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和能力哪個更能影響人?其實很多人都有誤解。
有人說自己有能力,就是沒有學歷,要學歷能幹啥?但是值得讓人們思考的是:能力從何而來?總不能有人一生下來,就擁有了過人的能力。實際上,學曆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可惜有些人卻始終不願意接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學習能力在一些人的眼中,已經不能視為一種能力。
然而,人類能夠走到文明,何嘗卻不是因為學習能力。
筆者以為作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就應該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就如同易中天評價歷史人物曹操一樣: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曹操,正是可以適應時代的一個複合型人才?
因此,能力絕非天才而來,如果不學習想要擁有能力,那就是白日做夢。
可能,有人沒有學歷,但是卻不代表他沒有經歷學習,也沒有代表他沒有接受教育。只是學歷更是一種比較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但是無論是從哪一種模式而來,他們都是通過一定的學習,才擁有能力。
筆者很早就聽說過,一些少有文化的人,卻幹出了一番事業。有人也做出這樣的評價:儘管人家沒有上大學,但是卻在社會大學內學習到了很多知識。
其實這句話算是說對了一半。不得不說社會大學可以學習到一些知識,也可以培養出一定的能力,但是他並非是系統地學習。這樣的成功也只能個例,而且也是「相對」的成功。而且不能因為這樣的個例,而否定了帶來傳統教育的「學歷」。
如今,很多高學歷的人才為什麼出國?
很多人將之歸結為「愛不愛國」的問題。實際上,「學歷」變不成生產力是一種莫大的悲哀,而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
之所以有人會發問,學歷和能力哪個更能影響一個人?
筆者以為,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多年來,中國處在製造大國的原因所造成的,並非「學歷」本身的錯。相信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人,發現在中國賺錢,許多時候依靠的人脈,需要的是人際交往,而掌握這些就能獲得不錯的「收入」。而且許多人將這樣的現象,歸結到了能力上,更因此而覺得「學歷」沒有太多的用處。
然而,但凡深入思考,這並非是「學歷」的錯,這或許是當初許多人願意出國的原因所在。可是,當今時代悄然發生變化,原本很多依靠人脈的生意漸漸失去了曾經的輝煌,反而「學歷」開始悄悄地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在搞清這些問題下,我們再來看看能力和學歷,誰更影響人?
筆者以為,學歷更能影響一個人。
首先,那些曾經一直喊著能力很重要,學歷不重要的人,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卻十分重視,這是為什麼?有些人確實可以靠著人脈拿到一定的報酬,但是卻不得不說心累,也很辛苦,而且他們更相信,自己要是有學歷,那麼可能會更好。
其次,學歷代表著傳統的培養模式,也是一種能力培養的過程。很多人也意識到了「學歷」並非沒用。這就好比有人練就了屠牛的本領,但是首先要有牛。但是我們卻不能因為沒有牛,就說他沒有能力。
最後,就是我們國家的產業升級,更傾向於「學歷」。可能有人覺得技工才是出路,實際上,技工的需求量絕對要小於高學歷者,未來科技越向前發展,那麼研發的人才缺口就會越大,相比較,技工多數崗位會被人工智慧所取得。
或許,過去學歷和能力誰會更影響人,我們不好判斷,但是未來必然是「學歷」,因為「學歷」本身就有「能力」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