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稱讚教父是男人的《聖經》,我認為有些言過其實。教父中的金句,還達不到奉為人生信條的程度,也遠非一部人性的教科書,相反是一部血淋淋的黑幫史。談教父不談黑幫,是對教父的侮辱。一部書的偉大常常在其豐富的細節。從細節處看黑幫的法則,哪怕打的教父光再濃,雙目如淵,深不可測,不可知其所想,我們仍能褪去他神秘的面紗,走進一個和藹平凡的老頭子,認識西西里人文化的根,看清牽連他們的細長的命運之線。
19、20世紀之交,大批義大利人移民美國。大多是農民,工人,手工藝者。卻也有來自西西里的黑幫。美國20世紀20年代推行禁酒令,他們得以借私酒販賣迅速壯大。禁酒令後,轉至賭博,走私,和娼妓。他們斂財和政客法官搭上關係,逐漸滲透入工會,商界,乃至政界。
所以考裡昂老爺子的發家傳奇其實也只是歷史大潮的一卷浪花,別人也是這麼幹的,只是他手腕更精明,以至「把許多法官都裝進了衣服的口袋裡」。這些個政客法官,考裡昂老爺子堅持每月都給資助,以表示彼此的「友情」(token of friendship)。
「黑幫」一詞,真是十足的貶義。和很多詞一樣,Mafia(黑幫)不斷地被解構與建構,有話語權的人決定名詞的含義。在義大利語中,Mafia一詞原意為避難所(shelter), 是幫助當地人民反抗殘暴的政府而設。而西西里,正是黑幫的發源地。有人說,西西里這個小島是人類歷史上被入侵踐踏最慘的一處,治安的警方自然被視為當權的爪牙。在西西里,沒有比罵一個人是警察更侮辱人的了。
可以說,黑幫誕生之初便堅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對抗當局。由此孕育出了可能最令現代人不解的鐵則:緘默法則(omerta)。簡言之,一個妻子絕不會供出殺害其丈夫的黑幫兇手,一個父親也絕不會供出強姦他女兒的黑幫分子。你可以尋私仇,私下把他大卸八塊,但絕不能把事情捅到政府,因為政府是絕對的對立面。
雖然如此,黑幫的本質仍舊是血腥且殘酷的。幫派之間矛盾重重,可以為了利益暗殺械鬥不擇手段。黑幫雖有其嚴密的法則和紀律,卻終究比不上政府,混亂是常態。也是由此,西西里這個小島廢了,男人幾乎不是被謀殺,就是逃到了外地。
我認為,探討黑幫在美國,即西西里人如何作為少數族裔保留自己文化的根,這一主題貫穿整部《教父》的始終。書裡的無數細節表明,黑幫分子幾乎可以和西西里人劃上等號。進入家族偉大的事業,前提就是擁有正統的西西里血統。湯姆•哈根不是西西里人,就註定了他不具備西西里人的狡猾多智,當不成一名合格的軍師。好像西西里血統流淌著什麼魔力一般,可西西里人偏偏就是這麼自戀。「他有真正的膽子(real balls)嗎?」教父如是問道,哈根忖度了一番,好容易才回道:「您是問他是不是個真正的西西里人(會為了尊嚴不惜一切)?」啊,教父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有一張《教父》的海報,設計令人叫絕:明明是美國的星條旗,可紅白相間的條紋換成了義大利國旗的綠白紅,象徵50州的星星變成了50個彈孔。還有什麼比這更能展現義大利移民堅守其文化屬性的方式了?
西西里人對文化屬性的堅守,不僅體現在黑幫的血統考核和自戀上,更外化為一種對美國的疏離。教父的開場,是博納羅薩對美國的一番感謝,他在美國找到了天堂,然而被法官當蠢貨一般坑了——政府給不了他正義,於是他必須去找教父考裡昂。曾經在西西里島上演的一幕幕,竟在大洋彼岸的自由民主之地美國重現了。極其精簡的傳遞出黑幫的一層性質,和對美國乃至所有當權政府的揭示:法律無法帶來真正的公正,每一項事業背後都有一樁罪惡。教父深深認識到這一點,於是坦然無愧地十數年來踐行自己的道:活在法律法規的人飽受痛苦,我庇護的人民團圓快樂。可以說,他從未真正紮根在美國,而是在美國的國土上建立自己的帝國。他的姓氏考裡昂,是故鄉的名字,是他與過往彌足珍貴的聯繫。
於是有人說,《教父》為黑幫文學,移民文學乃至美國少數族裔文學豎起來一面大旗,是反美國夢的。黑幫家族不希冀靠美國過上富足的日子,而是自立更生,建立自己的法則。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忽略了教父在五大家族會議上的發言:我希望我們的孫輩可以當上律師,法官,甚至是美國總統。以及邁克對凱最後說的話:我會完全按照美國的方式培養孩子,讓他們成為律師,法官,甚至是美國總統。兩代教父都清楚地認識到,黑幫事業哪怕再如何昌盛,終究是違法的,融入不了美國的合法體系,不可能長久。律師,法官不僅意味著體面的工作,收入的穩定,其核心指向身份的認同——他們是真正受社會接受,受人尊重的。令兒孫輩融入美國,是無形中對美國價值體系的認同。
「生命是美好的。」臨終時的教父如是說。他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句話成了兒子邁克之後的精神支柱。父親認為作為教父的一生是美好的,那麼便可以堅定信念地走下去,哪怕從此意味著絕不表露心中所想,讓敵人高估你的缺點,讓親人低估你的優點,從此活在陰影之下,雙目如淵,深不可測,只要能保護家人,換得兒女的美國未來——移民者固然堅守著其文化屬性,可精神支柱卻轉換為對美國的依附。
教父又能如何?不過仍是為了某種信念堅定一生的人。初代教父經營一生,換來大兒子被自己的女婿設計亂槍打死,小兒子放棄原有的人生,告別過去的自己。你還覺得教父是深不可測的嗎?手腕任其精巧,言辭任其漂亮,褪去那層教父光,他們也只是掙扎在個人命運之線上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