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變遷與展望

2020-12-15 中國金融新聞網

  20世紀初,國際貨幣體系初步建立,至今已走過百年歷史,縱觀其發展歷程,經歷了由金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牙買加體系四個階段,與之相伴的國際貨幣也由黃金、英鎊向以美元為中心轉變,布雷頓森林體系後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特別提款權以彌補國際儲備資產不足。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成為SDR籃子貨幣。展望未來,隨著人民幣逐漸走上國際舞臺,國際貨幣體系正向多極化發展,進一步發揮SDR在計價結算中的作用也已達成國際共識。
  金本位制度
  18世紀以前,各國之間主要以金、銀貴金屬作為支付手段。西方國家貨幣體系經歷了由銀本位到金、銀複本位的過渡時期。通常,金本位制度指的是金幣本位制,歷史上還出現了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金本位的意義在於用黃金確定了貨幣的價值,黃金既是對內支付貨幣又是對外支付貨幣。其典型特徵是金幣可以自由鑄造和兌換,黃金在各國之間可以自由進出口。
  金匯兌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為了籌集軍費,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隨之告終。為節約黃金使用,1922年,義大利熱那亞國際經濟會議決定實行金匯兌本位制。在該制度下,國內只流通銀行券,銀行券不能兌換黃金,只能兌換實行金塊或金本位制國家的貨幣,國際儲備除黃金外,還有一定比重的外匯,外匯在國外才可兌換黃金,黃金則作為最後的支付手段。實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要使其貨幣與另一實行金塊或金幣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比率,並通過無限制地買賣外匯來維持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
  金匯兌本位制下,各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以貨幣貶值為手段,引起了國際經濟秩序的混亂。1929-1933年,世界經濟出現了大蕭條,通貨緊縮和產能過剩相伴而行,摧毀了西方國家的金塊本位制與金匯兌本位制。人們對紙幣缺乏信心,對黃金需求大增,超出了國家財政能力,以英國為首的各國相繼放棄了金本位制。
  在西方國家普遍實行紙幣流通制度的情況下,貨幣信用制度危機不斷加深,無法建立統一的國際貨幣體系,而相繼成立貨幣集團。貨幣集團是在其內部以一個主要國家的貨幣作為中心,並以這個貨幣作為內部儲備貨幣進行清算。集團內部外匯支付與資金流動自由,但是對集團外的收付與結算則實行嚴格管制,黃金作為國際結算手段,發揮其世界貨幣職能。1933年,美國成立美元集團,1939年發展成美元區。美元區內的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鈎,實施固定匯率制。在區內不實行外匯管制,成員國的外匯與美元基本都存在美國。同年英鎊區也隨之建立,主要包含英國和大英國協地區。當時的客觀環境造就了國際社會缺乏統一的貨幣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
  二戰後,歐洲大陸國家損失慘重,英美兩國逐漸成為戰後國際秩序重建的倡導者。但此時,英國經濟實力因為戰爭已大為下降,而美國則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經濟實力如日中天。1944年,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和最大黃金儲備國,GDP在全球的佔比達到50%,黃金儲備達到63%。1948年,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為了幫助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獲得美元,美國先後推出了針對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和針對日本的「道奇計劃」。美國逐漸替代英國成為全球貨幣和金融體系的領導者。
  時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助理哈裡·懷特和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分別提出了重新制定國際金融秩序的方案,凱恩斯提出 「國際清算同盟計劃」,主張建立世界性中央銀行,實現對各國債權債務在中央銀行的記帳清算。設立國際通貨「班珂」,並與黃金保持聯繫。成員國不必繳納基金,按照二戰前三年各國進出口額分配其份額,逆差國可向中央銀行借款。凱恩斯方案目的在於允許各國在中央銀行以記帳形式貸款,避免本國貨幣貶值。此舉有利於英國恢復英鎊區,而不利於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懷特提出「聯合國外匯穩定基金」方案,主張成立國際貨幣和相應組織,保持各國與國際貨幣匯兌比例。會員國共同投資設立基金,基金為會員國提供便利,以維持各國貨幣的穩定。同時,他也提出設立國際通貨「尤尼塔斯」。經過激烈的博弈,1944年7月,在美國召開的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制定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1945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正式成立。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重要特徵一是美元與黃金掛鈎。各國確認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價,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按官價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為使黃金官價不受自由市場金價衝擊,各國政府需協同美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維持黃金官價。二是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鈎。其他國家政府規定各自貨幣的含金量,通過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同美元的匯率。三是實行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四是確定各國貨幣兌換性與國際支付結算原則。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對當時全球經濟和資產價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美元也因此成為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貨幣。然而其固有缺陷也逐漸顯現,即存在「特裡芬難題」。一方面,為了向全球提供美元儲備,美元需要保持幣值穩定,這要求美國保持順差;另一方面,為保持其國際貨幣地位又要以逆差輸出美元流動性。另外,美國若要履行兌換黃金義務,必須有充足的黃金儲備。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開始惡化,隨著兩次美元危機,在長期逆差的情況下,美國的貿易赤字迅速擴大,美國的黃金庫存迅速流失。1969年,在特裡芬教授的建議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引入特別提款權加入國際儲備體系,但多年來特別提款權並未發揮出預想的作用。
  1971年8月,尼克森政府宣布實施《新經濟政策》,放棄官方兌換比價,停止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使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單方面撕毀了1944年美國政府與世界各國達成的這一協定。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1973年,隨著固定匯率制度的瓦解,這一體系最終解體。
  牙買加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不穩定的國際金融秩序給各國經濟造成動蕩。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在牙買加舉行了關於國際貨幣基金協定修訂的會議。會議形成了牙買加協議。1976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二修正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至此牙買加國際貨幣體系成立。牙買加體系標誌貨幣正式邁入信用貨幣時代。
  牙買加協定一是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改革。牙買加協議正式確認了浮動匯率制的合法化,承認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並存的局面。二是推行黃金非貨幣化。廢除黃金條款,取消黃金官價,國際儲備體系由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單一美元逐步演變為多元的儲備體系。三是增強特別提款權的作用。提高特別提款權的國際儲備地位,SDR可以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使用特別提款權作為償還債務的擔保,各參加國也可用特別提款權進行借貸。牙買加體系解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的僵硬關係,但並未解決各國國際收支失衡和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貨幣危機頻發,國際貨幣體系仍需進一步改革。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展望
  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正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貨幣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雖仍能超過60%。但是,單一主權信用貨幣難以作為唯一的世界貨幣長期維持全球經濟的日常運轉。美國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越來越明顯,對新興市場經濟產生巨大影響。世界經濟的高度滲透與融合要求有一籃子貨幣發揮其穩定的作用。特別提款權自創設以來,一直在向彌補儲備資產不足,發揮世界貨幣職能的方向努力。國際社會正在積極推動在國際貿易、大宗商品定價、投資和企業記帳中使用SDR計價,並加強和完善SDR的分配機制,創立SDR計值資產以增強其吸引力。目前,我國同時以美元和SDR發布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數據。8月31日,世界銀行在我國首發5億元SDR債券,並把這隻以SDR計價、以人民幣結算的債券命名為「木蘭債」,這是1981年以來國際市場首隻SDR計價債券。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籃子,成為第三大權重貨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裡程碑。人民幣加入SDR將進一步提高其貨幣籃子的穩定性,提升SDR計價資產的吸引力,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不斷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歷史
    第一部分:國際貨幣體系概述介紹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繞不開人類的貨幣歷史、古典金本位制、新金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的國際貨幣體系、以及美元霸權、儲備貨幣及新時代下儲備貨幣多元化的發展、以及目前即將成為風口的數字貨幣、金融科技之類的話題和討論,但筆者儘量概括性的對此進行介紹,過於注重細節,可能會適得其反
  • 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重構是怎樣的一個趨勢
    首席經濟學家幽默地表示,你知道一些國際機構的名字,包括一個驚悚片的縮寫(暗指湯姆克魯斯電影中的特工組織IMF),卡尼代表英格蘭銀行在最一線將變革貨幣體系的思路講出來,英國倫敦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英格蘭銀行過去已經並將持續為貨幣體系變革貢獻思想。議員Baker回應,我相信英格蘭銀行是這樣的機構,IMF也會是,並問大家IMF應該被政客領導還是對這件事情(全球貨幣體系變革)很懂的專家領導?
  • 採取浮動匯率制度遠未成為共識:國際匯率體系變遷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啟示
    正是追求匯率穩定的本能與匯率制度選擇面臨的約束之間的衝突,構成了國際貨幣體系演進的重要動力,使國際貨幣體系在固定和浮動之間輪迴。最近十年,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依然受到許多國家青睞。IMF將各國匯率制度分為3大類和一個殘差項,共10小項。
  • 時運變遷:沃爾克和行天豐雄,共同回顧世界貨幣體系的演變歷程
    美國財政部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代表性匯率穩定,支付自由是國際合作精神的象徵。但是1958年,其運行開始出現壓力信號,美國國際收支平衡出現大規模赤字,意味著外國中央銀行美元儲備增加。從1957年到1958年美國經歷了短期但嚴重衰退,短期利率下降了2.5%,市場對兌換黃金的需求增加了。
  • 英鎊的過去,美元的將來 ——歷史視角下的國際儲備貨幣競爭
    本文聚焦於美元作為世界上持有的最主要的官方儲備形式的職能,以及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敬請閱讀。再者,如果聚焦於國際貨幣的一項特定職能,即作為用於各中央銀行和政府的國際儲備的一種價值貯藏手段,我們可以說,這是有歷史記載以來唯一的一次這樣的更迭。以前其他貨幣單位曾用於國際用途,但並不是作為持有與國際金融體系運作相聯繫的流動票據負債(liquidpaper liabilities)的一種形式。
  • 國際貨幣體系或應建立三大貨幣區
    2011-10-17 09:16:57中國網: 我是中國網的記者,您似乎一直都非常支持固定利率體系,那針對美國、歐洲這樣龐大的經濟體,如何實現美元兌歐元的固定利率,如果再把人民幣考慮在內,如何實現這樣一個固定的國際利率體系,國際上有幾個您所謂的最優貨幣區是合理的呢?
  • 保建雲:主權數字貨幣、金融科技創新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兼論數字...
    以數字人民幣為代表的主權數字貨幣發行、流通與國際化有利於改變以美元為代表的少數西方國家貨幣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和不足,促進公平、公正、高效的新國際貨幣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中國需要充分利用當代金融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推動以人民幣為基準的主權數字貨幣構建,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及全球金融治理體系的變革,為構建公平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因此,從理論與政策角度系統研究主權數字貨幣與金融科技創新之間的關聯性、國際貨幣體系與全球金融治理體系變革的可能路徑及政策措施是中國學術界和決策層共同面臨的緊迫課題。
  • 央行數字貨幣如何衝擊國際支付清算體系?
    隨著國內數字人民幣測試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變化。其中,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國際清結算方面的影響最引人關注。不少人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SWIFT帶來衝擊,重塑國際清算體系。然而,即便是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SWIFT系統就代表著國際支付清算體系的全部,甚至對清結算概念本身都會感到困惑。因此,許多討論難免出現不準確的地方。
  • 【士派學術】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系列——國際秩序變遷...
    作為一個新型大國,構建符合中國自身歷史和邏輯的外交知識體系,有利於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概念體系和理論框架,以更加自主的姿態參與國際學術對話,設置中國外交學的研究議程,亦有利於中國在建構新型國際秩序進程中的身份定位。近年來,國務學院教師在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和原創知識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 【金研•深度】歐元國際地位的演變和未來展望
    與此同時,自誕生以來就被寄以厚望挑戰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霸主地位的歐元卻持續走弱,歐元的光環變得黯淡起來,讓投資者對歐元的國際地位有了新的審視,引發了對歐元國際地位的思考。歐元被美元反超,從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跌落在國際支付領域,歐元的份額一度超過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但從歐債危機發生後,歐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持續走低,2013年8月,歐元的份額被美元超越,失去了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低位。歐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在2015年8月達到27.2%的歷史低位,隨後開始反彈。
  • 2019年,世界貨幣體系終於面臨改變-虎嗅網
    一、如何認知當代貨幣體系的歷史當代貨幣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並沒有那麼久遠,不過七十多年的歷史,需要追溯到1944年。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也是諾曼第登陸後的不到一個月,西方主要國家包括當時的中華民國在美國的新罕布夏州的一個小鎮上開了一個會議,討論戰後的貨幣體系。
  • 歐科雲鏈研究院:央行數字貨幣如何衝擊國際支付清算體系?---詳解...
    隨著國內數字人民幣測試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變化。其中,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國際清結算方面的影響最引人關注。不少人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SWIFT帶來衝擊,重塑國際清算體系。然而,即便是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SWIFT系統就代表著國際支付清算體系的全部,甚至對清結算概念本身都會感到困惑。
  •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而且,英行此時發行的紙幣,和歷史上任何國家超發的貨幣都不同,它更接近貨幣的本質,它的歷史意義超越了黃金(不過當時他們主觀上或許並不曉得)。銀行系統謹慎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用紙幣替代了原來黃金和白銀主宰的領地……可以說提供了人們一路奔騰直上雲端的車馬。   ——《國富論》,亞當斯密我們在第二節中講過,貨幣本質誕生於債權債務關係,即「隨份子」的發生。
  • 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
    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 2018年08月03日 06:4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賴海榕 魯鵬 字號 關鍵詞:國際關係理論;國際關係
  • 淺談央行數字貨幣的運營體系及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從表2、表3中可以看出,推出數字貨幣後,將會引起現金漏損率(社會公眾持有的現金/銀行存款)的提高,這將引起貨幣乘數的變化。雙層運營體系優勢。一是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調動和發揮了社會力量,實現了社會成本最低化。
  • 徹底變天:一個讓黃金取代美元的全新貨幣體系即將建立?
    「在我看來,現行的法定國際貨幣體系正在終結,非常規貨幣政策已經將這個體系逼近死胡同,局勢無法逆轉。而且有研究表明,歐洲央行可能一直在為建立一個新的金本位製做準備。」根據Jan Nieuwenhuijs的說法,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時,歐洲就在為他日推翻美元的核心地位做著準備。
  • 人民幣入籃至今,距國際貨幣還有多遠?
    來源:《當代金融家》雜誌 2020年第5期  作者:丁志傑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  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進程中,支付體系作為國家治理重要基礎設施的作用更加凸顯。至下一次調整前,各貨幣的數量固定不變。由於所含籃子貨幣的數量不變,SDR對各種貨幣的匯率根據外匯市場匯率行情計算得出,而非交易形成的。  國際貨幣比較存在著基準難題。在比較研究主要國際貨幣特性尤其是匯率行為時,如果選擇其中一種貨幣如美元作為基準,那麼其他貨幣就無法和作為基準的貨幣進行比較。過去通行的做法是選擇一個獨立的第三方貨幣瑞士法郎,但也無法避免瑞士法郎與相關貨幣的關聯性差異。
  • 研討會︱環境史與科技史對話:歷史上景觀變遷的管控與權力
    2019年12月13日-16日在杭州舉行的「歷史上景觀變遷的管控:人類世中的自然、技術與權力(Historical Management of Changing Landscapes: Dynamics of Nature, Technology, and Power in the Anthropocene)」國際研討會,由浙江大學主辦,德國馬普科學史研究所和《
  • 人民幣如何才能打贏與美元爭奪國際貨幣地位的「貨幣戰爭」
    像美元是國際貨幣,不僅僅是因為它可以自由兌換,還因為中國與歐洲做生意時,根本沒有牽扯到美國,但還是使用美元計價、結算。所以,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二個部分是外國需要,並以之作為國際貿易的計價結算單位以及價值儲藏手段。人民幣要國際化,最難做到的其實是第二點。回顧人類歷史,古代是黃金做國際貨幣,各國都普遍接受。進入紙幣時代後,英鎊充當了國際貨幣,然後是美元,至今仍是。
  • 記錄金融思想的變遷與發展
    記錄金融思想的變遷與發展《中國主流金融思想史》出版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陽書敏 發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