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多年的教培機構發展史,大家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從當初的一家獨大到現在的群雄逐鹿,從以前單一班型到現在的花樣班型,一直變化不斷!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也就是從這時開始走上了萌芽、摸索、發展直到壯大的徵程。為了順應學生與家長的需求,在眾多競爭對手中立於不敗之地,各機構一直在不斷做出改變。就班型而言,已從最初傳統的班課模式演變到如今的大班、小班、精品班、一對多和一對一多種類型。此外,自網際網路技術發展起來後,在形式上除了傳統的線下模式,又新增了線上教育模式。
而教培機構的發展也經歷了非常有趣的現象,曾經最開始的教培機構,簡單而純樸,學生和機構雙贏!因為一開始的培訓老師是學生口碑中最好的老師,大部分是退休的名師在自己家中開班,收費低,效果比那些規模大的都好。但隨著辦學面積的要求、教師資格證的要求、保證金的要求,曾經一張舊沙發、一臺二手電腦、一個破柜子的機構創業之路已經行不通了!
而且,2020開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整個教培行業經歷了一次地震級別的變革,在經歷了18年和19年亂象——規範——再亂象——再規範後,2020年疫情後的教培行業將完全步入正軌!教培行業也將迎來新的局面!伴隨著04月15日部分教培機構複課,可以預見的是,更多的機構也將開始復工複課!
那麼,問題來了!行業經歷了疫情,已經逐漸回歸了規範,剩下想在行業裡持續發展的機構,應該做什麼呢?也就是說,疫情後教培機構首先要做什麼的?才能適應這種行業標準和規範呢?
答案就是解決團隊問題,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第一,機構分析。
要給員工充足的信心,就要為大家詳細解析當下的現狀,告訴他們機構是可以正常運轉下去的。主要包括機構情況:機構現金流情況、學生數(剩餘、待續費、可引流等);競品情況:本地競對機構情況,他們採取了哪些舉措、效果如何;客戶情況:疫情期間家長、學生都認識到了線上課的弊端,網課是學生們不得已的選擇,恢復正常課之後是線下機構獲客的好時機。很多自律能力差的學生不適合網課,疫情期間已經遠遠落在了其它同學後面,這種情況下,家長和學生肯定會繼續選擇線下機構。
第二,布置工作。
復工後的團隊工作主要有4項:招生、家長會、調整排課和線上教學知識點回顧。除了定目標,還要講解具體的工作方案,讓員工有「打法」可循。一定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根據招生目標制定激勵政策,用明確的數字來做獎勵,讓員工現場認領業務目標,激發員工的勝負欲。
第三,承諾兌現。
複課後,要在動員會上對疫情期間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表彰和頒獎,如果疫情期間有員工激勵政策,那麼最好就在動員會上進行兌現。除了為大家樹立優秀標杆之外,在復工第一天領取獎勵,還可以點燃員工的工作情緒,瞬間把大家從懶散的狀態中拉到了工作狀態中。
第四,福利問題。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機構為了能夠生存下來,不得已得採取了節流策略,比如降薪、工資延遲發放、取消福利、抵扣年假/調休等。雖然可以理解,但還是會讓員工產生很強烈的負面情緒,但員工們還是會想到「掙錢的時候沒想著給漲薪,一出現問題就想著降薪」。降薪損傷到了員工自身的利益,讓員工將這些負面情緒直接轉移到工作上。這種情況,可以制定一些補償制度,如在正常恢復辦學後,按照一定係數做漲薪調整。
奇碼總結
教培行業一個時代結束了,開始了一個更加規範、更加務實、更加凸顯效果的新教培時代!3.36萬億的市場,在4月中旬和5月上旬積極復工複課後,將會凸顯出巨大的潛力!誰的機構能提前做好戰略部署、調整好團隊狀態,機構就能在復工第一仗中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