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觀鳥愛好者在照母山拍到的重慶新鳥類禿鼻烏鴉。
重慶鳥類有431種,都有些什麼鳥?何時何地好觀鳥?我們為你整理了一份觀鳥指南
我市到底出現過多少種鳥類?
重慶觀鳥會最新發布的《重慶鳥類名錄》統計,我市目前觀察到的或有過記錄的鳥類種類已達到431種,而全國目前有過記錄的鳥類種類有1300多種,也就是說全國近1/3種類的鳥都曾在重慶出現過。
這431種鳥兒中,都有些什麼鳥呢?這些鳥是怎樣發現的?何時何地觀鳥最好呢?我們為你整理了一份觀鳥指南,希望能為你的觀鳥活動提供有益的幫助。
重慶有些什麼鳥?
全國的鳥類近1/3曾在重慶出現
昨日,重慶觀鳥會會長匡高翔介紹,這份11頁的《重慶鳥類名錄》,基本是按照親緣關係分類的,這431種鳥類,約佔全國目前有過記錄的鳥類種類的近1/3。
名錄中收錄了3種國際瀕危鳥類,分別是黑臉琵鷺、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而它們都曾在重慶出現過。
「中華秋沙鴨經常到重慶越冬,近幾年重慶觀鳥愛好者看到的數量加起來已有30隻以上。」匡高翔說,不僅像石柱這樣的區縣,去年還有人在北碚看到過中華秋沙鴨。
另外兩種瀕危鳥類東方白鸛和黑臉琵鷺的出現頻率則沒有中華秋沙鴨這麼高。匡高翔說,幾年前有人曾在城口縣見到過兩隻東方白鸛,後來就再也沒見到過了,而黑臉琵鷺則只是幾十年前的記錄。
除了東方白鸛和中華秋沙鴨外,名錄中還有5種鳥類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分別是黑鸛、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鷲,不過匡高翔說,這5種鳥也只是曾經的記錄,近幾年來都沒觀察到。
怎樣發現這些鳥?
330多種被鳥類愛好者的鏡頭記錄
在這431種鳥類中,330多種都是通過鳥類愛好者的鏡頭記錄下來的。其中有200多種都曾在主城區出現過,而作為主城區重要的森林公園之一的照母山森林公園更是鳥類最喜歡的棲息地之一。匡高翔說,目前鳥類愛好者共在照母山發現過168種鳥類的身影,其中不乏我市鳥類的新記錄等。
而照母山鳥類第168號新紀錄的發現,則就在一個多星期前的3月23日。
3月23日是個星期日,觀鳥愛好者李玫霖又拿著相機來到了照母山。「前一天我也去了的,沒有發現什麼新種類的鳥兒。」李玫霖說,那天她也是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新發現。正在她四處觀望時,忽然前方快速飛來一隻猛禽一樣的鳥類。慌忙之中來不及多想,李玫霖迅速按下了快門,抓拍到了幾張並不是很清楚的照片。
「我仔細一看,好像這種鳥以前沒出現過,於是決定找專家辨認一下。」李玫霖帶著忐忑和興奮的心情下山了。回家後,她馬上把照片發給了鳥類專家進行確認,經過查詢後,專家們認定這是只禿鼻烏鴉,不僅以前在照母山沒出現過,在我市也是一個新的記錄!
匡高翔介紹,照母山的鳥類主要分為林鳥和水鳥兩大類,喜歡猛禽類鳥的市民們可到照母山上轉轉,像赤腹鷹、普通鵟、黑冠鵑隼、雀鷹、紅隼等等這些既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同時也是照母山的「常客」。
什麼時候好觀鳥?
最好的時間段是早晚或陣雨後
匡高翔說,如果市民想觀鳥的話,最好的時間段是早晚或陣雨過後的時間,「這些時間內,一般是鳥類覓食、洗澡或者其他一些活動的時間,春天裡鳥兒也多在這些時間段進行育幼活動。」
匡高翔還介紹,市民可觀鳥的地方有很多,綠化環境好的小區、城市裡的公園、森林公園、保護區、江邊等都會有很多鳥兒棲息。
「如果市民想看水鳥,或者一些沿江遷徙的鳥類,可以到長江和嘉陵江沿岸的濱江路,或者珊瑚壩這種裸露出來的河灘。如果市民還想見識一些不太常見的鳥的話,最好到大一點的森林公園或者保護區。」匡高翔說。
同時,他提醒市民,觀鳥時,最好隨身攜帶望遠鏡、照相機和鳥類圖冊,出於對鳥類保護的需要,觀鳥時不要離它們太近,更不要破壞它們的生活環境甚至試圖捕捉,同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記者 王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