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就今年秋季新學期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有關情況,記者採訪了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李佔峰、自治區教育廳民族教育處處長烏力吉巴特爾、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曹軼明。
李佔峰從如何認識三科統編教材、三科統編教材的使用時間、自治區教育廳在做好統編《語文》教材使用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等三個方面作了闡釋。他說,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民族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是課程教材,建設什麼樣的教材和教材體系,實質上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國家事權。在民族地區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和國家統編三科教材使用,是促進地區和個人未來長遠發展的客觀需求,也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條件,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要求。這項工作是國家的統一部署,不是針對內蒙古的特殊要求,我們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堅定地抓好國家統編教材使用,抓好推進落實。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涉及民族語言授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376所,小學一年級590個班級、約21400名學生,初中一年級445個班級、約18600名學生。我區語文、政治、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分三年逐步實施。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後,全區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其他學科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不變。這項政策充分考慮到了我區工作實際,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我區的關心關懷,是一項既利於當前、又利於長遠的工作,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為確保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的教學質量,自治區教育廳已經指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通過校內調配、縣域內調劑、招募和返聘教師等方式,將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語文教師的309人缺口(一年級247人、初中一年級62人)全部統籌解決。8月23日,自治區教研室組織開展全區語文教研員網絡培訓,就實施方案政策解讀、語文教材和課程標準、教學組織實施等開展專題培訓。各盟市也組織完成教師培訓並全部達到教學要求。同時,自治區教育廳組織教研員專家團隊對原來使用的《漢語》教材和即將使用的統編《語文》教材進行系統分析,形成了教材分析報告和建議,指導各盟市使用。這些工作,都為順利實施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提供了有力保障。
針對現在社會上傳言的民族語言授課學校除了《語文》《政治》《歷史》三科外,其他科目也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從而改變了雙語教學體系的說法,自治區教育廳民族教育處處長烏力吉巴特爾說,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是謠言。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教材具有塑造未來的功能,是教育最基本的遵循,必須體現國家意志。語文、政治、歷史三科統編教材與意識形態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是國家的核心教材,直接關係國家想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和能夠培養什麼樣的人,必須保持統一性和立場的根本性。國家對《語文》《政治》《歷史》三科教材實行統一編寫、統一審定、統一使用,並在全國範圍內作出統一部署,這是黨和國家做出的重要部署,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推進落實。除對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國家三科統編教材使用進行部署以外,從沒有對其他學科也要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進行部署,國家也從沒有這方面的相關政策要求。其他學科依然使用民族語言授課,雙語教育體系沒有改變。
針對民族語言授課學校今年的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與之前小學階段使用的經國家審定的自編教材有效銜接的問題,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曹軼明說,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初一年級學生在小學使用經國家審定的自編教材已經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圍繞保證「教師能教好」和「學生能學好」的基本要求,我們主要採取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做好有效銜接。一是在師資準備上,配足教師、加強教師培訓。目前各地通過校內配置、縣域內調劑和公開招募三種方式已經全部配齊任課教師,並從今年8月起,全區各地對教師在課標解讀、教科書編排思路、教學實施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培訓,累計培訓870多人次。二是全面開展教學指導建議研究,自治區教育廳組織專家團隊,對兩版教材進行比對分析,提出教學指導建議,調整學業評估標準,在學年總課時數範圍內,各地可結合實際對課時安排、教學內容進行靈活的調整,使其更加符合該學段民族語言授課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實際。同時,自治區還翻譯印發《義務教育階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蒙古語文字生僻字詞對照表》,幫助學生對照理解。下一步將組織指導各地教研部門會同中小學,積極開展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教法研究,加強教師集體備課和校本培訓,保障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三是在資源支持上,為保證統編教材使用期間的教學質量,自治區教研室、教育信息中心(電化教育館)組織全區語文教研員、部分民族學校通用語言授課的優秀語文教師組成專家團隊,共同設計、組織課程內容,分批製作了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國家統編教材初中語文和小學語文同步課程資源,自9月1日已正式播出上線。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登錄內蒙古教育雲平臺、蒙古文資源網、手機端「人人通空間」學習,也可以在內蒙古有線電視臺114頻道、127頻道收看。
針對一些家長擔心的小學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的拼音教學內容與蒙古語音標教學內容之間容易混淆,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問題,曹軼明說,自治區教學研究室已組織專家團隊,對國家統編《語文》教材的內容和民族語言授課學生的學情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編制了《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教學指導建議》,按照小學六年均衡設置課程,按比例分配課時的思路,調整教學進度和時序。比如,有的盟市實行錯時教學策略,即蒙古語授課小學一年級上半學期進行蒙古語音標教學,下半學期進行漢語拼音教學,以解決漢語拼音和蒙古語音標容易混淆的問題,各地各學校可以結合實際和學生通用語言文字基礎,參照教學指導建議進行靈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