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世界大學排行榜單中,百年名校武漢大學不如蘇州大學,建校不到40年的深圳大學力壓同濟大學,這樣的排名你相信嗎?
可能你會認為這個肯定是一個不入流的機構進行的排名,因為武大、同濟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今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武大不如蘇州大學,同濟不如深圳大學。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與U.S NEWS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並稱為世界最具權威的4大全球高校排名,其排名依據為:
教育素質:獲諾貝爾或菲爾茲獎的校友折合數;10%
教職員素質:獲諾貝爾或菲爾茲獎的教職員折合數;20%
各學術領域獲引用次數最高之科學家人數;20%
科研成就:《自然》與《科學》期刊論文發表量折合數;20%
獲科學引文索引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之論文折合數;20%
人均學術表現:上述指標得分的人均值;10%
但權威的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在今年國內高校翻了車,引起了質疑!
武漢大學不如蘇州大學
在今年的軟科世界排名中,雖然武漢大學和蘇州大學在國內都排在14到22名,但蘇州大學比武漢大學高了4個位次,中間隔著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真的就不如蘇州大學嗎?我們用數據來打臉!
在教育部發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大學排名中,武漢大學有4個A+學科,4個A學科,11個A-學科;而蘇州大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僅有2個A-學科。
在雙一流建設上,蘇州大學的質量也不如武漢大學。蘇州大學不是世界一流高校建設大學,只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也只有自定的材料科學與技術;而武漢大學既是世界一流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擁有10個一流學科。
從院士數量來看,近10年來武漢大學有8名教授入選院士,排名全國高校第七,有11位中國科學院院士、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兩院院士共18位;而蘇州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計7人。我們知道,院士就是一個領域的學術帶頭人,蘇州大學與五大院士差距11人,學術上怎麼比得過武漢大學呢?
深圳大學真的就比同濟大學強嗎?
我們的確要承認深圳大學背靠大樹好乘涼,受到了深圳市的大力支持,獲得的教育資金都非常豐富,相比位於上海的同濟大學,在資金這一塊,復旦、交大都要先分的大頭,辦學資金不如深圳大學。但百年歷史不是說著玩的。
因為深圳大學既不是985、211,也非雙一流,所以我們就簡單的比較學科排名和院士人數。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排名中,深圳大學僅有光學工程一個B+學科,沒有A級學科,反觀同濟大學,擁有4個A+學科,1個A學科,7個A-學科,共12個學科進入A級學科。
在院士這方面,深圳大學比同濟大學稍好一點。同濟大學共有14位兩院院士,中科院、工程院分別7位;深圳大學擁有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共16人,相差不大。
所以在學術上看,同濟大學依然要比深圳大學優秀,雖然深圳大學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底蘊不夠,還是無法和同濟大學比肩齊名。
但今年軟科排名中,深圳大學比同濟大學要高一名,剛好壓著同濟。
在其他三個世界排名中,武漢大學都要比蘇州大學高很多,同濟也稍微比深圳厲害,所以這次軟科排名引起了網友的質疑。
你認為這次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符合實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