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花園一般的大瓦山,也是東方的諾亞方舟

2020-12-24 澎湃新聞
大瓦山屹立於樂山市大渡河金口大峽谷北岸,海拔3236米。它的山頂高出東面的順水河谷1860米,高出南面的大渡河水面2646米,是相對高差世界第二的桌狀山。相對高差世界第一的高桌狀山是位於南美圭亞拉高原的羅賴馬山。

英國著名探險家、植物學家威爾遜先後5次來到中國。1903年,他從成都出發,遊歷樂山、峨眉山後,繼續沿西夷道和南夷道之間的陽山江道西行。

這條隱秘且歷史悠久的古道,沒有直接穿越大渡河大峽谷,而是繞行於大渡河北側的祟山峻岭中,經樂山永勝鄉五池村翻大瓦山北側蓑衣嶺後,才蜿蜒西去。

威爾遜雖然未能一睹大渡河曠世幽谷的壯美,但一座奇特而罕見的山峰,卻讓他驚嘆不已,足以彌補他與大渡河大峽谷失之交臂的遺憾。在重要論著《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的第19章,他生動地記述了自己與這座奇峰的奇遇,並發出「大瓦山像一隻巨大的諾亞方舟,船舷高聳在雲海中」的由衷感嘆。沉寂而默默無聞的大瓦山,由此為世人所知。

大瓦山 圖 馬恆健 

天堂花園

攀登大瓦山之前,我先遊覽了點綴在大瓦山下的5個天然高山冰川湖泊。它們被當地人稱為五大天池,分別是大天池、乾池、魚池、高粱池、小天池。其中最大的是大天池,海拔約為1850米,是大瓦山五大天池中海拔最低的一個。

大天池水面面積達數百畝,是典型的高山冰川湖。與之相伴的,是一大片綠茵茵的草甸。放眼望去,環湖的灘涂上樹陰下,散布著星星點點或張網或垂釣的捕魚者。這是一處露營者安營紮寨的理想之地,是這一段險象環生的抗戰公路樂西公路上唯一的溫柔鄉。

大瓦山和大天池 張兵 圖

大天池之水並非我想像的碧波蕩漾,而是呈深綠偏黑的顏色。嚮導似乎看出我有點失望,卻並不急於解釋,而是俯身用礦泉水瓶舀了滿滿一瓶湖水遞給我。我接過水瓶細看,湖水水質澄澈,竟與原裝礦泉水差不多。

據嚮導介紹,五池村的村民們早就知道這個現象,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由於此湖常年水溫很低,魚類生長緩慢,用其熬湯湯味特鮮。此湖有一個奇特現象,池水常年不滿不溢,無論寒暑春秋,無論颳風下雨,偌大的湖面沒有一點枯枝敗葉,始終如一面絕無瑕疵的明鏡。

曾有地質專家到五大天池來考察過,推斷這些天池很可能是大地震後形成的。

在五大天池中,除了大天池之外,其餘的幾個都只能算是季節湖。除盛夏之外,它們在多數季節都是沼澤溼地。比如高粱池,平時基本上看不出是湖泊,溼地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特別是一種大渡河大峽谷地域特有的粉背燈臺報春,當地人俗稱「轉轉花」,初夏時節,滿山谷一片火紅。名為乾池的天池,其實並不幹,湖畔的活性沼泥,蓬鬆黝黑,湖邊長滿了翠綠的植物。

距大天池約1公裡,地勢略高的小天池,秋景最有特色。這裡的楓樹臨湖而生,有的甚至直接植根於湖水之中。從稍遠的高處俯視,如碩大的翡翠燈臺裡,矗立著一支支燃燒的火炬。走近湖畔,碧綠的湖水與火紅的楓葉依依相鄰,兩種炫目的色彩令人眼花繚亂。

大瓦山高粱池

5月的大瓦山是杜鵑的世界。在威爾遜看到大瓦山之前,1878年6月5日,美國自然科學家貝伯爾登上了大瓦山。僅在上山途中,他就採摘到了16種杜鵑標本。品種不同的杜鵑,高的宛如巨木,矮的只齊腳踝。他們一行先是從花叢中穿行,攀援時抓的是杜鵑樹根,行走時又不得不從怒放的鮮花上踩過。大瓦山下漫坡遍野燦若雲霞的高山杜鵑,也令威爾遜欣喜不已,並記載於他的遊記中。

地質奇觀

樂山市永勝鄉政府駐地,正對著大瓦山。我沿樂西公路行進至鄉政府,稍作休整,為登上大瓦山做一些必要做準備。

佇立鄉政府樓前,眼前的大瓦山如一幅不時變幻的宏大畫卷。瀰漫在大瓦山腰的雲霧,似大海的波濤,頂平壁絕的大瓦山恰似一艘巨輪,在流動的雲波霧浪裡乘風向前。簇擁在大瓦山周圍的一座座尖頂山,如波濤中時隱時現的險惡島礁,又如一艘艘奮力掙扎的帆船。

我的遐思被嚮導一席話打斷:「自古華山一條路,大瓦山卻一條上山的路都沒有!」他告訴我,至今唯一一條上山的「路」,是藥農和獵戶在原木上橫向捆綁蹬腳的木棍,然後將這簡易木梯一截一截地搭在絕壁夾縫中形成的。

當年威爾遜攀登大瓦山,在臨近山頂一段長約百米、寬不到兩尺,兩邊是萬丈深淵的山脊上,他牽著的兩隻獵犬竟嚇得不敢走了,差點將他拽下崖去。無奈之下,威爾遜只得將它們的眼睛蒙上繼續前行。

威爾遜在1903年7月1日佇立峨眉山頂時,第一次眺望到這座四周被懸崖環繞的孤山。後來他在文章中寫道:「當大瓦山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眼前時,大約是在20英裡的距離外,我簡直就不敢相信這就是大瓦山?!它看上去是這樣一個巨大的懸崖,它的壯闊宏大使其高度相形見絀。」

在地質學家的眼裡,如此高海拔的桌狀山,在國內絕無僅有。晴朗之日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大瓦山,如突兀的空中樓閣,又如疊瓦覆於群山之巔。從衛星地圖上看大瓦山,其平面近似一個底邊朝西、頂角朝東的等腰三角形,大瓦山由二疊紀火山噴發的玄武巖構成,在地質結構上與峨眉山、瓦屋山相同。但它與峨眉山、瓦屋山相比,在地貌景觀上更為獨特和奇峭,又因為它俯臨大渡河大峽谷,景象更為詭異。

大瓦山西面山頂絕壁 圖 馬恆健

當我行進到五池村一帶開始上山時,它東北面高差約1400米的絕壁,威風凜凜地橫亙在我眼前。從五池村的大天池至山頂之間的海拔約2500米左右處,有一個約700平方米的平臺,名為瓦山坪,這是艱難的登山之途的一個天然驛站。

以瓦山坪為界,山體分為兩層。在它以下是石灰巖,以上則是被稱為「峨眉山玄武巖」的火山巖。在絕壁上,二者顏色分明,石灰巖呈淺灰色,火山巖呈暗褐色。 「峨眉山玄武巖」構成了大瓦山絕壁最精彩的部分,它那層層疊疊的構造,是遠古時期火山一次次噴發、一層層堆積的火山熔巖流和火山灰的反映。

大瓦山的頂部,布滿火山噴發堆積而成的玄武巖、白雲巖。儘管它四周環繞著的峭壁高度800至1600米不等,看似無路,但恰好在它東北面和西面絕壁的相交處,形成一個坡度稍緩的山脊,成為上山的唯一通道,真是天造地設。

原始生態

在瓦山坪以上,正如嚮導所說,所謂的路,是順著崖壁上的石縫搭起的木梯。由瓦山坪上行攀上蓮花崖後,是一長段窄窄的山脊,名喚滾龍崗,也就是當年威爾遜差點被獵犬拽下深淵處。此處地形和「自古華山一條路」相比,其險峻陡峭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裡離大瓦山巔大約有300米的高差,是登山途中視覺感受最讓人震撼的地方。滾龍崗寬不過幾米,最窄處僅一米左右,兩側是落差一千多米的深淵。在此段山道行走,相當於行走在四百多層高樓的樓頂邊緣。滾龍崗之上的路段,則完全靠石縫裡的木梯來攀爬,其中一段因石縫太窄,只能拽著綁在木梯上的鐵絲才能上去。

大瓦山頂是一個平坦的略有起伏的臺地,面積約1.6平方公裡,杜鵑花鋪天蓋地,幾乎把整個臺地都覆蓋了,許多杜鵑樹高近十米,直徑粗大。在杜鵑樹之下,苔蘚肆意生長,編織成一張漂亮的地毯,杜鵑花之間的空地上長著一些秋牡丹和櫻草。許多地段,飄著繽紛花瓣的溪水漫過小路,行人只好踏著溪邊的樹根謹慎前行。時值六月,我看到在山下盛開在三四月間的報春花,在瓦山坪以上區域仍然怒放。

大瓦山報春花 圖 張兵

大瓦山頂的中部原有一座靈祖廟,傳說與峨眉山金頂的寺廟同時建成,1959年被拆毀。近幾年來大瓦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越來越多,但山頂上沒有遮風擋雨的地方,當地一位村民四處化緣,集資四千多元,於2004年在山上重建了簡易的靈祖廟。如果計劃不周或稍有意外,便不能當天上下大瓦山,因此,這座四面透風的簡易小廟,便成為夜宿山頂的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庇護所。

在登山愛好者的心目中,大瓦山已是一處聖地。由此,當地村民有了一個新興職業---嚮導。他們除了帶路和背行李,還要做檢修登山危險路段、在危險路段幫助遊客上下等事情。前不久曾有一位遊客上頂後再無力氣下山,幾位背夫把他捆在自己身上,輪換著背下山去。 雖然如此,但五池村村民告訴我,至少在他們有生以來,還未聽說過大瓦山摔死人。有的老人虔誠地望著大瓦山對我說,大瓦山心腸好啊,從來不害人!

當年威爾遜冒著生命危險登上大瓦山頂時,山頂小平原上遺存的品種繁多的珍稀植物,驚得他頭腦一片空白,以至於他只能借用此前登頂的美國探險家貝伯爾的「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園」的經典評價,來讚嘆這遺世獨立之地的奇花異樹。

大瓦山奇異非凡的地質構造,使它成為了「壯麗堂皇的自然公園」(威爾遜語)。它是東方的諾亞方舟,也是遺世獨立的蓬萊仙山。

本文摘自馬恆健所著《你不知道的四川》一書第三章「大瓦山——東方的諾亞方舟」,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東方的諾亞方舟,雄偉陡峭的險峻山脈——樂山大瓦山
    大瓦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大渡口金口大峽谷北岸,海拔3000多米,山頂被火山噴發形成巖石堆積,山體陡峭險峻,聳立在群山之巔。遠看大瓦山,猶如一隻巨大的諾亞方舟豎立在雲海之中,被美國探險家稱為「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園」,它遺世獨立,靜靜地聳立,等待著人們的發現。
  • 一座超治癒人心的小村,當時代的諾亞方舟,還被譽為是隱世天堂!
    在現今在大時代快節奏生活的洪流之中,其實根本沒人能夠逃脫漫天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而且沒有人能夠逃離大城市喧囂,可以說這是大勢所趨了,同時也是生活所迫!大部分人們都不得不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而去適應這樣的節奏,儘量地克服自己的疲憊的心。
  • 從「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看東方和西方的價值觀
    這則故事以上帝的名義掩飾了一些類似電影《2012》播放的情節,能夠登上這艘船的是有權勢的人物,至於那些平民和辛苦完成偉大工程的工匠們,則成了上帝口中的罪惡之人,而上帝口中的「好人」則乘坐方舟揚長而去,看來這些逃亡者也是有些良心不安,假借自己的神明來給自己拋棄民眾找個安心的理由。
  • 亞美尼亞,上帝的後花園,探秘諾亞方舟停靠地!
    據說這裡是諾亞方舟的停靠地,據說這裡擁有最後的伊甸園,據說這裡是上帝的神賜之地。這裡就是,外高加索小國,亞美尼亞。溯源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是洪荒過後人類踏足的第一片土地,當大洪水退去,諾亞方舟撞到亞拉臘山停下,劫後餘生的諾亞一家帶著各種動物從方舟下來。有的留下在高加索這片山脈之中,有的遠走他方。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雖然很多網友小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諾亞方舟再一次受到熱議應該是在2012年,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世界末日只有諾亞方舟可以拯救人類。但是很多人對於諾亞方舟也許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吧。
  • 諾亞方舟之謎:諾亞方舟真存在嗎?諾亞方舟停泊在哪裡?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諾亞方舟的停泊之處究竟在哪裡?在人類的歷史中,確實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中國有女媧補天,大禹治水,聖經中有諾亞方舟。但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很有力的證據證明諾亞方舟真的存在過,估計它只是存在與傳說之中?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諾亞方舟在哪裡被發現?建築方舟的目的是什麼?
  • 諾亞方舟是無稽之談?有人發現了4484年前的方舟殘骸
    諾亞方舟的故事不僅在西方是婦孺皆知,哪怕是在遙遠的東方,也是人盡皆知,不過絕大多數人都當這是一個有趣的神話故事。其實,諾亞方舟的故事不僅在《舊約全書》中記載得相當詳細,在有著「世界最古老圖書館」之稱的古代亞述首都,尼尼微的文庫中發掘出來的泥版文書上也有關於這件事的記載。
  • 諾亞方舟遺址是真的嗎?諾亞方舟遺址具體位置在哪裡
    解答:諾亞方舟是西方的某個傳說,主要就是一個叫做諾亞的人成功製作了一艘大船,成功在洪水中拯救了人類文明和重要的火種。很多人覺得諾亞方舟確實存在,並且找到了很多所謂遺址,但是最終證實是虛假的。2010年某隻考察隊稱成功尋找到諾亞方舟遺址,下面探秘志帶大家共同了解下。
  • 成都諾亞方舟豪華美食+休閒娛樂
    成都諾亞方舟3.2折特惠票,包含一大一小套票,長達18小時的享樂時間,值了值了!(大河票務網)時間:24小時營業地點:成都市金牛區金科南路169號/成都市武侯區創業路30號美食是所有人都不可辜負的珍品,我大中華的人民是最後吃的,也是最愛吃的,尤其喜歡聚眾會餐。
  •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有人發現方舟殘骸,距今已經4400多年!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有人發現方舟殘骸,距今已經4400多年!諾亞方舟的故事不僅是在信奉基督教的人眼中,哪怕是在東方國家也是耳熟能詳的事情,不過許多人都以為這只是存在於傳說中的,是聖經中記載的宗教故事,就在前幾年,瑪雅人預言了2012年的世界末日,有許多人就提出,到那時我們也許可以乘坐聖經中所描寫的諾亞方舟離開,如今諾亞方舟也許在我們的珠穆朗瑪峰之中。這是真的嗎?
  • 走進諾亞方舟,體驗一場璀璨奇幻的漂流
    也許從來沒有一個珠寶展,會像「當諾亞方舟遇上梵克雅寶」藝術裝置一樣,帶給你宛如親歷神話傳奇一般的沉浸式體驗。在美國舞臺布景設計大師Robert Wilson導演的這場「好戲」中,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打造的L』Arche de Noe 動物造型高級珠寶被賦予靈動的生命。
  •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當信仰和人性發生衝突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電影01 諾亞方舟故事的梗概還原該片講述故事的前因後果大致上取自聖經的創世紀中諾亞方舟的故事。該隱、亞伯、賽特是亞當和夏娃的兒子,該隱殘殺兄弟亞伯後被驅逐到東方。諾亞是賽特一族的後代,是本片正義的代表。而土八該隱是該隱一族的後代,作為反方一號的設置。土八該隱不但在影片開頭殺死了諾亞的父親拉麥,還帶領該隱一族到處挖礦,殺戮,弱肉強食,傷害無辜。
  • 諾亞方舟不是神話?疑似發現諾亞方舟遺蹟,科學家們怎麼說?
    在我們看來這是神話故事,但是許多人認為諾亞方舟是真實存在的,曾經就有人聲稱找到了傳說中的諾亞方舟,這是真的嗎?諾亞方舟不是神話?許多人認為諾亞方舟並不是杜撰出來的,因為在《聖經》中不僅記錄了諾亞方舟的建造過程,還像是描述了諾亞方舟的運行軌跡,為了解開諾亞方舟的秘密是許多科學家翻閱了大量的書籍,想要對世界上的遺蹟進行排查,哪怕是一塊小小的石頭,他們也不願意放過。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聲稱在土耳其的山脈上發現了諾亞方舟的殘骸。
  • 《諾亞方舟》裡全都是白人演員,但裡面隱藏著中國人種族的秘密
    很快,那顆種子變成了一片森林,守護天使們也趕過來,要幫助諾亞和他的家人建造方舟。方舟建起來後,諾亞一家就往方舟上收羅各種動物和植物。轉眼間,諾亞的兒子們已經長成了小夥子。有一天,諾亞的殺父仇人土八該隱,現在的該隱一族國王,過來看諾亞方舟,說也要坐方舟逃難。諾亞當然拒絕了。
  • 諾亞方舟如果真的存在,那麼我們都是諾亞的後代
    諾亞和方舟如果按照《創世紀》所記載,諾亞方舟是真實存在的,他是完全好人諾亞,在神的指示下,為了躲避洪災而建造了巨大木船——方舟。關於諾亞方舟的文化故事,曾經有國際團隊在土耳其境內的阿勒山區考察過,據說考察者們發現了一些木質殘骸,至於是否來自諾亞方舟,仍然存在爭議。
  • 發現諾亞方舟遺址,諾亞方舟不是神話傳說,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那諾亞方舟聽過嗎?在西方,關於諾亞方舟的傳說非常流行。其實,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說的是為了讓諾亞、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地生物能夠順利逃過一場上帝故意製造的洪水災難而建造的。有人堅信諾亞方舟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尋找諾亞方舟
    攝影:廖穎網絡版專稿 記者 廖穎 尋找諾亞方舟之行一開始就讓我覺得有點難以想像不錯,你所熟知的「諾亞方舟」的故事大概不過如此,而我引述的文字並不來自你曾熟悉的《舊約?創世記》,而是《古蘭經》。無疑,《古蘭經》中的洪水傳說與《舊約?創世記》中的洪水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專家稱已找到諾亞方舟遺址,即將用3D掃描驗證
    《聖經》是西方國家裡面最經典的一本書,也是西方國家的精神寄託,經常看見西方國家電影裡面的演員遇到危險或者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會拿著《聖經》這本書做禱告,可見這本書在西方國家裡面的地位有多重要,對於西方國家的人來說,《聖經》就是一本名副其實的聖書,當然《聖經》也間接地影響著世界
  • 諾亞方舟殘骸被發現?科學家發現奇特地形結構,網友提出質疑
    西方留下了諾亞方舟的傳說,在東方則是大禹治水的典故。最近,有科學家聲稱發現了諾亞方舟的疑似殘骸,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呢?在諾亞方舟的傳說中,世界曾發生過一場淹沒一切的大洪水,而諾亞在上帝的指引下,打造出一條長150米、寬25米、高15米的船,它就是諾亞方舟。
  • 壺瓶山:北緯30度上的「東方諾亞方舟」
    壺瓶山,也幸運地成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被稱作北緯30度上的物種「東方諾亞方舟」。老山崖,見證壺瓶山的滄海桑田穿過黃虎港大橋,就算進入壺瓶山鎮了。渫水河穿過小鎮,最終匯入澧水,給這個高山小鎮添了幾分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