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中,進行到了關鍵的第二階段。此時我軍調集重兵,準備圍殲龜縮在柑糖地區的越軍主力。歸昆明軍區第13軍指揮的陸軍149師接到上級指令,沿公路搜索進攻,伺機殲滅在沙巴縣城組織防禦的越軍316A師主力。誰知在混亂的戰場上,發生了一件嚴重的烏龍事件,差點導致這次進攻行動失敗。
越軍316A師
沙巴縣城位於越南黃連山省,境內山巒起伏叢林密布。按照我軍的行進路線來看,通向4號橋是通向沙巴縣城的重要交通樞紐,它附近地形極為險要,右邊是高山,左邊是河谷。越軍很早就意識到這座橋的重要性,他們依託有利地形構築大量堅固工事,並把兩個加強連的兵力放在了右側的高地上,從高地上居高臨下很容易控制4號橋及附近公路的一切情況。
通往沙巴縣城的4號橋梁作戰圖
3月1日凌晨,當日部隊行進到沙巴地區時,突然天降大雨。按照上級戰報,我軍117團已經佔領通往沙巴縣城的4號橋梁,149師遂以步兵446團2營為前衛營,沿公路冒雨徒步行進接防友軍的陣地。誰知117團在作戰時拿到的地圖有問題,他們錯把通往沙巴縣城的3號橋梁當做4號橋梁上報了,指揮部也未察覺異常,仍然派出部隊連夜開進去4號橋梁接防。
通往沙巴縣城的4號橋梁
3月1日凌晨3時左右,負責先頭開路的2營5連戰士,經過急行軍到達了橋頭附近。這時夜色昏暗大雨不止,能見度非常低,5連副連長伍良培發現橋頭旁有座小草房,幾個黑影在附近閃動。他覺得這些人個頭不高,就喊了一聲「口令」試探一下是否是友軍,誰知幾個人聞聲一愣,轉身向草屋後方跑去。伍良培立即明白這絕不是友軍,於是舉槍就射,當場打到了兩個,其餘的鑽進黑夜裡不見了蹤跡。
就一瞬間,橋梁右側高地上的越軍聽到槍聲,也不管晚上看不清目標,立即組織火力向4號橋以及附近公路胡亂掃射,把行進在公路上的2營主力打成了數節。此時情況萬分危機,稍有遲疑就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負責先頭開路的5連戰士當即明白情況嚴重,都拼了!在連長劉同欣指揮下向右側山上無名高地發起強攻。
駐守在此的越軍雖說也是精銳部隊,但他們龜縮在工事裡消極防禦,根本弄不清楚我軍主力的進攻方向。等到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搭人梯爬上高地,並向其扔手榴彈,才反應過來,解放軍主力攻上來了。然而兩軍已經短兵相接混戰一團,越軍也沒了地形優勢。5連戰士經過一個多小時戰鬥,拼死奪佔了敵人的兩個陣地,摧毀火力點5個,站住了陣腳,為營主力組織反擊創造了時間。
此次戰鬥是一次烏龍事件下的突然戰鬥。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擔任先頭開路的5連發現異常情況,能做到臨危不亂果斷開火,並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第一個攻佔敵人陣地,最後一個結束搜剿戰鬥,在戰鬥中起到了扭轉局勢的關鍵作用。但是令人痛心得是,行進在公路上的2營主力,當時根本沒料到走錯了敵軍陣地,他們遭到越軍火力覆蓋損失慘重,鑄成了沉重的血的教訓。這也說明在戰場上,沒有僥倖的勝利,只有保持警惕加強戰備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重演。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