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使用空氣品質監測儀的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使用者對於儀器設備的體驗。當然,這也是空氣品質監測儀製造商所不斷力求改進的要點。可以說可視和可懂已經成為使用者評價一款空氣品質監測儀的關鍵要素之一。
1)可視
不同的空氣品質監測儀可視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設備是自帶顯示的,通常採用LED或LCD的顯示屏。在這類儀器上我們可以直接查看到相關數值。而另一種空氣品質監測儀,由於在某些環境下的特定需求,所以是不帶顯示屏的。這類設備要查看儀器所測得的數值就要通過配套的PC端或手機端的軟體平臺進行查看。
2)可懂
對於部分空氣品質監測儀自帶顯示屏的,可能會碰到顯示的數據我們無法看懂的情況。要看懂這些數字要先看懂其單位,因為各款空氣品質監測儀顯示的數值單位並不統一。以下數值可僅作參考,當然這些空氣汙染物能維持在更低濃度將會更好:
① 細顆粒物(PM2.5)[假設單位:g/m]
當PM2.5數值較長時間維持在>75g/m時,建議可以開窗通風或採用其他空氣治理方式。
② 甲醛(HCHO)[假設單位:ppb]
當甲醛數值較長時間維持在>300ppb時,建議可以開窗通風或採用其他空氣治理方式。
③ 二氧化碳(CO2)[假設單位:ppm]
當二氧化碳數值較長時間維持在>1000ppm時,建議可以開窗通風或採用其他空氣治理方式。
④ 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假設單位:ppb]
當TVOC數值較長時間維持在>750ppb時,建議可以開窗通風或採用其他空氣治理方式。
以上可以作為簡單的參考,針對只能查看到儀器自帶顯示數值的情況下。對此,不同學者之間會存在一定爭議,但此處只是為了幫助看懂數值,而並非對限值進行定義。
而對於空氣品質監測儀而言,一般都會配套專屬的空氣品質監測系統。而很多強大的功能均是由這樣的智慧系統所帶來的,故有配套系統和無系統的空氣品質監測儀在價格上會有較大差異。空氣品質監測系統所涉及看懂數值的功能有以下這些:

① 健康指數:空氣監測系統通常會給出一個室內汙染參考指數,這個參考指數通常是各設備製造商自行配置的算法。這無疑便利了使用者,使用者只要簡單的查看室內空氣品質的優、良、中、差就可以了解每個點位的空氣品質狀況。這也避免了直接查看單個數值所可能帶的麻煩。
② 場景切換:空氣監測系統通常有切換場景的功能。因為一般單個的空氣品質監測儀測量範圍在100~200㎡之間,所以涉及到較大的區域,例如:辦公室、品牌店、別墅等就需要進行多點布置。這時候,通過空氣監測系統的手機APP查看功能,就能遠程地查看每個位置的空氣品質狀況,從而使關注空氣品質變得更為輕鬆。
③ 預警及排查:空氣監測系統通常不僅有數據實時查看功能,還會有歷史數據調閱功能。前者作用是對突發空氣汙染時可以及時預警,而後者則可以用於數據分析及汙染源頭的排查。因為室內空氣汙染的來源是多樣化的,例如:一套超標的家具、一款不合格的油漆、一組劣質的地毯等都有可能帶來對應的空氣汙染問題。但有了歷史數據查詢及分析功能,就讓汙染源排查成為可能。

當看懂了空氣品質監測儀數據之後,相信很多人都會進行嘗試治理。而空氣品質監測儀的又一大功能就是治理效果的循環驗證。用了什麼樣的空氣治理方式,得到什麼樣的治理結果可以說一目了然。所以,空氣品質監測儀的使用會讓室內空氣汙染變得看得見、摸得著、可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