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解放軍走錯敵軍陣地,副連長說出兩個字,挽救一個營

2021-02-28 胡桃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胡桃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在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中,進行到了關鍵的第二階段。此時我軍調集重兵,準備圍殲龜縮在柑糖地區的越軍主力。歸昆明軍區第13軍指揮的陸軍149師接到上級指令,沿公路搜索進攻,伺機殲滅在沙巴縣城組織防禦的越軍316A師主力。誰知在混亂的戰場上,發生了一件嚴重的烏龍事件,差點導致這次進攻行動失敗。

越軍316A師

沙巴縣城位於越南黃連山省,境內山巒起伏叢林密布。按照我軍的行進路線來看,通向4號橋是通向沙巴縣城的重要交通樞紐,它附近地形極為險要,右邊是高山,左邊是河谷。越軍很早就意識到這座橋的重要性,他們依託有利地形構築大量堅固工事,並把兩個加強連的兵力放在了右側的高地上,從高地上居高臨下很容易控制4號橋及附近公路的一切情況。

通往沙巴縣城的4號橋梁作戰圖

3月1日凌晨,當日部隊行進到沙巴地區時,突然天降大雨。按照上級戰報,我軍117團已經佔領通往沙巴縣城的4號橋梁,149師遂以步兵446團2營為前衛營,沿公路冒雨徒步行進接防友軍的陣地。誰知117團在作戰時拿到的地圖有問題,他們錯把通往沙巴縣城的3號橋梁當做4號橋梁上報了,指揮部也未察覺異常,仍然派出部隊連夜開進去4號橋梁接防。

通往沙巴縣城的4號橋梁

3月1日凌晨3時左右,負責先頭開路的2營5連戰士,經過急行軍到達了橋頭附近。這時夜色昏暗大雨不止,能見度非常低,5連副連長伍良培發現橋頭旁有座小草房,幾個黑影在附近閃動。他覺得這些人個頭不高,就喊了一聲「口令」試探一下是否是友軍,誰知幾個人聞聲一愣,轉身向草屋後方跑去。伍良培立即明白這絕不是友軍,於是舉槍就射,當場打到了兩個,其餘的鑽進黑夜裡不見了蹤跡。

就一瞬間,橋梁右側高地上的越軍聽到槍聲,也不管晚上看不清目標,立即組織火力向4號橋以及附近公路胡亂掃射,把行進在公路上的2營主力打成了數節。此時情況萬分危機,稍有遲疑就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負責先頭開路的5連戰士當即明白情況嚴重,都拼了!在連長劉同欣指揮下向右側山上無名高地發起強攻。

駐守在此的越軍雖說也是精銳部隊,但他們龜縮在工事裡消極防禦,根本弄不清楚我軍主力的進攻方向。等到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搭人梯爬上高地,並向其扔手榴彈,才反應過來,解放軍主力攻上來了。然而兩軍已經短兵相接混戰一團,越軍也沒了地形優勢。5連戰士經過一個多小時戰鬥,拼死奪佔了敵人的兩個陣地,摧毀火力點5個,站住了陣腳,為營主力組織反擊創造了時間。

此次戰鬥是一次烏龍事件下的突然戰鬥。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擔任先頭開路的5連發現異常情況,能做到臨危不亂果斷開火,並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第一個攻佔敵人陣地,最後一個結束搜剿戰鬥,在戰鬥中起到了扭轉局勢的關鍵作用。但是令人痛心得是,行進在公路上的2營主力,當時根本沒料到走錯了敵軍陣地,他們遭到越軍火力覆蓋損失慘重,鑄成了沉重的血的教訓。這也說明在戰場上,沒有僥倖的勝利,只有保持警惕加強戰備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重演。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抗美援朝:起義50軍硬是打成主力軍,副連長臨陣逃脫被槍決!
    由於我軍當時處於休整期,所以對於第四次戰役的應對方式主要以防禦為主,以退為進,只要能抵擋住敵軍進攻,不要丟失陣地,韓戰的作戰局勢基本就能穩了。不過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所以第四次戰役志願軍打得並不容易。但是,當時有一支軍隊,反而在這極其困難的處境中,越挫越勇,打了一場極其漂亮的攻防戰。
  • 對越反擊戰,一名越軍俘虜救了幾十名解放軍,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歷來是一個備受關注且爭議較大的問題。對此,兩種意見截然不同,尖銳對立。一種意見認為,俘虜也是敵人,不殺不解恨,抓活的是累贅;一種意見認為,寬待俘虜、瓦解敵軍是我軍政治工作三大原則之一,是克敵制勝的的優良傳統,必須堅決貫徹。 面對意見分歧,事實勝於雄辯,真實最有力量。下面,就通過一個老山前線的實例,來看一看究竟應該怎樣對待俘虜。
  • 衝鋒號響起,解放軍卻不立馬衝鋒,結果讓越軍因此吃了大虧
    事情發生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當時,由於越南仗著有蘇聯撐腰,便自詡自己是軍事強國,一直在中越邊境騷擾我國百姓,不斷挑釁我國的底線,絲毫不顧及兩國之間曾經的友誼。對此,我國中央領導人忍無可忍,便決定對越發起自衛反擊戰。於是,就在1979年的2月17日這一天,我國志願軍集結在一起,正式向越南進發。
  • 對越反擊戰,不怕死的戰士,子彈沒了直接搶敵軍的槍,越軍都傻眼了
    在對越反擊戰中,就是有這麼一個現實問題,子彈往往都是不夠用的,有很多的士兵,分到的子彈,也有五發!拿著五發子彈能夠幹什麼?就算是彈無虛發,也只能幹掉五個敵人,敵軍可是成千上萬的啊,解放軍怎麼辦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九大經典影視作品 看看你最喜歡哪個?
    比如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發生於1979年2~3月,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這場戰爭令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以下九大關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視作品,從各個方面呈現了當時戰爭環境下人們的生活及戰爭的方方面面。
  • 1984年,兩萬越軍圍攻我軍一個團,800多輛民用車幫解放軍運炮彈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這場戰爭並沒有立刻結束。此後,越軍不斷地在我邊境地區進行騷擾,還非法侵佔我老山,者陰山等地區。為了維護南疆地區的和平穩定,也為了鍛鍊各部隊的實戰能力,各大軍區輪流派部隊到南疆地區進行輪戰,打擊越軍的囂張氣焰。
  • 對越反擊戰,戰士把遺言寫在綠軍裝上,字字戳心
    原本漆黑的夜晚,瞬間被點亮,不久,整個邊境線同時吹響起了解放軍衝鋒的號角,對越自衛反擊戰,在這一天被打響。歷時一個月的對越反擊戰,英勇頑強的解放軍狠狠的教訓了忘恩負義的越南,使其永遠不敢在武裝入侵中國領土,但我軍亦付出了血的代價。
  • 道路兩旁躺著無數敵軍屍體!想到敵人丟盔棄甲,志願軍備受鼓舞
    作者:原志願軍第十六軍四十七師一四一團一營三連軍械員 羅榮林1953年7月下旬,我們團從順川移防到距金化前線約30公裡的一座大山中隱蔽待命。7月26日上午,連長叫我整好行裝和他一道去營部接受任務。我們來到營部,營長說:「部隊要出發開赴前線,我們4個人走在前面。」
  • 全連僅剩7人,志願軍鄭起吹響最後衝鋒號,沒想卻嚇跑英軍一個營
    根據志願軍老兵譚秉雲回憶: 「我們的無線電通訊只能到達團一級,電話聯繫只能到達營一級,營以下的單位主要靠小喇叭、勺子、照明彈和手電筒進行聯繫。」 因此,司號兵在基層志願軍中,仍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攻勢作戰中,志願軍官兵伴隨著喇叭聲,總能對「了聯合國軍」陣地發動潮水般的進攻。
  • 解放軍繳獲越軍一把武器,馬上意識到,遇上越軍主力部隊了!
    他們根本沒有發現解放軍已經悄然抵近。支隊當即定下決心,趁敵不備,襲擊捕俘,拿下黃村,查明敵情。 從繳獲的武器裝備看,是全新的蘇制AK47衝鋒鎗,屍體和俘虜身上系的是蘇式大銅扣腰帶,掛的是兩用水壺,同之前遭遇的越軍明顯不同。李平馬上有了個預感,我們和越軍的主力部隊交手了。他下令把俘虜押進屋後開始審問。趙連長通過莫翻譯問俘虜:「哪一部分的? 叫什麼名字?」俘虜回答:「316A師98團7營的,本人中士班長梁廷安。」 趙連長又問:「何時到此?什麼任務?」
  • 老山戰場對越反擊戰,越軍內部教材評價解放軍,打仗有四個特點
    第二,火炮沙文主義 解放軍在制定目標時會充分的考慮越軍的前線配置,在步兵行動前必然會使用重炮掃蕩,火力準備往往持續數日,像梳頭一樣對越軍前線陣地輪番轟擊,力圖在步兵展開行動之前摧毀堅固工事,阻滯後勤補給,壓制前線士氣。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在對越反擊戰中領導了由解放軍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0軍、第54軍和第59軍組成的東線兵團前往越南邊境作戰。自此解放軍分為東、中、西三路向越南發起進攻,開始了捍衛我國領土主權的戰鬥。
  • 解放軍唯一一次,一天之內戰鬥傷亡6名師團級幹部
    他們是:步兵笫126師副政委林鳳山(犧牲),43軍坦克團政治處主任陳佃合(犧牲)和我師372團副團長麥達林(犧牲),43軍坦克團政委吳步坤(傷)、副團長孫輝(傷)和我師372團副團長向學華(傷)。整個反擊戰中,我42軍坦克團共損毀45輛坦克,其中大部分是在靠松山戰鬥中損毀的。
  • 對越反擊戰,如果越軍動用主力軍,能否抵抗得住解放軍的進攻?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解放軍再一次拿起了武器,對越反擊戰打響。最後結果是我國獲勝。但是當時戰鬥時有一個問題:越南出動的並不是主力軍。那如果越軍動用主力軍,能否抵抗得住解放軍的進攻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如果越軍出動主力軍的話,能否與我軍一戰?鄧公曾說過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用在軍隊上就是經驗決定戰鬥。其實這句話用在作戰上面有失偏頗,這是為什麼呢?
  • 炮兵連長與女兒出生擦肩而過:時差1小時,距離一生一世
    但這並不意味著炮兵是個愜意的兵種,他們在戰場上經受的高強度炮戰、艱苦惡劣的陣地生活,毫不亞於步兵。特別是炮兵前觀、火炮陣地,既是越軍炮兵重點打擊的目標,又是特工襲擾的重要目標,隨時可能面對犧牲。 昆明軍區炮4師炮5團3連連長宋強,就是在老山炮戰中壯烈犧牲的一名炮兵軍官。
  • 寧死不當俘虜,他拉響手雷和2個越軍同歸於盡,成戰鬥英雄
    董存瑞、黃繼光的英勇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對越反擊戰中再次湧現出了董存瑞、黃繼光式的英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對越反擊戰的戰鬥英雄李定申。有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內容有一個是攻打碉堡,他竟然學董存瑞把炸藥包舉起來,這個動作在演習中是危險行為,戰友們說他「愛出風頭」,副連長得知這件事後專門找了李定申談話。
  • 圖解戰例,被豬隊友坑害,一個美軍炮兵營被打剩三個人
    下午3點,阿爾蒙德收到第八集團軍司令部要求停止前進的命令,但他犯了個錯誤,因為他不相信他的情報處長詹姆斯·波爾克中校警告附近有大量敵軍的情報,直到4小時後他才向部隊傳達命令,此時的南8師正處於進攻的姿態,距離橫城約12——15公裡,整個正面呈90度弧形,寬達18公裡,左邊是南8師第16團,中間是第10團,右邊是南8師第21團,師兩翼3公裡處各布置著美2師的兩支掩護分隊,各由一個步兵連和一個坦克排組成
  • 指揮全連戰士堅守陣地8晝夜,打退敵人40餘次進攻,他卻犧牲在撤退前...
    1951年11月,劉慶亮再次接受任務,前往敵人陣地抓捕美軍「舌頭」。由於戰友不小心碰到地雷,驚動了敵軍,敵軍一個排的兵力向他們撲過來,劉慶亮帶領所屬人員立刻找到了依託,向敵人射擊,十幾分鐘就消滅了17個敵人。這時,另兩名戰友也在另一處與敵人交火,他火速趕過去增援,一邊射擊一邊大喊:「留一個活的!」這時,劉慶亮遠遠發現兩個敵人正在逃跑,就奮力追擊。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攻克諒山,沒繼續進攻河內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解放軍被迫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20萬大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攻克越南軍事重地(諒山),打的越軍節節敗退,可謂是讓越南傷亡慘重,諸多王牌師一一被解放軍打敗。 眼看河內唾手可得,解放軍卻被下令撤回,這讓許多人表示不解,當時為何沒有繼續進攻呢?