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科睿唯安ESI資料庫進行了更新,中南民族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這是繼化學學科之後又一個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標誌著中南民族大學工程學學科步入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科睿唯安基於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和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所收錄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的 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提供對22個學科研究領域中的國家、機構、期刊的科研績效統計和科研實力排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
近年來,中南民族大學高度重視ESI論文引用頻次,化學、工程學學科先後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次更新數據統計時間為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工程學科全球前1%的被引頻次閾值為2614次。數據顯示,我校ESI工程學領域共發表ESI論文237篇,共被引用2614次,篇均被引達到11.03次,高被引論文8篇,其中1篇論文參與到了Research Front(研究前沿)。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標誌著「雙一流」建設開始全面啟動。ESI已作為「雙一流」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雙一流」建設和基礎研究工作,加強科研管理和團隊建設,強化政策引導和目標導向,激勵高水平成果產出,著力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多次召開ESI工程類論文引用提升工作會議。經過各部門和學院的共同努力,我校工程學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來源:中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