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AI也更多的應用於人類生活。在談人工智慧的時候,一定不能不談語音識別,在近幾年來,藉助機器學習領域深度學習研究的發展,以及大數據語料的積累,語音識別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那麼在談論語音識別技術時就不得不提起一家公司,Nuance 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語音識別公司。你可能沒聽過它的名字,但是你肯定知道蘋果的Siri,Siri就是由Nuance和蘋果公司合作開發的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實際上,在全球,有超過80%的語音識別都用過Nuance識別引擎技術,它曾為蘋果、亞馬遜、三星、諾基亞等科技巨頭提供過語音技術解決方案,支持世界上50種語言,擁有近20億的用戶。
雖然它佔有全球近70%的份額,但Nuance公司確一度跌宕起伏,早在2005年,Nuance就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是上市後連續6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至2011年首次實現盈利,同一年也是Nuance的市值巔峰期,而在這之後,市值一度開始下滑。但隨著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突破,Nuance也將業務轉型,開啟了自我救贖之路。
接下來帶大家分析一下近幾年來Nuance的核心業務板塊:
Nuance的核心技術主要為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聲紋識別、語音交互和圖像處理,並在各個業務領域深耕十幾年,有著豐厚的技術底蘊,也基於此延伸出其業務板塊。
1.消費級業務
Nuance一直想發力於消費級語音市場,因此推出一系列語音助手,比如DragonGo、Wintermute、Dragon Assistant,以及在圖像領域推出的PDF Converter Professional 5等產品,但奈何2C產品市場早已百花齊放,蘋果的siri、Google的語音識別系統等早已佔據市場,Nuance在2C端的市場十分薄弱,因此Nuance 不得不繼續深耕2B業務。
2.企業級業務
Nuance在創立之初就一直以2B業務為主,相較於其他公司,Nuance在2B端有著更豐富的經驗和客戶群體,不過在2012年以前,Nuance一直以技術輸出商為主,為其他企業提供底層的語音識別等技術支持,但隨著深度學習的不斷突破,語音識別技術也到達了天花板,這也直接導致了Nuance在技術輸出端不佔據優勢,收入不斷下滑。因此,在2012年之後Nuance將其語音識別部分開源,轉型致力於為企業提供服務解決方案,經過近年來的深耕,Nuance已在2B業務端取得了顯著成效。
醫療業務部
企業業務中的一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醫療業務,其主要業務是為臨床專業人士提供語音導航文件系統和應用程式,主要是將自身的醫療應用與醫師檔案記錄工具相整合,實現病人在不同體系內(包含不同臨床、不同醫院等)電子病歷記錄完整性,大大提升了醫生診斷的有效率。根據數據統計,Nuance在2016/2017/2018年度的醫療行業營業收入分別為9.73/8.99/9.85億美元,佔總收入比值分別為50%/46%/48%。
企業業務部
企業業務部主要是為電信商、銀行等提供語音解決方案,Nuance推出的呼叫中心解決方案Nuance Recognizer,其具有自動處理客服電話交互的功能,據統計,Nuance的這套系統每年要接聽120億次的電話呼入,在電信商和銀行領域具有很廣泛的應用。相較於其他IT服務商,Nuance在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方面更具優勢。同時,Nuance近幾年也一直在雲客服方面加大投入,希望繼續提升其自動化AI客服能力,將雲客服平臺以及聲紋識別解決方案拓展到更多市場。
行動裝置業務部
行動裝置業務部主要將重心放在車載語音和物聯網上,作為未來大趨勢,這兩塊也是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等巨頭的必爭之地。Nuance推出的車載語音助手Dragon Drive(聲龍駕駛)包括寶馬、奔馳、奧迪等大廠都有裝載此系統。
除此之外,Nuance推出較為常見的語音轉文本和輸入法軟體。此外還針對於客戶服務提供了Nina虛擬助手、會話式IVR(忽視語音應答)、託管平臺等系列解決方案。
3.Nuance的競爭對手們
近幾年來,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突破,全球語音市場呈現爆發之勢,從2014年至今Nuance的市場份額從62%下降到了32%,而谷歌、微軟、蘋果在短短兩年內迅速擴張,搶佔市場。
蘋果、微軟、谷歌憑藉其自身硬體(手機、電腦)為載體,搶佔了2C市場,據統計,截止2018年,在全球智能語音市場份額佔比情況中,Nuance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市佔率達到31.6%;其次為谷歌,市場佔有率為28.4%;排名第三的是的蘋果,市佔率為15.4%。前三品牌市場份額佔比高達75.4%。其後為微軟以及科大訊飛分別佔有8.1%以及4.5%的市場份額。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訊飛已經超越老牌計算機巨頭IBM位列全球第五。
根據目前市場狀況,Nuance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如何提升毛利率,提升市場佔有率,Nuance還需要繼續深耕業務,提升服務。同時,也要繼續深入對語音識別技術的開發,唯有提高識別準確率,才能在未來的語音市場大戰中獲得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