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核酸檢測AB面:患者急、醫院忙,第三方機構「吃不飽」

2020-12-2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金喆 嶽琦 陳星 劉玲 每經編輯:張海妮

大年初一(1月25日),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建從千裡之外的深圳趕到疫情重災區武漢,與三名同事在高鐵前戴著口罩拍了一張合影,華大集團聯席董事長王石也配上了一段長文,為戰友出徵打氣。

2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武漢華大基因見到汪建時,這位被外界稱為「鬥戰勝佛」的公共衛生專家忍不住對著大屏幕上的數據感嘆:「我們機器下午就閒著,醫院檢驗科忙到沒(時間)休息,市民又說檢測難。」

尋求各方支持,幾天內建好了匹配「火神山醫院」的檢測機構「火眼實驗室」,但華大基因日檢測能力提高到1萬例後,每天收到的樣本量只有1000出頭,團隊中午就可以把前一晚送過來的樣本檢測完,產能閒置率高達80%。汪建的苦惱寫在臉上,華大基因作為武漢市指定的40家核酸檢測機構中體量最大的一家,卻使不上勁。

這不是個案。與武漢華大基因距離只有200米的武漢康聖達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聖達)也在「等米下鍋」。日均5000例的檢測能力卻累計才做了幾百例檢測,空蕩蕩的實驗室也讓康聖達的員工們「干著急」。

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產能閒置,前線患者卻「一測難求」,醫院檢驗科忙得不可開交。疫情當前,武漢核酸檢測陷入怪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對此進行深度跟蹤。

2月10日,武漢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A面:「吃不飽」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2020年1月底,袁理(化名)的父母出現肺部感染,連續兩天凌晨四五點去醫院排隊看病未果,他忍不住發了一條微博吐槽無奈。

因為醫院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用完,袁理的父母只能接受CT檢查,結果顯示為雙肺感染、有毛玻璃狀陰影。即使症狀與新冠肺炎感染吻合,但沒有試劑盒檢測為「陽性」的「金標準」,袁理的父母沒辦法確診,只能每天到醫院打針。

核酸檢測試劑盒是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重要醫療物資,但前期一盒難求。官方數據顯示,1月16日以前,湖北省內沒有試劑盒,所有檢測樣本需送往北京指定的檢測機構,一個樣本的結果往返時間為3~5天。即便後來有了試劑盒,湖北省疾控中心每天的檢測能力也只有200多份,根本無法與每日遞增的疑似病例人數相匹配。

1月22日,武漢市衛健委批准10家幫扶醫院和疾控中心開展新冠病毒的病原檢測,如果全部運行,一天可檢測樣本數為近2000份。

有人已經感覺到一場硬仗即將到來。曾擔任北京SARS病原組組長的汪建判斷,這次爆發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與17年前有很多相似之處,華大基因開始研製相關病毒的試劑盒。1月14日,一條好消息打破沉寂:華大基因已研製出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檢測試劑盒。大年初一(1月25日),汪建便與3名同事啟程前往武漢重災區。

1月26日,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通過4家企業的新冠病毒檢測產品,華大基因和華大智造是其中2家。同一天,華大基因收到疾控中心送來的87例樣本、檢測188人份,前4個運行日檢測任務基本飽和。2月1日收到的樣本數破2000,而華大基因當時的檢測能力只有1200,這是汪建第一次感受到前線的超負荷。接下來的一周,華大基因的研發團隊把檢測產能提高到1萬,但汪建卻開始發愁了。

從2月2日開始,華大基因每天收到的樣本數基本沒有過2000,2月9日收到樣本1754例,次日檢測1800多例,空閒產能8100多例。

「你看我這些數字擺在這,空的空的空的,2月1號那時候還是滿的,往後就空了很多。」汪建指著屏幕上的柱狀圖告訴記者,前一天中午收的樣本基本上中午就檢測完了,現在產能是1萬例,閒置率達到80%。

火眼實驗室核酸檢測數據

相比之下,華大基因還不是最鬱悶的,不遠處的鄰居康聖達更加發愁。春節期間,康聖達接到通知要為火神山醫院運行做檢測準備,後勤部門開車接回了幾十名員工。但直到2月中旬,公司兩萬多平方米的檢測區內,大部分工作檯都還是空著的。

康聖達曾在2008年入選中國檢驗醫學界「十大獨立醫學實驗室」,兩萬多平方米的檢驗區主要用作癌症、高端基因檢測等業務。為了這場戰役,康聖達直接騰出6層樓、共計1.5萬平方米的檢驗區用來做新冠病毒檢測。

雖然正值春節假期,湖北大多數城市已經「封城」,康聖達還是幾經周折恢復了檢測能力。後來,管理層擔心試劑不夠,臨時花高價收購了很多。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們預計每天的檢測量能達到5000例。

結果,康聖達遲遲沒有等來「下鍋的米」。從1月下旬到2月中旬,他們一共只做了數百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2月10日,武漢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B面:公立醫院與疾控中心的「檢測大山」

按照規定,疑似病例要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方可排除,而解除隔離和出院的標準除了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好轉外,還要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因此檢驗壓力大在所難免。

家住武漢漢陽區水仙裡社區的段崇(化名)2月9日做了核酸檢測,等了6天才拿到檢測結果。社區工作人員解釋稱,一是醫院本來檢測量大,積壓的樣本多,所以晚了幾天;二是醫院檢測完後結果送到社區也需要一定時間。

為了解決「一測難求」的局面,湖北省級層面擴充了核酸檢測機構數量,這也使華大基因、康聖達這樣的13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加入到病毒檢測中,而同樣具備資質的有66家醫療機構、18家疾控中心。截至目前,武漢已有40家機構能開展核酸檢測,日檢測能力達8000至10000人份。

根據湖北省通報,2月5日全省檢測樣本12277例,武漢市6500例,全省累計檢測89685例,武漢市43000多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1月26日~2月5日,華大基因累計檢測的樣本只有6000例。「我們是武漢市35家裡體量最大的,但從拿到的樣本數上體現不出來。」汪建不清楚其他機構的情況,但他認為「火眼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和效率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華大基因已經投入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單日檢測能力達到1萬人份,交付周期縮短到6小時。2月5日起開始試運行,截至2月19日,華大在武漢已累計完成逾3.4萬例檢測,最近三天突破3000例,但離1萬例/天的最高產能還有很大空間,還可以至少接受7000例的檢測樣本。

華大集團執行董事朱巖梅曾經去過一家醫院,看到檢驗科的醫生在做核酸檢測時大部分是手工操作,而「火眼實驗室」裝備的華大智造自動化樣本製備系統採用一站式核酸提取,每小時可以提取36~96個樣本,一名檢驗人員可以同時操作三臺。「我們自動化提取的時間是1個小時,而且最多可以提取96個樣本。而如果是穿著防護服,人工提取1個樣本花2個小時左右,那就相當於現在醫院都是走羊腸小道,而我們是在高速公路上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些疾控中心和醫院的檢測能力與第三方檢測機構比起來,的確存在差距。

天門市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員2月13日告訴記者,他們檢驗室的同事每天能檢測120個樣本,之前採集的樣本都由疾控中心和市中心醫院進行檢測,最近幾天樣本數多起來後,開始送往華大基因這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自從疫情發生以後,鄂州市疾控中心八樓實驗室的燈幾乎沒有熄滅過,全市各醫院所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樣本,都會送到疾控中心進行最後的覆核確認。不分晝夜、連續工作已經成了檢驗室人員的家常便飯。而鄂州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他們一天採集的樣本量在200個左右。

汪建到武漢10多天後,出過一趟遠門,他去了一趟仙桃。汪建說當時就想過去看看在實驗室建設和檢測方面能幫上什麼忙,現在更多的還是檢測方面的問題:一是援助實驗室設備,二是足量供應試劑盒。現在,武漢周邊城市的疾控中心會委託華大基因進行檢測,黃岡、孝感送上來的樣本量超過1000例。

有些醫院檢驗科早已不堪重負。

「出院和解除隔離做兩次、疑似病人確診也要做兩次,檢驗科壓力確實大。」一位熟悉檢驗科醫生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醫院除了急診、呼吸科,最繁忙的就是檢驗科,而且醫院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檢驗項目,人手不足是正常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武漢金銀潭醫院實驗室的人員都在安排倒班和加班,一般晚上做核酸檢測的話會做到半夜12點多。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每日核酸檢測能力達1000份,每4個小時批量檢測180份左右,24小時檢測工作不間斷進行。武漢協和江北醫院一天最多可以完成256個樣本的檢測。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一位檢驗科醫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帶著哭腔說,現在根本就不是試劑盒的原因,他們一天都檢測500份(樣本)了,人手不夠都在連軸轉。

武漢市中心醫院檢驗科主任盧忠心表示,疫情爆發以來檢驗科一直承擔整個醫院的檢測任務,隨著對疫情認識的不斷深入,後來又開展了呼吸道相關病毒核酸的檢測。從疫情一開始量就非常大。通常一個夜班、一個院區就有300多例。當時因為疫情爆發接近春節,試劑供應渠道已經不是很通暢了,很多公司已經開始放假。

盧忠心說,現在想起來,幸虧當時還是儲備了很多的試劑,包括儲備了3000多根病毒採樣管,後來一直到現在,病毒採樣管的供應都非常困難,都是定量供應。新冠病毒檢測方面,多的時候一天檢測五六百例,現在平均每天大概有兩三百例。

2月10日,武漢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取樣病毒進行登記。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武漢疾控工作人員:都是按照政策制度辦事

送往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的病毒樣本必須由武漢市疾控中心或其他地市疾控部門統一分配和配送。在汪建看來,政府應該認可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專業能力和效率。

康聖達一位內部人士也強調,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優勢在於經驗豐富且經過檢測專業培訓,醫院從事大量檢測工作,醫護人員防護不到位容易有感染風險,也加大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一位檢測行業人士也向記者介紹,核酸檢測對人員的專業程度要求高,收到樣本後需要專人進行樣本前處理,全部環節得兩天內送回疾控。醫院檢驗科沒有這麼多人做核酸檢測,還需要做其他的檢測,所以效率上第三方檢測機構更有優勢。隔天早上,各家醫院和患者就能收到檢驗中心反饋的結果。

實際上,這不是汪建第一次為產能閒置的問題抱怨。1月30日,他到武漢第六天時就在自己的公眾號「老汪」上,結合自己17年前應對SARS的經驗和自己在武漢多日的觀察提出:破解疫情困局,把精準檢測與診斷提到與臨床搶救同等重要的位置。

汪建認為,儘管CT影像等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但病毒核酸檢測才是確診的「金標準」,也是患者康復出院或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的重要指標。但核酸檢測工作尚存在很大障礙。

面對公眾關注的核酸檢測準確性問題,2月18日,鍾南山院士指出,正規的核酸檢測應該是比較準確的,方法本身沒有問題。但在採樣環節上,例如鼻咽採樣環節,由於操作差異性較大,要特別注意採樣是否合適。他指出,當前應該相信核酸檢測這一方法,更要注意取材環節的規範度。

在汪建看來,除了採樣環節的問題,儘量減少人工操作的自動化設備更是關鍵,武漢和湖北依舊在檢測規範、能力建設、質控和及時交付等方面,存在短板。雷神山、火神山與方艙醫院,只有配上自動化高通量的「火眼實驗室」,才是最佳組合,加速解決當前問題。

在「火眼實驗室」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汪建親自走了一遍流程,希望再次優化檢測效率。期間,鍾南山院士的電話響了7次,由於不能帶手機,他從實驗室出來才看到,「他和我討論了一些問題,我把我在武漢從大年初一到現在發現的問題和他做了交流,並再次強調了,基於大通量自動化設備的核酸檢測非常有必要,不僅是對疑似的確診和患者康復,也對擁有上千萬人口的武漢這座城市如何重新恢復活力、有序復工復產更加重要」。

武漢和湖北已經發起總攻,下一步最關鍵的就是對復工過程中的疫情進行控制,汪建建議,在湖北之外的省份,率先要對返崗復工人群開展普遍檢測,儘早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2月19日下午,記者撥打了武漢市疾控中心傳染病監測室、武漢衛生熱線等多個公開電話。一位武漢市疾控中心衛生應急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將值班室的電話提供給記者,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按照現行政策,樣本會首先送到疾控中心和各大醫院進行檢測。如果有醫院反映檢測量超負荷或近期送來的樣本過多,則會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目前來說,疾控和醫院還是主力。」該工作人員強調,不存在故意不給第三方機構檢測樣本的行為,一切都是按照政策制度辦事。他還補充道,「我個人之前沒太聽到第三方機構反映樣本不夠的問題,但醫院檢測量大、工作任務重我是知道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試圖聯繫一位武漢市衛健委宣傳部門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2月10日,武漢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忙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關於發布黑龍江省第一批核酸採樣及檢測機構的公告
    關於發布黑龍江省第一批核酸採樣及檢測機構的公告 時間:2020-04-19 11:37: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為做好疫情防控,開展入院患者核酸檢測,同時滿足社會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現將全省可進行核酸檢測樣本採集及檢測的醫療機構及第三方檢測機構名單
  • 黑龍江省公布第一批193家核酸檢測機構名單
    人民網哈爾濱4月18日電 黑龍江省衛健委4月18日發布消息,為做好黑龍江省疫情防控,開展入院患者核酸檢測,同時滿足社會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現將全省可進行核酸檢測樣本採集及檢測的醫療機構及第三方檢測機構名單(動態管理)進行公告,有意願進行核酸檢測的組織機構或個人可前往相關醫療機構進行採樣檢測。
  • 國家衛健委:基層醫療機構需對全部發熱患者進行核酸檢測
    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提出要求,基層醫療機構需對全部發熱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不具備檢測能力的,需通過與其他醫療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的方式為發熱患者提供檢測服務。在不少大醫院開展發熱門診改造的同時,基層醫療機構也被要求強化疫情防控能力。
  • 第三方醫學檢測迎風口
    來源:中國經營報第三方醫學檢測迎風口本報記者/張玉/伍月明/上海/廣州報導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醫療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有關要求的通知》,其中提及,各省可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與具備條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開展檢測。
  • 關注|關於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機構的公示
    關於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機構的公示為加快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診斷工作,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醫療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確定了一批可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機構,現將相關信息公示如下。
  • 核酸檢測最快3小時出結果 廣西首家第三方醫檢機構「上線」
    最近「核酸檢測」成了全民關注的醫學詞彙,它是當下新冠肺炎病毒被確診最關鍵的手段。本周一,廣西首家第三方醫檢機構——廣西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就獲批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那檢測的流程究竟是什麼樣的,最快需要多少時間?
  • 全員免費篩查啟動 武漢核酸檢測能力「大考」來臨
    篩查項目則包括新冠病毒核酸以及血清抗體檢測,本次篩查該區將聚焦九大類重點人群,做到100%涵蓋,即: 1、新冠確診患者(含臨床診斷)、無症狀陽性患者、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所有發熱病人。 2、學校教職員工,包括教師、行政後勤等所有在校工作人員。
  • 核酸檢測後才能搶救,腦溢血患者深度昏迷?
    同事由於急發腦出血到醫院治療,因為要走核酸檢測程序,結果耽誤了治療,最後落下偏癱;腦溢血送到醫院,從早上6點一直躺倒下午3點,因為在一直等著核酸檢測結果,所以無法手術近期,在一些朋友圈裡,有人發布消息,稱醫院要求患者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耽誤了患者的救治
  •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也可以預約核酸檢測了
    繼大醫一院對普通門急診患者開展新冠病毒相關檢測後,28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入院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篩查工作的通知》,對該院新入院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篩查工作作出規定,並明確了核酸檢測流程。
  • 我省第三方檢測機構告訴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流程
    生活報訊患感冒發熱,擔心中招;外地回哈復工,單位要求體檢……日前,隨著我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變化,我省工信廳公布5家具備資質、可提供市場化服務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武漢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緣何「提速...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疫情期間,第三方醫檢機構的工作人員紛紛馳援武漢,成為了除醫護人員外,最重要的一批「逆行者」。而在檢測能力的「飛躍」中,第三方醫檢機構也發揮了巨大作用。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金標準。因此,試劑盒的產量與檢測的效率都至關重要。1月初,在武漢曾出現試劑盒難求、送檢時間長等問題。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 武漢新冠病毒檢測緣何提速50倍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疫情期間,第三方醫檢機構的工作人員紛紛馳援武漢,成為了除醫護人員外,最重要的一批「逆行者」。而在檢測能力的「飛躍」中,第三方醫檢機構也發揮了巨大作用。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金標準。因此,試劑盒的產量與檢測的效率都至關重要。1月初,在武漢曾出現試劑盒難求、送檢時間長等問題。
  • 天津哪些醫院住院前必須核酸檢測?
    二、出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擬來我院住院的所有患者,須提供我院或天津市衛生健康委指定檢測機構出具3天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1.檢測人群:擬收入院患者及陪護家屬 2.檢測時限:7日內檢測報告 3.檢測機構:您可以選擇所在地的衛生健康委授權的任意醫療機構進行檢測,天津以外地區請留存檢測機構聯繫電話,以便核查。
  • 兒童就醫、醫院複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核酸檢測
    醫院何時恢復正常診療?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該怎麼繼續康復?核酸檢測能力是否足夠?5月16日,圍繞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社會大眾關心的就醫問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們給出了答案。兒童就醫可選遠程會診、網際網路複診等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孩子生病了,父母該如何選擇醫院呢?
  • 武漢公布211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名單 有醫院一天為2000人開展...
    有醫院一天為2000人開展復工體檢武漢市第五醫院為市民提供3種復工體檢套餐,包括核酸檢測(咽拭子)、抗體檢測(血清學)、核酸+抗體檢測,近段時間已為超過3000位市民進行了復工體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提供的體檢項目包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血液分析及肺部CT,可根據需求自選,費用由100多元~700多元不等。由於參與體檢的人數逐日增加,為提升檢測速度,該醫院還引入了全自動核酸檢測分析系統。到底是哪些人群參與體檢?
  • 記者探訪西安核酸檢測機構:企業可電話預約 個人通過街辦申請
    目前,第三方檢測機構只接受企業預約。2月20日,西安市發布了關於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通知,要求企業安排員工進行核酸檢測,若結果正常,即可上班。「去哪檢測核酸」「檢測多久能出結果」「普通市民怎麼申請」……復工在即,核酸檢測成了西安市民最為關注的話題。
  • 瀋陽維康醫院開展核酸檢測的流程說明
    尊敬的患者朋友: 為認真貫徹落實瀋陽市衛健委《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開展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核酸檢測工作,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自2020年4月22日零時起,所有新入院患者和陪護人員全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具體說明如下:
  • 醫藥行業:第三方檢驗是新冠病毒檢測的主力軍
    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ICL)是新冠病毒檢測主力軍。①第三方檢驗在疫情檢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部署擴大重點地區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範圍,且無症狀感染患者的篩查隔離是阻斷疫情的重要途徑。可進行核酸診斷的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資源相對稀缺。
  • 上海企事業單位已陸續為返崗員工安排核酸檢測,試劑盒產能充裕
    滬東中華造船公司負責人介紹,昨天企業已在聯繫核酸檢測機構,準備安排檢測事宜。由於外來建築工人相繼返滬,上海部分建築企業早早啟動核酸檢測。中建八局虹橋商務區租賃住房項目,全體員工在3月份就經過核酸檢測,合格後才進入場地作業。來自隧道股份的湖北籍員工,也在企業鼓勵下做好核酸檢測,合格後方能復工。「自4月8日之後,我們進一步強鼓勵武漢返回人員檢測。
  • 北京宣武醫院:「願檢盡檢」核酸檢測12小時出結果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宣武醫院黨委書記張國君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院先後派出45支醫療隊馳援武漢、守護首都、執行臨時航班醫療保障和採集核酸檢測樣本等任務。截至7月10日,全院門急診共接診患者64.3萬人次,接診發熱患者1.3萬人次,救治急危重症患者9.1萬人次;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共完成核酸檢測6.3萬人次。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