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就是光芒萬丈、品學兼優、各個方面都是拔尖的,成為別人嘴中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其實作為孩子而言,父母這種時時刻刻都非常高的期待值,實在是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壓力,特別的家長在誇獎別人的孩子的時候,在責問孩子為什麼沒做好的時候,無形之間都是極大地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壓力,甚至是自卑的心理。
其實作為家長,不應該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壓力,童年是難能可貴的,雖然希望自己孩子變的優秀,但是我想,孩子的快樂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在前一段時間,一名12歲的女孩吃下了144片暈車藥,因此而不幸去世了。女孩的家長認為是藥店的責任,不該賣給自己的孩子這麼多暈車藥,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家住肥東的李大姐這天下班回家之後,發現女兒房間的門一直都是關著呢,叫也沒人答應,在敲門也敲不開之後,李大姐著急的不行,擔心在自己的女兒在裡面發生了意外,於是就直接將門踹開了,結果面前看到的這一幕,簡直讓她的心臟都嚇停了。
她看到了自己的女兒娟娟躺在了地上,臉上簡直都快七竅流血,滿臉都是血,李大姐趕緊打了120。但是雖然醫生們也都盡力的搶救了,但是還是沒能救回娟娟的生命,娟娟還是搶救無效去世了。
娟娟的父親回憶,他曾看到娟娟回來的時候拎了一袋子的藥,當時也沒怎麼在意,以為是家裡什麼藥缺了,孩子也沒有什麼異常反應,結果後來就出了這樣的事情。
娟娟的家人們在娟娟的房間裡面還發現了遺書,以及一些暈車藥的空盒子。遺書裡面寫著,因為學習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才自殺的。
娟娟的父母認為是藥店的責任,竟然賣給未成年兒童這麼多藥,應該控制量的一次不能買多。
記者後來也去藥店詢問調查了,藥店的營業員告訴記者,當時娟娟帶著口罩,個子也不矮,根本看不出來這是個未成年,而且暈車藥也不是處方藥,所以沒有控制賣的數量這一說。
在娟娟買藥的時候,營業員也問過娟娟怎麼一次買這麼多,娟娟說,之前暈車的時候吃過,這次全家要一起出去旅遊,就多買一點備著,所以自己也沒多想,還詳細地告訴了娟娟用量,誰知道竟然發生了這樣的慘案。
其實作為家長,我們能理解作為家長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爭光爭氣的心理,但是要用對方法,不能一味的逼迫孩子去學習,這樣反而學習已經不是能讓孩子獲得知識獲得快樂覺得有趣的東西了,學習此刻對於孩子而言,已經變成了一種負擔,一種壓力,更是一種恐懼。
害怕自己辜負父母的期待,害怕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害怕聽到父母斥責的話語,這一切也都會讓孩子感到恐懼。
希望作為家長能夠更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成績。
你們覺得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