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深圳,助力築夢40年!

2020-12-19 澎湃新聞

一座城市

濃縮中國夢的時代精華

40年間

從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

到1300多萬常住人口的「創新之都」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

深圳始終挺立潮頭、走在前列

激蕩起逐夢前行的力量

同濟@深圳,助力築夢

同濟設計在深圳多個項目中貢獻智慧

40年來,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多次與深圳這片充滿活力和機遇的熱土結緣,並留下了諸多優秀作品。1985年因深圳白沙嶺項目的成功而開始籌建的深圳分院,於1999年改制為「深圳市同濟人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成為同濟設計集團的一家控股子公司。2020年8月,集團又立足深圳成立了大灣區辦事處,繼續致力於華南地區的建設服務。近年來,集團參與完成的深圳設計項目包括騰訊濱海大廈、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工程、光明科學城、交通樞紐智能化提升工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改擴建(二期)等重點項目……

TJ

近年來,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代表學校受深圳市水務局委託,全面謀劃深圳市碧道的建設與發展。自參與茅洲河碧道試點段項目以來,同濟人始終牢記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深圳人民的需求,在項目規劃和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專業多學科優勢,集結了景觀、建築、橋梁、道路、水環境、幕牆、照明及室內設計等多個專業板塊力量,將河段打造成為「灣區東岸綠脈、深圳西部門戶」,用一幅美麗碧道畫卷獻禮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

茅洲河碧道試點段空間結構規劃圖

騰訊濱海大廈

光明科學城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區院深圳醫院

同濟學者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這項超級工程裡承擔多個科研項目

深中通道項目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的又一世界級超級跨海橋梁工程,它全長24公裡,穿越珠江口,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大橋集「隧、島、橋、水下互通」四位一體,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據了解,截至目前,我校土木工程學院孫鈞院士、李永盛教授、葛耀君教授、白雲教授、袁勇教授等團隊在伶仃洋大橋這項超級工程裡承擔了多項關鍵技術研究。

氣膜版「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在深圳國家基因庫首次亮相

氣膜版「火眼」實驗室深圳國家基因庫廣東省衛健委認證版

氣膜版「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與華大基因、上海易託邦聯合設計研發的可移動充氣式P2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於4月3日在深圳國家基因庫首次亮相,10天後即在技術上升級至2.0版本,5月1日以萬人通量3.0版火速支援哈爾濱。5月11日起,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出徵海外,陸續在加彭利伯維爾、沙特麥地那、多哥洛美、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和阿拉木圖等地落地建設和應用。北京首座氣膜版「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在大興區體育中心建成,根據場地條件設立的9座氣膜艙,每日核酸檢測能力可達3萬人份,6月23日正式投入運行;6月25日,緊急新增7座氣膜艙,日檢測量可突破10萬人份。

同濟與鵬城實驗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9年7月,同濟大學與鵬城實驗室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校長陳杰表示,深圳是國家改革開放先行示範區,設立於深圳的鵬城實驗室以網絡通信、人工智慧和網絡空間安全為研究重點,引領未來學術方向並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與建設,是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建設一年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更是充分體現了深圳速度和鵬城效率。同濟大學肩負著科教興國的重要使命,其家國情懷與鵬城實驗室的建設初衷非常吻合,希望通過強強聯合和密切合作,充分發揮雙方的地域優勢、人才優勢和科研實力,聚焦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圍繞人工智慧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共同打造東南合作的典範。

同濟主導的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正式啟用

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金聯路測試區)鳥瞰圖

2019年3月,由深圳市和坪山區政府支持、同濟大學主導設計與建設的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正式宣告啟用,該測試示範區是深圳市首個啟用的面向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的測試示範區。同時,深圳市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產業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據悉,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研究所發揮自身在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與評價領域的研究基礎優勢,以及在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規劃、設計與建設中的成功經驗,主導並深度參與了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的總體規劃、封閉測試區道路與場景設計、建設等一系列工作。測試區前期規劃和方案設計由同濟智能汽車研究所測試與評價研究室陳君毅老師牽頭,依託同濟大學整體優勢,協同汽車、交通、電信等多個學科力量,共同攻關。未來,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研究所將進一步支持測試示範區建設V2X網聯化測試認證公共服務平臺、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共性基礎數據存儲及分析平臺、信息安全測試評價與服務平臺以及前沿科技與共性技術研究平臺,最終形成綜合測試服務體系。

同濟大學深圳未來需求實驗室NEEDS

2018年11月,同濟大學深圳未來需求實驗室NEEDS (Next Economy & Ecology Design Studies)正式揭幕。實驗室由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發起。

NEEDS位於南山區「高北十六」創意園內,將根植於粵港澳大灣區,聯合MIT實驗室、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等建立的多個國際合作的「原型實驗室」群落,聚焦於未來需求和未來生活方式的孵化平臺,切實服務深圳未來產業發展,在未來將參與推動、探索建設深圳青年發展型城市的戰略定位,整合全球化知識網絡資源,並為粵港澳灣區人才提供終身學習、創新創業、分享與交流的創新平臺。

同濟大學-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城市交通聯合實驗室」成立

為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城市交通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創新,2017年6月,同濟大學-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城市交通聯合實驗室」籤約儀式在四平路校區中法中心舉行。此次共建城市交通聯合實驗室籤約,進一步深化了我校與企業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發展戰略。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我校與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將實施全方位、多模式、多領域產學研合作,同時將通過此聯合實驗室發揮雙方在交通行業的轉型變革帶動作用,共同促進城市交通學科發展,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交通理論、技術與方法體系。

同濟交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與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攜手

2017年1月,我校交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和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意義在於,依託同濟交研院,建立一個為深圳交委提供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的平臺,為深圳交委提供長期戰略諮詢服務和科研服務。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深圳交委科研課題的快速響應,連續跟蹤,從而支撐深圳長遠交通戰略、為交通發展服務。

相關專家表示,依託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等相關學科的雄厚科研實力,引入市場機制,將交通運輸領域部分政府公共服務事項從「直接提供」轉為「購買服務」,實現成果獲得,是國際上的成功經驗,也是科研合作制度的重要創新。而且,這一政府藉助外腦、購買服務的模式,是對國家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深化改革的積極響應,必將在全國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

同濟團隊主持深圳經濟特區綠地系統規劃

1993年,著名風景園林學家、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李錚生先生(已故)主持深圳經濟特區綠地系統規劃,為城市的發展貢獻了智慧。

據了解,在深圳的發展歷程中,同濟校友們在房地產、城市規劃、交通、路橋等行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現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同濟校友會成員已超過8000人。

……

更多同濟和深圳的故事

未完待續

40年

一代代同濟人

見證了深圳日新月異的發展歷程

每一次被刷新的「深圳速度」

也有著同濟人的努力

他們充滿著韌勁與執著

攜手築夢,同舟共濟

原標題:《同濟@深圳,助力築夢40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2020年「築夢計劃」招生簡章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教育部《關於做好2020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同濟大學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需要,2020年繼續實施「築夢計劃」(即「高校專項計劃」),對農村學生進行單獨自主招生,特制定本簡章
  • 同濟大學2019年「築夢計劃」招生簡章
    二、招生專業及計劃同濟大學2019年「築夢計劃」招生計劃數不低於教育部規定的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規模。學校將根據各省(區、市)通過報名審核的考生情況、歷年生源情況等因素,制定分省分專業計劃並報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備案。
  • ...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同濟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同濟大學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10-15
  • 教育部:今年「青年築夢紅色之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近100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1日電 在教育部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2020年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近100億元。據吳巖介紹,自2015年舉辦以來,「網際網路+」大賽已成功舉辦五屆。四年來,累計300餘萬大學生踏上「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意志品質,助力精準脫貧扶貧和鄉村振興。
  • 同濟一堂,有你圳好——2020年深圳同濟大學校友會迎新活動成功舉辦
    9月20日15:00 在深圳藍楹灣酒店心湖廳以「同濟一堂,有你圳好」為主題的深圳同濟大學校友會2020年迎新暨中秋團圓活動成功舉辦。出席本次迎新活動的有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馮身洪、深圳同濟大學校友會會長李凱、在各行各業頗有建樹的優秀校友代表洪海靈、王嶽明、張一帆、郭軍、劉偉、劉超洋、陳立文、程家龍、戴運祥、四川校友會會長雷志彬、東莞校友會會長韓金田、惠州校友會會長夏育林以及所有深圳的同濟「新生」們,大家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在深圳續寫同濟輝煌!
  • 築夢路上:世紀開元物業董事長全廣平
    時光荏苒,自1999年離開家鄉放棄事業單位編制,毅然決然的來到嚮往的深圳加入物業管理行業,一幹就是21年。眼看著深圳的變化與發展,也有幸與物業管理行業一起成長,見證著行業的變遷。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裡風鵬正舉。這40年的發展期間,深圳的人口與城區面積快速增長,城市中人的生活居住、人與小區的相處關係等問題迎面而來,而且需要迫切解決。如何和諧調節這些問題,就是物業管理的魅力。
  • 深圳特區40年:極光CEO羅偉東接受深圳衛視採訪
    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市隆重舉行。大會總結了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經驗,並為深圳經濟特區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領導人在大會上指出:「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展數字經濟」。
  • 「雙區驅動 築夢坦洲」 ——2019中山·坦洲(深圳)招商推介會 成功...
    為推進深圳與坦洲聯動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12月23日,中山市坦洲鎮人民政府攜手谷川聯行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大中華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辦「雙區驅動築夢坦洲」——2019中山·坦洲(深圳)招商推介會。
  • 40年,從同濟學生到同濟老師!「周儉老師,一直是我們的榜樣」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事城鄉規劃專業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30餘年,完成規劃設計項目200餘項。自1999年起,在歷屆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中均有項目獲獎,包括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金獎1項,國際遺產保護獎2項,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21項,其中獲一等獎5項。
  • 武大不如蘇州大學,深圳大學力壓同濟!這個世界排名,你相信嗎?
    如果一個世界大學排行榜單中,百年名校武漢大學不如蘇州大學,建校不到40年的深圳大學力壓同濟大學,這樣的排名你相信嗎?可能你會認為這個肯定是一個不入流的機構進行的排名,因為武大、同濟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今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武大不如蘇州大學,同濟不如深圳大學。
  • 福建泉州舉辦專場招聘會助力臺籍學子築夢啟航
    福建泉州舉辦專場招聘會助力臺籍學子築夢啟航 2019年11月11日 09: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招聘會現場(圖片來源:福建省臺港澳辦)  中國臺灣網11月11日訊 11月5日,以「助力臺籍學子
  • 「青春同濟」新媒體平臺服務同濟新鮮人
    青春同濟:「每天晚上10點。」        胡小六:「請問,圖書館關門後哪裡可以繼續看書?」        青春同濟:「本部化學樓裡有通宵自習室。」        lucysse:「請問,學校的宿舍情況怎麼樣?」
  • 築夢中檢共贏未來|深圳公司舉辦深圳中檢大廈喬遷啟動儀式
    正值中檢集團成立40周年之際,深圳中檢大廈順利落成啟用,為紀念這一重要的時刻,慶祝項目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12月18日上午,深圳公司在深圳中檢大廈舉辦以「築夢中檢共贏未來」為主題的喬遷啟動儀式。
  • 廣東律師40年 | 中倫(深圳)所:團結進取,穩健發展
    為紀念廣東省律師協會成立40周年,回顧廣東律師40年來的光輝歷程,中共廣東省律師行業委員會、廣東省律師協會將對40年來為廣東律師行業作出傑出貢獻的律師、律師事務所以及行業管理者進行隆重表彰,並向社會和公眾進行廣泛宣傳。
  • 40名人才,40句祝福,深圳人才同賀特區40歲生快!
    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40周歲生日。40年城市蝶變,創造世界奇蹟;40年創新不息,書寫壯麗史詩;40年人才驅動,厚植髮展沃土。今天,「人才深圳」特別邀請了各年齡段在深工作的40位人才為深圳送上祝福寄語,衷心祝福特區生日快樂!共同致敬特區成立40周年!
  • 壯麗七十年 築夢新時代——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隆重慶祝中華人民...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了一系列慶祝活動。
  • 深圳40年,感謝40「人」
    引語 特區40年,深圳璀璨絢麗,一片流水溢彩。 儘管逆全球化讓人擔憂,但擋不住這座城市的青春蓬勃。 在這狂飆突進的特區40年中,滄海桑田,山河變幻。
  • 設計驅動創新 同濟大學深圳NEEDS Lab產學研成果展開幕
    同濟大學深圳NEEDS Lab產學研成果展在南山高北十六創意園正式啟幕,展出了一系列與產業結合的城鄉交互、醫療健康、交通方式、創新教育、社區營造、智能生活和產業轉型等研究項目成果。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作為在最新的全球高校競爭力排名中位列亞洲第一的學院,在2018年與盈致未來文創合作,用100天的時間點亮了科技園北區的一個老產業園區——這就是展覽所在的高北十六創意園,這背後的學科引擎就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在落地南山的同濟大學深圳「未來需求實驗室( NEEDS Lab)」。
  • 蛋殼築夢公寓聯手亞洲餐飲聯盟啟動餐飲業"員工宿舍租金補貼計劃"
    7月15日,蛋殼築夢公寓聯手亞洲餐飲聯盟正式推出餐飲企業"員工宿舍租金補貼計劃"。 面向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餐飲企業,提供計劃總額超過500萬元的租金補貼支持,解決企業員工租房難、租金貴、現金流緊張的現實問題,助力餐飲行業共渡難關。
  • 同濟人,奪金!!
    同濟人,奪金!!在本次大賽高教主賽道中,舒強團隊以師生共創組排名第1的成績進入三強爭奪賽,獲得全國第6名,並獲得「最具商業價值獎」(全國僅1支團隊獲得)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中2015年團隊成立開始科研攻關,通過自主命題參加大學生科創競賽,致力路面振動研究。5年來團隊一直專注於技術革新、提升,迭代升級,涵蓋城市道路、國省幹道、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機場等應用場景,適用於瀝青路面、混凝土路面等各式路面結構。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已成功入駐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獲夢想助力基金資助,前期收入、項目覆蓋成本、產生資金均託管於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