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深度】此輪美聯儲擴表對未來美元指數的影響有限

2020-12-11 澎湃新聞

原創 建行金融市場部 金融街廿五

作者:胡珊珊,建行金融市場部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美聯儲推出了一系列寬鬆工具,包括降息、無限量購買國債及MBS、與海外央行貨幣互換以及各種信貸市場投放工具。由此,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截至6月24日,美聯儲總資產7.13萬億美元,高峰時(6月10日)一度達到7.22萬億美元。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對美指的實際影響不明確

從購買力平價的角度而言,擴表會導致本國貨幣供給增加,降低本國貨幣的相對購買力,進而導致本幣貶值。從利率平價的角度來看,資金有逐利的天性,即從利率窪地流向利率高地,而擴表會導致本幣利率降低,引發本幣貶值。因此,不管是從購買力平價還是利率平價的理論角度看,擴表均會導致美元指數走弱。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圖1可見,直觀來看,美聯儲總資產規模的變化與美元指數並無明確關係。尤其是2008年來美聯儲共進行了三輪QE,QE期間,美指有漲有跌,並沒有明顯方向。當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匯率走勢所受的影響因素太多,很難用一個因素來解釋全貌。但即便這樣,我們仍嘗試從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找到一些規律。

圖1:美聯儲總資產與美元指數走勢

註:1.圖中的灰色區域分別對應4次QE(下同),具體為QE1:2008.11-2010.3,QE2:2010.11-2011.06,QE3:2012.09-2013.01,2013.01-2014.10,無限量QE(Open QE):2020.3.23至今。

2.兩輪OT(扭轉操作)(2011.09-2012.06,2012.07-2012.12)因不影響資產總量,只影響持有的國債期限結構,故不在此次討論範圍內。

3.2019年10月,美聯儲再度開始購買國債,但與以往不同,此次目的是為了提高準備金水平,美聯儲認為「Not QE」,故不在此次討論範圍內。

不同的擴表原因對美指的影響不同

要分析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擴張對美指的影響,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美聯儲總資產規模為何擴張?在2008年9月以前,美聯儲總資產以一個相對平緩的速度「自然擴張」,與經濟增長的節奏相適應,這種情況下,總資產的變動與美元指數並無關係。2008年9月後,除了自然增長的部分,美聯儲的主動購債以及與海外央行的貨幣互換是導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的兩大原因。

海外央行互換餘額大部分時間內波動不大,且接近於0的低位,但其異常變動時,常常與美指的大幅震蕩同步出現。比如,2008年3月,次貸危機蔓延;2011年末,歐債危機發酵;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升溫。以上三個時點,美聯儲與海外央行的互換餘額均快速增加,同期,美指也直線上漲。二者之所以同步出現,是因為其背後有共同的驅動因素。在外部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混亂,融資功能受阻,美元流動性趨緊,由此,美指快速拉漲。作為應對,儘管美聯儲並不願承擔全球央行的責任,但仍不得不通過大規模的貨幣互換來撫平流動性的緊張局勢。當然,這往往是短期衝擊,隨著美元流動性壓力緩解,互換餘額與美指很快會同步回落。

圖2:中央銀行流動性互換餘額與美元指數走勢

美聯儲的主動購債是其資產負債表擴張的主要原因。經歷了前三輪QE後,美聯儲資產規模從不足1萬億美元一度擴張至4.56萬億美元。QE3之後,美聯儲從2017年10月開始縮表。至2019年8月縮表結束時,美聯儲資產規模收縮至3.81萬億美元。其中,持有的國債佔比55%,MBS佔比39%。在今年3月23日無限量QE開始前,國債及MBS餘額佔總資產的比重約為85%。在三輪QE以及此輪的無限量QE中,我們觀察到3個規律:

①QE剛開始時,美指往往走強。這與全球美元流動性的鬆緊程度有關。歷次QE前,反映海外美元流動性的指標——歐元兌美元交叉貨幣互換基差均大幅走低,表明用歐元換美元的成本提高,即美元流動性趨緊。尤其是在QE1和無限量QE開始前,還同步伴隨海外央行互換餘額的異常增長(圖2),反映全球美元流動性異常趨緊。如前文分析,這種情況下會出現美指的走強。

②QE實施階段,美指則大部分時間偏弱,這與此前理論分析的結果一致。並且,美元的最大貶值幅度在降低(前三次QE最大貶值幅度分別為16%、10%、6%)。

③QE結束前,美指會提前走強。預期寬鬆環境的結束,會引發市場的「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尤為明顯的是在QE3正式退出的3個月前,市場已開始「未雨綢繆」,資金大量從新興市場撤出回流美國,帶動新興市場資產價格大跌,貨幣貶值,而美指則快速上漲。

圖3:美聯儲購債餘額與美元指數走勢

此輪美聯儲擴表對美指的壓力有限

無限量QE以來,與海外央行貨幣互換餘額變動的方向一致,美指經歷了快速拉漲與回撤(圖2)。參考此前三輪QE的節奏,跟隨購債步伐,美指將呈現一個相對長時期的弱勢。但從目前的態勢來看,美指貶值幅度和持續時間有兩方面因素需要考慮。

一是歐央行的購債節奏。美聯儲此前三輪QE過程中,歐央行並無明顯動作。歐央行的QE正式開始於2015年1月,彼時美聯儲已停止購債。而此次歐央行則行動迅速,在疫情升級後,3月18日便推出了7500億歐元的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6月將其加碼6000億歐元至1.35萬億歐元。同時,常規的資產購買計劃(APP)依然保持200億歐元每月的速度,今年額外增加的1200億歐元總規模APP也在進行中。目前,歐央行的資產總規模也是線性上升,這同樣會給歐元造成壓力,進而減弱美指的貶值壓力。

二是未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速度和幅度。國債和MBS的購買仍將是資產負債表擴張的主因,預計年底前將維持每月1200億美元的規模。儘管美聯儲推出了種類繁多的信貸資產市場投放工具(表1),令美聯儲可以購買的資產上限達到2.6萬億美元,但實際使用規模可能有限,目前僅落地了2000億美元左右。其中,一級交易商信貸工具(PDCF)、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及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的使用可能在年底降至0。此外,中央銀行流動性互換餘額以及回購需求仍將繼續下降,也將部分抵消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幅度。預計年內美聯儲的資產總規模將擴張至8萬億美元,明年年底至9萬億美元,總資產的增幅將顯著放緩。

表1:美聯儲實施的貨幣政策寬鬆工具

更進一步討論,金融危機之後QE目的是為了提供持續的貨幣寬鬆環境刺激經濟的重新增長,本輪無限量QE更多是面臨疫情衝擊下,緩解全社會的金融壓力。也就是說,雖然同樣是QE,但「後金融危機」時代和新冠疫情期間,貨幣政策面臨外部環境約束和政策目標都完全不同。由此QE的力度、退出等都可能存在不同。事實上,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全面重啟後,如果經濟增長不持續低於趨勢水平,QE的必要性就會大大降低。由此,未來的美聯儲資產規模可能會低於我們現在的判斷。

從以上兩個角度考慮,此次美聯儲資產購買對美指產生的壓力相對較弱,持續時間可能較短,美指的下跌下限或在93。明年,美國經濟一旦企穩或美聯儲萌生退意,美元的反彈也將是相對劇烈的。

原標題:《【金研•深度】此輪美聯儲擴表對未來美元指數的影響有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聯儲聯手九大央行「撒幣」,「擴表」速度恐超金融危機時期
    花旗集團北美外匯戰略負責人Calvin Tse認為,第一輪外匯掉期交易已經對部署響應機制的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果沒有再次遭遇巨震,這些國家應該已經度過了交叉貨幣基差擴大的最糟糕時刻」。2「擴表」速度恐超金融危機時期出於對流動性的渴望,美元之外的任何「避風港」都變得遜色。在資金出逃之下,多國債市與股市同時陷入下跌。
  • 灼見|從歷史看未來: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響美元指數的漲跌走勢
    從歷史來看,1980年以來,美元指數經歷了兩次完整的上漲下跌周期,在兩次周期中,既存在影響美元指數走勢的相同因素,也存在不同因素。因此,分析美元兩次周期走勢及其推動力量將會為判斷美元未來走勢提供一定啟示。本文利用歷史回顧視角,通過回顧美元指數的兩次漲跌周期走勢,探究影響美元指數周期走勢的相關因素,為理性判斷美元的未來走勢提供一個簡單框架。
  • 灼見丨美聯儲會「縮表」嗎?|貨幣政策|資產負債表|美聯儲|量化寬鬆
    文/吳昊,私募基金中匯潤生特約研究員最近幾周,美國股市經歷了大幅向下調整,雖然三大指數的跌幅還沒有超過10%,但部分高估值的科技股股價已經下跌超過20%,並且影響到了其他主要資本市場。01 縮表恐慌最近的兩周,美國資本市場確實出現了較大的震蕩。分析除了將目光投向「高估值」科技股拖累市場外,美聯儲是否會收縮資產負債表的不確定性,也影響到了市場的交易情緒。一般情況下,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如果預計未來經濟衰退,股票市場就會預先反應,出現下跌。
  • 拆解美聯儲百億美元縮表的「魔鬼細節」
    北京時間9月21日凌晨,美聯儲議息會議正式宣布,被動式的縮表進程將於今年10月如期開啟。對於這一符合預期的結果,仍存在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儘管短期影響不大,但縮表的長期市場影響值得密切監測。以此為基礎,工銀國際判斷,本輪縮表將延續至2023年,共歷時5年,總體縮表幅度約為1.85萬億美元,「瘦身」後的證券持有規模約為2.41萬億美元,表內資產規模約為2.62萬億美元,均約等於當前規模的60%。更進一步,若將上述的基準路徑拆解為月頻步驟,可以勾勒出更為清晰的縮表進程,並推斷出縮表的階段性影響。
  • 灼見丨美聯儲會「縮表」嗎?
    文/吳昊,私募基金中匯潤生特約研究員 最近幾周,美國股市經歷了大幅向下調整,雖然三大指數的跌幅還沒有超過10%,但部分高估值的科技股股價已經下跌超過20%,並且影響到了其他主要資本市場。
  • 美元指數快速下破創近3年新低 人民幣仍面臨升值壓力
    美國總統川普任下的最後一次美聯儲議息會議過後,美元迅速下破90大關。截至北京時間12月17日14:50,美元指數報89.915,創近3年來新低。同時,美元/人民幣報6.5354,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5115,人民幣持續走升。同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5362,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為6.5355,預計18日中間價可能會繼續上行以反映美元的走弱趨勢。各大機構目前認為,鑑於人民幣資產的相對吸引力維持高位、中國經濟強韌,未來人民幣仍面臨升值壓力。
  • QE的回顧、演變與未來——暨2020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展望
    (三)貨幣市場混亂風波:QE界限變模糊,有機擴表誕生銀行和對衝基金加劇貨幣市場混亂,美聯儲重啟資產購買計劃。根據BIS數據顯示,美國前四大銀行提供了貨幣市場上約60%的流動性需求,回購市場日均交易接近一萬億美元,市場停轉後果不堪設想。
  • 傑盈逸富:美聯儲基金利率變動如何影響美元
    聯邦基金利率的變化會影響美元走勢。當美聯儲提高聯邦基金利率時,它通常會提高整個經濟體的利率,傑盈逸富認為,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海外投資者的投資資本,這些投資者尋求更高的債券和利率產品回報。全球投資者出售以本國貨幣計價的投資,換取以美元計價的投資。結果是美元匯率走強。
  • 美聯儲史上6次縮表:5次造成美股下跌,最近兩次伴隨加息
    研究美聯儲歷次縮表的時機、規模、方式及相關影響,對我國下一步縮表具有較強的借鑑意義。方式以主動拋售短期資產為主,主動縮表效果更好美聯儲6次縮表中4次是抓住時機主動採用縮表策略,其中除1978年外,其餘3次縮表對當期及未來幾年經濟的衝擊均較為有限。相反的是,1930年和1960年的被動縮表均導致了當期經濟增速下滑,且1930年的縮表還對隨後幾年美國經濟造成重創。
  • 美聯儲縮表是什麼意思 美聯儲縮表對股市的影響
    * 美聯儲發布縮表時間,並暗示12月加息  * 金融股指數上漲,公用事業股和必需消費品類股下滑  * 蘋果拖累納斯達克指數收低,稱智能手錶有連接問題  * 道指收高0.19%,標普500指數升0.06%,納斯達克指數微跌0.08%  路透紐約9月20日 - 美國股市周三漲跌互現,標普500指數和道瓊工業指數微幅收漲
  • 中信證券明明:兩大因素推動美元超預期走強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明明債券研究團隊將從大選擾動和美聯儲擴錶速度兩個角度給出觀點與看法。  中信證券明明債券團隊表示,實際上自今年疫情以來,市場對於將出現弱美元的走勢形成了比較強的一致預期,但從近期美元的表現來看,美元指數止跌回升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前期的市場預期。
  •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在未來長時間裡呈爆炸性增長
    這震動了許多奉行凱恩斯主義、推崇美元作為法定錢銀以及全球儲備錢銀的金融專業人士。在上周五(7月24日),裡德再次聲明,在他看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在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刻裡呈爆炸性增長。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他還引用了搭檔——德銀首席美國經濟學家盧加蒂(MattLuzzetti)近來的一份陳述。
  • 美元貶值:成因、影響與未來走勢
    一、美元貶值的規模與成因  從歷史的角度看,美元疲軟始自2002年,其間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02年初到2004年末,以實際匯率計算,貿易加權的美元指數在此期間下跌了16%.到第二階段,即伴隨著美聯儲2005年8次決策會議8次加息,貿易加權的美元指數在2005年上升5%,也就是收回了此前34個月中三分之一的跌幅。
  • 展望2019| 美聯儲由「鷹」變「鴿」,還能加息幾次?
    「當然,美聯儲未來的決策仍會主要受經濟數據的影響,當利率升至接近中性利率時,是否繼續緊縮將取決於當時的通脹數據,尤其是核心通脹數據。」她稱,「在經濟形勢尚不明朗情況下,未來美聯儲政策可能不會過於激進,預計2019年再加息2次,分別在3月和6月,最終的政策利率區間可能在2.75%至3%。」
  • ...之後,美聯儲「二號人物」今日又發表了溫和言論,使得美元指數承壓
    MarketSummary美元指數周五下跌,因在美聯儲於先前釋放出鴿派信號之後,美聯儲「二號人物」今日又發表了溫和言論,使得美元指數承壓。此外,伊朗和美國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美聯儲加入歐洲央行的行列,為減息和更多刺激措施打開大門,以應對經濟放緩,這也導致美元遭遇了2019年以來最大的兩日跌幅。
  • 金價一周下挫87.66美元/盎司 專家預計後市仍會延續下跌趨勢
    本報記者 杜雨萌    伴隨9月份以來全球資本以及商品市場的調整,尤其是上周美元指數明顯走強,這使得自8月中旬進入橫盤整理期的國際金價於上周大幅跳水4.66%。    截至9月27日,國際金價報1860.05美元/盎司,較8月7日年內最高點已累計下跌212.44美元/盎司。
  • 說好的加息不加了,美聯儲為何變卦?
    暫停縮表與加息,美聯儲貨幣政策為何改變?對中國將有何影響?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內憂外患」,美聯儲變卦美聯儲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正如了美國總統川普的願。就在上周,川普在白宮草坪上接受採訪時直言,美聯儲應停止量化緊縮。不只是停止加息,川普認為美聯儲還應「降息擴表」。美聯儲本次釋放的信息是否源自總統施壓不得而知,但從美國經濟形勢來看,暫停加息有其必要性。「美國目前經濟下行壓力正在增加。」
  • 美聯儲理事:菲利普斯曲線失效 收益率控制是「可能的工具」 美元...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二(9月1日),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表示,美聯儲需要在「未來數月」推出新的舉措,以幫助經濟克服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並實現美聯儲有關就業增長加快和通脹上升的新承諾。
  • 劉煜輝再發聲:股市已進入牛市,美聯儲繼續擴表是個基本確定事件
    今年,在這麼大的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有2%的增長,美國可能掉4%,人民幣兌美元我們大概升了百分之七八。所以年底一核算,中國今天的體量達到了美國的75%,這是非常驚人非常快的一個速度。我講中國未來的30年有兩個確定性。
  • 美聯儲出「王炸」,危機將如何演變?
    不過,這輪金融泡沫的信用資產不再是住房抵押貸款,而是美國國債。金融危機後,美國國債增加了13萬億,如今達22萬億之巨,美國聯邦政府赤字擴大1.8萬億。美聯儲的擴表是美國金融資產信用基石發生改變的直接原因。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擴張到4.5萬億美元,國債成為美聯儲的重要儲備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