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應屆畢業生瓷塑作品《追夢》.王雙季攝
中新網德化6月6日電 (林永傳 王雙季)又是一年高考時,又是一年就業季。當數百萬懷揣各種夢想的大學生走出校門,迎接比高考更為嚴峻的「就業」大考時,記者6日在「中國瓷都」福建德化的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見識了什麼叫人才的「供不應求」。
雕塑系應屆畢業生李線金來自福建漳州市詔安縣,在該校畢業生作品展廳裡,他向記者介紹著他的作品《追夢》的創作過程。「我們班26個人,有兩人選擇自主創業,其他的全部找到了工作」,李線金說,「今晚參加完畢業晚會,過兩天我得馬上去上班了,老闆早在催了」。看得出來,被瓷都德化寶美工業園一家陶瓷企業「預訂」了的李線金,對人生「第一次」的這份工作,顯得很是滿意。
「我們學校今年有近400名應屆畢業生,除了選擇自主創業的外,全都找到了工作。學生在大三實習期頂崗時的平均工資就有3000元,據初步了解,正式就業後平均工資不低於5000元」,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吳志偉介紹說。
「在福建,工藝美術人才的需求量在3萬人以上,學這門『手藝』,不但不怕沒飯吃,而且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該院院長鍾發亮完全不擔心畢業學生的就業。
福建省作為全國工藝美術四大重點產區之一,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品種繁多、技藝精湛,有14個產業、100多個品種。全省擁有工藝美術企業1萬多家,初步形成德化陶瓷工藝、惠安崇武石雕、仙遊古典工藝家具、莆田上塘珠寶、安溪竹藤鐵工藝、閩侯竹草編工藝、華安玉石雕、建甌根雕等8個工藝美術產業園區。
「福建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專業人才緊缺、企業管理缺乏創新等問題」,鍾發亮介紹說,作為福建省惟一一所公辦工藝美術類高職院校,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多年來一直以服務學生創業為導向,以提高職業技術能力為核心,探索「工作室教學」、「大師班教學」、「師帶徒教學」等教學模式,培養有真才實學的技能人才。
鍾發亮說,「我們學院培養的,都是『實幹型的白領人才,技術型的骨幹人才,創意型的精英人才』,『白、骨、精』專才的培養,使我們有了『工藝美術創意設計人才搖籃』的美譽」。
在該院畢業生作品展廳,一件件大膽創意的作品,展現了該校學生的設計和創造能力。
「德化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現代工藝陶瓷更是獨步中國瓷壇。在德化境內,市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有八成出自泉州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生或培訓生」,曾任德化縣副縣長、對德化陶瓷產業了如指掌的副院長吳志偉對於學生的成就,很是自豪。
「明天又是一年高考日,在祝願十幾年寒窗苦讀的學子取得好成績、圓大學夢的同時,我們更願意看到考生及家長能改變傳統的『成龍』、『成鳳』的擇業觀」,鍾發亮說,「從我們這裡走出去的『大師』們,不管在企業,還是在社會,所受到的尊敬、尊重,讓人羨慕」。(完)
[ 責任編輯:泰嬌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嬌玉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