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個母乳庫前途未卜。
7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兒童醫院獲悉,該院牽頭建立的上海首個母乳庫(以下簡稱「母乳庫」)自6月5日正式啟動以來,已為6名早產兒、先心病患兒等提供受奶服務,累計受奶量達到21829毫升,這些小寶寶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院方表示,母乳庫目前沒有得到社會公益基金、慈善機構以及政策扶持,長期運營仍然存在困難。據醫院工作人員介紹,1毫升母乳的管理成本接近2元,每個捐贈者的免費傳染病篩查、母乳的細菌學檢測費用人均為500元左右,還有醫用耗材、人手配備等成本。
母乳庫護理部李有蔚正在對母乳成分進行檢測、存儲。30天102位媽媽捐奶上海首個母乳庫位於上海市兒童醫院住院部11樓兩個病區間,面積僅30餘平方米。
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較大的房間放置服務登記處、沙發、吸奶器等,可同時供3名志願者現場捐奶,可用窗簾隔出單獨空間;另一間房間作為操作間,擺放著專業的母乳檢測、儲藏設備、消毒設備和操作臺。兩個房間均裝有紫外線消毒燈,還有專人每天進行消毒保潔並進行嚴格記錄。
在母乳庫的服務登記處,2臺電腦每天記錄更新志願者的捐獻情況,包括捐獻者年齡、捐奶量、生育情況、血液篩查等情況。
7月4日,有2名愛心媽媽去母乳庫捐奶,分別捐出210毫升和70毫升,其中一名是第二次過來捐贈。截至7月4日,母乳庫共有102位媽媽實現捐獻,現場捐奶量累計達22160毫升,捐獻者最多的一天超過10人。捐贈人群中25-30歲人群最多,佔59%,31-35歲人群次之,佔33%。
「目前捐獻情況可以滿足臨床供應,周四、周五捐獻者數量相對較多,捐獻時間集中在上午9點到下午3點之間。」母乳庫護理部工作人員李有蔚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截至7月4日累計受奶量達到21829毫升,已經有6個寶寶受益,平均每天可以為每個寶寶提供200毫升奶量,這6個寶寶多為早產兒,一些是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先天性心臟病、呼吸窘迫症候群患兒,喝的絕大部分奶來自現捐奶。母乳庫的統計數據還顯示,截至7月4日獲捐的凍奶量達44735毫升。
「從目前來看,重複捐奶的情況並不多,但這些凍奶都是第一次來現場成功捐獻的志願者後續再提供的,由3-4名愛心媽媽提供,基本一周來送一次,其中有1名媽媽捐贈了2次凍奶,總共捐贈超過2萬毫升的奶。」上海市兒童醫院消化科王怡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據王怡仲介紹,捐贈凍奶的媽媽之前均在醫院進行血液檢測、傳染病篩查等,凍奶要求保存時間在6個月以內,同時凍奶需要在無菌環境下刮少許樣本進行成分、細菌學檢測等,確保安全後才存入零下40攝氏度的冷庫。
母乳庫的凍奶低溫保存箱。「社會對母乳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乳餵養的好處已經深入人心,一部分原因是社會上存在一些過敏體質寶寶,或是有出生缺陷、無法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母乳對於他們來說就像一種『良藥』。」民間互助組織「第一口奶」愛之源慈善母乳公益站的創建者儲琳琳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一聽說可以捐奶給那些患兒、早產兒,媽媽們在朋友圈的互動變得更多了。」儲琳琳表示,相比互助捐奶,她更加認可向醫療機構設立的母乳庫捐奶,「以往互助捐奶時,她會要求捐獻者提供出院小結和6個月內的血檢報告,還包括受捐者的出生證明以及父母身份證明,主要是為了保護奶源的安全以及避免捐贈的母乳被非法買賣,但仍然存在一些風險。母乳庫不同,一來捐獻者的身體狀況可以篩查,二來母乳質量和成分也可以檢測,既安全又可以救人,非常有意義。」
據儲琳琳介紹,她所在的這個民間組織已經與母乳庫建立了密切聯繫。一個月,通過該組織介紹前往母乳庫捐奶的媽媽達到30多人,佔據母乳庫志願者1/3。其他捐獻者則有從醫院微信、電視新聞、朋友中得知消息的,還有一部分來自醫院的醫護人員。
王怡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捐贈母乳僅對本院患兒、早產兒開放,對外院還沒有開放。一些社會人士則向醫院提出「是否能為院外罕見病患兒需要母乳」,目前院方對此均拒絕。
「
母乳庫建立的宗旨最主要是『安全第一』,所有政策的制定都圍繞這一原則,目前受奶的寶寶都必須有臨床指徵,也必須經過嚴格的篩查,他們都曾得到醫囑需要母乳支持來維持生命。」王怡仲說。
1毫升母乳管理成本接近2元雖然可以幫助不少寶寶,但上海首個母乳庫前途未卜。
院方透露,母乳庫自運營1個月來,陸續收到來自個人以及公益組織、網絡企業的物品捐贈,大多數捐贈品為儲奶袋、溢乳墊等,其中儲奶袋數量超過6000個,院方會在平時母乳庫健康宣教活動中,免費向志願者發放儲奶袋。但目前仍然沒有得到社會公益基金、慈善機構以及政策扶持,長期運營仍然存在困難。
「我們從國內首個母乳庫——廣州母乳庫那裡了解到,他們已經運行三年,每一年的運行經費高達50萬元,1毫升母乳的管理成本接近2元。」上海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張婷日前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當前廣州母乳庫的運行費用由「母乳愛」基金會和醫院提供。而
上海市首個母乳庫的啟動經費由上海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項目承擔,主要為了引進存儲、消毒、檢測設備以及完善母乳庫硬體設施,但對於後續的運行及管理費用目前仍然不明。據王怡仲介紹,在後續運營成本中,檢測和篩查費用也將是長期的一筆支出,每個捐贈者的免費傳染病篩查、母乳的細菌學檢測費用人均為500元左右。還有一部分醫用耗材如一次性儲奶瓶等,也將是一筆持續開支。此外,目前母乳庫工作人員都由護理部、消化科等醫務人員共同排班進行管理、登記等工作,面臨人手緊缺的問題。
王怡仲還表示,為了保證捐贈母乳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母乳庫會對捐贈母乳的每個批次留4-6毫升樣本,放入零下80攝氏度的超低溫冰箱進行保存,每個批次的保存時間在24個月以上,而隨著母乳捐贈數量的逐漸增長,醫院目前僅引進了2臺超低溫冰箱,其存儲空間也可能成為難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