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4月6日訊(記者 李利 通訊員 葉宇翔)節日假期,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自駕出行。當我們享受自駕便捷的同時,是否忽視了必要的安全裝備?
今天,一起發在高速公路湖州段附近的車禍就是因為沒有給孩子配備兒童座椅,讓一名出生僅50天的嬰兒命懸一線。
小車失控撞護欄,2個月的嬰兒昏迷不醒
「累了吧,要麼換我開吧。你過來抱孩子……」看丈夫不停地打著哈欠,已經小睡過一段的楊女士關切地問道。
凌晨4點,楊女士換下了已經連續開車7個小時的丈夫,並把已在懷中熟睡的孩子交到了他手中。
3個小時候後,楊女士駕車行駛至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段附近。當她經過一處跨線橋時,眼睛被前方射來的陽光晃了一下。緊接著就是一陣手忙腳亂,車子一頭撞向了護欄。
在安全帶的保護下,車上的乘客並無大礙,唯獨抱在手裡的小寶寶遭了殃,一頭撞在了內飾板上。
事發後,孩子被送去了最近的醫院,之後又輾轉到了湖州中心醫院。「送來不久孩子就昏迷不醒,我們這裡能提供的醫療水平有限,建議趕緊送到省兒保搶救。」該院一名主治醫師說道。
交警帶路打開生命通道,跨市轉院贏得生機
時間就是生命。交警部門立即做出部署。警車開道,鳴著警笛向杭州飛奔而去。
由於正值清明小長假,高速通行較為擁堵。湖州高速交警帶著救護車在路肩上穿插行駛。進入杭州市區,杭州機動支隊的民警接過護送任務,駕駛警用摩託繼續在前開道。高速交警的警車則繼續在後尾隨,拉著警笛提醒過往車輛避讓。
在兩地交警的共同努力下,本來清明節大流量的杭寧高速和高架橋擁堵路段正常行駛三個小時的路程,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將小孩子送到了醫院。
經過手術,目前這名孩子的情況已有所好轉。
記者手記: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需要寫進法律
清明小長假,高速公路車流秘籍,車禍數量激增。為什麼單說這一起?因為,從這起事故中我們看見了一個很容易被大家忽視,但卻十分可怕的問題。
一組公安部發布的數據觸目驚心: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有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傷亡,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交通事故已經成為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
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轎車中都配有兒童專用約束系統,而且制定了相應的法規。我國也於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可以說目前市場上的轎車中都已配備了ISOFIX裝置,方便兒童座椅的安裝。然而,一項《2013年中國兒童安全座椅年終調查報告》卻顯示,全國範圍內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仍只有近一成。
如果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孩子血的教訓都還是不能夠引起國人對兒童乘車安全的重視,那麼我想像上海今年3月1日實施的《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一項,把「未滿4周歲的孩子乘坐私家車,應該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這一條寫入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