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膽囊疾病:你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

2020-12-19 孟勇醫生

膽囊健康

你的膽囊就像一個小小的儲存囊:它位於你的肝臟下面,收集膽汁,直到需要液體來幫助分解脂肪。吃了高脂肪食物後,你的膽囊收縮,將膽汁泵入小腸消化。膽囊的作用是濃縮和儲存膽汁,並分泌少量黏液,粘蛋白。可以作為乳化劑乳化脂肪,增強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飲食不規律或者暴飲暴食影響,很容易繼發膽固醇結晶或者結石的形成。當人們在這個梨形器官出現問題時,通常是兩種情況之一:最常見的是膽結石膽囊炎,最害怕的是膽囊癌,萬幸的是膽囊癌非常罕見。

膽結石到底是什麼?

在大多數情況下,膽結石是結晶膽固醇的小塊。(當膽汁中的物質不平衡時,會形成類似鵝卵石的塊狀物。)。超過2500萬美國人有這種物質,但大多數人甚至都不知道。當結石卡在膽囊狹窄的出口或引流器官的管道中時,症狀和可能的感染就會出現。

女性更容易得膽結石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點尤其正確。(大約四分之一的女性在60歲時出現膽結石)據認為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刺激肝臟將膽固醇轉移到膽汁中。

懷孕會增加你的風險。在懷孕期間,你分泌的孕酮會增加,從而減少膽囊收縮。滯留在器官內的膽汁可能會停滯,結石可能會沉澱出來。

還有誰有危險?

某些人群容易患膽結石,但大多數病例與遺傳學無關。然而,腰圍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13年發表在《肝病》雜誌上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女性的BMI越高,患上膽結石的可能性就越大。糖尿病也會增加一個人的風險,以及減肥手術和極度減肥。(當你希望減肥時,膽結石是你應該尋求醫療監督的原因之一)但事實是,大多數膽結石患者沒有任何已知的主要危險因素。這就意味著,還有很多事情我們還真的不明白。

膽結石怎麼治療?

有時醫生在尋找別的東西時偶然發現膽結石。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打擾他們。但如果你有症狀,你的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做膽囊切除術,一個切除膽囊的手術(可能是腹腔鏡手術)。幸運的是,這個器官不是必需的;一旦它消失了,膽汁就會直接從肝臟流向小腸。

有非手術的選擇嗎?

口服藥物有時是開給那些不能接受手術的病人的,儘管他們可能需要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才能工作,如果他們真的能工作的話。上世紀80年代,醫生們開始試驗一種叫做體外衝擊波碎石的方法,並取得了成功。也就是用聲波粉碎膽石。但後來這種療法就不再使用了。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結石都會復發。

症狀:右上腹疼痛

你的膽囊就在這裡,就在你的肝臟下面。突然而劇烈的疼痛可能意味著結石造成了阻塞:你的膽囊可能在收縮,但無法排出,所以壓力增大,而且很疼,。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可能會讓你在這個部位感到疼痛,包括肌肉痙攣。突然,位於腹部中心的腸子疼痛加劇也可能是膽結石的徵兆。

症狀:發熱、寒戰伴腹痛

膽結石引起的阻塞會導致膽汁在膽囊中積聚,這可能導致一種叫做膽囊炎的感染。疼痛、寒戰和38℃或更高的發燒是典型症狀,大餐後可能會出現。檢測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血液檢測和跟蹤膽汁流動的掃描。如果你被診斷出來了,你的醫生可能會把你送進醫院。治療可能包括禁食、抗生素和止痛藥,直到炎症消退。

症狀:尿和大便顏色改變

膽汁鹽使糞便變褐色。如果你注意到你的糞便是蒼白的或黏土色的,這可能表明膽石阻塞了膽管。你的尿液也可以提供線索。當體內積聚了多餘的膽汁時,它會使你的小便顏色變深,呈橙色。你的皮膚和眼睛也可能發黃。這也就是所謂的黃疸。

症狀:皮膚和眼睛發黃

黃疸可能是膽結石的症狀,但如果伴有腹痛和體重減輕,則可能是膽囊癌的症狀。如果腫瘤阻礙了膽汁的流動,黃棕色的液體可能會在體內積聚,使皮膚和眼睛的白色呈現黃色。不過,請記住,黃疸更多是由肝炎引起的,而不是癌症。無論如何,最好馬上去看醫生。

你可能需要切除膽囊的跡象

膽囊息肉是生長在膽囊壁內部的超聲表現,通常在醫生調查有關問題時出現。大多數時候,他們沒什麼好擔心的。但患有大息肉的人患膽囊癌的風險更高,一般情況下息肉大於1cm的情況下作為預防措施,你的醫生可能會建議切除膽囊。

膽囊癌

有膽結石或大息肉病史的人更容易患膽囊癌,但即使在這一人群中,風險也很小。美國癌症協會估計每年診斷的病例不到11000例。不過,如果你以前處理過膽囊問題,開始出現腹痛、腹脹、發癢、發燒、噁心或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那麼就和你的醫生談談了。

關於膽囊的話題還有很多。可以看看我的早期文章。

科學研究表明減肥可以有效控制脂肪肝

薑茶對健康有什麼好處

相關焦點

  • 膽囊疾病患者有許多選擇
    它只是在你肝臟背後的一個小小的、產生膽汁的小囊,但如果它出現差錯,卻可能帶來大大的健康煩惱。  據馬裡蘭大學醫學中心的數據,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膽汁,有助於消化系統分解脂肪。但在膽囊可能形成結石並阻斷膽管,導致疼痛。長期阻塞可危及生命,需要手術切除膽囊。
  • 別小瞧,膽囊疾病注意預防
    日常生活中,假如說我們患有一些膽囊部位的疾病的話,往往就會通過手術把這些疾病給切除掉,不過其實膽囊是我們身體內的一個重要器官,假如把膽囊給切除了就會對身體的一些健康造成影響,一般來說可能會導致我們消化能力發生下降,因為膽囊也是我們的一個消化系統的一部分,那麼除此之外呢?
  • 膽囊息肉能自愈嗎?需要治療嗎?膽囊息肉怎麼吃藥好?
    一、什麼是膽囊息肉?膽囊息肉就是指在膽囊內壁上由於各種不良因素的刺激導致內壁增生物生成,其形狀有的像粟米,一般為1到2毫米大小,有的像可以大到2釐米,如桑椹大小。根據息肉的數量,可以分為單發性息肉以及多發性息肉。這兩種息肉都有很高的惡變概率,因此,一旦患上該疾病就必須得進行治療,以免引起息肉惡變。
  • 膽囊並非可有可無,沒了膽囊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不妨多了解
    雖然膽囊沒有辦法和五臟六腑所相提並論,但是對於我們人體的正常運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並不是可有可無,可以隨意切除的。膽囊並非可有可無,沒了膽囊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不妨多了解膽囊是儲存膽汁的作用,就像是我們人體的牙膏一樣,需要的時候會擠出一點膽汁來幫助消化,如果不需要會將膽汁儲存在膽囊裡,不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如果膽囊受到了傷害,給你的膽汁無法控制儲存,分泌出來的膽汁就會向腸胃裡面去,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嚴重的傷害。
  • 膽囊疾病疼痛難忍,教你2個按摩手法,趕走你遭遇的種種不適
    你有沒有這些壞習慣:長期熬夜、不吃早餐、愛叫外賣、飲食油膩等……這些壞習慣非常容易引起膽囊疾病,需要注意起來了,尤其是當代年輕人。現在一些疾病有越來越向年輕化的趨勢發展了,膽囊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年輕人因為工作學習的原因,長期作息時間不規律,不按時吃飯以及愛吃垃圾食品等不良習慣,非常容易誘發膽囊疾病。疾病一旦發作起來,疼痛難忍,使人痛苦不堪。所以今天為大家分享2個穴位,可以緩解這種使人痛苦不堪疼痛難忍的症狀。
  • 膽囊息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許是這4大因素所致,但你未必知道
    膽囊息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許是這4大因素所致,但你未必知道春天是一年中的體檢高峰期,很多單位都會組織員工去體檢。在各種體檢項目中,肝膽B超也很常見。不少人在拿到肝膽B超的體檢報告之後,看到上面寫著「膽囊息肉」後,心裡除了焦慮以外,估計還在尋思自己怎麼就得了這種疾病呢!那麼,膽囊息肉是怎麼引起的呢?主要和這4大因素有關,你可能想不到,不妨看看吧。
  • 膽囊切除後身體會有哪些變化?哪些情況下需要切除膽囊?了解一下
    當膽囊出現炎症時,儲存濃縮膽汁的作用也會大大降低,當膽囊出現病變時,為了防止擴散到其他器官上,醫生也會考慮將膽囊切除,膽囊切除之後,雖然身體也會正常運轉,但是卻也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良反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膽囊切除之後身體會有哪些變化?哪些情況下需要切除膽囊?膽囊切除後身體會有哪些變化?哪些情況下需要切除膽囊?
  • 關於AI,你需要知道一下基本知識
    這些新聞報導引發了關於計算機佔領世界的普遍笑話,但是將AI視為職業領域並沒有什麼可笑的。只是,這樣的事實十分之九的美國人使用AI以某種形式每天另一個服務證明,這是一個可行的職業選擇。從娛樂到交通,幾乎所有行業都使用AI,但我們仍然需要合格,熟練的專業人員。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解釋如果您是該領域的新手,您可能會想知道,那麼什麼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我們製造智能機器的方式。
  • 膽囊息肉不可怕
    膽囊息肉既沒有症狀又不會影響膽囊的功能,如果它不會癌變,嚴格地來說,它算不上是一種真正的疾病。而這部分被查出來的人,一聽有膽囊息肉就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那是因為人們對膽囊息肉的不了解而無端地害怕。  平均癌變率提升至8%~12%  膽囊息肉為何會讓人覺得如此可怕呢?看看平時醫生是怎麼說:「你的息肉有一釐米了,趕快切掉膽囊吧,要不會癌變的。」網絡查詢到的信息:膽囊息肉平均癌變率由1%~2%提升到8%~12%;膽囊息肉具備潛在攻擊性強、癌變率高的特點。
  • 膽囊對人體有什麼作用?摘掉膽囊的人,都不長壽,是真的嗎?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膽囊疾病不得已把膽囊摘除了。人體的每個器官,都有一定的作用,眾多器官共同協作,維持著人體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當不得已摘掉某個器官後,不禁會讓人擔憂,到底摘掉之後會產生哪些影響。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膽囊的知識,看看摘掉膽囊後到底會對人體會造成哪些影響。
  • 膽囊息肉最佳治療方法?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會不會癌變,看這篇就...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身體檢查的增加,膽囊息肉的檢出率越來越高。正常成人的發病率被認為是5%到10%。 膽囊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一、年齡:部分研究發現,40~50歲的中年人膽囊息肉發病率最高,50歲左右為膽囊息肉的高發年齡;其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排空功能,使膽汁排出不暢,膽鹽濃度升高,刺激膽囊壁導致病變。
  • 膽囊切除並不可怕,什麼情況下切?
    明天我做的是普外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方式是全麻。翻看完患者病歷後我了解到這是一個48歲的女性患者,70kg,典型的膽囊炎高發人群。因為上腹部疼痛入院,經過一系列檢查考慮「急性膽囊炎」,準備明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翻看病歷後我來到床旁和患者溝通麻醉方式及麻醉風險,這時恰好碰到外科醫生在和患者談話。
  • 膽囊不切會怎樣?沉默的殺手:膽囊結石誘發膽囊癌!
    患者最開始是10年前就診斷有膽囊結石,這十年間,反反覆覆疼痛,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摘除膽囊。想著切了膽囊,免疫力就會下降、影響消化吸收、僥倖心理覺得不嚴重等。經過檢查發現,不僅是膽囊壁有問題了,膽管也出現僵硬,與肝臟組織發生粘連。憑藉著職業的直覺,我一下子知道問題了——少有發生的膽囊癌!
  • 哪些情況要切除膽囊?切除膽囊之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膽囊,估計大多人都是很少聽說,要知道它在人體中承擔著重要作用。膽囊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中,屬於在肝臟的膽囊窩裡,膽囊作為人體儲存膽汁、濃縮膽汁的器官,它雖然不能分泌膽汁,但它能夠像倉庫一樣儲存膽汁,一旦被切除以後,患者的儲存功能會降低很多。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越來越微創了
    在微創時代,醫學已不僅僅致力於治癒疾病,更要考慮到病人身心健康,將創傷降到最低,改善與保證病人的生活質量。即日起,本報推出「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微創』」系列報導,為廣大讀者全面介紹我市微創外科手術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
  • 這種情況下的膽囊結石或者膽囊息肉需要及時就醫
    另外,膽囊黏膜反覆受到結石刺激,也有癌變可能。所以定期複診非常重要。膽囊息肉是體檢時很常見的疾病,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需要手術切除。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cm;息肉基底部寬廣;單發的息肉大於0.8cm;膽囊息肉合併結石。這樣的息肉我們是建議行手術治療的。膽囊結石是怎麼形成的?
  • 關於膽囊切除微創手術的過程,用一篇文章來和你分享
    當今社會,對於一些膽囊的疾病是越來越多樣化,這些疾病一不留神就會時刻威脅著我們的生命,目前來說,膽囊切除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傳統的膽囊切除手術,另一種是微創保膽取石數。對於現在醫院的普外科來說,選擇治療膽囊結石的時候,選用膽囊結石微創治療是不二選擇的。
  • 膽囊息肉是什麼?會變成癌症嗎?
    相關文獻表明,國內外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發病率存在差異,國外膽囊息肉樣病變發病率為3%~6%,國內報導的膽囊息肉樣病變發病率為4.5%~8.6%,但總體發病率呈增長趨勢。大規模流行病學報告人群膽囊息肉樣病變發病率多在5%左右,且男性居多,主要發病年齡為30~40歲。在針對我國人群的調查中,膽囊息肉樣病變佔膽囊疾病的5%~8%,並呈逐年上升趨勢。
  • 做膽囊b超需要空腹嗎?這些注意事項都得謹記,以免影響檢查
    很多時候人體出現一些疾病的時候就需要去醫院做個檢查,才能確定是什麼疾病。當發現膽囊不舒服的時候一般都是通過做B超來檢查,查看膽囊中是否存在什麼問題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情況。不過膽囊做B超檢查之前是有很多要求的,比如說需在檢查前8個小時內禁止進食等,那麼,做膽囊b超需要空腹嗎?
  • 膽囊有何作用?切除對身體有何影響?這樣做護好膽囊
    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胃腸道,其實更重要的是肝臟以及胰腺,其中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說到肝臟那麼就不得不提膽囊,俗話說「肝膽相照」,而膽囊位於肝臟後方,負責濃縮以及儲存肝臟產生的膽汁。膽囊除了負責儲存以及分泌膽汁外,還起到著濃縮膽汁、分泌黏液、調節膽管內壓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