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我們經常在面試前做許多準備,其實除此之外,面試之後有時也很重要,今天播妞為大家分享,面試結束後應該做的5件事,希望給大家有所幫助~
面試結束後,切忌立刻打聽結果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不能知道的越是想打聽。於是不少心急的求職者在面試剛結束便立即向HR打聽自己的成績。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樣做很容易因為處理不當給面試官留下「不穩重」、「難當大事」甚至「反感」的壞印象。所以為了自己的成績,也為了你找工作能順利,請耐心地等待,切忌當場打聽結果,避免面試官情緒上的牴觸,最終反倒弄巧成拙。
調整好心態,做好複試準備
面試之後,應該仔細梳理整個面試過程,包括每個面試提問,每個面試細節,這些都要記錄在面試手冊裡,然後對自己的面試情況做一個評估。面試成功與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從上一次面試中分析各種因素,汲取經驗,這樣下次的面試才會更加出色。你已經完成一次面試,但這只是完成一個階段,這時候你必須收拾心情,全身心投入到第二家的面試。因為,在未得到Offer之前,你仍不算成功,你不應放棄其他機會。第一次面試後,如果你對這家公司還感興趣,並且自己也有蠻大的把握進入第二輪面試,那麼就應該積極為第二輪面試做準備,比如:對公司整體框架、經營狀況及職責範圍、能力要求進行了解。
超過等待時間時,要主動查詢結果
經常有學員打電話問我:「老師,我感覺面試還不錯,人事讓我回家等通知,說是三天內通知我,都過了四天了還沒消息,怎麼辦?」,往往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如果過了通知期,可以打電話詢問。同時又有人擔心打電話詢問結果可能會增加面試官的工作負擔而不招他們喜歡。而作為專業的面試官,一般不會拒絕求職者的來電,也不會主動傷害求職者對應聘工作的積極性。如果不合適,面試官會告訴你結果;如果確實還需要等待,面試官也會如實地告訴你。因為有時候公司對競聘崗位的面試者也會有些猶豫,當遇到兩個實力相當的應聘者時,如果有人主動打電話過去詢問結果,也許能爭取到工作的機會。不管結果如何,在超過等待期後一定要記得查詢。
學會感謝
一家臺資公司的公關部招聘一位職員,多人參與角逐。公司的面試和筆試都十分繁瑣,一輪輪淘汰下來,最後只剩下5個人。5個人個個都很優秀,都具備較好的形象和學識,且都畢業於名牌大學。公司通知5人,最終到底聘用誰還得由臺企經理層會議討論後才能決定。於是5人安心地回家,等待公司最後的決定。
幾天後,其中一位應聘者的電子郵箱裡收到一封信,信是公司人事部發來的,內容是:「經過公司研究決定,你落聘了,但是我們欣賞你的學識、氣質,因為名額有限,實在是割愛之舉。公司以後若有招聘名額,必會優先通知你。你所提交的資料錄入電腦存檔後,不日將郵寄返還於你。另外,為感謝你對本公司的信任,隨資料寄去本公司產品的優惠券一份。祝你開心。」她在收到電子郵件的一刻,知道自己落聘了,十分傷心,但又為臺資公司的誠意所感動,兩天後,她收到了寄給她的材料和一份優惠券。
感動之餘,她花了3分鐘時間用電子郵件給那家公司發了一封簡短的感謝信。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兩個星期後,她接到了那家臺資公司的電話,說經過臺企經理層會議討論,她已被正式錄用為該公司職員。後來她才明白,這是公司的最後一道考題。公司給其他4人也發了同樣的電子郵件,也送了優惠券,但是回信感謝的只有她一個,最終她能勝出,只不過因為多花了3分鐘時間去感謝。
當然,像上面這樣的例子很少,不是所有公司都會有這樣的考查,但是面試結束後,感謝對方抽出時間來面試你,感謝對方給你面試的機會很重要。面試結束後,即使對方表示不予錄用,也應該用各種途徑表示感謝。電話感謝、簡單但熱情的感謝信,會使你的謀職善始善終,同時也能加深面試官對你的印象,增強面試官對你的好感,說不定還會進一步使對方改變最初的決定。
勝不驕,敗不餒
如果在競聘中幸運取勝,得到了工作機會,不要太過得意,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如果失敗了,也千萬不要氣餒,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你能得到面試機會,說明你的簡歷起了作用,這是好的兆頭和開始。就算這次失敗了,還有下一次,就業機會不止一個。最重要的是「吃一塹,長一智」,要坐下來查找、反思為什麼會失敗,怎樣修正應聘中的錯誤和失誤,並針對這些不足重新準備迎接新一輪的考驗,為下次面試打好基礎。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相信不久之後,機會一定會降臨的。
覺得有用的小夥伴可以分享轉發
給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