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對於紋身早已是見怪不怪,但還是要請大家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紋身。
有人說紋身是現代年輕人表達自己個性的一種方式,這一點無可厚非。可一旦選擇紋身,所紋的圖案或者文字就會長久性地留存在皮膚裡。如今很多職業都會要求不準紋身,選擇紋身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小可是一名16歲的學生,按理說他現在應該正在學校學習。但因為身上的紋身,他的母親帶他去過很多學校,但都被拒收了。如果找不到學校讓小可讀書,小可的學業可能就會因為紋身而葬送掉。如果要洗紋身的話,則需要花費一萬八千多塊錢。小可表示父母掙錢也不容易,洗一次紋身比他選擇紋身花錢的還要多。
小可母親張女士表示,當時小可去紋身的時候,紋身店的工作人員應該知道小可還是一個學生。從職業道德上來講,既然明知道對方是學生,就應該拒絕給對方紋身。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暗訪了一家紋身店。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很多紋身店所使用的產品都是所謂的「進口貨」,但卻是三無產品。其次,還有一些紋身店沒有衛生許可證,環境衛不衛生全靠商家自覺。
拋開紋身對前途的影響,光拿衛生和原材料來說,就足以讓消費者謹慎一些了。根據醫生的介紹,紋身環境不衛生或者器材不乾淨的話,可以引起很多的細菌和真菌感染。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傳染一些疾病,例如梅毒,愛滋,B肝等等。紋不紋身是每個人的自由,但要是因為紋身導致身體出現問題,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身為一個還未成年的學生,選擇去紋身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很多的普高和職高都有明確規定,學生不允許紋身。學校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學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別是未成年人。除此之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學生的安全。雖然不是所有的紋身都會出現問題,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雖然現在紋身已經不再被人們所反感,但也同樣沒有得到大家推崇,很多人甚至還有一些牴觸紋身。在這裡我們不僅要想一下,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牴觸的情緒。
1. 傳統觀念
在封建時期就已經有了紋身,但那個時候叫做「刺青」。而「刺青」當時是作為一種懲罰來使用的,一般用在被流放的人或者小偷的身上。只不過隨著西方思想傳入,紋身才慢慢成為一種表達個性的方式。再者我國自古就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很多人都會覺得紋身是對父母的大不敬。即便是事後洗掉,也很有可能會留下疤痕,想要恢復原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 紋身所蘊含的意義
如今人們只要想紋身,隨便找一家紋身店都可以做。但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社會分子都是紋身的。這些人每天遊手好閒,普通民眾看了都會有些害怕,他們身上的紋身也被打上了一個不好的標籤。直至今日,估計還是有很多人覺得有紋身的人就是一些小混混。再加上一些影視劇的宣傳,人們恐怕不會在短時間內消除對紋身的誤會。
小編不反對大家去紋身,同時也不鼓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彰顯個性的方式卻並不僅僅只有紋身一種。紋身雖然可以讓身體多一個展示個性的符號,但有時候不恰當的紋身反而會破壞當事者的形象。紋身究竟有哪些壞處呢?
1. 身體傷害
大多從事紋身的工作人員都沒有醫學知識,在給消費者紋身時往往不會用專業的手段去給器材消毒。而皮膚是人體抵禦外界細菌病毒的第一道防線。如果因為紋身讓這些危害身體的細菌病毒進入身體,導致的後果可想而知。其次,紋身所使用的顏料大部分都是化學物質。讓這些東西進入我們的身體,長時間下來有可能會出現病變。
2. 前途受損
雖然如今人們對於紋身已經少了很多異樣的眼光,但卻並不是沒有。特別是在找工作上,一些工作崗位會明確要求身體裸露的部分不允許出現大面積紋身。企業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員工的形象代表的就是公司的形象,如果所有員工全部都有大面積紋身,別人一看可能還以為是影視劇裡的「黑幫集團」呢。
3. 沒有後悔的機會
選擇紋身需要謹慎,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機會後悔的事。雖然現在醫院可以洗掉紋身,但無論是用什麼方法都會留下痕跡。現在醫院常用的兩種方法是雷射法和酸洗法,雷射法使用後會留下痕跡,而酸洗法則會產生疤痕。並且,即便是再好的醫院也不可能一次性洗掉紋身,至少要兩三次才能使顏色變淺。
任何事都有正反面,紋身也是一樣。例如一些人在肢體上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好看的疤痕,如果不是在裸露的地方,可以選擇紋身遮掩一下。但大家要記住即便是想去紋身,也要去一些正規的有衛生許可的紋身店。千萬不要為了便宜去一些小作坊,一旦出現問題後果往往會非常嚴重。
紋不紋身是每個人的自由,但希望大家還是謹慎一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