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藏家捐獻44幅明清寺觀壁畫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圖)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1月27日電 (記者 胡健)27日,山西收藏家田亦軍王珏夫婦向山西博物院捐贈的44幅明清時期寺觀壁畫在該院展出,他們的捐獻填補了山西博物院地上建築壁畫藝術的藏品空白。

2015年,田亦軍王珏夫婦將壁畫捐獻給山西博物院永久收藏,在文保專業人員歷經兩年多的保護修復後,這些壁畫終以展覽的方式呈現。 張雲 攝

  「我從未設想過那些深藏在古樹參天,紅牆黛瓦中莊嚴廟堂上神聖道觀裡那攜著古老華風、一對對一排排的佛道神仙、群僧眾侶能從神話中高居的天堂飄零散落到百姓民間。」田亦軍回想起當年看到那些壁畫時的心情,痛心不已。

田亦軍王珏夫婦的捐獻填補了山西博物院地上建築壁畫藝術的藏品空白 張雲 攝

  那是在2007年的一次旅行當中,田亦軍王珏夫婦第一次見到被當地人稱作「泥皮畫」的古代壁畫。困於不知如何保存修復,田亦軍便打消了收藏的念頭。但隨著時間推移,那些散落的壁畫時常令他魂牽夢縈。

  「聯想起我的父親在抗日峰火年代和戰友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珍貴文物廣勝寺金代《大藏經》的驚心動魄的歷程,更是夜不能寐。」於是,田亦軍王珏夫婦傾盡全力收藏了這些失散的壁畫,其後進行了除塵、去灰、防潮、防曬、拼整分類、包裝保存等基礎工作。

  2015年,田亦軍王珏夫婦將壁畫捐獻給山西博物院永久收藏,在文保專業人員歷經兩年多的保護修復後,這些壁畫終以展覽的方式呈現。

這44幅不完整的壁畫,總面積近300平方尺。 張雲 攝

  這44幅不完整的壁畫,總面積近300平方尺。這些壁畫內容涵蓋了佛教的慈悲為懷與道家的睿智修行,以及民間的祈福與禳災等。繪畫藝術所表現的構思創意、風格技法與色彩渲染,直觀展示了明清時期山西北部燦爛的寺觀壁畫藝術的吉光片羽。

山西收藏家田亦軍王珏夫婦向山西博物院捐贈的44幅明清時期寺觀壁畫在該院展出。 張雲 攝

  中央美院人文學院副教授趙偉介紹說,這批壁畫均為明清時期,離現在比較近一點,相較於大家普遍關注的早期壁畫,這些年代較晚的壁畫很多都散落在民間。甚至沒有進行過系統研究。

  山西博物院以豐富的古代墓葬壁畫收藏而享譽國內外,多年來先後策劃了一系列的壁畫藝術特展,為傳播山西地域文明、弘揚中國古代藝術做出貢獻。作為優秀文化遺產,不可移動的附屬壁畫藝術在博物館的收藏中極為罕見。田亦軍、王珏的捐獻填補了山西博物院地上建築壁畫藝術的藏品空白。(完)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前所未有地把南門拆了 只為迎接巨幅古代山西壁畫
    上海博物館即將舉行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珍貴墓葬壁畫最讓人期待的展品昨天從太原運抵上海,「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此次展覽以「天似穹廬」和「人亦黃土」兩部分展出北朝和宋金元的12組(89件)墓葬壁畫,其中展示的三件北朝壁畫分別來自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和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展覽現場將還原水泉梁北齊壁畫的墓室。
  • 上海博物館前所未有地把南門拆了,只為迎接巨幅古代山西壁畫
    上海博物館即將舉行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珍貴墓葬壁畫最讓人期待的展品昨天從太原運抵上海,「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此次展覽以「天似穹廬」和「人亦黃土」兩部分展出北朝和宋金元的12組(89件)墓葬壁畫,其中展示的三件北朝壁畫分別來自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和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展覽現場將還原水泉梁北齊壁畫的墓室。
  • 晉地寶藏·第一站|山西博物院:三晉大地的硬核「網紅」(附視頻音頻...
    ,一件青銅器,以及明清時期那一間間的建築門樓,都是山西人在這片熱土上生活的印記,飽含人間的生活氣息。▲2018年,「爭鋒——晉楚文明展」現場▲2018年4月舉辦的「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近期山西博物院最為火爆的原創展,當屬去年12月份剛推出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該展集中推出了代表北朝墓葬壁畫最高藝術水平的婁睿墓、九原崗墓、水泉梁墓壁畫等,鮮活呈現出北朝真實的社會面貌。
  • 壁畫劫②|山西五萬處文物四千人看管,有的縣文保費是「零」
    山西平遙縣龍天廟壁畫失盜案,牽出一個長期在山西省內流竄作案的12人文物盜竊團夥,近半年來,警方追繳數百幅古建壁畫,涉及平遙縣等7縣的22個村鎮。這一大案的背後,是山西數量龐大又散落於村鎮的古寺觀,其保護現狀堪憂。古建愛好者鄧曉華稱,十年來,僅他走訪過的平遙縣寺觀壁畫遺蹟,就已超過數百處。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山西博物院在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於3月24日起對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例行閉館。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24日恢復開放……
    剛剛,山西博物院發布公告稱,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青銅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將於3月24日恢復開放。而且,觀眾非常關心的展覽「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也暫定延期至2020年5月31日。二、開放範圍(一)「晉魂」基本陳列;(二)臨時展覽「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和「百川匯海——院藏百年捐贈書畫藝術」延期至2020年5月31日(暫定);(三)商品部、茶舍暫不開放;
  • 山西博物院首次推出數字展讓觀眾在「玩」中了解北朝壁畫
    新華社太原7月2日電(記者王學濤、馬誌異)山西博物院1日首次推出文物數字展「壁畫的平行世界——狄仁傑帶你探北朝」,讓觀眾在互動體驗中了解北朝壁畫。 今年上半年,「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以「裸展」形式向觀眾呈現了精美的北朝壁畫,受到廣泛關注,曾兩度延期。
  • 一周觀展指南|山西北朝壁畫展倒計時,北京畫廊周重新啟動
    近期的重要藝術展覽中,一方面新展陸續開幕,如上海博物館的「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供石大展」與上海歷博的「絲筆茶瓷文化特展」,南京博物院的」融合「大展,蘇州博物館的館藏仕女畫精品展,北京的第四屆畫廊周等,另一方面,一些疫期之前開幕的重要展覽也進入閉幕倒計時階段,如山西博物院的展覽「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陝西歷史博物館的
  • 山西大雲院五代壁畫,面臨湮滅之災!
    山西,作為文物大省,保留我國最多的地面文物。前幾日,跟好友佛畫家鄭玉闐先生聊天時,談到山西的壁畫,很多壁畫面臨還沒有被世人知道,就在不覺中消失的危險。昨日看到微博博主@黑敀發的一篇博文,講到他見到的平順大雲院壁畫的現狀。
  • 山西博物院年末特別策劃
    本報太原12月9日訊(記者王媛)為了響應省委省政府打造黃河、太行、長城三大旅遊板塊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天上午,由山西博物院特別策劃的「心駐太行——張培林山水畫藝術展」在該院會展中心二層開展。此次展覽是張培林先生書畫作品在山西博物院的第二次亮相。
  • 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
    墓道和墓室遍布彩繪壁畫,現存200餘平方米。壁畫以絢麗多彩的大型畫卷形式,描繪了墓主生前出行、回歸和宴飲等生活場面,還通過祥瑞和天象圖景,想像其死後飛升天界的空幻境界。壁畫場面恢宏,技法高妙,代表了北朝繪畫的最高水平,是填補中國美術史空白的傑作。 壁畫分為兩大部分。
  • 走近一位真實而傳奇的傅山,山西博物院將展「霜滿龕紅」
    山西博物院是傅山作品收藏較為集中的地方,多年來始終致力於傅山作品的徵集、保護與展示工作。澎湃新聞獲悉,12月29日,「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將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展覽聯合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國內文博單位,從生平、文學、思想、史學、醫學等不同維度解讀和展示傅山,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傅山形象,還原一位真實的大師、一座真正的文化高峰。
  • 牛轉乾坤,將到山西!
    本次聯展, 由中國文物報社聯合中國證券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山西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等44家文博機構 共同策劃。
  • 山西古代壁畫,究竟有多牛?為迎接一幅畫,上海博物館把南門拆了
    山西,地處中原腹地,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春秋戰國時期,是偉大諸侯國晉國的版圖。因文化深邃,歷史曠久,流傳下了舉世矚目的地上建築和地下文物。據統計,在所有的古建築裡,山西幾乎佔據了全國70%以上的份額。大型墓葬、考古發現,山西也佔有一席之地。其中壁畫藝術,可以說獨樹一幟,領冠全國。
  • 濟南展出近40幅明清書畫真偽對比展,鄭板橋真跡在此
    五代有李營丘之《晴巒蕭寺圖》,宋代有張擇端之《清明上河圖》,仿摹眾多。因而,對於一些老舊的字畫要辨偽存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濟南市博物館正在展出的《正本溯源——濟南市博物館藏明清書畫真偽對比展》,目的就是「正本溯源」,讓觀眾一睹真偽之面目,提高鑑別和欣賞書畫作品的能力。該展覽展期半年,展出近40幅館藏明清書畫真偽之作。
  • 山西壁上有乾坤,揭開北朝小哥哥的最全口紅色號
    山西古代壁畫 從南到北綿延千裡 現存數量居全國之冠 更彌足珍貴的是涵蓋了 從漢代、北魏、北齊、隋唐、五代、 宋遼金元直到明清各個朝代
  • 和順縣張培林山水畫藝術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聶鑫)近日,和順縣張培林的「心駐太行——山水畫藝術展」在山西博物院正式開展。此次展覽是張培林先生書畫作品在山西博物院的第二次亮相,展期為1個月。張培林,1937年生於山西省和順縣,現為群眾文化高級研究員、北京中國山水畫研究院研究員、山西畫院特邀畫師、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生長在太行山的張培林,對家鄉充滿了熱愛,經常把家鄉美景當作自己創作的素材。張培林共向山西博物院捐贈太行山系列繪畫精品177幅,此次展覽展出77幅,由早期作品、黑色系列、紅色系列、金色系列四個單元組成。
  • 百年傅山真跡亮相山西博物院
    山西的歷史名人燦若星辰,傅山首屈一指。12月29日,「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覽是山西博物院聯合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綿陽博物館共同打造的一臺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文化盛宴。「此次展覽從生平、文學、思想、史學、醫學等不同維度解讀和展示傅山,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傅山。」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志明說。 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清代學者全祖望盛讚其「大江以北,無出其右」。
  • 晉祠雙塔寺、山西博物院、迎澤公園夜景,太原最佳二日遊攻略來了
    主建築觀音殿面闊三間,前走廊西側有保存完好的工筆重彩的兩組大型人物壁畫。各殿宇前簷的木雕、彩畫精工細巧,栩栩如生,風格獨特,為晉西北古建築木雕、彩畫之精華。太原必遊點三:國家一級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是被嚴重低估的一座國寶級博物館,它外觀建築也很美,4座角樓襯託著主館。
  • 國家寶藏之山西博物院
    但是這次展出中對於我來說有個小小的遺憾,就是沒有我們山西博物院的文物展品。所謂「三千年文化看陝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山西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區,在這裡華夏文明有著豐富的物藏,說到山西的文物集中地,我們經常會去到山西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