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陶瓷產業劍指國際級展銷窗口

2020-12-16 中國陶瓷網

   

    雕塑《茶韻》。大道上的綠化帶,巨大的茶壺茶杯已經放好,工人正在整修綠化和安裝電源

 

     一個6年前就提出的規劃,終於有了落地聲音。11月8日,德化縣政府與匯英通集團就國際陶瓷藝術城項目(以下簡稱瓷藝城)進行籤約。在原有的千畝用地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其投資總額已經從10億元飆升到33億元。「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城市綜合體,讓這個項目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展會平臺和全國知名陶瓷文化旅遊景區。」作為正在發展中的產業文化投資商,匯英通集團董事許奎南如此高調宣布願景。

    千畝產業規劃

    這個帶著「國際」帽子的陶瓷項目,位於德化縣城西部,下了高速之後在進城大道,就一覽無遺,其佔地面積約1157畝,所依託的核心資源,就在於陶瓷產業鏈。

    據許奎南介紹,整個規劃思路為「一軸一心二核三組團」,涵蓋國際會展中心、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特色文化商業街、戶外休閒公園、學校、公園式居住示範區等,項目圍繞的核心是樹立德化陶瓷整體品牌,提升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從規劃願景來看,這樣的定位並未有任何出格之處,但卻跟目前德化縣已有的幾個產業園區沒有太大的區別,並且要面臨新的問題。「在已有的幾個工業園區,都聚集了大量生產企業、陶瓷作坊。這樣的布局顯得分散,但卻自有吸引客流的道理;僅從功能看,瓷藝城更多具備展銷作用。以其目前的定位看,確實高,由此帶來的就是定價也不會低,一旦無法形成高度集聚效應,就將成為眾多園區中的一個而已。」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德化陶瓷企業負責人說,陶瓷展廳的要求差異極大,而目前不同實力陣營的陶企,也就一千多家,能否支撐「城」的穩定結構,尚是一個未知數。

    作為新的布局者和建設者,許奎南認為,瓷藝城的性質是「國際化綜合平臺」,要嵌入德化「建設大縣城、發展大旅遊、打造大產業」的整體目標當中;在這個面積超過千畝的項目中,陶瓷產業是規劃的非常關鍵的一分子,但並非全部。

    六年前已提出

    這樣的規劃,並非這次才提出來。早在2006年8月,一家在規劃業界有一定名氣的工作室就來到德化進行調研,並提出了「主題性陶瓷文化產業園區」的概念。

    時隔6年之後,當年的「陶瓷文化與營銷平臺」更名為「中國瓷都·德化國際陶瓷藝術城」,除了用地方面的紅線問題,其他一些內容已經面目全非。根據2006年提出的規劃,建成後將集商貿交流、會議展覽、陶瓷研發設計、旅遊購物、陶瓷文化體驗、高尚居住等為一體,包括營銷會展中心、創作研發區、物流貿易區、商貿服務區等,其中營銷會展中心的總面積將達到9.5萬平方米。

    不過,彼時的規劃,並沒有趕上任何春風,包括政策和市場兩方面都沒有。「應該說,這個規劃是比較有前瞻性的,但是並沒有把握住投資的真正時機,尤其是在一些項目開發上。」福建寧昌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友誼介紹說,內銷將成為大勢所趨,或許現在才會真正受到企業的重視,積極參與進來。

    實際上,正是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讓德化陶瓷出口受到重創,企業開始轉內銷求生存,並由此帶動了諸多陶瓷工作室的品牌意識,而這兩點卻沒受到2006年規劃設計者重視。

    緊盯展會平臺

    從規劃最初的「有影響力的國內陶瓷專業市場」,到現在的「世界級的展會平臺和全國知名陶瓷文化旅遊風景區」,不難看出前後的區別;但是作為展會經濟的一部分,卻是共通的,只不過對展會平臺的定義,還是有較大區別。

    究竟是陶瓷產業市場,還是商業地產開發,在瓷藝城真正面世之前,做出判斷或許還為時過早,但現在也不難窺見端倪。據匯英通集團給媒體的資料顯示,該集團在文化產業、商業運營、酒店管理、城市綜合體以及房地產投資等方面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該集團旗下共有9家境內外成員企業,主要也集中在投資、展覽、房地產等行業。

    「能不能真正做成德化本地陶瓷品牌的總部,是這個項目的成敗關鍵。」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持有「中國白」商標品牌的業界知名人士陳仁海,就開始了在全國一線城市複製高端展廳,而在此前他的作品更多是出現在會議、高端場所。在陳仁海看來,這幾年德化縣花費大力氣到全國各地授權開店,要打響「中國瓷都·德化」產地品牌,在德化當地卻缺少一個專門的集中展示平臺,「從品牌發展的長遠看,這個平臺是需要的。」

    問題在於,瓷藝城如何吸納到德化陶瓷的大小品牌都參與其中?除了參加評獎或大型展覽,不同企業、不同陶瓷研究所的作品同臺亮相,一向被視為大忌,這也成為接盤者一大考驗。「且不說工業化生產的企業,忌諱公司產品抄襲和反抄襲;單是各家陶瓷研究所的工藝美術大師,同臺亮相的定價問題,就夠參與者頭疼。」泉州市區一家藝術品館所負責人分析說,文化創意產業類的平臺,搖擺在文化和商業之間,要轉成經濟效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徐錫思)

相關焦點

  • 德化陶瓷產業轉型正當時,瞭望周刊報導
    (記者林善傳 攝) 疫情之下,世界陶瓷之都、中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福建德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一方面,海外市場萎縮,訂單取消、客戶壓價、延期付款;另一方面,內銷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銷售渠道有限、缺乏品牌效應等難題,兩頭賣難。
  • 福建德化:大漆+陶瓷創新帶來催化效應
    2019年09月12日 15:26:37 來源:福建日報 林劍軍和他的大漆陶瓷產品  大學畢業後,「90後」林劍軍拉著天南海北的創業夥伴回到家鄉德化,創立「此壹漆器」。
  • 德化陶瓷:「窯火匠心」兩岸情
    >   新華社福州12月18日電(記者許雪毅 劉英倫)來自臺灣高雄的李詩維,以「窯火匠心」為題,和大家分享她對福建德化現代柴燒陶瓷技藝的認識。她期待德化好好利用傳統優秀陶瓷文化,發展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現代柴燒工藝文化之路。  李詩維是在近日舉辦的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學術研討會上說這番話的。她的頭銜是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這是她10月剛獲得的新身份。  李詩維把自己對柴燒陶瓷的痴迷形容為「對火的著迷」。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
    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舉行。 李宏圖 攝中新網福建德化12月15日電 (孫虹 柯寧)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15日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舉行,106萬元人民幣的總獎金花落各家。
  • 福建德化民宿投資對接會圓滿舉辦 全國十大民宿品牌落戶德化
    1月4日下午,德化民宿投資對接會在福建省德化縣圓滿舉辦。浙江如隱小佐居、飛宿、拾間海、羅望民宿、花築瀾溪、遇美、九月文旅、曾珠港、舊街森活、阿里元等全國十大民宿品牌落戶德化,廈門街巷旅遊與上湧鎮曾坂村籤訂民宿度假村開發合作意向。
  • 德化:牛山牛瓷 「陶瓷+旅遊」牛氣足!
    7月1日,德化「牛山牛瓷 石牛神韻」作品展在德化縣陶瓷博物館舉行,共展出189位大師新秀272牛瓷作品,11位國家級大師全部參展。此次活動是德化陶瓷創作中,同一個主題,參與人數最多、作品最多的一次活動。展出作品造型豐富,有傳統雕塑,有當代寫意,有器型作品,也有日用茶器;創作材質多樣,有白瓷,有紫砂,也有柴燒陶藝。
  • 工藝美術人才搶手 福建德化育「白、骨、精」專才
    工藝美術人才搶手 福建德化育「白、骨、精」專才 當數百萬懷揣各種夢想的大學生走出校門,迎接比高考更為嚴峻的「就業」大考時,記者6日在「中國瓷都」福建德化的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見識了什麼叫人才的「供不應求」。    雕塑系應屆畢業生李線金來自福建漳州市詔安縣,在該校畢業生作品展廳裡,他向記者介紹著他的作品《追夢》的創作過程。
  • 首屆德化「中國白」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今日舉行
    福建消費網-福建新消費訊 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雙年展活動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茶道藝術研究所、德化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德化文旅集團、德化陶瓷藝術大師聯盟共同承辦。
  • 臺灣佛光山德化陶瓷藝術展圓滿落幕
    中廣網北京時間6月14日林文彬訊:近日,為期近兩個月的「慈悲擺渡」德化陶瓷藝術展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圓滿落幕。此次展覽由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THC泰華宸美術館承辦,THC泰華宸集團協辦,於4月13日開幕,集體展出德化縣75位省級名人以上陶瓷藝術大師的99件陶瓷藝術作品。佛陀紀念館將對部分展品進行收藏。
  • 德化柴燒陶瓷作品亮相文博會 陶藝匠人展示技藝
    現場展示製作技藝 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東南網12月4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鄒玒)4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拉開帷幕,在福建展館陶藝文化互動區,德化柴燒陶瓷作品頗受關注,陶藝匠人現場展示製作技藝,吸引許多逛展者駐足觀看。
  • 德化陶瓷in臺灣,引高校學子熱力追捧!
    「臺北泉州設計中心」暨臺北德化陶瓷展示中心。在臺北搭建平臺,目標打造成為臺灣設計類及相關領域青年人才登陸泉州就業創業的「中試平臺」。通過「中試平臺」,臺灣青年人才可以接觸泉州、了解泉州產業與政策,並在來泉州之前做好能力提升及就業創業準備。以「中試平臺」為依託,引進、孵化一批臺灣青年人才、項目、產品和品牌落地泉州,將泉州打造成臺灣青年設計創客的「第一家園」。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展
    人民網德化12月17日電(餘杉芳)近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福建德化舉行。 本屆雙年展以「弘揚匠心,致敬傳統」為主題,旨在弘揚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用藝術為社會賦能,以藝術推動人類創新進步,激勵陶瓷藝術家勇於探索,創造既有深厚的傳統意蘊,又有當代文化精神的陶瓷藝術作品,倡導工匠精神,傳遞創造智慧,增強文化自信,為傳統陶瓷藝術的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 德化烈焰柴燒陶瓷技藝 瓷壇裡的「老明星」(圖)
    德化還留有不少陶瓷傳統手工藝作坊  借亞藝塑柴燒盛名 ——德化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鄭清清  德化柴燒陶瓷藝術交流展將於11月8日至12日舉行。  在亞洲藝術節開展柴燒陶瓷藝術交流,主要是看到德化本土的藝術家正在積極探索,而且這門藝術重新受到外界的影響,希望藉此宣傳德化柴燒陶瓷的成果。  柴燒是德化新產業  ——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張南章
  • 古典與現代對話 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開幕
    >本報訊 (記者 陳士奇/文 通訊員 王雙季 李宏圖/圖)11月9日上午,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在德化縣洞上陶藝村開幕,來自國內外的陶瓷藝術家代表以及相關行業代表等1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國內首次:德化舉辦以「傳統陶瓷藝術展覽」為概念的藝術展
    中國當代藝術網林文彬訊,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雙年展活動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茶道藝術研究所、德化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德化文旅集團、德化陶瓷藝術大師聯盟共同承辦。
  • 中國傳統陶瓷作品大賽頒獎儀式在泉州德化盛大開幕
    據介紹,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於今年7月18日正式啟動,公告同期在官方指定網絡平臺發布,報名時間截至2020年11月10日,年滿18周歲的陶瓷藝術工作者均可免費報名。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德化縣雖然已連續舉辦三屆的「一會一節」和「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但是,「一會一節」側重於茶具產業,「大獎賽」側重於當代藝術,還缺乏一個專業的、高端的,具有國際文化水準的傳統陶瓷藝術展覽,而舉辦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將填補這一空白。
  • 德化石牛山景區盛裝開園 ——「石牛」牽引 發力德化全域旅遊
    2016年,德化縣委、縣政府提出要把旅遊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打造除德化陶瓷之外的「第二張名片」,積極啟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把石牛山景區作為全縣的龍頭核心景區,改造提升工作也同步列入重要議程。
  • 世界瓷都泉州德化
    蘇玉峰傳承譜系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別名珠莊。1968年生於福建德化陶瓷世家,蘊玉瓷莊第四代傳人。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13、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賴雙安 賴雙安 男,1971年出生,福建德化人,副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現任德化陶瓷學院陶瓷藝術系副教授,德化縣博友陶瓷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泉州青年工藝美術家協會理事。
  • 福建德化瓷器「慈航普度」全國巡展 尊百態觀音
    福建德化瓷器「慈航普度」全國巡展 尊百態觀音發布時間: 2015-01-22 11:42:37  |  來源: 中國網  |   中國網1月22日訊 1月19日—23日,「百態觀音•慈航普渡」德化瓷藝大師暨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在南安體育館隆重舉行。
  • 絲路使者--德化白瓷藝術展在國博展覽至9月1日
    「絲路使者 中國白再出發——德化白瓷藝術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行,是繼「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今年2月份在德化啟動後的又一件文化盛事,是對德化千年陶瓷文化的肯定,是對德化「中國白」陶瓷藝術的肯定,必將擴大德化陶瓷在世界陶瓷文化藝術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必將推動德化陶瓷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