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國際社會採取行動應對疫情對經濟影響

2020-12-1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綜述:國際社會採取行動應對疫情對經濟影響

新華社記者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擴散,引發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擔憂,金融市場震蕩。為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一些國際機構和國家近日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世界銀行3日宣布,將提供最高12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各成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筆資金旨在幫助成員採取有效行動應對疫情,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減輕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說,我們正努力根據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需要,為他們提供「快速、靈活」的支持措施,這包括緊急融資、政策建議和技術援助。

世行將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衛生系統,向低收入國家提供贈款和低息貸款,向中等收入國家提供貸款。世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還將直接支持其企業客戶,重點支持醫療設備和製藥等部門,以維持供應鏈,控制風險。

3日,成員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的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發表聯合聲明說,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他們將使用「所有合適政策工具」來實現強勁、可持續的增長並防範經濟下行風險。

聲明說,在努力擴大衛生服務的同時,七國集團財長已準備好採取行動,包括採取適當的財政措施,幫助應對疫情和支持經濟增長。七國集團央行行長將繼續履行職責,支持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同時保持金融體系的韌性。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央行)3日宣布,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0.5%的歷史新低。

澳儲備銀行行長菲利普·洛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低於此前預期,疫情給澳大利亞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國內消費,放鬆貨幣政策將為就業和經濟活動提供支持。

疫情的不斷蔓延引發市場對企業業績和經濟增長的擔憂,美股近日遭遇罕見重挫,金融市場投資者對美聯儲降息的呼聲大增。

在澳央行宣布降息後的幾個小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也宣布了今年以來的首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到1%至1.25%的水平。

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依然強勁,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活動構成了不斷演變的風險。美聯儲為實現其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目標,決定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

在新冠疫情日趨嚴峻的歐洲,歐洲央行表示正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及其對宏觀經濟、中期通脹和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並準備在必要時採取適當及有針對性的措施。義大利政府近日出臺了新的「抗疫」政策和措施,緊急撥款36億歐元並頒布首個針對疫情嚴重地區的「抗疫」法案,用以支持經濟發展,重點扶持受到重創的旅遊業。

據當地媒體報導,義大利政府接下來還將出臺力度更大、適用範圍更廣的經濟政策,包括增加中小企業信貸擔保資金,對遭受重大損失的公司減稅,加強衛生服務和醫療資源分配等。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進行逆回購操作等,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這表明中國有充足的政策空間應對疫情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說,中國政府正通過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IMF對這些政策措施表示支持。

相關焦點

  • ...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今年的12月12號是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紀念日。當天,聯合國及有關國家通過視頻方式舉行 氣候雄心峰會。法國總統 馬克龍 在峰會上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具體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 世衛組織建議各國採取「關鍵行動」應對疫情
    新華社日內瓦3月25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5日說,各國在應對疫情時,除採取減少社交活動、增加人與人之間物理距離等措施外,還應採取6方面的「關鍵行動」。譚德塞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為減緩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許多國家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包括關閉學校和企業、取消體育賽事、要求人們待在家裡等,付出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代價。這些措施只是在爭取時間並減輕衛生系統的壓力,並不能從根本上消滅疫病。
  • 國際勞工組織呼籲採取緊急行動 解決疫情給海員造成的嚴重挑戰
    當地時間12月8日,國際勞工組織採取特殊行動通過了一項決議,以解決因新冠肺炎大流行而被困海上的海員所面臨的嚴重挑戰。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員所面臨問題持續了很長時間。該決議規定了迫切需要採取的行動。這份關於「海事勞工與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決議認可了主要船東、海員組織及政府為應對危機進行的諸多社會對話與行動。決議指出,儘管聯合國系統提出了許多呼籲並採取行動,但成千上萬的海員仍然在正常海上服務期滿後繼續工作,其中一些船員海上工作時間長達17個月甚至更久。
  • 美國將採取延長繳稅期限等措施應對疫情影響
    新華社華盛頓3月11日電(記者許緣)美國總統川普11日表示,將使用緊急權力,指示財政部延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部分個人和企業稅款繳納期限。川普當天晚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境內蔓延,他將指示財政部將受影響個人和企業的納稅截止日期延長至法定時間4月15日之後。川普說,此舉將為經濟提供2000億美元的額外流動性。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雖然目前仍處於疫情的爆發期,評估疫情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損失為時尚早,但我們可以大體參照2003年SARS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對肺炎疫情可能給經濟增長帶來的影響做一個粗略的估算,為市場提供參考。
  • 人民日報:科學應對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科學應對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人民要論)核心閱讀■當前,應重點保障農產品市場供給,做好春耕備耕、不誤農時,穩妥有序推動農民工返城務工。■從長期看,應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從應對風險衝擊角度考慮,需要強化應急管理意識,健全應急管理機制,提升農業應急管理能力。
  • 國新辦舉行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發布會
    ,國家外匯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在國務院金融委的指導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持續助力抗擊疫情,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國際疫情擴散蔓延,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歐美和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股市都出現了大幅度下跌。國際疫情擴散蔓延對經濟和金融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國際疫情還是國際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都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們國內目前的疫情防控尚未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依然克服種種困難,對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兌現氣候治理承諾 國際社會願共同行動
    兌現氣候治理承諾 國際社會願共同行動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綜合消息:12日,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當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進一步動員國際社會以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多邊主義合作進程
  • 精準施策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應對疫情,當務之急是立足我國經濟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的總體判斷,在控制疫情蔓延、加快病情救治的同時,積極採取有針對性的經濟措施,短期內確保經濟穩定,保障人民生活,同時兼顧中長期內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
  • 中國代表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保障學校安全
    新華社聯合國9月10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10日在安理會「兒童與武裝衝突:襲擊學校嚴重侵犯兒童權利」公開辯論會上發言,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保障學校安全和兒童受教育的權利。他說,自安理會首次審議兒童與武裝衝突問題已過去20多年,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兒童所在國家仍遭受暴力衝突影響。過去5年中,針對教育設施的襲擊,造成2萬多名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遇難或受傷。國際社會必須採取行動,為每一個兒童撐起一片可以實現願望的安全空間。張軍說,學校應該是和平之地,任何襲擊學校、學生和教職人員,以及將學校用於軍事目的的行為,都應受到最強烈的譴責並立即停止。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二)疫情全球經濟影響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視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議題:經濟全球化VS民族國家的國際政治。資本、貨物在全球流通尋找最佳配置,但沒有世界政府對此進行管理,這是結構性的矛盾和衝突。國際政治經濟學是研究政治、權力、國家和國際機制對國內經濟與國際事務的影響。1.
  •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
    原標題:提振信心鼓舞士氣 【特別關注】 3月26日晚,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舉行,G20成員、嘉賓國以及相關國際組織負責人與會,習近平主席出席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蔓延,產生嚴重政治、經濟、社會影響。
  • 世衛組織總幹事:應對疫情需要每個人一起行動
    世衛組織目前在伊朗有一個工作小組,負責運送物資並支持政府的應對措施。我要特別感謝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王儲謝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對世衛組織工作小組的支持。如各位所知,世衛組織已將全球2019冠狀病毒病傳播風險和影響風險級別上調至「很高」。正如我以前說過的,這種病毒對公共衛生、經濟以及社會和政治造成嚴重影響。
  •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社會心態與行為」調查報告出爐
    為深入了解公眾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態度、行為方式,公眾對疫情造成的生活影響的感受,公眾對社會經濟影響和下一步社會經濟秩序恢復行為的認知,為政府疫情防控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河海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發起「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社會心態與行為」調查和研究工作,參與調查的機構包括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社會調查中心、亞洲研究中心等,研究工作由河海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施國慶教授領銜的團隊完成
  • 澳洲會計師公會:應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澳洲會計師公會和全球多家大型專業會計團體,承諾將共同採取行動以應對氣候變化。14家專業會計團體代表全球250萬名會計專業人士,發出此次倡議。澳洲會計師公會執行長何安德表示:「氣候變化,為當今和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這些挑戰急需政府、企業和各界人士共同應對。」「會計師們活躍於各個行業領域,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和組織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
  • 綜述:日本的網絡謠言應對
    原標題:綜述:日本的網絡謠言應對  新華社東京9月30日專電 綜述:日本的網絡謠言應對  新華社記者楊汀  和世界多國相似,日本也存在「網絡謠言」,包括侵犯隱私的誹謗中傷言論和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的言論和信息等。
  • 理性看待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關係到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質保障,關係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關係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完成『十三五』規劃,關係到我國對外開放和世界經濟穩定。」
  • 外匯天眼:疫情應對大不同 影響中美經濟發展前景分化
    外匯天眼APP訊:美國與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的作法上南轅北轍,這項差異正在改寫中美兩大陣營國家之間的全球角力。 雖然11個月前武漢爆發了新冠疫情進而影響到全國經濟,但根據本周發展部公布的數據不僅顯示中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9%,而且民眾對疫情控制的信心十足,國內消費景氣強勁復甦
  • 國際社會高度肯定中國疫情防控能力
    面對中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對中國在應對疫情方面的措施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認可,認為中國分享疫情信息非常及時,透明度很高。同時,中國政府的及時應對,中國上下萬眾一心,讓國際社會對中國打贏疫情防控戰充滿信心。
  • 經濟優先應對混亂 多項因素影響下的加拿大疫情告急
    11月,多個省份先後出現數百位醫生聯名上書省政府,要求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應對疫情的過快惡化。11月,加拿大全國所有省份先後宣布在全省或部分地區實施「封鎖」措施,以應對急速增加的新冠病例。11月,因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院人數暴增,地方政府即艾伯塔省政府向聯邦政府和紅十字會提出援建野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