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關於寫作:喜歡就要堅持,遵從自己內心,活出獨特自我

2021-01-11 傅清南1991

一、少年夢想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每當舊曆新年交替之際,心中總會產生別樣的情緒,想要言說,似乎又無從談起;想著不說,卻像一團煙氣氤氳在胸中,使人不吐不快。既然說不出來,那就寫下來吧!

今天就針對寫作這件事來談一談吧。

我從小就有一個作家夢,不過早已記不清這個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可能和我喜歡語文課有關係吧,語文書上的每一篇文章,風格、內容總不相同,也帶給人不同的閱讀感受:讀詩詞則朗朗上口,言有盡而意無窮;讀散文則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讀小說則情節跌宕引人入勝;讀戲劇則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每一篇文章、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創造的獨特的文學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可以盡情的徜徉,自由的飛翔,探索未知,也挑戰極限,獲得非凡的體驗。大概讀過的每一篇文章都能使人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我就覺得作家真是了不起的人物,而成為作家的願望也就早早地生根發芽了!

因為懷揣夢想,曾經我也為之而努力過。上學的時候每寫作文,總要字斟句酌,起承轉合力求完美;老師讓寫周記,我就每天寫一篇日記,後來形成習慣,保持了十多年;QQ空間火起來的時候,也曾隔三差五地發表日誌;即便後來處對象,都流行打電話發微信了,我還親手寫了不少長篇情書。懷有夢想的憧憬是美好的,而放棄夢想也是一瞬間的事情。

二、青年迷茫

畢業之後,茫然慌亂,迫於生計,東奔西走,雜事繁多,而少有閒情寫作。即便偶爾動筆,也總是淺嘗輒止,難免急於求成。抑或能耐著性子寫完,而對成品總不滿意,和自己理想的境地相差甚遠。後來心情日漸疲懶,終於連堅持多年的寫日記習慣也捨棄了。

曾想徹底放棄,斷絕對寫作的執念,而終不能舍。寫作的念想像一支羽毛,隨時隨刻都會撩撥我的內心,使我不得安寧。

一種聲音說,你根本就沒有寫作的天賦,別再妄想了。出名要趁早,曹禺二十三歲寫出了《雷雨》,王勃二十一歲寫出了《滕王閣序》,駱賓王七歲寫出了《詠鵝》,他們都是很早就顯露了寫作的天賦。你呢,你將近而立之年,有什麼代表作嗎?什麼都沒有!

另一種聲音說,夢想總是要有的,不試試怎麼知道!你都沒有嘗試,怎麼就輕易斷定自己不行,你有那麼多想法,那麼多經歷,為何不能靜下心來訴諸筆端!偉大如魯迅,也是在37歲的時候才發表成名作《狂人日記》,而他在成為人盡皆知的作家之前,也是經過了長期的蟄伏。

是得,還沒有嘗試,還沒有付出努力,為何要輕易地否定自己?

三、自媒體之路

近幾年自媒體興起,正好又重燃了我的希望。我了解到那麼多普通人通過寫作獲得了成長,得到了認可,並且還能依靠之養活自己。再看他們寫的內容,有很多都是機械的文字堆砌,還不如我寫的呢,他們能做到,我為什麼不可以呢?於是我也開始了自媒體之路。

最早嘗試的平臺是簡書,在上面發布了一些內容,大多是一些感想。興衝衝的寫了幾篇,過了不久又擱置了。後來發現了今日頭條,於是又在頭條上發表內容,純粹是亂闖亂撞,不懂平臺的規則,寫了一段時間,連個原創也過不了,於是又沒有心勁兒了。其它的,還運營過微信公眾號、大魚號、企鵝號,也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長性,最後都不了了之了。

其實這一路走來,我發現對於寫作我的初心也變了,一開始確實是因為喜歡,想寫,也能寫,可後來卻總想著賺錢,寫的東西也越來越生澀,不成模樣。因為功利性太強,反而使自己陷入深深的煎熬之中:想寫的怕沒人看、變不了現,能迅速變現的又不太想寫。

魚和熊掌如何才能兼得呢?這是我長期以來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實在不好想明白,我又陷入了長時間的糾結徘徊,從今年年初我就開始想到底要寫哪方面的內容,一直到年尾了,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而實際上,這份糾結又算個啥呢!簡直就是庸人自擾,根本沒有必要。顧慮寫太個人的東西會沒有流量,沒有粉絲,而照樣有不少人發表很自我的內容,照樣粉絲也不少。既然這樣,又有什麼可糾結的呢!

做人不能太貪心,否則這份貪心會折磨的你寢食難安。世上也沒有完美的事情,不可能什麼都滿足。這麼簡單的道理,我也一直都懂,為何還要苦苦自囚呢?

音樂詩人李健為了創作自己的音樂而退出了水木年華,也甘願從熱鬧回歸冷寂,甚至被人遺忘。然而他最終還是活成了自己期望的樣子,既遵從了內心,也獲得了認可。在紛擾的塵世中,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行吟低唱。

所以說,如果有想法,就不要拖延,不要猶豫,先做了再說。在寫作這件事上,既然不想違心,那就遵從內心,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四、結語

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很多人因此而失去了生命。與那些逝去的人相比,活著就是最值得慶幸的事情。既然活著是如此的珍貴,為何不想幹點啥就幹點啥呢!隨心而動,自得芳華,這樣在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才不會懊悔。寫作上也應抱著如此之態度,既然違心地去寫博眼球的內容使自己痛苦,為何不勇敢的抒發真情實感、表達真實的自己呢?縱然窮困潦倒,但求無愧我心。

相關焦點

  • 我的2020|關於寫作:曾想放棄而終難割捨,真的喜歡就要勇于堅持
    一、少年夢想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每當舊曆新年交替之際,心中總會產生別樣的情緒,想要言說,似乎又無從談起;想著不說,卻像一團煙氣氤氳在胸中,使人不吐不快。既然說不出來,那就寫下來吧!今天就針對寫作這件事來談一談吧。我從小就有一個作家夢,不過早已記不清這個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
  • 遵從自己的內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生活從來都是自己經營的,別人說的話,在我們眼中只是建議。可是,生活的主角是你,所以,凡事還是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我相信有一部分人,從小到大就是父母的驕傲。有的人從小就頂著「優秀學生」「好孩子」「乖乖女」的頭銜。
  • 堅定自已,遵從內心
    因此,堅定自己,遵從內心尤為重要。有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關鍵時候別人的一句話勝過你十年的苦苦鑽研。那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事事都要聽取別人的意見呢,我覺得不是。在寫作這條路上,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一部優秀的作品不是為了迎合一部分讀者心理來構思的,而是通過自己思想和見地來讓更多人感同身受,有所成長。
  • 真正愛自己,是遵從內心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過的生活,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幸福快樂,只有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學會了珍惜自己,這個目標,才能實現。因為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和懂得自己內心需要的是什麼。一、看清自己的內心,學會去愛它。這些,都是沒有看清自己內心,沒有傾聽它的聲音,沒有滿足它的需要,而讓它受到了傷害,給自己造成了不該有的痛楚!真正看清自己的內心,看它喜歡什麼,需要什麼,缺少什麼,學會愛它,給予它,愛護它,它就會給你帶來快樂。二、尊重內心的選擇,學會珍惜它。
  • 被動選擇還是遵從內心
    有些人覺得自己命不好,老是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掌控著自己的命運,而又無力掙扎。有些人卻活得灑脫,自我,從來不會被命運羈絆。是後者智商更高更聰明嗎?其實不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前者經常處於被動選擇,他沒有自主意識或選擇權利被別人剝奪,只能被迫接受別人給他的選擇,從而違心地做自己不願做的事,結果當然不會很好。而後者從來都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從內心出發主動做出選擇,最終命運才會掌握在自己手裡。外在的命運是你的內心在外部世界的投影。
  •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一個人真正活出自我,是多麼不容易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生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然而,怎樣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很困惑,知名心理暢銷書作家武志紅,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 做到這三點,遵從內心的感受去生活,才不是最高級的自我催眠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因為摸魚讓我快樂,所以去摸魚,而不是為了摸魚而去摸魚,遵從自己內心的感受去生活,而不是隨著別人的指揮棒起舞,這才是最重要的。底下的回覆很多人都是同樣的觀點,摸魚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遵從內心的感受去生活。
  • 生活中,我們對於感情,需要的是更多的是遵從自己內心
    生活中,有很多料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在你的周圍,就拿我個人來說,我交往了一個對象,但是我性格有點直,就如第一種情景,比較遵從自己的內心,不願意太將就,但是家裡人教導的是,很多事情是慢慢磨合就會好了,可是我在想,如果兩個人一開始都不會互相喜歡,那在下去有什麼不要呢,也許你們會疑問,這還沒有開始,為什麼就這樣想呢?
  • 《解憂雜貨店》:成長是妥協與堅持的兩難,遵從自我,做自己的主
    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經離開的結果,事後才編造出的藉口而已。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係早已破裂。」這些糾纏不清的現實夾雜著紛繁錯落愛的羈絆,曾讓他們糾結的內心產生困惑,甚至帶給他們無以言表的痛苦,更無法輕易做出選擇和判斷;使他們在某個節點痛苦不已。
  • 王君安:遵從自己內心,來去皆從容
    偶爾看到一個對王君安的訪談,她說很想拍一出大戲《尹桂芳》,記錄下尹桂芳大師對越劇的貢獻,同時也表達對恩師的感念。那是近十年前的事情了,種種原因至今我們還沒有見到《尹桂芳》這臺大戲的舞臺呈現,倒是應該記錄一下被稱作「小尹桂芳」的王君安的藝術生涯吧,畢竟她也是年屆知天命,也是中生代越劇表演藝術家裡非常獨特的一位。
  • 以「自我」為中心,遵從自己的本心。這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
    以「自我」為中心,遵從自己的本心。這是大自然一切生靈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做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當然亦是如此。不是誰遞過來的玩具,自己都會伸手去接拿;自己在專心的玩著時,誰若打攪了自己的興致,也都會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意。然後又大些了,開始蹣跚學步,即使自己那時還不能完全站穩,就常常會下意識的推開大人的手,而勇敢的堅持自己去學著邁步。有時摔倒了,也會嘗試著自己站起來。
  • 遵從內心的聲音,寫自己想寫的內容——三個月以來的創作工作總結
    自我感覺近年來我的心態已經足夠平和,但近幾個月的反思使我真切地明白我之前所認為的處亂不驚,只是因為碰到的事情不夠棘手或者不太在乎而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閱歷也在不斷增長。事情碰到得多一些,遇見問題會更冷靜,選擇也會更理性。但這與真正的內心寧靜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人生是一場修行,顯然我的境界還差得很遠。
  •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樣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而湖北的疫情也終於在這個四月裡得到了控制……幸運的是,在這場大的疫情之下,我也還能擁有一份可以餬口的工作。中午回來的路上,我在想,今天要寫點什麼?一個朋友發的圈突然提點了我。這跟我很久之前看過的一篇題為《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有部分契合。
  • 唯諾情感專家:女人的終極安全感是活出自己
    越來越多「女人一定要活出自己」、「女人一定要獨立」的聲音出現在我們面前。女性對自我價值的追求空前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職場大放異彩。只要敢於嘗試,敢於按照此刻你內心最想要的方向去活,無論你有怎樣的想法,做出過何種選擇,你都是在靠近更真實的自己。勇敢活出美麗的自己人生總是在悲歡離合中往復交替,人活著不容易,活出美麗的自己更不容易。
  • 電影《一點就到家》:能遵從自己內心選擇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
    因為我相信,能真正遵從自己內心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老天爺也一定會眷顧他!電影中的三個青年,其實像極了現實中的你我他,只是現實中的你我他,沒有幾個人會真的有他們身上的那份勇氣。他們心有熱愛,心有堅持,他們拾起了很多人都已經丟到的東西。
  • 日記|遵從本心,活出快樂……
    席間,一位愛好書法的朋友講了他練習書法的心路歷程:起初,他一直憑著自己對書法的悟性進行練習,生活因自己的愛好而變得快樂。慢慢地,他的書法作品有些名氣了,找他賜墨寶的人越來越多,對他作品進行點評的人也越來越多。
  • 堅持寫作22天後,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這一年的上半場,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第一次:第一次對病毒的恐懼;第一次的封城;第一次的超長假期;第一次的居家辦公,然而對於我來說,最不平凡的是參加了「寫作訓練營」。一次偶然機會,我進了「7天寫作訓練營」,堅持7天後,自己每日聽課完成作業,雖然作業被評「標杆」有小小的竊喜,但實感壓力非常大。
  • HELLODANCE 導師Amo-「忠於自我,才能活成自我」
    HELLODANCE導師專輯 是潮流時尚,是率真情懷,是無欲無求的人生理念,忠於自我,才能活成自我,本期導師訪談-AMO。 「對於HOUSE,我是有自己的偏執的,我想讓學員從文化上進一步了解,慢慢喜歡……」 對於舞蹈的態度,amo強調要喜歡,抱之自主學習的態度,要弄懂,而不是刻意為之。
  • 遵從自己的內心,遠離網絡紛雜,這樣的的井柏然真的讓人喜歡!
    遵從自己的內心,遠離網絡紛雜,這樣的的井柏然真的讓人喜歡!現在的網絡發展速度非常的快,尤其是在微博這個公眾平臺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想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在網絡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有好有壞,各種紛雜流言,明星在其中也是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力的,但是為了工作需要,有些人還依然是要活躍起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位明星,他就非常果斷的放棄這個平臺,不用這些來營銷自己,他就是井柏然
  • 人生最好的活法:遵從本心
    人生最好的的狀態就是遵從本心,無問西東,按照自己真實想法去過這一生!人生短暫,轉瞬即逝,我們為什麼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呢?從此刻開始,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的精彩!勇敢的去做自己,去做自己覺得開心和愉快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