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的蟹黃湯包,走一步晃三晃,看得人啊,心旌蕩漾!
文|鼠二
鼠二對一切和美食有關的節目都有天然的親切感,再不開心,大吃一頓,煩惱全無。哪怕只是視覺上的盛宴呢,也足以讓人心生慰藉。
湯包,顧名思義,「一包都是湯」,餡兒都融在湯裡了。江蘇的湯包,舊有「北清江(淮陰),南靖江」的說法,不僅於此,提到湯包,南京的龍袍蟹黃湯包、淮安文樓蟹黃湯包、揚州、鎮江宴春蟹黃湯包、蘇州、無錫的蟹粉小籠、靖江的蟹黃湯包……便有一眾「妖豔賤貨」都居於榜單之上,也是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美食大家們趨之若鶩的味蕾盛宴。
《舌尖上的中國》讓靖江的蟹黃湯包算是徹底出了名了:「在河蟹的產地,人們在利用這一食材上迸發出更多的創造力。流傳百年的靖江蟹黃湯包是其中的經典。」江浙人素愛湯包,輕輕要開個小口,裡面湯汁滾燙濃鮮,蘊藏著無限玄機,這滿是煙火氣、「顫巍巍」的食物,令無數人為之心動。
靖江湯包,靠水吃水!
靖江市江蘇泰州市下屬的縣級市,距離上海不過2個小時左右的車程。靖江湯包從何時而來,已經無法考證,不過地處魚米之鄉,靖江人也善靠水吃水,飲食中常見各種江鮮水產,除了著名的「長江三鮮」,當地還有一座名為「孤山」的小山包,山北河溝中出產一種爪子晶瑩如玉的「玉爪蟹」。
在歷史上,靖江曾經分屬江陰、常州、揚州、泰州的管轄,於是吳地和江淮的飲食文化和習俗在靖江得以融合,靖江的湯包也兼具了南北的風味,成為江蘇湯包獨特的存在。
既然吃的是個時令,蟹黃湯包當然也不例外,每年9月到12月,河蟹正是肥美,也是吃蟹黃湯包最好的季節,過了元旦,基本就吃不到了。不少外地的食客,每年會在秋冬專程趕到靖江,只為了這一餐誘人的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到底藏了怎樣的玄機?
正宗的靖江蟹黃湯包,製作工序多達30幾道,光是拆蟹,就頗為講究。
拆蟹
拆蟹師傅從蟹腿、剔蟹肉到挖蟹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分工,鐵棍和大大小小的籤針是獨門武器,不一會兒功夫,一邊鮮活的螃蟹山迅速消減,而另一邊的塑料盆裡,逐漸堆滿了誘人的金黃
湯包的湯
味道是不是正宗,全在於湯汁。首先要將豬脊背和蹄膀的皮去淨肥膘,切細,用文火在老母雞湯裡煨幾個小時,直到豬皮完全溶入湯中,然後冷卻成透明的皮凍。
將皮凍和蟹肉、蟹黃、剁碎的豬腿肉攪拌在一起,至於比例和配料,各家都有獨門秘籍。這肉汁餡在上屜後,皮凍遇熱就化作了鮮味濃鬱的湯汁啦!
湯包的皮
湯包的皮薄如紙,用的是高筋麵粉,這種面柔韌性強,才能承受得了三兩的餡料還不會破掉。麵團必須反覆揉、捏上勁,擀皮的時候四周薄,中間略厚,溼燥軟硬恰到好處,每張皮淨重四錢半最佳。
包的時候力道要均勻,熟練的師傅整個動作一氣呵成,3、5秒就能包好一隻。每個包子折皺不能低於25個,但又不要超過32個,間距均勻,收口緊實,這樣的包子蒸熟後,外皮看起來近乎透明,卻又能充分鎖住內裡的湯汁。
蒸包子時間要嚴格掌握,各家的蒸爐火力有差異,通常足汽猛蒸5分鐘左右就得了,誤差不能超過10秒,蒸湯包的師傅必須要專心致志才行。
蒸好的湯包端上桌,一個個拳頭大小,猶如滿月、晶瑩剔透,放在籠屜裡像座鐘,用筷子夾起又像燈籠,稍一動彈,便看見裡面的湯汁在顫巍巍地晃動,像小寶寶的皮膚一般,透著一股吹彈可破的柔嫩,別說吃,光是看了就直流口水。
有人形容靖江的蟹黃湯包是:稠而不油、油而不膩、皮薄如紙、湯多鮮美。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湯包
湯包講究現點現蒸、現蒸現吃,很多店裡會貼出「湯包不等客,客要等湯包」的標語,大約十來分鐘,湯包上桌,掀開籠蓋,一股氤氳的熱氣迅速升騰,六隻白胖胖的包子出現在眼前,服務員會帶著一次性塑料手套,熟練地將湯包輕輕提到每個人的碟子中,要放在碟子偏一些的地方,這樣方便食客吃。迫不及待的吃貨,別急吼吼地自己動手,湯汁流出來事小,燙傷了自己和身邊的人就不好了。
吃湯包,記住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用齒尖在皮子上咬個小口子,先讓熱氣散一些,然後含住缺口,吸吮湯汁,粘稠的湯汁帶著蟹的鮮甜和肉的濃香從嘴唇直抵喉嚨,味道鮮得來!
湯汁吸淨,揭開皮子,便看見蟹肉、蟹黃慵懶地攤在底部(據說正宗的靖江蟹黃湯包只以蟹肉蟹黃做餡兒的,不會摻雜別的肉類),蟹肉嫩白、蟹黃飽滿,加點兒恆順香醋和薑絲去腥,實在是香豔,也不枉一番耐心地等待。
在靖江的蟹黃湯包店,用吸管的那屬於異端!
吃蟹黃湯包,少不了絕佳伴侶粯子粥,這碗淺棕色的粥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靖江咖啡」。粯子就是元麥,磨成了粉熬粥喝,是當地家家戶戶都常吃的。
來靖江,尋覓那隻性感的蟹黃湯包
靖江人的早餐,是從一屜湯包開始的,想吃新鮮熱乎的,就要早起、排隊。
說到一個地方的美食去哪兒吃,總是一件讓人不那麼愉快的事情,外地的吃貨們想知道,本地人總是抨擊網上的各種推薦,卻又從不分享本地人認為真正地道的館子。作為外地人,鼠二還是決定給大家一些建議,靖江本地人,不能分享自己的推薦,也請不要做鍵盤俠。
老教育局招待所湯包
人稱「搖頭湯包」,據說是當地人比較推崇的。
南園賓館和鴻運酒樓屬於名氣大,不過口感算不上太好,肯定不是首選。
公眾號:樂鼠基地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最地道的國內外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