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青年說丨教父:命運之線上的普通人

2021-02-25 山東大學圖書館

很多人稱讚教父是男人的《聖經》,我認為有些言過其實。教父中的金句,還達不到奉為人生信條的程度,也遠非一部人性的教科書,相反是一部血淋淋的黑幫史。談教父不談黑幫,是對教父的侮辱。一部書的偉大常常在其豐富的細節。從細節處看黑幫的法則,哪怕打的教父光再濃,雙目如淵,深不可測,不可知其所想,我們仍能褪去他神秘的面紗,走進一個和藹平凡的老頭子,認識西西里人文化的根,看清牽連他們的細長的命運之線。

19、20世紀之交,大批義大利人移民美國。大多是農民,工人,手工藝者。卻也有來自西西里的黑幫。美國20世紀20年代推行禁酒令,他們得以借私酒販賣迅速壯大。禁酒令後,轉至賭博,走私,和娼妓。他們斂財和政客法官搭上關係,逐漸滲透入工會,商界,乃至政界。

所以考裡昂老爺子的發家傳奇其實也只是歷史大潮的一卷浪花,別人也是這麼幹的,只是他手腕更精明,以至「把許多法官都裝進了衣服的口袋裡」。這些個政客法官,考裡昂老爺子堅持每月都給資助,以表示彼此的「友情」(token of friendship)。

「黑幫」一詞,真是十足的貶義。和很多詞一樣,Mafia(黑幫)不斷地被解構與建構,有話語權的人決定名詞的含義。在義大利語中,Mafia一詞原意為避難所(shelter), 是幫助當地人民反抗殘暴的政府而設。而西西里,正是黑幫的發源地。有人說,西西里這個小島是人類歷史上被入侵踐踏最慘的一處,治安的警方自然被視為當權的爪牙。在西西里,沒有比罵一個人是警察更侮辱人的了。

可以說,黑幫誕生之初便堅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對抗當局。由此孕育出了可能最令現代人不解的鐵則:緘默法則(omerta)。簡言之,一個妻子絕不會供出殺害其丈夫的黑幫兇手,一個父親也絕不會供出強姦他女兒的黑幫分子。你可以尋私仇,私下把他大卸八塊,但絕不能把事情捅到政府,因為政府是絕對的對立面。

雖然如此,黑幫的本質仍舊是血腥且殘酷的。幫派之間矛盾重重,可以為了利益暗殺械鬥不擇手段。黑幫雖有其嚴密的法則和紀律,卻終究比不上政府,混亂是常態。也是由此,西西里這個小島廢了,男人幾乎不是被謀殺,就是逃到了外地。

我認為,探討黑幫在美國,即西西里人如何作為少數族裔保留自己文化的根,這一主題貫穿整部《教父》的始終。書裡的無數細節表明,黑幫分子幾乎可以和西西里人劃上等號。進入家族偉大的事業,前提就是擁有正統的西西里血統。湯姆•哈根不是西西里人,就註定了他不具備西西里人的狡猾多智,當不成一名合格的軍師。好像西西里血統流淌著什麼魔力一般,可西西里人偏偏就是這麼自戀。「他有真正的膽子(real balls)嗎?」教父如是問道,哈根忖度了一番,好容易才回道:「您是問他是不是個真正的西西里人(會為了尊嚴不惜一切)?」啊,教父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有一張《教父》的海報,設計令人叫絕:明明是美國的星條旗,可紅白相間的條紋換成了義大利國旗的綠白紅,象徵50州的星星變成了50個彈孔。還有什麼比這更能展現義大利移民堅守其文化屬性的方式了?

西西里人對文化屬性的堅守,不僅體現在黑幫的血統考核和自戀上,更外化為一種對美國的疏離。教父的開場,是博納羅薩對美國的一番感謝,他在美國找到了天堂,然而被法官當蠢貨一般坑了——政府給不了他正義,於是他必須去找教父考裡昂。曾經在西西里島上演的一幕幕,竟在大洋彼岸的自由民主之地美國重現了。極其精簡的傳遞出黑幫的一層性質,和對美國乃至所有當權政府的揭示:法律無法帶來真正的公正,每一項事業背後都有一樁罪惡。教父深深認識到這一點,於是坦然無愧地十數年來踐行自己的道:活在法律法規的人飽受痛苦,我庇護的人民團圓快樂。可以說,他從未真正紮根在美國,而是在美國的國土上建立自己的帝國。他的姓氏考裡昂,是故鄉的名字,是他與過往彌足珍貴的聯繫。

於是有人說,《教父》為黑幫文學,移民文學乃至美國少數族裔文學豎起來一面大旗,是反美國夢的。黑幫家族不希冀靠美國過上富足的日子,而是自立更生,建立自己的法則。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忽略了教父在五大家族會議上的發言:我希望我們的孫輩可以當上律師,法官,甚至是美國總統。以及邁克對凱最後說的話:我會完全按照美國的方式培養孩子,讓他們成為律師,法官,甚至是美國總統。兩代教父都清楚地認識到,黑幫事業哪怕再如何昌盛,終究是違法的,融入不了美國的合法體系,不可能長久。律師,法官不僅意味著體面的工作,收入的穩定,其核心指向身份的認同——他們是真正受社會接受,受人尊重的。令兒孫輩融入美國,是無形中對美國價值體系的認同。

「生命是美好的。」臨終時的教父如是說。他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句話成了兒子邁克之後的精神支柱。父親認為作為教父的一生是美好的,那麼便可以堅定信念地走下去,哪怕從此意味著絕不表露心中所想,讓敵人高估你的缺點,讓親人低估你的優點,從此活在陰影之下,雙目如淵,深不可測,只要能保護家人,換得兒女的美國未來——移民者固然堅守著其文化屬性,可精神支柱卻轉換為對美國的依附。

教父又能如何?不過仍是為了某種信念堅定一生的人。初代教父經營一生,換來大兒子被自己的女婿設計亂槍打死,小兒子放棄原有的人生,告別過去的自己。你還覺得教父是深不可測的嗎?手腕任其精巧,言辭任其漂亮,褪去那層教父光,他們也只是掙扎在個人命運之線上的普通人。

相關焦點

  • 《教父》三部曲之讀書筆記
    幾年來,幾乎每一位參觀過我書房的客人,在看到這套書時都會問上那麼一句「你也看過《教父》呀」,抑或是「《教父》好看麼」。每一次,我都很囧地回答他們說:「我還沒有看呢,只(但)是聽說很好看。」直到今年元旦,我才終於把這套書放進了今年的閱讀清單裡,才真正意義上走近了《教父》。
  • 山大博士論文線上答辯 闖關博士說:最怕網絡「卡殼」
    線上答辯半個多月前,高翔就接到了通知。相比傳統的線下答辯,他需要在軟體、網絡等方面做很多準備。他和導師、答辯秘書多次溝通,設想了很多答辯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他說,與傳統答辯相比,「雲答辯」受網絡影響較大,如果出現網絡不穩定等突發狀況,將嚴重影響答辯進程和效果。
  • 教父的 Happy End——《教父3:最後的教父》|2019讀 49
    」文 | Dove這本《教父3》和《教父》的聯繫,大概就只有在這本書上出現過一次還是兩次的 「唐·柯裡昂」。兩本書大概就是 「老家的遠房親戚」 這麼親的關係吧。作者分了明暗兩條線講述這個故事。明線上的主人公是唐·克萊裡庫齊奧最大打手皮皮以及他的兒子克羅斯——一個好萊塢背景下的「王子與公主」的傑克蘇愛情故事。暗線是克萊裡庫齊家族扭曲、血腥的過往。
  • 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35東吳大學賴信宏
    004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孫顯斌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5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圖書館劉明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6上海師範大學王賀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7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馬豔超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8浙江大學出版社王榮鑫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9南京大學趙庶洋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
  • 31歲山大博導自言不聰明沒考過第一 已是兒女雙全
    這名從安徽蕪湖一個小鄉村走出來的博導說,從小到大,自己都不算聰明,也不是學霸,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想要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而已,並不特殊。」作為研究團隊分析工作的核心人員和協調人,許偉偉在科研上已經碩果纍纍:基於1060億個宇宙線數據樣本,完成了宇宙線正電子和電子的數據的分析工作;研究結果揭示了宇宙線正電子和電子具有完全不同起源,發現了宇宙線正電子比例的超出……在這些佶屈聱牙、晦澀難懂的物理名詞背後,是許偉偉作為一名青年科學家傑出的科研貢獻。在海外工作生活5年後,懷抱報國之心的許偉偉學成歸國。
  • 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42陝西師範大學翁彪
    004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孫顯斌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5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圖書館劉明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6上海師範大學王賀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7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馬豔超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8浙江大學出版社王榮鑫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9南京大學趙庶洋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
  • 《教父2》| 超越經典,教父系列的巔峰之作,時代洪流下的黑幫道路
    2》的時間框架由回憶的兩條主線構成:一條線是老教父維託的童年經歷和年輕時的發家史,另一條線講述麥克掌管柯裡昂家族後的故事。麥克找到羅斯,告訴他自己知道那些槍手是受潘坦居利指使,並說自己會處置潘坦居利,希望雙方生意繼續;接著找到潘坦居利,告訴他刺殺是羅斯的手下,並命令他和羅斯的手下談和,自己找出家族中的叛徒。但潘坦居利在談判的酒吧裡一露面就被襲擊。
  • 線上教育主題班會掠影③丨「保護大自然 珍愛眾生命」
    這些事告訴我們,我們要敬畏自然,自然和人要和諧共處,常懷敬畏之心,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維持自然界的平衡。我們只是大自然中小小的生物,不要因為一時的驕傲,衝昏了頭腦,正如董卿所說:「槍響之後沒有贏家」。當我看見那隻被獵人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熊,我心裡是震驚又心痛的。令人不由得想起,電影《可可西裡》中那成片被獵殺後的藏羚羊的屍體,它們皮肉分離,血早已流幹,驚恐地瞪著鏡頭,好像在控訴著些什麼。
  • 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38臺灣成功大學簡凱廷
    004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孫顯斌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5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圖書館劉明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6上海師範大學王賀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7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馬豔超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8浙江大學出版社王榮鑫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009南京大學趙庶洋青年學者說文獻學丨
  •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道路從未被堵死,也不只有讀書一條路
    文中還強調了,在當今社會,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想改變命運,從農村到城市,從底層到中高層,努力的方向就是做題。如果讓一些人憑藉運氣,或者主觀努力以外的其他不可控因素成功,就會讓人覺得社會的階級已然固化,普通人改變命運的通道被堵死。筆者(超人爸爸)以為,這個留美學生說的不對,非但不對,可能還有些精緻利己。
  • 《教父2》與《教父3》,教父三部曲的巔峰之決
    更加難能可貴的,這部根據馬裡奧.普佐同名小說改編的系列電影,分別拍攝於1972年(《教父1》),1974年(《教父2》)和1990年(《教父3》),而在長達18年的時間裡,不但保持了主創人員和主演陣容的一致,而且保證了每一部影片的上乘質量,令人讚嘆。若問,在合計長達8個多小時的三部影片中,哪一部堪稱三部曲的頂峰之作?
  • 山大附中!山大附小!太原這個區域恐怕要……
    老軍營老破小能上太師二、36中,均價2W。八一、九一小學周邊均價2.2W。丨圖片僅供參考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引至於太原樓市,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教育新政的變化使得南內環西這片熱土炙手可熱。三方將建一所高標準的國有公辦中學——山大附中分校。2020年6月初,zf留言板上赫然醒目,區域房企正在與山大附小洽談合作辦學相關事宜。……至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
  • 《教父2》很經典,但你絕對想不到,教父的創作原型竟然是這樣的
    從而讓影迷認為《教父2》裡的麥可·柯裡昂是一名王者的象徵,雖然他孤單,但他是最強大的男人。但故事的真相其實並非如此。電影裡真正的麥可,是一名強大的男人,但他同時是一名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一名被命運操控的人。而這一點,導演科波拉其實已經在海報上暗示過觀眾。
  • 電影《教父啟示錄》:對於命運的思索,以及如何破解這番宿命
    《教父啟示錄》著重刻畫角色的性格與行動,人物成為探索整部片主體精神最重要的元素,藉由主角們,也就是家族成員彼此價值觀的衝突與角力,構築出義大利卡拉布裡亞,那座古老山區沉鬱的氛圍和人情。劇情架構分成三個部分,並以家族成員路易吉之死和李奧之死為切點,這對叔侄的死亡,推進了家族傳統的迭變,以及藏於家族中不得不的妥協和矛盾。整部電影從開始就是一種積累的壓抑,手持攝影機偶爾輕微地晃動,山雨欲來之勢令人心驚。
  • 一場人生一場夢,《教父》系列裡麥克犯下的三個致命錯誤
    每當我們談論電影對人生的影響時,總會想起《教父》裡的「麥克·科裡昂」。這個站在黑幫制高點上的男人,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最後卻獨自一人倒在了夕陽的斜暉之中。在很多人的眼中,麥克是一個偉大成功男人的代表,他剛柔兼備,對家人溫柔與對敵人兇狠,成為了許多人人生奮鬥的榜樣與目標。但儘管如此,麥克的一生很難用完美來形容,他的一生都活在他父親的影子之下。
  • 山大二院同事線上寫下期待
    2月28日下午,山大二院情報員高妍上線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與用戶實時互動交流,在湖北武漢給山東家鄉父老線上報平安。山大二院情報員「SDEY小雨點兒」為戰疫前線同事發來祝福情報,期待他們平安歸來。
  • 《教父》:經典電影的經典開場!
    直到有一天,他的寶貝女兒遭到兩個美國青年的侮辱和毆打,落下殘疾。他所信賴的警察和法院卻對那兩個美國青年從輕處罰。這讓他憤慨不已,希望尋求老教父的幫助。在影片進行到一分鐘之前,鏡頭一直對著老包,老包身著黑色西服,周圍漆黑一片。整個畫面被處理為沉重、陰鬱的色調,僅僅顯露出老包那略顯激動和驚恐的表情——或者說老包處於完全被黑暗包圍的環境中。
  • 不讀大學的普通人,如何改變命運?
    很多人在自嘲:我們上那麼多年學,熬那麼多夜,做那麼多習題,頂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參加殘酷的高考,然後上大學,談戀愛,分手,找工作,加班。我們這麼辛苦,竟然是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我們真的是普通人嗎?當大學教育成為普遍教育,非清華北大985等名校背景出來的我們,第一件事學會的是褪去大學生的自豪感。沒有父輩那樣,大學生的明星光環。
  • 電影《教父》好在哪裡?你真的看懂了麼?能改變人生麼?
    《教父》9.0《教父2》8.5《教父3》8.0,這是教父在豆瓣上的評分!為什麼能拿到這麼高的評分呢?真的有那麼好麼?在《教父》的拍攝片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抽空上了個廁所,他偶然聽到隔壁兩個劇務在閒聊,「那菜鳥到底誰找來的?」「誰知道啊,反正我從來沒見過這麼菜的導演。」那一年科波拉剛剛三十出頭,他唯一拿得出手的履歷是做過《巴頓將軍》的編劇。
  • 山大基礎教育集團——利津教育發展共同體項目暑期青年教師培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宸 東營報導8月19日—22日,山大基礎教育集團—利津教育發展共同體項目暑期青年教師培訓於鳳凰實驗學校如期舉行。利津縣中小學分管校長、骨幹教師及青年教師參加培訓。山大基礎教育集團校長趙勇指出自己對職業和個人的認知,以文化為先,並與大家分享了對集團教育理念和實踐的獨具匠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