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國慶,我們就迫不及待啟程,去吃一樣掛念了很久的食物。
是誰~在撩動我心~
因為,螃蟹已經到最肥美的季節了呀!坐上大巴直奔江蘇靖江,吃最性感的蟹黃湯包。
車上還有很多上海阿姨,組團相約吃包子(哎,退休了真好……
早上八點半,餐廳已經人頭攢動,每一籠Duang~a~Duang的湯包出爐,就能吸引一片(不限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注目禮。
為什麼別人一早上就能吃這麼奢侈!
湯包為什麼能做這麼大?
湯是怎麼灌進去的?
這麼晃蕩為什麼它都不破?
吃前,我們先去廚房做了點功課!
這裡聚集了全中國拆蟹最快的師傅
向師傅打聽了一下,現在忙季,一家餐廳平均一天要拆七八千隻蟹!
將熟蟹按部位分開,拆蟹房一般都有4-5個師傅,從拆蟹腿到蟹黃,每人都有不同分工,效率非常高!
專業版「蟹八件」
拆蟹腿,是最瑣碎的一步。要先將蟹腿按關節剪開,力道要控制得當,才能用鐵棒將蟹腿完整擀出。
剔蟹肉,要破除的障礙最多。先剪掉兩側的腮,再順著蟹腳方向,剔出身體中的肉。在熟練的拆蟹師傅手中,蟹黃蟹肉絲絲縷縷紛如雪下,不一會兒就堆成一座小山。
相比之下,挖蟹黃就顯得容易一些,只是需要師傅眼明手快摘掉隱蔽的蟹胃。我們在旁邊站著看,幾乎跟不上師傅們拆蟹的手速。
一邊螃蟹小山迅速消減,而另一邊的塑膠袋裡,一下子就盛滿了誘人的金黃:
DuangDuangDuang的秘密
這麼多湯,到底是怎麼灌進薄薄一層皮裡的?
有多少人和曾經的我一樣……以為是針筒打進去的
原理……說起來也簡單。
刷洗乾淨的豬皮先煮出湯,然後再與豬骨湯和雞湯一起凝成膠凍,和蟹黃、蟹肉按比例拌和在一起,餡料就變身成了這動感皮肉凍:
將皮凍包進皮裡,等蒸熟後,它們就會重新溶為醇厚的湯汁。
Duang不破才見真本事
這位看上去弱不禁風吹彈可破的湯包寶寶,到底怎麼做到包著一大包湯被蒸又被提也不破的?
真功夫,還在外皮的製作上。
高筋麵粉揉捏拌和後,片成極薄的麵皮,皮要擀得厚薄均勻,溼燥軟硬都恰到好處,才能包得住這麼多滾燙的湯汁。
擀完的皮有多韌?師傅即興為我們表演了一個《舌尖》同款「吹氣球」:
這一步,強迫症看舒服了
最後一步包湯包,最賞心悅目了,看師傅包湯包,我可以看一天:
注意看!師傅的手會輕輕上提,以防皮沾到肉凍
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一屜包子一下就被安排得齊齊整整!
這個過程看似輕盈,其實裡面也充滿了玄機,一個細節做不好,整隻湯包就有破皮風險,前功盡棄。一個合格的湯包師傅,起碼要經過3-4年的訓練。
性感湯包,在線流黃
湯包一端上來,別急著自己動手,會有專業服務員替你拎到小碟裡。細心的服務員還會移到盤子偏邊上的位置,方便你找準「開窗」著力點。
牙齒在彈滑的外皮上一陣搜索,找到著力點後輕輕一咬,湯包薄皮乍破,湯汁滾熱奔騰,整隻蟹的精華就這樣湧入了嘴裡。
正宗靖江湯包不會在餡裡摻入蟹以外的任何肉類,喝完湯,只會剩下純粹的蟹肉蟹黃。
吃蟹黃湯包的時候,每家餐廳都會準備上四件套:薑絲,恆順香醋,茶杯和碟子。薑絲和醋吃的時候可以稍放一點,去腥去寒。
湯汁多而純,加上溫度高,靖江人吃湯包是絕不會要吸管的!
吃了好幾家城中蟹黃湯包的名店,這幾家我們想推薦給你:
搖頭酒樓
是我們想找的完美湯包啊
去年我們最喜歡的老教育局招待所湯包,今年改了新地址,湯包出品依然出色,再次拔得頭籌。
這家賣相粗糙了點,但並不影響味道,皮子薄而有韌勁,湯汁的蟹味純正細膩,最為濃鬱。
扒開外衣驗貨,每一隻的黃和肉都給得均勻慷慨,黃的澄亮,白的溫潤:
南園湯包(南之緣湯包)
鴻運酒樓湯包(陳士榮湯包)
可圈可點的口碑老店
這兩家店,在本地人中名氣最大,是當地最有口碑的老店。挺好吃的,但離搖頭湯包還有點點差距~
南園湯包除了普通版本,還有加料特級版:
左,特級版,32元/只
右,普通版,21元/只
加料版蟹黃更多,湯汁也更濃鬱,但價格也要貴出一大截。
陳士榮湯包的蟹肉蟹黃肥美,調味偏淡。但外皮有些偏溼軟,服務員上來就抓破了一隻。
嗯,裡面的內容物還是挺有誠意的。
百盛陽光
煎湯包很有特色
這家店的煎湯包有特色!蒸熟後再煎一下底,對火候的要求有點高。
把湯喝完後,要一大口咬下,同時吃到表皮、蟹肉和焦焦的底。焦香的底帶點油,和蟹味融合很有層次感。
記得快點吃完!焦底久泡就不好吃了。
不過,這家店對散客不是很友好。大廳位置都是大圓桌,包廂如果被預約滿……就只能坐在舉辦婚禮的百人大廳,孤獨吮吸湯包了
蟹黃湯包雖然美味,但鵝也要說句實話,這種食物的成本大多在費時費力的人工上,原料河蟹從全國收集而來,想吃到大閘蟹那樣豐腴的膏脂是不可能滴。
所以,決定去靖江吃湯包前,先管理一下自己的心理預期哈。
來靖江只吃蟹黃湯包
那你就錯過了一個億
可能是因為湯包名氣太大,靖江有太多小吃的光芒被掩蓋。答應我,你們的靖江美食拔草清單裡,這些小吃也必須擁有姓名!
靖江的馬橋餛飩非常有名,是我們餛飩測評的遺珠了。
@馬橋孫記餛飩
比較有特色的蝦仁餡,包進一整隻河蝦,配上香菇木耳丁很爽脆。
魚肉餡用的雖是草魚,但調製餡料時放了適量的蒜,吃起來細膩爽滑,沒什麼腥氣。
這裡的餛飩還可以煎著吃,蒸著吃。油煎三鮮餛飩是一個個酥脆的小三角,裡面熱油還有些燙嘴,襯得韭菜餡非常清甜。
你可能也發現了,靖江的餛飩湯有點特殊,可以選擇粯子湯做湯底。
元麥細磨後調成糊狀,再加入大米煮成粥,整顆飽滿的大米在濃稠米湯裡瑩瑩發亮,特別香!
粯子粥是靖江人民的主食之一,幾乎每家餐廳都吃得到
靖江的餅和糕點,取名還常常反差萌。比如季市大爐餅,本餅其實長得非常小巧可愛:
@紫金大爐餅,一枚只要8毛錢
運氣好等到剛出爐的餅餅們,外皮溫熱酥脆,一咬就簌簌往下掉。外皮上芝麻鋪得慷慨,肉餡有飽滿的蔥香油香。
豬肉餡的配色與麻豆的衣服指甲油唯美撞色
豆沙餡小甜餅是最適合秋日的溫婉系,餡料細膩軟滑,有很清甜的玫瑰香。
豆沙餡的
還有一些,說小吃過分了,「大吃」才配得上它們。
來看這位又大又厚的酒窖漲燒餅。
以酒為酵母,發酵到鬆軟狀態,放在特製鍋爐裡上色,餅面上一層層澆淋熱油,直到它變得酥脆金黃。
切開來,是鄉土版的法棍!
看到中間那一個個發酵形成的小洞了嗎?裡面會滲出金黃蜜意的油脂!外皮酥裡面鬆軟香甜,還帶著特殊的發酵香氣。
還有一種荷葉桂花茵糕,聽名字秀氣,實際個頭比酒窖燒餅還大!
蒸熟切塊後,桂花香變得濃鬱,吃起來卻是清雅的甜。原料同時摻了粳米和糯米,會有讓人上癮的糯實口感。
靖江的香沙芋盛名在外,在當地餐廳也很常見。這種芋頭個頭小,口感軟糯不粉,和豬油,雞湯,蔥花一搭,是讓人鼓著肚子還想再多吃幾塊的配置。
紅燒煮湯兩相宜
這些好吃的,大多能在離市區不到半小時車程的古鎮季市找到。下午四五點,中心市小學對面的街頭巷尾簡直藏滿了小吃的寶藏。這裡不會像很多旅遊景點一樣宰遊客,物價很可愛,可以放心地買。
還有好多小吃,盤算著明年夏天再來吃一次
來靖江,大名鼎鼎的豬肉脯也是要買的。當地人最愛雙魚、味八哥,市區內的直營店都靠譜,但千萬不要在車站門口買。
靖江傳統的豬肉脯口感偏乾柴,是越嚼越好吃的魔性零食
還有一些小tips
1、當地餐廳營業時間一般是早上7:00-13:00,晚上17:00-21:00,這些時間都能點到湯包,上午8:00-12:00會出現人流高峰,要等位。湯包價格20多元/只,整籠買會更便宜,大多數店的湯包可以單買。
2、關於交通:從上海到靖江可以選擇坐大巴,2.5-3小時就能到達。
3、一個彩蛋:這次在靖江我們喝到了一家驚豔的咖啡館,店內豆子大多是自烘的,也有從澳洲人肉背回來的MarketLane和SevenSeeds.意式咖啡有三種濃縮豆子可選,我們選了一支花魁拿鐵,好喝!
店名叫GOOD GOODS:
靖江作為一座縣級市小城,春天有刀魚河豚,秋天有蟹黃湯包……全國聞名的特產竟然一個手數不過來,街頭巷尾還藏滿各種好吃的點心,低調好喝的咖啡館,很是令人羨慕。
這樣的小城,實在值得留個周末去好吃好喝一次!
文|登登
編輯|blublu
圖 |閩飽 登登
後期 | Charles 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