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給人們造成了生命威脅,也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威脅,大學生作為情緒易感人群,受到疫情影響可能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梳理疫情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並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對於當前維護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重視並了解疫情下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並針對性的給出建議。在疫情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可能有以下幾個:
2、針對以上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要廣泛動員各方力量,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以專家為引領,以社會專業機構為輔助,以家庭為支持」的「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防護體系。學校要切實做好家校聯合,家庭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應激反應的「第一戰場」,因此學校應充分發揮家庭的協助作用,與家長共同指導學生掌握緩解負性情緒的方法。利用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輔導,通過網絡平臺技術對心理問題進行評估,利用QQ,微信等社交媒體進行線上心理諮詢,利用已有網絡直播平臺,以網絡教學的形式對學生開展遠程心理健康指導。必要時可以線下求助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
3、重視心理輔導工作的專業化和規範化,心理輔導工作需要由具有專業背景的教師來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應該積極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心理援助培訓,組織專家對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進行督導。
4、做好輿論引導,加強正面宣傳,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藉助上網課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病毒的爆發、傳播、預防形成科學的認識。通過官方渠道、權威媒體獲取疫情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當前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復,奪取戰「疫」指日可待,引導學生對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恢復社會秩序樹立堅定信心。
最後,疫情結束後我們需要對以下學生群體給予特殊的關心與關愛。一是在疫情期間因新冠肺炎有重要親屬離世的學生,他們可能會產生抑鬱、悲傷、焦慮、失眠等居喪反應;二是新冠肺炎學生患者,他們可能會因為曾感染他人而產生愧疚、自責的情緒。這兩類心理高危學生群體可能會產生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他們需要對哀傷告別,可以使用保險箱技術,引導他們想像面前有一個保險箱,將自己的負面情緒打包封存進保險箱中,當自己有能量時再決定是否去觸碰和處理。還有一類是曾作為密切接觸者被隔離的學生,他們可能需要安全感的重建,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安全島練習,即躺在床上想像自己在一個安全的島嶼上進行放鬆訓練,也可以通過為他人提供幫助獲得力量和安全感。
總之,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體現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的理念,針對性的做好人文關懷,彰顯學生生命價值,關注學生心靈成長,用「心」戰「疫」,築牢心理防疫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