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傳奇「宿管阿姨」離世!做了44年保潔員,識字不多,她的一生值得所有人尊敬!

2021-02-16 學習公社

就在前幾天,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Mathieson)在自己的社交主頁上發表了 一段哀悼致辭,懷念一位剛剛去世的90歲老太太。

同時香港大學的官方主頁也放上了她的照片進行深切悼念,很多香港的名流得知此事之後也紛紛發文懷念。這位享年90歲的老太太,可以說是極盡哀榮。

她就是被人稱為「三嫂」的港大名譽大學院士袁蘇妹。

袁蘇妹沒有上過大學,一生只會寫十來個漢字……也並非什麼政界精英、經濟大鱷。更是沒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44年如一日地為學生做飯、掃地。

在港大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宿舍管理員。用我們的話講,她是一個「宿管阿姨」。

正是這樣一位平凡的老太太,在2009年榮獲了港大榮譽院士。

在港大人眼裡,這個走路很慢,弓著背的宿管阿姨的形象卻「高大」得近乎「一個傳奇」。

是什麼讓她能擁有如此殊榮,深受港大校友的愛戴與尊敬?

袁蘇妹(以下簡稱三嫂)出生於1927年,是廣東東莞人。母親早年去世,父親是酸枝家具店老闆。由於家境貧寒,三嫂從來沒有上過學,後來因戰亂逃難到了香港。

後來,父親轉為靠賣魚維持生計,三嫂結識了當廚師的丈夫,並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庭。由於丈夫在家中排行老三,她也因此被稱為「三嫂」。

沒有文化,只能從事體力活動。用一個時髦,又略顯刺耳的詞來形容,三嫂在當時的香港算是「社會底層」。

一個外來客,想要在香港討生活是很不容易的。

好在三嫂自小就要幫忙料理家務,造就了自立堅強的個性,磨鍊出了吃苦耐勞的意志。

1957年,三嫂的丈夫取得港大大學堂食堂的經營權,夫妻倆開始負責料理住宿生的一日三餐。三嫂先後擔任助理廚師和宿舍服務員等職,為學生們做飯、掃地,關懷備至。

在港大,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大學堂有「三寶」,充滿神秘感的"四不像雕塑"、典雅古樸的"旋轉銅樓梯",還有"三嫂"這個無價之寶。這「三寶」伴隨著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的成長,成為無數港大學子心中最溫暖的大學記憶。

起初,每天的辛勤工作只是為了養家餬口,但逐漸三嫂把慈母的角色帶進了大學堂。

三嫂的廚藝非常好,「菜遠牛河」和「馬豆糕」是她最拿手的兩道菜。為了能讓學生們吃得開心,她可以為了一道簡單的糕點耗費幾個小時。

遇上有學生生病,三嫂會特意坐車到外面抓藥,回來後還要花上半天工夫煎藥。

香港著名的大律師陳向榮在多年之後依然念念不忘一件事,那就是自己有一次發高燒,三嫂知道後,花費了好幾個小時精心熬製了一碗涼茶給他喝,希望他的病快點好起來。

除了關愛學生們的生活和身體,三嫂還是許多學生精神上的依靠。

不少入住宿舍的大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家,要獨自面對很多問題。比如考試不順利、和女朋友吵架、和朋友鬧矛盾等等。

這些瑣碎的煩心事也許他們的父母都沒有耐心聽完,但與他們無親無故的三嫂,卻願意聆聽這些心事,看見他們悶悶不樂,便主動上前詢問。

用三嫂的話說:「天天幹活,有時候聊聊天也挺開心的。」在學生們的眼裡,她就如同母親一樣。

在60多歲的時候,三嫂因心臟出問題而安裝了心臟起搏器,學校為了減輕三嫂的工作負擔,把它安排到了宿舍做接待工作,負責接聽電話和基本的清潔。

1998年,三嫂正式退休,但她仍然經常返回U-Hall為學生們製作甜品,也關心著他們的學業,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嫂不僅用心關愛學生,她還有一項獨門絕技:退休10年後,她仍能記得大部分住宿生的名字,甚至他們的個性。

1974年入讀港大建築系的李大華對此深表佩服。「她記性很好,哪個人在哪年畢業,讀的是哪個學系,她都能說出來。」由於工作忙,李大華在畢業後最初幾年很少回學校,沒想到多年後三嫂再見他仍能叫出他的名字。

三嫂說,她最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有一天叫不出「孩子」們的名字。

「三嫂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很多宿舍舊生都會滿懷深情地說出這句話。

對於這些學生而言,或許多年以後,他們是縱橫政壇的高官,是叱吒商場的商人,是受人尊重的醫生和律師,會受到很多人的奉承和誇讚。

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在他們迷惑不安的青年時代,只有「三嫂」願意送來無微不至的關懷。

對於三嫂來說,能夠在學生們的心中佔得一席之地,贏得學生們的尊重和喜愛,其實就夠了,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

溫暖自在人心,一切努力都不是白費的。

2009年9月22日,三嫂被授予香港大學榮譽院士的頭銜。這是港大有史以來第一位幾乎目不識丁的榮譽院士。

由於三嫂聽不懂英文,香港大學特意為她破例,在用英文說了頒獎詞之後又用廣東話說了一遍。

袁蘇妹女士在大學堂宿舍服務超過四十年。

期間看著一代又一代的大學堂學生,

亦即U-Hall仔的成長。

就像他們在宿舍的母親,

不單細心照顧他們,

亦栽培他們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材。

三嫂無受過正式教育,

但系她對高等教育界作出很獨特的貢獻,

就是以自己的生命影響U-Hall仔的生命。

教識他們敬業樂業,事事盡力,

無私,承擔責任,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時任香港大學學生事務主任的周偉立

把對三嫂的敬意帶進頒獎詞:

三嫂經常提醒我,

學生要是有過失,要順著他們所想,

讓他們自己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

三嫂永遠是大學堂之寶。亦是香港大學之寶。

當三嫂從港大副校長李國寶手中接過證書時,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看臺上有很多知名校友都熱淚盈眶。更有人情不自禁地呼喊「三嫂」。

這份殊榮也讓三嫂的子女們,對母親在工作上的付出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家中排行最小的女兒衛錦璧說,「我重新認識了我媽,原來她對歷屆畢業生有著這麼多正面的影響!媽媽的以誠待人,也成為我們兄弟姐妹成長的一大推動力。

當有人問到三嫂與學生們保持友情的秘訣時,她只用了簡單一句話:「拎出個心來對人。」

仔細想想,在我們的身邊,從來不缺少像三嫂這樣的人物。或許他們中的許多人平凡到毫不起眼,可是於教育卻是不可缺少的基石和磚瓦。

他們的一輩子只堅持做好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

山東某小區28層著火,電梯起火關閉,無法展開營救。4名高樓清潔工身背80多斤重的繩子,接力爬到28樓救下數人。他們,甚至到的比消防車都早。

一位老人從三樓窗戶墜樓,被困在二樓防護欄外側。護欄很矮,他只能吃力的彎腰隔著柵欄抱住老人,分幾鍾後雙腿開始發抖。

這個姿勢他一直保持了30分鐘,直到老人被救下。累癱在地上的他只說了一句話:什麼疼都能忍受,因為臂彎裡抱著的,是一條生命。

發現有人暈倒在地,急救車太慢,她心裡著急,背起姑娘就走。成都市二醫院。一位保潔阿姨背著一個互不相識的姑娘。

姑娘個子很高,而羅阿姨很瘦小,但她突然間竟充滿了力量。是啊一個生命背著身上,心裡除了焦急,更多的是在乎。

十幾年前,她的餛飩1元錢10個。十幾年後,依然是1元錢10個。她賣100個餛飩,才掙兩塊錢。

「別人吃得滿意我就開心了。」88歲的萬奶奶用愛心溫暖了很多剛畢業,生活困頓的年輕人。

按照現在的某些標準,他們都是社會中的小人物。然而在我們心中,他們卻是最偉大的人。

一個人是否高貴,並不在於出身、地位、財富,而在於本身所具有的品德。

一所大學,乃至一個社會,最值得驕傲的也並不是培養出了多少風雲人物,而在於是否能夠尊重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來源│南方都市報、世界華人周刊

1.換過五個幼兒園,我才明白了這些

2.孩子再不閱讀,高考連卷子都做不完 | 溫儒敏劇透語文改革新動向

3.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的今天,我想給你看看真正的幼師是什麼樣子

4.發布丨「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手冊 (家長/教師版2017)

5.美國防性侵動畫短片,花7分鐘讓孩子遠離傷害!

6.辣條又出大事:綿陽一女孩吃辣條患罕見病,暴瘦20斤

7.班主任發給家長的30條簡訊,條條讓孩子受益

相關焦點

  • 宿管阿姨開寫作課,不僅僅是一個傳奇勵志故事
    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名宿管阿姨受到學校邀請,擔任學校寫作公開課的老師。「很開心圓了老師夢。」湯杏芳阿姨如是說。據悉,只有小學文憑的湯阿姨常年堅持寫作,是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的會員,曾6年寫6部小說,共計200多萬字。
  • 宿管阿姨為何能感動學子?
    她心裡清楚,這是這所學校和這群孩子,給自己這名宿舍管理員的最貴重的禮物、最高的評價。昨日,是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韻苑19棟宿管員金林君正式退休的日子,學院師生代表前去給她送別。兩天前,她一封質樸的《山高水長,我心永遠》的告別信,刷爆了華中大學子的朋友圈。(1月1日《楚天都市報》)  都說現在的大學生挺冷漠的,其實不然,對於一個普通的宿管阿姨都表現出極其的熱情,還能說冷漠嗎?
  • 800多名學生請願!希望留住衢州宿管阿姨
    學生們的集體請願,讓學校決定返聘,在詢問過徐根娣意見後,她繼續留在27號樓。徐根娣身高不到152釐米,體重不到40公斤,2004年剛剛來到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擔任宿管時,很多學生還不知道她姓什麼,就叫她「瘦阿姨」。隨著漸漸熟悉,現在每次進出樓朝值班室窗口叫「徐阿姨好」成為大家的習慣,看見她站在門口就覺得特別貼心。
  • 又現「寶藏」宿管阿姨!網友:被驚呆!
    走到門口發現是宿管阿姨,大吃一驚。」幾天前,浙大的學生小林發了這麼一條朋友圈,她發現浙大紫金港校區青溪女生宿舍的宿管阿姨真是深藏不露。 戳視頻了解「寶藏」阿姨 小林好奇地問這位阿姨為什麼要讀英語,這位今年年初剛入職的宿管郭紅萍笑著說:「我現在快把我在國外做翻譯的英語基礎忘光了,沒事還是要複習一下。」
  • 又現「寶藏」宿管阿姨!做翻譯、開微信專欄……網友:被驚呆!
    走到門口發現是宿管阿姨,大吃一驚。」幾天前,浙大的學生小林發了這麼一條朋友圈,她發現浙大紫金港校區青溪女生宿舍的宿管阿姨真是深藏不露。小林好奇地問這位阿姨為什麼要讀英語,這位今年年初剛入職的宿管郭紅萍笑著說:「我現在快把我在國外做翻譯的英語基礎忘光了,沒事還是要複習一下。」
  • 宿管阿姨幫學生曬被子獲轉「正式工」:以後要做得更好
    在淮陰工學院宿管中心,有90多位宿管阿姨,加上保潔員、維修員,整個團隊共146人,大家是團隊作戰,功勞和榮譽屬於每一個人。在線接單 高校宿管幫同學曬被子走紅今年2月10日,戴娟收到了一位已經畢業12年姑娘的微信,這個曾經很有個性的女孩跟戴娟說:「我估計你沒有口罩,我給你寄50個口罩和200雙手套,你要學會保護自己。」收到信息後,戴娟特別感動,她開始微信詢問一些聯繫比較多的同學,問她們需不需要幫忙曬被子、澆花等等。
  • 浙大「掃地僧」宿管阿姨,全英文交流讓學生驚訝,同事都成她徒弟
    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就是郭紅萍,在女兒考入浙大以後,為了能經常見到女兒,郭紅萍成為了浙大宿管阿姨。那具體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圖片來源於網絡48歲的郭紅萍是今年春節剛入職的浙大宿管阿姨,去年9月份,她的女兒考入浙大,女兒考入浙大以後,郭紅萍很擔心女兒,怕女兒上了大學不適應,又離家這麼遠,自己照顧不到女兒
  • 曾在中東做翻譯的「掃地僧」,為照顧女兒,到浙江大學當宿管阿姨
    金庸的作品《天龍八部》中「掃地僧」給人們留下了深不可測的印象,然而,很多人認為那是小說中的角色,實際中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人物?大人物幾乎都是站在耀眼的地方,怎麼會甘心默默無聞? 然而,就在前些日子,浙江大學的宿管阿姨卻因為一身才華——很厲害的英語水平,瞬間爆紅網絡。
  • 「炫彩家緣」系列活動之「我最喜歡的宿管、樓長、保潔員」評比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首經貿學生會」關注微信公眾號,及時獲取帝都經貿大各大文化活動信息 & 不定期福利!
  • 49歲宿管阿姨與兒子同時考研成功,兒子考上復旦,阿姨考上211
    每一個人無論年齡多大都需要一個勵志的人生,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的一生任何時刻都需要努力拼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向自己的人生目標一點點邁進。最近看到一位非常勵志的宿管阿姨,在2019年她與自己的兒子一起複習準備研究生考試,最後實現了自己的研究生夢想。
  • 49歲宿管阿姨考上廣西大學研究生,未來想要去支教
    9月8日,廣西大學迎來了一名身份特殊的新生,她就是今年已經49歲的原夢園,入學前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宿管阿姨。事情是這樣的,原來,今年4月下旬,上海交通大學49歲的宿管阿姨原夢園,被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錄取,將在廣西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 「暖心曬被」的江蘇宿管阿姨破例轉正,她所做的並不僅僅是曬被子
    戴娟在淮陰工學院從事宿舍管理工作18年了,已經擔任了淮陰工學院的宿管中心主任,領導著淮陰工學院宿管團隊146人。從這個信息我們也可以看出,戴娟能力出眾,當然更重要的有一顆為學生服務的心。其實對於淮陰工學院和淮陰工學院的學子而言,擁有這樣一位宿管阿姨是幸運的。
  • 畢業了,宿管阿姨大叔的臨別贈言讓人淚目
    曾經跟他們朝夕相處的宿管阿姨,在留言板寫下了告別的祝福,讓人看了不禁眼眶溼潤了。圖為山西財經大學,一名宿管阿姨對「臭小子」們的諄諄教誨,讀來仿佛在告誡自己的兒子一樣,親切感油然而生。由於很多宿管阿姨的年紀通常為四五十歲,相對於20歲的大學生來說,真正是他們媽媽的年齡,苦口婆心就像家裡的父母一樣。
  • 宿管阿姨開寫作課,能推廣嗎?
    圖源網絡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名宿管阿姨受到學校邀請,擔任學校寫作公開課的老師。「很開心圓了老師夢。」湯杏芬阿姨如是說。據悉,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湯阿姨常年堅持寫作,是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的會員,曾6年寫6部小說,共計200多萬字。
  • 上海交大宿管阿姨和兒子同時考上研究生?網友:名校宿管阿姨真牛
    一般情況下,參加高的學生年齡都在17歲左右,但是每年高考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大齡考生,這些考生的年齡從二三十歲到六七十歲都有,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已經不指望讀大學來改變自己的現狀了,但是他們心裡依然有一個大學夢,由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他們在年輕的時候錯過了高考,或者沒有考上大學
  • 厲害了,宿管阿姨們!網友:回大學當宿管員的夢想都破滅了
    對於宿管阿姨的印象,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周邊農村大媽,文化程度低這個層面,有些同學甚至說:畢業混得不好,大不了回去幹宿管員。不過近期,有幾位宿管大媽用自己的行為刷新了同學們對這一職業的認識。不少大學生驚呼:再不努力,回大學當宿管員的夢想都破滅了。
  • 暖心,宿管阿姨幫同學曬被子,「合同工」轉「事業編」
    在淮陰工學院宿管中心,有90多位宿管阿姨,加上保潔員、維修員,整個團隊共146人,大家是團隊作戰,功勞和榮譽屬於每一個人。收到信息後,戴娟特別感動,她開始微信詢問一些聯繫比較多的同學,問她們需不需要幫忙曬被子、澆花等等。最開始需求量不多,戴娟一個人幫孩子們曬了一些被子。隨後,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同學加戴娟微信,希望她幫忙曬被子。「爆單」之後,戴娟忙不過來,她開始發動其他宿管阿姨,大家一起排單幫同學們曬被子。
  • 在線接單幫學生曬被子,宿管阿姨獲轉「正式工」
    疫情期間,淮陰工學院宿管中心主任戴娟和她的團隊因為學校近萬名同學曬被子走紅,而她也因為曬被子被校方從勞動合同制人員轉為人事代理人員代理人員,這也是淮陰工學院首次為勞動合同制人員轉正。接到學校通知時,戴娟感到受寵若驚又特別感恩,她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轉正後她的工作內容並沒有改變,還是踏踏實實為同學們服務。轉正對她而言也是一種壓力,她要比過去做得更好。
  • 宿管阿姨漫畫批評校園不文明 走紅網絡(多圖)
    近日,一組《關於校園裡的那些事》的漫畫在網絡上走紅,作者是安徽工業大學的宿舍管理員王連華。漫畫中,從宿舍樓、水房到自習室,一個個發生在不同校園角落裡的不文明現象,以幽默的方式,躍然紙上。儘管漫畫的構圖簡單,線條略顯生硬,仍然引發網友不小的討論。
  • 內蒙古財經大學宿管阿姨,免費為學生縫補衣服,被稱為「樓媽媽」
    大學生活非常的令人嚮往,老師和家長的期盼,就是希望孩子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如果說學習能夠改變人的命運,那麼大學生活將是最關鍵的。大學教師會用他們自身的文學修養,改變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大學裡你不僅會遇見可愛的同學,尊敬的老師,還有一群人,將會伴隨你的大學4年。這個人就是宿管,一般都會親切地稱為宿管阿姨。但是近日,有網友曝出在內蒙古財經大學有一位宿管「樓媽媽」,因為她免費為孩子們縫補衣服的行為,感動了很多的學生,更是引得網友瘋狂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