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建行金融市場部 金融街廿五
作者:劉猛,建行金融市場部
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時,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投資者紛紛拋售金融資產來換取美元,美元流動性需求驟增,美元指數攀升至逾三年高位,美元的國際地位顯露無疑。與此同時,自誕生以來就被寄以厚望挑戰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霸主地位的歐元卻持續走弱,歐元的光環變得黯淡起來,讓投資者對歐元的國際地位有了新的審視,引發了對歐元國際地位的思考。
一、歐元國際地位的演變
歐元正式發行於1999年1月1日,2002年1月1日於歐元區各國流通,此後歐元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貨幣,甚至在個別領域趕超了美元,歐元的國際地位在歐債危機前達到最高。但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元區經濟持續低迷、歐元區制度性缺陷凸顯、政治不確定因素增加,歐元的國際地位發生了變化。
1. 歐元被美元反超,從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跌落
在國際支付領域,歐元的份額一度超過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但從歐債危機發生後,歐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持續走低,2013年8月,歐元的份額被美元超越,失去了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低位。歐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在2015年8月達到27.2%的歷史低位,隨後開始反彈。截止2020年5月,歐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佔比為32.9%,美元的佔比為40.9%。
圖1:歐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佔比
數據來源: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
2.歐元在全球外匯交易市場中的份額萎縮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自誕生之日起,一直是全球外匯市場中第二交易活躍的幣種,歐元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份額在2010年達到峰值的39%。由於歐債危機蔓延、經濟持續疲軟和政治風險增加等因素影響,歐元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佔比不斷下滑,從2020年的39%降至2019年的32%。
圖2:歐元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份額
數據來源:國際清算銀行(BIS)
3.歐元為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但佔比不斷降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數據,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為20.05%,美元為61.99%,遠高於排名第三的英鎊,從橫向來看,歐元作為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的地位穩固。但從縱向來看,在國際金融危機前,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持續攀升,在2009年第三季度達到了28%的最高點。隨後歐債危機的爆發,歐元在全球中的地位下降,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持續下降,近年來一直維持在20%左右。
圖3: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
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4. 歐元在全球債券市場的優勢減弱,與美元走向分化
根據歐洲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以歐元計價的國際債券為3.55萬億美元,在全球未償還的國際債券中佔比22.1%,較2018年下降0.3個百分點。這一比例在2008年達到峰值的26.2%,2008年和2009年成為歐元在國際債券市場中最為火熱的兩年。但自2010年以後,歐元在全球債券融資中的優勢減弱,截止2019年末,歐元在全球債券市場的份額下降了4.1個百分點,同期美元的份額增加了13.7個百分點,國際債券市場呈現出「歐退美進」的態勢。
圖4:歐元在全球債券市場中的佔比
數據來源:歐洲央行、國際清算銀行(BIS)
二、歐元國際地位下降的原因分析
1. 經濟低迷是歐元地位變化的根本原因
自歐債危機後,歐元區經濟仍未恢復元氣,加之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全球經濟疲弱,令歐元區經濟面臨較大的增長壓力,歐元區經濟增速低於全球和發達經濟體的平均增速,也低於美國的經濟增速,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除此之外,英國脫歐和民粹主義抬頭令「疑歐」情緒升溫,歐洲右翼勢力蠢蠢欲動,政治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對歐元區的信心降低,歐元資產吸引力降低,歐元地位下降亦成必然。
圖5:歐元區經濟增速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世界銀行
2. 歐元區國家經濟和財政狀況分化,現行機制下財政政策難以有效協調
在歐盟國家中,希臘、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4個南歐國家2019年末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76.6%、138.4%、121.2%和95.5%,財政狀況較差。奧地利、丹麥、瑞典和荷蘭等「北方四國」的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分別為70.4%、33.2%、35.1%和48.6%,財政情況較好。在現行機制下,歐元區各國貨幣政策統一,但財政政策相互分割,難以進行有效的協調,單一成員國在財政失衡的情況下,無法進行轉移支付,易發生債務危機,並殃及其他成員國,進而抑制了居民消費、公共投資和經濟增長。
3. 歐元區可供投資的以歐元計價的優質資產不足
自歐債危機以來,歐元區部分國家主權評級被調降,加之歐元區國家發行的債券數量減少,歐元區各國政府和各大機構發行的AAA級債券減少,與歐元區GDP的比值從2008年的40%左右下降到2019年的20%左右。與此同時,美國國債的存量從佔其GDP的65%左右,上升至超過100%。歐元區可供國際投資者投資的安全資產供應減少,導致歐元的國際地位下降。
三、歐元國際地位的展望
1.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均有意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
在歐元誕生20年之際,歐盟領導人多次表示要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2018年9月,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發表「盟情諮文」時,提出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同年12月歐盟委員會發表了《朝著歐元更強國際化地位前行》的行動倡議,隨後就提升歐元國際地位發起公眾諮詢,以尋找更精準有效的措施來擴大歐元在國際上的使用。歐洲央行近期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滿足市場對歐元流動性的需求,旨在擴大歐元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均有意提升歐元地位,並正在付諸行動,未來或將有更多的措施推出,來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
2. 歐元區經濟走向何方,是歐元國際地位提升的關鍵
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元區經濟一直萎靡不振,2017年後雖維持溫和增長的態勢,但經濟增長的動能依舊不足。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國家蔓延,歐元區經濟遭受了嚴重的衝擊,多項經濟指標滑落至歷史谷底,雖然歐洲疫情得到了控制,歐元區經濟正在企穩回升,但疫情的衝擊不會立刻消散,歐元區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歐元區經濟在未來走向何方,對歐元國際地位的提升將產生關鍵作用。
3. 美元國際地位的變化,對歐元在國際中的使用產生影響
美元和歐元的國際地位的變化存在「蹺蹺板」效應,當美元地位上升之時,歐元的國際地位相應的下降。當全球「去美元化」盛行之時,歐元作為重要的替代貨幣,國際地位也會上升。從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來看,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各國投資者拋售資產來換取美元,美元成為了唯一的避險資產,一定程度上鞏固了美元的地位,歐元的國際影響力相應地減弱,歐元匯率持續走弱。美元和歐元國際地位的相互影響仍將持續,如果美元的國際地位下降,歐元將會相應地上升。
4. 關注數字貨幣發展對歐元國際地位的影響
在金融科技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貨幣以其穩定的幣值、便捷的方式、靈活的機制等特點,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對全球貨幣格局產生深刻影響。世界主要央行大多在研發數字貨幣,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去年12月表示歐洲央行央行應在央行數字貨幣(CBDC)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首次明確了歐洲央行對發行數字貨幣的態度。央行數字貨幣對於提升國際貿易結算和跨境支付的便利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歐洲央行在數字貨幣的研發中,走在了全球央行的前列,將提升歐元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比例,推升歐元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目前來看,面對歐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影響力下降的問題,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均表達了提升歐元國際地位的決心,未來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推出更多提升歐元國際地位的措施,同時歐元區經濟走向復甦、美元的國際地位出現下降,歐元的國際地位會逐步上升。但考慮到歐元區經濟仍未恢復元氣,歐元區內部體制改革進展緩慢,歐元提升國際地位之路充滿不確定性。
原標題:《【金研•深度】歐元國際地位的演變和未來展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