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天空立法者」克卜勒來說,只用近似的折射定律,畢竟他是心懷宇宙的人,那麼對於芸芸眾生來說,就需要精確一點的數據了。
這個工作是由荷蘭物理學家斯涅耳完成的,斯涅耳做了精確的實驗,得到了目前我們使用的折射定律,但是這只是一個實驗結果,並沒有嚴格的數學推導,原因嘛,還是因為數學不行。
既然數學不行,那麼就找一個數學家來做這個工作吧。
笛卡爾是哲學家,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就是他說的,笛卡爾是數學家,解析幾何就是他創造的,對,就是平面直角坐標系,關於解析幾何,我們都知道浪漫的數學家用解析幾何寫情書的故事,那個浪漫的數學家就是笛卡爾。
傳說笛卡爾和聰明美麗的瑞典的小公主相愛了,國王聞之大怒,對於任何一個父親來說,想拱他心愛的白菜的都是豬,哪怕是一頭懂數學的豬,於是國王下令處死這頭懂數學的豬,不過自己家的白菜苦苦哀求,只好放逐了笛卡爾,見不到公主的笛卡爾只能和公主鴻雁傳書,所有的書信當然都被國王扣押了,笛卡爾就在書信裡寫了一個公式,r=a(1-sinθ),憤怒的國王看了半天,覺得這不可能是情話,就交給了公主,公主見到公式,隨手就畫出了一顆心,她知道這是笛卡爾最深情的表白。
這個故事當然是虛構的,因為笛卡爾見到公主時,公主已經就任女王,兩人確實有交往,不過笛卡爾和女王談論的是哲學而不是數學。
既然有了解析幾何這趁手工具,研究一下入射角折射角是不是很簡單了呀,不就是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嗎?把入射點當做原點,在畫一個x軸y軸,是不是很直觀的就出來了這些折射定律啊。
所以笛卡爾就和斯涅耳共享了折射定律的命名權,看來學好數學很重要啊,做半天實驗不如別人畫幾條線。
這樣,光學就從一門經驗科學進入了理論研究,而且還可以很好的指導實踐,所以說,笛卡爾把光學帶進了科學的大門。
但是笛卡爾的研究還不止於此,他還發明了近視眼鏡,想一想近視眼的朦朧世界吧,有了笛卡爾,大家都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世界了。
笛卡爾時代的光學被稱為幾何光學,因為笛卡爾就死研究幾何的啊,那麼光是不是有速度呢?笛卡爾認為沒有,可是別人不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