》《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洛陽片區建設實施方案》等50餘個政策文件,構建以現代創新體系為統領,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為支撐的「1+3+N」政策體系,支持鼓勵創新的政策導向更加鮮明。

作為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重頭戲,洛陽市在全省率先建設運營科技中介超市,打造「線上+線下」一站式創新創業服務供給公共平臺。目前,已入駐科技中介機構119家,用戶數量9000餘家,提供政策諮詢、智慧財產權辦理、創業孵化等科技服務150項,267家企業在超市平臺領取首批電子「科技創新券」1.56億元。

洛陽市圍繞空間載體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雙創」大賽活動開展、金融模式創新等方面,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新機制,出臺一攬子「真金白銀」政策,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目前,洛陽市科技創新券累計發放4.6億元,共支持418家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引導企業研發投入45.3億元。

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創新「金十條」政策,支持大院大所大企業深挖科技資源「富礦」,探索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專網搞服務」等措施……

「十三五」以來,洛陽市深入實施創新主體、創新平臺「雙倍增」行動,讓高素質創新主體成長湧現、高層次創新平臺落地發力。

截至目前,洛陽市創新創業孵化載體數量達到79家,其中國家級8家、省級35家,在孵企業超過3418家。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獲批組建,成為全省首個獲批的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中色科技股份、黎明化工研究院、洛陽軸承研究所、洛陽欒川鉬業集團等4家企業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創新成果加速轉化——

「洛陽支座」撐起港珠澳大橋,「洛陽連接器」為「復興號」動車組構築「安全線」,「洛陽創新」為C919編制「鐵甲衣」;入圍首批鄭洛新自創區產業集群專項的12個課題成果豐碩,已突破50餘項核心關鍵技術;洛陽市3個科技項目入選科技部「科技助力經濟2020」專項,11個科技項目入圍河南省創新示範專項……

洛陽市瞄準「565」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聚焦產業轉型中的「卡脖子」難題,引導支持大院大所大企業等牽頭組建了35個省級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究。

洛陽市科技局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洛陽市將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支點和第一動力,扭住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升級兩個關鍵,謀劃更多更好的重大科技項目進入國家、省大盤子,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科技賦能洛陽都市圈建設高質量發展。

編輯:洛分

相關焦點

  • 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出爐!長沙排名→
    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出爐!近日,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分別公布《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0》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
  • 玉溪市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本報訊(記者 施銘) 幾年來,玉溪市把科教創新作為推動該市發展方式轉變、產業升級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舉措,創新驅動發展紮實推進。2018年,該市被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成為全國17個、西部3個、全省唯一獲批城市,創新成效初顯。    創新基礎不斷夯實。
  • 「重磅」中國中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骨科)發布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2020年9月,醫信天下互聯醫學標準委員會等多家機構,發布2020年度《中國中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位居年度中國中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骨科榜首,綜合得分99.69,雄踞全國中醫骨科第一。
  • 日本發布技術創新排行榜 中國排名第15 日本位居第32
    人民網東京11月29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東洋大學國際創新學研究中心28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的技術創新在60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32位。急速發展的少子老齡化、以及嚴重缺乏創業欲望等因素,導致日本的技術創新能力降低。
  • 科技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江西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科技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招聘公告:科技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招聘人數:人
  • 《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
    近日,《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洛陽進入2020年中國地級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排行榜前十名。  該報告由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日報網、光明網,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 第十九屆全球國家(城市)競爭力排行榜!沂源上榜十佳故事小城!
    (沂源在最後一段)  圖:走遍全球桂強芳博士,在香港灣仔辦公室  2020年12月29-30日,由中外城市競爭力研究院、桂強芳全球競爭力研究會、香港世界城市合作發展組織、香港世界論壇等為期一個年度研究結題的「2020第十九屆全球(國家)城市競爭力排行榜」,在香港灣仔桂強芳辦公室向全球發布。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2020-12-09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創新指數居世界第十四位
    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位居世界第二;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佔GDP比重大體上與歐盟平均水平相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有望在今年實現60%的目標……過去一年,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取得了新進展。
  • 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了嗎?權威回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5月19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創新型國家建設沒有止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介紹,過去一年,全國科技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研發攻關,加快成果轉化應用。
  • 2020中國應用型大學排名發布, 東莞理工學院蟬聯第一!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由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面向全國公開出版發行,報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分類排名、2020中國特色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應用型大學排名等排名。
  • 東莞全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今年4月,東莞發布了《東莞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及第一批11項配套政策,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在粵港澳大灣區有較大影響、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突出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到2025年,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
  • 2020中國應用型大學排名:東莞理工學院蟬聯全國第1!
    近日,由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面向全國公開出版發行,報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分類排名、2020中國特色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應用型大學排名等排名。
  • 泰晤士2020亞洲大學排名發布,南京大學位居中國大陸第6!
    日前,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8屆亞洲大學排名。本次排名,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489所高校參與,學校數量創歷史新高。中國共有125所高校上榜,其中內地高校81所,香港高校6所,澳門高校2所,臺灣高校36所。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
    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以「誰為創新出資」為主題的報告《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文版。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與去年持平,在2013年至2020年期間提升了21位。
  • 2020人工智慧新一線城市揭榜,北深杭滬渝位列前五
    報告中發布的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城市排行榜,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深圳、杭州、上海、重慶,排名6-10的城市為廣州、合肥、蘇州、西安、南京。與2019年相比,深圳超過杭州位居第二,重慶進入第一梯隊,西安超過南京位居第九。
  • 2020年度青年品牌影響力排行榜正式發布
    青年影響力研究中心(Youth Impact Center)聯合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China Education Support Project)正式發布「2020青年品牌影響力排行榜」(China Youth Impact Brands for 2020),這是在品牌年輕化大趨勢下,發布的首個青年大學生品牌影響力榜單。
  • 科技部發布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餘曉潔)科技部13日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提出,未來五年,要基本建成國家創新體系,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進步貢獻率力爭達到55%,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 從「世界工廠」到國家創新型城市,東莞憑什麼?
    要從根本上化解這些問題和困境,只有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才能有效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十三五」期間,面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東莞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科技發展戰略,先後出臺了《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在前列的意見》、《關於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的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系列科技政策,形成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1+N」科技政策體系,推動東莞邁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 武書連2020大學排行榜發布:清華第1、武大第5、華科第7、復旦第8
    5月7日,武書連發布了2020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在該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大學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排名第二,浙江大學位居第三,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四,武漢大學第五,南京大學第六,華中科技大學第七,復旦大學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