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順產的媽媽們都十分關心分娩時間,因為某種意義上,分娩時間和分娩的疼痛成正比,分娩時間越短,產婦經受的疼痛時間也會越短。那麼如何才能縮短分娩時間呢?怎樣才能做到少受罪?在媽媽們了解了分娩過程之後,答案自然會出現。
分娩時間需要多久
很多產婦都希望分娩時間可以快一點,事實上,分娩時間既不能過短也不能時間過長。如果分娩時間少於3小時,被稱為「急產」,「急產」會給產婦和胎兒帶來很大的傷害,因為宮縮力度過強,時間間隔過短,導致胎盤血液循環受阻,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正常的分娩時間,初產婦從宮縮開始到胎兒落地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到二十幾個小時;經產婦因為生過孩子骨盆和韌帶更鬆弛,所以分娩時間會縮短,一般在10個小時以內。
分娩共有四個產程,其中第一產程需要花費的時間最多。
第一產程
從有規律的宮縮,也就是10分鐘左右一次宮縮開始,子宮頸需要從0指開到10指,這個過程中最耗費時間,也是身體承受疼痛最長時間的過程,第一產程共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1-3指,子宮管從1指開到3指需要的時間最長,尤其是初產婦,因為宮頸管比較緊,所以通常宮口開到3指以後才能進待產室。而宮頸管從1指開到3指每個產婦所需要的時間不同。宮口開得快可能在10小時以內,宮口開的慢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
階段二,4-6指,一旦「邁過」了3的門檻,宮頸管打開的速度就會開始加速,這個時候宮縮的頻率是1-3分鐘一次,整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在36小時。
階段三,7-10指,宮頸管打開的速度是不斷加快的。在宮縮間隔小於1分鐘之後,宮頸口打開的速度會不斷加速,通常1-3個小時,宮頸口就可以完全打開。
從10分鐘一次的規律宮縮開始,到宮頸口完全打開,初產婦需要的時間在12小時左右,而經產婦所需要的時間在6-8小時。
第二產程
宮頸口完全打開後,胎頭下降,產婦會感覺到有強烈的便意,代表著胎兒馬上就會出來。伴隨著一陣陣強烈的宮縮,產婦需要配合宮縮在醫生的指揮下不斷用力,利用宮縮的力量把胎兒分年出。
通常第二產程需要的時間在1-3小時,如果分娩時間超過3小時,可能會造成胎兒胎心不穩,
胎兒缺氧,滯產,醫生會根據情況採取措施,比如產鉗,側切甚至順轉剖。
第三產程
第三產程是胎盤娩出。胎兒分娩出後,胎盤會在半個小時內自動娩出,如果胎盤不能自動娩出,醫生會進行手動剝離。
至此,整個分娩的過程已經結束,接下來產婦會被要求在產床上進行2個小時的產後觀察,觀察子宮收縮的情況和出血量,確保產後產婦的一切指標正常。這段時間被稱為第四產程。
影響分娩時間的因素
每個產婦的分娩時間長短都會不同,因為影響分娩時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單一的。
骨盆的形狀
女性骨盆由兩部分組成,尤其是骨盆的下半部分,直接影響胎兒是否能夠順利分娩。如果骨盆寬而淺容易分娩,如果骨盆深而狹長會比較難順產,如果骨盆是扁平狀,胎兒責無法通過骨盆。
胎頭的大小
骨盆的直徑在10釐米,胎兒雙徑頂如果大於9.3釐米,就會有難產的風險,如果胎頭過大就會擱置到骨盆出口。
產婦的身高
個子高的產婦相對個子矮的產婦骨盆會更寬,如果產婦身高小於150釐米,發生難產的概率會增加,如果產婦本身個子偏小,最好控制胎兒大小。
BMI值
BMI值是剖宮產的指徵,一般情況下,BMI值大於24,會導致身體軟組織過厚,脂肪堆積使骨盆變窄,胎兒分娩的速度過慢,增加難產的機率。
所以所分娩的時間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想要分娩時間短,痛苦少,懷孕的時候就需要提前的進行準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