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媽媽就抱抱姑姑」3歲孩子的話,揭開無數在外打拼父母的痛

2020-12-22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長大之後,我們每個人既多了成年人的自由,也多了成年人的無奈。這種感受,在有了孩子之後,更深刻。

因為,為人父母之後,我們要養家餬口,更要對因我們而生的小生命負責。不僅要努力養大孩子,更要做好對孩子的教育,這種責任是一輩子都擺脫不掉的。但是,現在生活壓力大,生活有很多無奈,不少父母都是為了賺錢養家,不得不暫時先把孩子交給老人。

3歲孩子被父母丟給老人帶,懂事得讓人心疼

我鄰居家孩子,從1歲多就被父母丟給奶奶帶了,到現在已經3歲了。前幾天,他父母回家看他,臨走時我以為孩子會哭得稀裡譁啦去追父母,沒想到他竟然站在門口跟父母說「再見」,還讓他們努力掙錢,早點接他回自己家。

當時,我問他,媽媽走了想她了怎麼辦。孩子說:「我想媽媽就抱抱姑姑,姑姑總來看我,就像媽媽。」3歲孩子的話,聽了讓人心酸,也揭開無數在外打拼父母的痛。因為,很多寶媽都說,自己在外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發現孩子跟自己不親了。看著自己親生的孩子,依戀奶奶或其他親人勝過自己,寶媽內心也很心酸。可是,陪著孩子,生活壓力又不允許。

畢竟,沒有父母願意生下孩子就丟給老人帶,也沒有媽媽能夠忍受長期跟自己的孩子分開。但是,為了賺錢養孩子,為了買房,為了多給孩子報兩個輔導班、興趣班等等,父母們不得不離開孩子在外打拼。這,就是為人父母的無奈。

從小跟父母分開的孩子,成長將有以下不利:

父母有父母的無奈,但是孩子若從小跟父母分開,總歸不是一件好事。比如:

①變得過分懂事,凡事習慣委屈自己

就像鄰居小孩,才3歲就已經懂事的像個大孩子,讓人很心疼。因為從小跟父母分開,別人有父母寵著、愛著,他們沒有,反而還會被周圍人要求「聽話點」、「懂事點」,因為爸媽是為了給他更好的生活才外出打拼的。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過分懂事,凡事習慣委屈自己。

②自卑、膽小、缺乏安全感,影響性格發育

我見過很多留守兒童,跟著老人特別膽小,見了陌生人總是躲在老人的身後,眼神也躲躲閃閃。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孩子容易變得自卑、膽小、缺乏安全感,對其性格發育也有一定影響。

③小時候跟著老人,長大跟著父母,很多方面都很難改變

很多人都說,孩子小時候跟著誰的時間長,受誰的影響就更大。若孩子從小跟著老人長大,其生活習慣、說話做事的方法等都很難改變。因為,老人帶孩子大多都是不餓著凍著孩子,在教育上沒有那麼多精力。所以,孩子再跟著父母,容易跟父母不親,一些生活習慣也很難糾正。

最重要的一點,學習如果跟不上,再回到父母身邊,父母要花更多精力才能幫助孩子擺正對學習的態度,然後提升學習成績。也就是說,小時候孩子的「省事」,反而是長大後的麻煩。

在「帶娃」和「工作」中掙扎的父母,該怎麼兼顧孩子的教育?

其實,如果有選擇,哪個父母願意遠離孩子,在外打拼呢?那些把孩子丟給老人帶的父母,總是在「帶娃」和「工作」的矛盾中苦苦掙扎。

就像我閨蜜,工作要經常出差,但是她還不放心孩子的學習,很多時候都是一邊加班一邊視頻「盯著」孩子寫作業,孩子不聽話,她氣得直哭,但也下不了辭職回家管孩子的決心。那麼,像這樣的父母,該怎麼兼顧孩子教育呢?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①選擇離家近的工作地點,方便隨時會去管孩子

既然要工作,還想兼顧孩子,那麼父母不妨選擇離家近的工作地點,這樣如果孩子有什麼問題,比如生病、不好好學習,父母都能方便回去管孩子。這樣,老人帶娃也不那麼累,孩子也不會因為長時間跟父母分離而缺愛或叛逆。

②抽空多給孩子打電話、視頻,但不要一上來就說教

如果實在不能就近工作,父母就要在平時多跟孩子溝通,現在打電話、視頻都挺方便的。不過,切忌一上來就說教孩子,比如不要總說「你在家又不聽話了?」「你作業寫了嗎?」「你老師說你……」而是先告訴孩子「我想你了」「你又變可愛了」等,先拉近跟孩子的距離,再跟孩子溝通問題。這樣孩子就不會排斥跟父母溝通,還會覺得父母很愛他。

【話題討論:家長們,你家孩子小時候是你帶,還是老人帶呢?】

相關焦點

  • 「我想媽媽就抱抱姑姑」3歲孩子的話,揭開無數在外打拼父母的痛
    ,懂事得讓人心疼我鄰居家孩子,從1歲多就被父母丟給奶奶帶了,到現在已經3歲了。前幾天,他父母回家看他,臨走時我以為孩子會哭得稀裡譁啦去追父母,沒想到他竟然站在門口跟父母說「再見」,還讓他們努力掙錢,早點接他回自己家。當時,我問他,媽媽走了想她了怎麼辦。孩子說:「我想媽媽就抱抱姑姑,姑姑總來看我,就像媽媽。」3歲孩子的話,聽了讓人心酸,也揭開無數在外打拼父母的痛。
  • 3歲萌娃要抱抱,姑姑「抽筋式」應對孩子逗笑網友:是個「鬼才」
    3歲萌娃要抱抱,姑姑「抽筋式」應對孩子逗笑網友:是個「鬼才」孩子出門在外要家長抱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隨著寶寶年紀越來越大,體重也逐漸增長,很多父母也逐漸力不從心抱不動了,這時如何讓孩子自己走就成了個大難題。
  • 2歲男孩沒媽,大冬天光腳走路,想媽媽的話就讓姑姑抱抱他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永恆且無法割捨的,而且沒有母親會輕易拋棄自己的孩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媽媽遭遇了常人所無法感受之痛,以致於她們狠心拋下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年幼的孩子們失去了媽媽的庇護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呢?
  • 爸爸去世媽媽出走,2歲男童和奶奶相依為命,想媽媽時就抱抱姑姑
    缺少母愛的孩子,也很容易缺失安全感,沒有孩子不依賴和想念自己的母親。沒有孩子不愛自己的媽媽,孩子對媽媽的愛是天生的,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而孩子的奶奶年紀並不大,看樣貌僅僅有60歲左右。
  • 爸爸去世媽媽出走,2歲男童和奶奶相依為命,想媽媽時就抱抱姑姑
    缺少母愛的孩子,也很容易缺失安全感,沒有孩子不依賴和想念自己的母親。沒有孩子不愛自己的媽媽,孩子對媽媽的愛是天生的,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而孩子的奶奶年紀並不大,看樣貌僅僅有60歲左右。經過詢問,這位博主得知小男孩叫阿友加夫,阿友加夫的家世比較複雜,2歲的阿友加夫從沒見過自己的爸爸,因為他未出生的時候,爸爸就已經過世。
  • 「最心酸男孩」火了,爸爸去世媽媽出走,奶奶:想母親就抱抱姑姑
    什麼樣的孩子是最幸福的?當然是有爸爸疼有媽媽愛,在父母家人的呵護下成長的孩子。不管家裡有錢沒錢,不管是吃山珍海味還是粗茶淡飯,只要一家人整整齊齊,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這個男孩如今和奶奶相依為命,出生之前爸爸就去世了,媽媽也在他一歲斷奶之後就狠心離開,至今杳無音信。無奈之下年邁的奶奶只有承擔起照顧孫子的責任,但是奶奶也只能給孩子一點吃的,卻無法代替媽媽給孩子的愛。當看到其他孩子都有爸爸媽媽的時候,小男孩也會找媽媽,但每次都讓他失望。
  • 2歲娃冬天沒鞋穿,想媽就找姑姑抱抱他,網友: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012歲孩子冬天赤腳沒鞋穿,想媽時就找姑姑抱抱他,網友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隨著網絡的發達,一些貧困山區深處的孩子走進了大家的視線當中,他們有的是留守兒童,也有的生下來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爸媽。這個孩子大概才2歲左右的樣子,大冬天的赤腳沒有鞋子穿,就這樣光著腳走在村裡的泥地上,一雙小腳都被凍得通紅。孩子的身上穿著破舊的棉襖,臉上也是髒兮兮的,雖然一雙大眼睛烏黑有神,但卻透露出一股哀傷。看著孩子的模樣志願者也感到很心疼,於是就到村莊裡了解孩子的身世。該志願者跟隨著孩子找到了姑姑,看到姑姑他也一把撲到了對方的懷裡。
  • 請抱抱這個哭泣的孩子,做父母,真的是一場修行!
    我想應該還是兩年前,那時候小小魚三歲多。有時候,我會帶著他一起午睡。可是,非常糟糕的是他醒來後總是會哭,如果醒來發現我不在身邊。他會哭得很兇,應該是表達自己的非憤怒,但是他說不出來,「你為什麼不在!」「那爸爸抱抱你,是不是好一些呢?」他點點頭。就是一個簡單的抱抱,真的很管用。因為醒來後找不到親人,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不安全感。所以父母的抱抱,能讓孩子平和下來。
  • 「姑姑別來我家了」,4歲兒子童言無忌,說出媽媽想說不敢說的話
    這不,我朋友的小姑子就因為提前回娘家,被困到上個月才走。但是,昨天她小姑子打電話,說單位效益不好,她被裁員了,想再回娘家住一段時間。結果,沒等她、老公和公婆開口,兒子竟然直接拒絕了:「姑姑別來我家了。」然後場面一度很尷尬,家裡幾個大人只能笑笑罵孩子「白眼狼,姑姑白疼你了。」而事實上,4歲兒子童言無忌,卻說出媽媽想說不敢說的話。
  • 孩子求抱抱時,心裡原來想的是這個,再累也要抱抱他
    芽芽媽發現,有時候小孩子真的是矛盾共同體,在家前前後後跑來跑去瘋玩一天都不會覺得累,可一旦要出門逛街,沒走幾步路就開始喊「媽媽我要抱抱」。,抱抱我!」,腦瓜裡操心的事可不少,會懷疑父母是否會一直愛他,而求抱抱就是一種確認方法。
  • 九歲男孩爸爸奶奶去世媽媽改嫁,新法後法院把他「判」給了姑姑
    「我願意跟姑姑生活在一起。」9歲的北京男孩小林對法官說。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變更小林的監護權,今後由他的姑姑代替小林媽媽作為其監護人。這是我國《民法總則》去年10月1日起施行後,該院首例通過協議方式變更監護權的訴訟。
  • 「媽媽,抱抱我」,五歲孩子被親媽虐待去世,閉眼前的話讓人淚目
    案例五歲的女孩小梅在家經常被親生母親虐待,有一天,鄰居發現女孩哭聲尖銳,於是想要上門勸阻,但當她們抵達時發現女孩已經瀕臨死亡,只是在她奄奄一息的時候嘴裡還念叨著:"媽媽,媽媽抱我"。我時常在想,一個被媽媽虐待致死的女孩為什麼在奄奄一息的時候還渴望母親的懷抱呢,這種情況是不是個例。
  • 「媽,以後你別來接我了」,7歲女兒的話,揭開了底層家庭的傷
    文/苗媽媽(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現在的父母為了孩子的上學安全,都會接送孩子上下學。不論是什麼樣的天氣狀況,總是風雨無阻的出現在校門口。但是有時候父母不注意外表的整理,偶爾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煩惱。
  • 「媽媽,我腿好疼」,8歲孩子疑似生長痛,醫生的話卻讓父母崩潰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總會遇到很多磕磕絆絆的事情,父母們多半不會太在意,認為小孩子活潑好動,有什麼磕絆很正常,養上一兩天傷就好了。其實並不然,有一些病症並非外傷導致的,一旦家長粗心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痛苦。近日一個新聞引來很多網友注意:「媽媽,我腿好疼」!
  • 「媽媽,我要抱抱」,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
    導讀:「媽媽,我要抱抱」,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要抱抱」,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抱抱我」姐姐沒看好弟弟被媽媽毆打,閉眼前的話讓人落淚
    現如今,很多家庭都已經有了二胎,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日子,但也有很多父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女兒十分苛刻,優待兒子。一個姐姐因為沒有看好弟弟而被媽媽毆打,孩子閉眼前只說了五個字:"媽媽,抱抱我"。令人淚目。
  • 「媽媽,討厭姑姑來咱家」,4歲兒子口無遮攔:道出中式家庭的痛
    本文約1200字,閱讀完成大概需要3分鐘「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諺語,意思是指姑娘一出嫁,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娘家就不得過問了。「媽媽,討厭姑姑來咱家」,4歲兒子口無遮攔在一次家族聚會上,大家正在愉快吃飯聊天時,四歲的洋洋對著自己的媽媽說,媽媽,我不喜歡姑姑來我們家,姑姑是外人。此話一出,飯桌頓時一陣平靜無話。前來做客的姑姑一家人更是尷尬不已。
  • 2歲男孩沒有父母,大冬天光腳走路,奶奶:想媽媽時就抱著姑姑
    對於一些普通家庭或者是貧困家庭來說,經常陪伴孩子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家長為了能夠給予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放下孩子去工作,這樣才能維持生計,這也導致很多孩子無法得到家長的陪伴。最近有一個2歲的男孩,讓許多網友心疼不已。這個兩歲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光腳走在地上,連一雙鞋也沒有,身上只穿著一件髒亂的棉衣。
  • 三年級作文:我還想當姑姑的孩子
    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可我還想當姑姑的孩子。當我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後,我看到媽媽的臉都發綠了。我得意地說:「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文,我就想這樣寫。」
  • 5歲女兒求抱抱,爸爸無情拒絕,女兒接下來的話讓爸爸心軟
    父母們通常會在空閒時間帶上自家娃一起出門玩耍,這樣不僅能夠放鬆上班帶來的疲乏,還能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可謂兩全其美。5歲女兒求抱抱,爸爸無情拒絕,女兒接下來的話讓爸爸心軟網上有一則視頻火了,視頻裡的寶爸寶媽趁著休息時間帶孩子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