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即大雅,重慶小面——美味的虔誠

2020-12-22 麻辣蝦超超

有一段時間,朋友一直反覆思考一個問題:小面是怎樣煉成的?

其實,TA還沒有吃過小面。因為,TA不願意在重慶以外的地方去品嘗小面,就如同TA多年來不願意在蘭州之外的任何一處去吃蘭州牛肉拉麵一樣。因為TA認為,那極有可能是一個危險的飲食舉動,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對蘭州拉麵的誤讀乃至是褻瀆。

是的,當今的餐飲市場是開放的,重慶小面已在人們不經意中走向了各地。雖然它還遠遠沒有同蘭州拉麵爭奪地盤、亮相於中國城鎮的每一條街巷的地步。

在這麼思考著的同時也不能說沒有懷疑。中國各地的名小吃、名面那麼多,都是有口皆碑的,突然冒出來一個小面,心裡還是有疑惑的。有次看電視上介紹重慶小面,那做法,那調味,那風格,那特色,不就是擔擔麵嗎!

思考還沒有結果,就有緣來到山城重慶,對於朋友而言,有了小面,山城有沒有山就不那麼重要了;重慶小面之名,浩浩蕩蕩,早已蓋過了長江、嘉陵江、蓋過了山城曲折起伏、滄桑依然的石級步道,甚至蓋過了風靡全球、紅紅火火的正宗渝派火鍋。

不需要猶豫,也不必再懷疑,縱然有千萬家小面、千萬種滋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它們都屬於重慶小面。不像在重慶以外的地方,你始終被正宗與否的懷疑所苦惱,而打不定主意。

即使隨機也是命定。朋友沒有走向東邊的街角而順道走向西面這片小店,是隨機;TA甚至沒有去看這家小麵店的店名,等吃好面抬頭找招牌卻發現根本沒有店名。朋友至今仍不知道在下榻的觀音巖附近,為了走少的路而選中的這碗小面是否代表了重慶小面。因為沒有一個重慶人可以告訴TA,哪裡的小面最美味,以及TA吃過的這家小面是否正宗。

跨過千山萬水來重慶品嘗了小面,反覆思考的那個問題,小面是怎樣煉成的又回來了。但TA仍覺沒有發言權,甚至可以說,TA比來重慶之前更困惑了。那小小的店堂僅有侷促的3張小條桌,從外面望去黑洞洞的,門前一角那面積約1平方米的鍋臺還掙扎著佔用了廊簷外的位置,中年漢子在下面時幾乎連轉身都有些困難。就在這麼個寒磣得與大都市根本對不上號的小店裡,朋友第一次吃了重慶小面,第二天又吃了。頭一次屬於隨機,而第二次則屬於刻意。TA至今仍不知那裡的小面算不算正宗,但TA認為吃重慶小面的店就該是這樣的小店、陋店,而不是富麗堂皇或高雅精緻的所在。

一眼不眨地盯著老闆往碗裡加小面調料,忽然想起畫家用畫筆配色的場景。眼前這十幾種調料雖相對固定,但每種調料在量的掌握上全憑手工操作,就像紅黃藍綠誰多誰少全憑畫家的心手相應,再細看那熟練的動作和專注的神情並不在畫家進入創作狀態之下。

小面的麵條細而勁韌,久煮不爛,經得起咬嚼,一碗一煮,與江南用大鍋下面不同。煮麵的同時在沸鍋中燙幾片綠葉蔬菜,與面一起撈入碗中,增添了一分鄉土氣。

很難說清小面的滋味,只能說感受,欲罷不能。味型屬複合型,風格屬中國西南地區,辣和麻當然少不了,香的種類和烈度就說不清了。小面特殊的美感(包括味覺、嗅覺、觸覺)是超越語言和文字的。

第二次去吃小面時,朋友如實對老闆說,麵條多些!想不到老闆回答說,不能多,多了就不是小面了,就不好吃了。不知道店家的說法是否靠譜,是否有普遍性,但老闆出於小氣又不至於吧。

傍晚的重慶,不僅屬於舌尖,還屬於嗅覺。朋友就被這濃重的辣香和焦香吸引到了一家小店的門口,那香氣可以說鋪天蓋地。原來那是也是賣小面的,店主正在門口空地上用石臼碾碎炸過的紅辣椒,約有5千克,一隻只熱氣逼人的辣椒焦紅透亮,正在石臼中舞動著享受涅槃的快樂。店主告訴TA,辣椒就要炸到這麼焦,才香,才夠味,這麼多辣椒,夠用一周時間。小面,真可謂是吞吐辣椒的大戶啊!

離開重慶的最後一天晚上,在朝天門碼頭解決晚餐。車站碼頭的消費者都是匆匆過客,要求不高,填飽肚子而已;對店家來說過往的一次性生意不必認真,也不會在意。抱著這樣的心理,朋友在這條美食街上徘徊,最終鬼使神差地再次選擇了小面,結果卻覺得有些驚喜,小面依舊同別處一樣,夠味,好吃!再看邊上放著的調料的架勢,一點也看不出馬虎。老闆娘說,我們這裡的小面始終是認認真真做的,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好吃吧?下次再來!小面是怎樣煉成的?似有所悟。

在重慶3天吃了4次小面,打破了朋友以往最好一天吃一次面的記錄。

TA想,在中國,一樣吃食要做成美味,持久的美味,首要一條,是敬誠,舍此全是白費勁。小面雖小,但它的追求,它的思路,它的做派,它的草根情結,它對美味的虔誠,是宏大的;大俗而大雅!

重慶,因為小面,贏得了朋友衷心的一票!

相關焦點

  • 麵點師傅說出重慶小面秘方,做法正宗美味,小孩都搶著吃
    提起重慶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火鍋、山城、俊男靚女多。我對重慶印象深刻的是重慶小面,重慶麵食深受著重慶男女老少的喜愛。麵條勁道,湯底鮮香,把肉醬一放,紅油一淋,那美味真的是妙不可言。重慶小面是重慶麵食中最簡單的一種,在家裡也能做。偶爾想偷個懶不想煮飯,可以換種食物開胃。
  • 重慶小面名字怪不怪?你覺得呢
    本報記者 苑鐵力 攝本報訊 (記者 徐菊)2013年,央視紀錄片《嘿,小面》,把重慶小面推向了全國。作為「敲門磚」的小面名字,卻讓人覺得一個比一個怪。昨日,首屆重慶小面產業發展暨第二屆標準化論壇舉行,老闆、專家對小面的名字有自己的看法。
  • 重慶小面的做法及精確配方
    重慶小面十分美味,酥脆的豌豆,混著切成末的小米椒,又麻又辣十分爽口,吃一口之後就完全停不下來了,這是小編第一次嘗重慶小面的感覺。不知道你是否也被這種美味吸引了?重慶小面的做法及精確配方重慶小面的做法及精確配方:重慶小面的面怎麼做?
  • 重慶人對小面的依戀,火鍋比不了
    文章來源:尋味星球作為一個對重慶愛得深沉的好吃狗,沒想到大晚上看個綜藝也能被誘惑。從中國人肉背過去的袋裝重慶小面,雖然不正宗,但卻成了喜歡重慶香辣味的海外留學生的生活慰藉。上桌是紅湯,但能感受到骨湯的粘稠 重慶吃貨王傳統小面的湯頭,是用豬大骨、雞骨架,加入大蔥,姜花椒,料酒,先大火後小火精心熬製成的。入碗時還要搭上些許豬油,讓整個碗裡都是極接地氣的醇厚脂香。
  • 重慶小面又洗牌,上榜的有……
    ■編輯:新同事  重慶小面,源於重慶,火在津門,在天津,大大小小的重慶小麵店很多,湯料衝調品種豐富
  • 重慶特色美食:重慶小面,酸辣粉等
    重慶小面是重慶美食的特色,在其他省也廣為流傳,雖然重慶小面有些辣,但是對於我們這裡北方小城,重慶小面依然很受歡迎,都覺得很好吃,搭配豌豆的酥脆,辣醬的香辣,口味香而不膩。在許多探店的美食博主們,美食打卡的店,總少不了重慶的九格火鍋,九格火鍋,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火鍋有九個格子,放入紅尖椒,再兌入火鍋湯底,然後就可以涮羊肉卷,蔬菜了,還有就是吃火鍋一般要搭配飲料,如橙汁。在熱鬧的重慶,大家都喜歡吃辣,而酸辣粉算是一樣很美味的小吃了,酸辣粉的粉絲是用純紅薯粉製作而成的,所以吃起來就覺得口感特別好,再搭配花生,香菜就更出味了。
  • 美食《重慶幹溜小面》
    要說重慶人對美食有什麼情節,不外乎調料之於辣椒和花椒;小吃之於酸辣粉和小面,宴請餐之於火鍋和烤魚。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有的記憶和靈魂。食,總讓人多了一份對這座城市的味覺回憶。只從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將重慶小面演繹得如此完美和誘惑之後,全國各地甚至海外颳起了重慶小面風,讚嘆聲和嚮往之情猶如鋪天蓋地襲來。
  • 重慶小面製作配方
    說到重慶小面,常看《非誠勿擾》的人肯定知道,主持人孟爺爺常常念叨的就是,要開一家重慶麵館,而他最常掛在嘴邊的面,就是重慶小面了!親們恐怕不知道的是,CCTV的一次節目評選重慶特色美食,排在火鍋之前的就是重慶小面!由此可見,重慶人對重慶小面的熱愛不亞於火鍋!今天,就來教大家做一碗正宗的重慶小面!
  • 要想重慶小面做的好吃,調料汁是關鍵,配方給你,麻辣鮮香真美味
    重慶一直以來都是美食之都,特色美味數不勝數,這一說起重慶美食,大多人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鍋、酸辣粉、辣子雞之類的,但是重慶還有一種美食比火鍋還普及,它就是親民的重慶小面;重慶小面,是重慶的四大特色之一,口味鮮香麻辣,麵條勁道爽滑,來上一大碗,那曼妙的滋味簡直讓人回味無窮。
  • 重慶小面這樣做太簡單,8分鐘就能吃,鮮香麻辣又爽口,太美味了
    「大家好,這裡是壹號美食公館,專注分享簡單的家常菜和兒童美味輔食,旨在用美食拓寬生活中的幸福之味。」一提到重慶小面,相信各位對於這款麵食應該略有耳聞。作為重慶四大特色美食之一,它的出現讓早餐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一般來說,正宗的重慶小面基本上是以煮+拌的烹飪方式調製而成,而且在佐料上面「痛」下苦功,真正的把鮮、香、麻、辣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
  • 美味的山西刀削麵和重慶小面,吃貨如何抉擇?
    那今天我們來講講具有代表性的兩款南北麵條,就是山西刀削和重慶小面,它們的製作方法有區別,但是從美味程度,受歡迎程度上卻不相上下,首先,我們來看看兩者的歷史。重慶小面重慶小面是來自於重慶的傳統美食,分湯麵和幹溜兩種類型。重慶面包括重慶小面和有臊子的麵食,例如牛肉,肥腸,豌豆雜醬等。一碗麵條全憑調料提味兒,小面是預先調好調料,出面時候勁道順滑,湯料清淡中透露麻辣,香氣撲鼻,味道豐富。
  • 除了火鍋和小面,重慶的美食菜單上還有這些美味
    除了火鍋和小面,重慶的美食菜單上還有這些美味!重慶這座網紅城市,除了洪崖洞景區、磁器口古鎮、解放碑、長江索道等打卡勝地之外,重慶還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吃貨之城」。但是提起重慶美食,除了火鍋和小面,其實它們也是一樣的讓人回味。磁器口麻花麻花界不只有天津麻花出名。重慶磁器口的陳麻花,去過重慶的人都知道有過受歡迎。作為磁器口的招牌小吃,麻花在磁器口可謂是店多客多,到磁器口隨便走一圈,隨便就可看到30多家賣麻花的小店,其中打著「陳麻花」招牌的就有12家。
  • 重慶小面在成都火了!
    現在在成都不少論壇上,網友們正火熱推薦重慶小面並評頭論足,《成都商報》甚至特意尋了三位好吃狗兒試吃成都的重慶小面,選了數家不錯的重慶小面奉給讀者。重慶小面在成都火到哪種程度?上周,重慶晚報記者與在《嘿!小面》中號稱吃遍重慶小面50強的面痴李傑平一起,踏上成都的尋面之旅。
  • 重慶小面有哪些品種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重慶小面有哪些種類吧?對於不是重慶人得來講重慶小面就等於素麵。但其實重慶小面只是重慶人對於麵條的一種總稱。為了幫助 更多朋友分清楚小面和素麵的差別,我們就來說到說到重慶小面究竟有哪些品種。
  • 舌尖上的重慶旅行,除了火鍋小面還有這些私藏美食不容錯過!
    雞和芋兒應該都是提前燉好的,冷鍋直接可以開吃,雞肉燉的爛而不散,芋兒軟糯入口即化非常入味。安逸的一天,從重慶小面開始在重慶,除了火鍋店以外,就屬麵館最多了,之前在一條街相差不到五百米的地方,見到了六家麵館,可見重慶人對小面的喜愛。
  • 重慶頭銜最多小面老闆,吃過1000家重慶小面,很多人認識他
    他自評為重慶第一面痴,作為吃貨的他,不甘於只是吃,更愛去傳播重慶美食文化,致力於把重慶小面推向世界,體現了出了123檯燈的自信,還有就是一份重慶小面餐飲人的擔當和責任。2012年開始,因為對於重慶小面的喜愛,123檯燈實打實吃了上千家重慶麵館,因此登上過重慶電視臺《重慶發現》欄目,甚至還包括中央電視臺的《嘿!小面》《小面尋源》《探索發現》等節目,被媒體廣泛報導的123檯燈成為了重慶吃貨圈的知名網紅人物。
  • 中伏吃麵要講究,川菜大廚分享經典重慶小面做法,麻辣美味夠爽
    01關於重慶小面重慶小面是與紅油火鍋齊名的重慶美食,是重慶四大特色美食之一。嚴格意義上來說,傳統的重慶小面就指麻辣素麵,後來衍生出來的牛肉肥腸小面、豌豆雜醬面等,也被叫作重慶小面。但是,如果你去一家地道的重慶小麵館,如果不特加說明,要重慶小面就會給上麻辣素麵。重慶小面還具有個人定製的特點,根據個人愛好,推出了「幹熘」,就是乾拌麵;「提黃」,麵條偏生硬;「加青」,多加各式青菜;「重辣」,多加紅油辣椒等等多種不同需要,可以說是最包羅萬象的一類傳統面點。
  • 山城「獨一無二」的重慶小面,一碗麵條有著多種吃法!
    重慶有四大特色美食,分別是火鍋、麻辣香鍋、毛血旺和小面。所以如果要說重慶什麼麵條最有特色,那自然就是重慶小面啦!中國地大物博,擁有著許多美食,即使是看上去很簡單的一款麵條,在全國各地也是有著多樣的做法。那麼,重慶小面是什麼樣的麵食呢?
  • 重慶小面:正宗紅油辣子配方!這些配料一定不能少!
    很多地方都打著正宗重慶小面的牌子,但是味道真的是不敢恭維!要麼是油辣子沒什麼味道、辣而不香,要麼是調料很少、味道單一,要麼是面大小不一,要麼麵條嚼著一點勁道都沒有……我在重慶、成都、北京、湖南等都吃過很多家小面,我很喜歡吃辣的小面,為了吃到正宗地道的重慶小面,我特意在重慶嘗遍了大街小巷的小面,尋找秘方,最後找到了製作美味小面的精髓。對於重慶小面來說,油辣子正是正宗小面的靈魂所在!
  • 重慶小面的幾種特色做法,其中最愛麻辣小面
    首先重慶小面分為兩大類,分湯麵和幹溜兩種類型。湯麵分為葷和素兩種搭配,幹溜則只有統稱「乾餾」面一種稱號。先說說帶湯的重慶小面,小面多用鹼水面,我們常說的素麵,素麵裡只有不添加很多食材,只有青菜和底料。重慶小面口味變化很多,在店內吃重慶小面可以要求店家改變用料從而滿足自身口味,可以說下三兩(三兩面)、幹溜(面幹一點)、提黃(煮硬一點)、少青(少要一點青菜)重慶小面煮麵也有很多要點,一般會用已經煮過面二道水來煮重慶小面,煮麵鍋要深,火要大, 水要多。保證面一直在水中均勻受熱。在煮麵時,需要不停的攪動麵條,不能讓水過於沸騰濺出鍋面,要不停的加入少量涼水。這樣煮出的面才正宗,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