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傅山真跡亮相山西博物院

2021-01-08 騰訊網

山西的歷史名人燦若星辰,傅山首屈一指。12月29日,「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覽是山西博物院聯合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綿陽博物館共同打造的一臺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文化盛宴。「此次展覽從生平、文學、思想、史學、醫學等不同維度解讀和展示傅山,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傅山。」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志明說。

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清代學者全祖望盛讚其「大江以北,無出其右」。三百年來,傅山巍然屹立,影響深遠。有人視他為書法家,有人稱他為神醫;有人敬仰他的品格,有人感佩他的學問……

傅山的一生,遭逢明亡清興的歷史巨變,經歷社會、思想、學術的動蕩重建,時人說他「掃除百年蕪穢靡蔽」,後人贊他 「遺老之魁碩,後學之津逮」,留存至今的一幅幅墨跡、一頁頁書卷和一則則傳說,都在訴說著傅山的傳奇人生。

該展覽策展人宋濤表示,近年來,山西博物院多次推出傅山作品展,以往均側重於介紹傅山的藝術,此次展覽通過書法等作品講述傅山的故事,體現其人物特點,讓民眾更加了解傅山。

據了解,本次展覽分為「傅山的生平」「傅山的文學」「傅山的思想與學術」「傅山的醫學」「傅山的《霜紅龕集》」五個單元。其中,「傅山的生平」單元作品為公眾勾勒了傅山作為文化遺民的一生,更是明末清初歷史的縮影。傅山珍貴手稿《因人私記》涉及晚明史事的方方面面,是研究傅山生平和思想的珍貴史料,也是研究晚明政治史、社會史、學術史不可多得的一件手稿。

「此次展出的草書《壽王錫予四十韻》十二條屏是山西博物院極為珍貴的文物,也是最能代表傅山書法成就的行草書經典之作。」山西博物院藏品研究部工作人員趙曉華介紹。

傅山生前對自己的詩文集結並不在意,但由於身後影響力持續擴大,甚至成為三晉學人的精神楷模,搜集、整理傅山詩文也日臻系統和完備。經過數代山西出版家、學者的努力,呈現給後人的是一部煌煌 《霜紅龕集》。《霜紅龕集》固然無法完全寫照傅山的思想和內心,但是足以讓公眾一窺這位先哲的精神世界。

此次展覽的舉辦,是山西博物院積極踐行省委省政府 「遊山西·讀歷史」重要舉措的一次生動詮釋。作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教育和展示機構,山西博物院也是傅山作品收藏較為集中的地方,多年來始終致力於傅山作品的徵集、保護與展示工作,也始終在探索以更好的方式向公眾講述傅山的故事。

據了解,此次展覽展期為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3月29日。圍繞此次展覽,山西博物院還將推出文創產品及相關的社教活動,希望能夠帶領觀眾走進傅山的世界,領悟其人文品格,延續歷史文脈。

採寫:山西青年報記者田璐

攝影胡遠嘉

編輯:宋凌嶽

相關焦點

  • 走近一位真實而傳奇的傅山,山西博物院將展「霜滿龕紅」
    山西博物院是傅山作品收藏較為集中的地方,多年來始終致力於傅山作品的徵集、保護與展示工作。澎湃新聞獲悉,12月29日,「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將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展覽聯合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國內文博單位,從生平、文學、思想、史學、醫學等不同維度解讀和展示傅山,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傅山形象,還原一位真實的大師、一座真正的文化高峰。
  • 山西博物院推出五大展覽慶建院百年
    從山西博物院傳來消息,從9月起,山西博物院將陸續舉辦五大展覽及系列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及該院建院百年。  1919年10月9日,山西省教育圖書博物館在文廟正式成立,掀開了山西博物院百年歷史的篇章,開創了中國近代博物館的先河。
  • 傅山:一個真正的文化貴族
    為躲避戰火,傅山一家幾代人輾轉於山西各地,傅眉既要照顧年邁的祖母,又要看護幼小的侄兒,帶領全家人餐風宿露,尋找一方安身的所在。自這年起,文武雙修的傅山為了氣節,轉而成為後世眾所周知的「朱衣道人」,年輕的傅眉全力養家餬口、贍老養幼:他白天在深山砍柴,在鬧市賣藥。只有到了晚間才拿起書卷,習練書法時才仿佛和父親傅山再次親近。
  • 明晚,山西博物院國寶亮相《國家寶藏》
    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山西在歷史的長河中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澱和歷史遺存。2月2日(周六)19:30,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二季即將迎來山西博物院專題——「根系三晉,貫通5000年華夏文明」。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晉地寶藏·第一站|山西博物院:三晉大地的硬核「網紅」(附視頻音頻...
    文博山西相關文章▼晉地寶藏 · 山西博物館之旅啟程,首站山西博物院!視頻海報發布歷百年而繁茂風雲滌蕩後的山西文化地標歷史關口,中國漸醒。在中國近代史上,1919年是個風雲激蕩的年份。100年來,作為社會公共文化的窗口,山西博物院不忘初心,啟迪民智,教育為先,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童,在歷史文化的沁潤中,看到山西,了解山西,愛上山西……▲山西博物院1919年以來接待觀眾量統計示意圖▲山西博物院藏品總數山西博物院的百年,也是山西文博事業勵精圖治的百年。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山西博物院在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於3月24日起對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例行閉館。
  • 山西博物院年末特別策劃
    本報太原12月9日訊(記者王媛)為了響應省委省政府打造黃河、太行、長城三大旅遊板塊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天上午,由山西博物院特別策劃的「心駐太行——張培林山水畫藝術展」在該院會展中心二層開展。此次展覽是張培林先生書畫作品在山西博物院的第二次亮相。
  • 講好「山西國寶」故事 專家學者傅山故裡論道「傳承與開新」
    中新網晉中10月24日電 (範麗芳)24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山西中醫藥大學承辦的「2020首屆傅山學術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山西晉中舉行。「對傅山先生思想和學術的探索、繼承、弘揚等一系列工作,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以更廣闊的視野進行。」山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劉星在致辭中說,此次會議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24日恢復開放……
    剛剛,山西博物院發布公告稱,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青銅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將於3月24日恢復開放。山西博物院關於有序恢復開放的公告親愛的觀眾朋友:山西博物院將在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於2020年3月24日起有序恢復對外開放。
  • 故宮博物院大規模「院外展」亮相山西太原
    新華社太原10月1日電(記者王學濤)「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1日在山西太原博物館開幕,故宮博物院1000餘件文物與觀眾見面。這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也是故宮博物院一次大規模的院外展覽。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經過10年努力摸清了故宮文物「家底」,共有1862690件文物藏品。為了不讓藏品「沉睡」在庫房裡,故宮博物院開始與全國各地合作舉辦展覽。(完)
  • 山西博物院參展第一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
    2020年12月5日,「第一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山西博物院受邀參展。本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以「品物匠心——新文創的現在與未來」為主題,山西博物院依託文物設計研發的「翔鸞舞鳳」「青銅華彩」「華夷同風」「國韻華音」等文創產品亮相博覽會,集中詮釋了三晉文化的重要內涵。
  • 和順縣張培林山水畫藝術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聶鑫)近日,和順縣張培林的「心駐太行——山水畫藝術展」在山西博物院正式開展。此次展覽是張培林先生書畫作品在山西博物院的第二次亮相,展期為1個月。張培林,1937年生於山西省和順縣,現為群眾文化高級研究員、北京中國山水畫研究院研究員、山西畫院特邀畫師、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生長在太行山的張培林,對家鄉充滿了熱愛,經常把家鄉美景當作自己創作的素材。張培林共向山西博物院捐贈太行山系列繪畫精品177幅,此次展覽展出77幅,由早期作品、黑色系列、紅色系列、金色系列四個單元組成。
  • 十大考古發現文物虞弘墓石槨現多處「傷痕」 山西博物院回應
    國寶級文物被曝現多處「傷痕」 北京青年報11月20日消息,近日,曾被評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虞弘墓的石槨結束了國內外多地的巡展,在山西博物院首度亮相展出。但一天之後,有細心的文物愛好者在參觀時發現,虞弘墓石槨的幾塊石板的邊緣處有明顯的傷痕,疑似新近磕碰形成的,並就此事在微博發帖質疑。
  • 顧炎武傅山牽起兩地500年晉商情緣,江蘇崑山山西商會今日揭牌
    這在全國晉商行業中特徵明顯,獨一無二, 據前來參會的山西曲沃縣文聯主席崔晉國介紹:明末清初,偉大的思想家、愛國主義者顧炎武先生( 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 (今江蘇省崑山市 )千燈鎮 人)和山西、晉商以及山西歷史名人傅山有著深厚的淵源。晚年他多次到山西和曲沃考察、講學、著述,完成了《日知錄》,寫了愛國主義驚天名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山西博物院疫情防控公告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新變化和省、市疫情防控小組的有關通知,按照有關部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要求,有效防範疫情傳播,保障遊客身體健康,即日起,山西博物院及青銅分館嚴格實行防控措施,現將參觀注意事項公告如下:1、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00停止入館)
  • 山西博物院徵集紅色革命文物及社會發展見證物
    日前,山西博物院對外發出公告,面向全社會徵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革命文物及社會發展見證物」。  作為紅色革命老區,山西是中國共產黨最早活動地區之一,是抗日戰爭年代八路軍總部和三大主力師所在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重要戰略支點;山西在爭取民族解放和建立新中國的奮鬥歷程中彪炳史冊,光耀千秋;山西是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半個多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山西是新時代「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範區」「能源革命排頭兵
  • 國家寶藏之山西博物院
    但是這次展出中對於我來說有個小小的遺憾,就是沒有我們山西博物院的文物展品。所謂「三千年文化看陝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山西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區,在這裡華夏文明有著豐富的物藏,說到山西的文物集中地,我們經常會去到山西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品,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草書帖《適意帖》
    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品,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草書帖《適意帖》吧!米芾行草書帖《適意帖》真跡米芾行草書帖欣賞《適意帖》,又稱玉格帖、宗正帖、獲右軍王略帖、一百五十千帖,翰牘九帖之四,襄陽漫士書於1103年(崇寧二年),紙本,縱23.5釐米,橫35.9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點讚」《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山西博物院將讓國寶活起來
    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報導:《國家寶藏》第一季以前所未有的「紀錄式綜藝」節目模式,創造性地踐行了「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精神,獲得了社會各界及海內外的熱烈反響。10月9日,第二季節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成功舉行,山西博物院將在本季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